《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11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隆基已经懂得知识价值,一千缗的钱,比不上让易弟好好睡一个时辰。
  易弟休息好了,说赚钱,是一千缗可比的?
  千缗宋德都不理会,过万缗他才负责。
  “顺之兄,此事好,本地黄砂多否?”
  电影,不,影像中的罗恩看完了,问季依正。
  “最多者,关中地区,运沙砾至洛阳。”季依正出声。
  “放屁,本地的黄砂足够用,平原少,但周遭山脉多,尤其是洛阳。
  查,看京兆府周围哪个地方的沙砾有人大量采挖。
  我火车运输东西,现在还是单轨,我给你运黄砂?”
  李易反应迅速,你们开玩笑是不?
  火车每天的运输量是固定的,眼下运铁轨、海产品,你让我运沙子?
  李隆基和李成器倒没觉得易弟说脏话有何失礼之处,这叫真性情。
  屏幕上的两个人继续交流着,一个有所求,一个必须是有所需。
  那里又吃饭了,这边也吃饭。
  季依正带来一只大烤鸭,还有酒。
  两个人在那里拆着鸭子吃,没有荷叶饼和葱丝。
  “易弟!”李隆基看李易。
  李易对小机器人说:“呼叫厨房,送烤鸭过来。给我带东西,我亲自削肉。问闻恬吃不?”
  过了一小会儿,永穆公主和小兰一人推辆车过来。
  一辆车上放一个盖了盖子的东西,另一辆车上放汽油炉和锅。
  小兰和高力士帮忙铺餐巾、摆餐具,李易洗完手戴上手套开始处理鸭子。
  永穆公主把其他的小菜与荷叶饼放到桌面上,不能真的只吃点鸭子肉,其他的鸭舌、鸭肝什么的都得有。
  两分钟李易处理完鸭子,转身去做汤,等汤烧上,大家刚好把东西摆放妥当。
  “比天上人间削鸭子快。”李隆基不动,看李易干活,唰唰唰,结束。
  “切死鸭子没有心理负担,可以加快速度。”
  李易如是解释,切人他可不敢,死人切的时候更不能快,练手重要。
  每一个外科医生的刀功都不错,基本上不会切错,错了便是医疗事故。
  “嗯!”李隆基满意,夹一片鸭子肉,什么都不蘸,更不卷,直接尝。
  “鲜而不腥、油而不腻、焦而不苦、柔而不黏、淡而不寡、浓而不厌。好!好刀功。”
  李隆基称赞,好吃,这么多优点。
  李易:“……”
  他就没吃出来这么多种感受,更无法把味道与切片的刀功放在一起。
  李成器看屏幕上的两个吃鸭子:“他那个鸭子比这个鸭子颜色更深。”
  “烤时间太长,过头了。”
  这个李易知道,对方带的烤鸭能跟庄子里的比?
  “子重,味道如何?”里面的季依正问罗恩。
  罗恩点头:“香,快赶上李家庄子的了。”
  “李家庄子的比这还好吃?”季依正没吃过庄子食堂的烤鸭。
  “不与他们比,吃,好吃。”罗恩委婉地表达一下。
  季依正眉毛挑了下:“有人琢磨出来天上人间的烤鸭,制作成这种,口感味道相差无几。”
  “不一样,顺之兄看,骨头上还带血丝,在李家庄子绝对不行。”
  罗恩没去过天上人间,知道天上人间的饭菜依照李家庄子做。
  他去过醉仙居,认为天上人间的没有醉仙居的好,醉仙居又差庄子食堂一筹。
  因为陛下在庄子吃饭,李易对吃又很挑剔,他是不愿意浪费,不代表吃的东西差。
  季依正无法反驳,他没去过。
  他撕下一条肉:“此烤鸭出自询善坊酱香阁,当中另有乾坤。可惜无缘得尝李家庄子烤鸭。”
  “下次我回去,带几只来。”
  罗恩答应的痛快,他从食堂拿东西随便,还有食盒提供。
  食堂的人不可能难为他,给玉真公主面子。
  他即便在食堂里打砸,食堂的人依旧不理会,躲开,回头东主处理。
  东主估计会拿出来几套新的图纸找陛下,让陛下问玉真公主哪一个设计合罗恩的心意,重新装修。
  那样的话,可能以后就见不到罗恩了。
  “子重亦可去酱香阁看看。”季依正露出高兴的表情。
  “店开在闻恬兰香阁东边?巧了!”
  小兰一听到名字,就知道位置。
  闻恬兰香阁在西街的西边,买下三个大地方,楼快封顶了。
  不过没有放钟,而是在店的几个位置上放了大表,钟等于终,不好听。
  闻恬兰香阁又出了钱给蜀地送东西,报纸上宣传,百姓认可。
  永穆公主眼睛眯一下:“他们想让玄,哦,玉真公主去那个什么地方。李郎,抓起来你能问出口供不?”
  “只要他不是我党宁死不屈的存在,我就可以问出来。”
  李易没敢打保票,严刑逼供得看人,有的人直到活活被折磨死,也不低头。
  “就是咱们的盛唐党?”永穆公主没忘。


第两千一百八十四章 世家无国民在延
  几人聊着,刚吃了一个小卷饼,汤好了。
  鸭架白菜豆腐汤,豆腐是冻豆腐,里面成蜂窝状。
  一般北方人冬天吃这种,因为豆腐不好储存,冻起来就能放很长时间。
  一种做成咸豆干,一种做成冻豆腐,自己家能做的,腐乳臭豆腐不行。
  换成不冷也不那么干燥的地方,则制作成臭千张。
  包括现在大唐就有的臭豆,发酵过头的豆豉,倭国那里也刚刚学会,后来叫纳豆。
  而现在的新罗,后来的棒子,所喝的大酱汤是大唐之前朝代就有的军粮。
  辎重差一些的用醋布,把一堆调料和细麻布放一起煮,醋居多,杀菌。
  好的就给豆豉,干的,本身就发酵制造,再放上盐。
  天一热弄点水进去就是大酱,打仗的时候放一点。
  补充维生素,蛋白质发酵了后还能够调整胃肠道菌群。
  这就是中华的智慧,即便出海,也不会得败血症。
  晚上作战没有夜盲症,不然哪来的那么多夜袭?
  李易如是想着,吃个鸭架汤,居然生出了民族自豪感。
  “易弟有良策?”李隆基哪知道自己的易弟心中所想,看李易那种‘放着光’的表情问。
  “无须良策,军权在手即可。”
  李易挺瞧不起背后使坏的人,你使劲折腾,你没有兵,说收拾你就收拾你。
  “还须扩军?”李隆基认可,自从羽林飞骑成军,他发现朝堂特别稳定,不管哪家的官员,俱十分配合。
  “梯队培养羽林飞骑,照之前说好的,将来的募兵不再有,折冲府逐渐取消,以志愿兵为主。”
  李易知道折冲府的兵不容易,世代为兵,没有希望。
  现在人家的孩子全努力学习,等着机会。
  现在再有自愿兵,不会出现进军队又吃不得苦,非要退出来的人。
  第一拨三千羽林飞骑有多少次可以退出的机会?他们为何不退?
  家庭的责任在身,退无可退,生不如死。
  “可悲!”李成器看着屏幕上季依正表演,摇摇头:“他们其实知道大势已去,却偏偏不愿意接受。”
  “他们熟读史书,知道王朝更迭。一旦有机会,便想取而代之。心中无民生。”
  李易撇下嘴,他反正就不想当皇帝。
  他干掉李隆基,自己成帝,地方又会动乱,外族趁机而入。
  他当皇帝能干的事情,现在一样能干,为什么非要坐那个位置上?
  “大家吃饭,李郎削的鸭子肉吃着香。”
  永穆公主不想让几个人吃饭的时候还讨论国家大事,太累。
  多亏有李郎在,不然大唐保证比不上现在。
  她很单纯地想,其实她根本不知道李易的作用,不是比不上现在的问题,大唐几十年后就完了。
  “吃肉,晚上还吃。”李隆基心情好,被人算计的时候看着。
  他有种猫抓耗子的感觉,有意思,你们使劲折腾。
  那边先吃完的,两个人溜达,大家继续修路。
  现在修路可不是层层外包,路若是不好,车一过就塌了,回头要追究责任。
  一群这一段施工的人全挨收拾,往小了说叫逆命而为,往大了说则是延误军情。
  小的流放,大的绞或斩首。
  所以梅关古道的工程质量咋那么好?用命抵押来修。
  至少几十年没问题,后续还要继续修补,不存在刚修完就坏,什么处罚都没有的情况。
  铁路眼下特别稳妥,巡逻检修的人每天转悠,出问题会丢命的。
  李易当初设想为骑兵巡逻,负责的人有自己的智慧。
  骑兵巡逻花费多少?马跑来跑去,总不能是一个骑兵巡逻吧?
  火车路过不停的地方,车上往下扔东西,扔水洗煤,全是一个个亮块,好煤。
  麻袋装着扔下来,有的摔破了麻袋,有的居然还能完好无损。
  路边的村子的村民帮忙巡逻,他们带上东西过来捡扔下来的煤。
  没有事情做,几个老头在一起顺着铁路转悠,手上拿镰刀和绳子、铁锹。
  割割草、打打路边树上的柴火。
  又帮忙巡逻了,又带回去为兔子、猪,顺便烧火。
  群众的力量才是最强大的,给一点好处,他们就当成要紧的事情管,何况报纸上也说,铁路多么重要。
  李易那时也没有人刻意使坏往铁路轨道上放东西,那里又没有监控,因为民众知道让火车脱轨的后果。
  百姓在路上帮忙看守,从海州来的火车,上面还往下扔鱼干呢。
  “还是咱们大唐的民风朴实,就这样的百姓,为他们付出再多都值得。”
  李易看着屏幕上低洼地方的施工操作,感慨。
  百姓修路到那里,那里本身
  上面正常铺上,压一压,看不出来。
  结果百姓拎着水桶,然后铁钎子扎进去,来回晃,同时倒沙子浇水。
  沙子被水冲着顺钎子晃动的口流进去,之后上面继续小石头往里送,再打点的石头,磙子压。
  李易觉得这路修好,一百吨的大货车过都可以。
  感慨完,李易才想起方才李隆基说的话,回道:“晚上不吃鸭肉,太寒,若还想吃差不多的口感,晚上吃烧鸡。”
  “听易弟的。”李隆基心情愉快。
  看,在易弟旁边,要问政就问政,要出主意就有主意,顺便还负责太医署的事情。
  突然间想吃食堂没准备的饭菜,还能给亲自做。
  想作诗赋,唱歌跳舞,易弟陪着玩耍,画个画了,写个书法都行。
  遇到危险,瞬间把敌人突突掉。
  “嗯嗯!李郎说得没错。”永穆公主点头,突然间她不知道为什么,有种紧迫感,似乎有谁要跟自己抢李郎。
  屏幕上的季依正似乎也有了第六感,他不停地左右看,甚至还与镜头对视两秒,镜头给了他一个特写。
  “子重,你感觉到有人看着我们没?”季依正问罗恩。
  “旁边有很多人在看。”罗恩没有第六感,周围修路的人会不时看向他二人。
  “对!”季依正摇摇头,认为自己想多了。
  “这种情况属于危机嗅觉,每一个人都有,只不过有的人受经验主义影响,不再相信。”
  李易看到季依正的样子,介绍一种理论。
  庄子中的那些从战场上活下来的护卫,这方面就比较突出。
  那些人不是说打一次仗就受伤,而是一次次战斗。
  所以他们出手的时候轨迹跟正常人动手打架时是不一样的,他们目的性非常强,就是要命,最好一下子干掉。


第两千一百八十五章 科学局限情无限
  打架的时候有几个想着用指头直接插眼睛的?并且插完眼睛之后继续往里捅。
  有几个在双手双交互相绞缠的时候直接用脑袋往死里撞的?同时贴近好用牙啃鼻子、撕脸、咬喉咙吸血的?
  庄子上的护卫就可以,常规操作,只要需要,他们就能去完成。
  他们的一切行为都是让人去死,被人掐住脖子的时候绝对不会用手去掰对方的手,直接插眼睛,或者打对方无肋骨防御的内脏,下体。
  如果要是有武器,握一把匕首,就更明显了。
  这种人从战场上活来,危机感就非常灵敏。
  非要从狭义的科学角度来分析,能分析出无数种理论。
  就跟奥运会射击项目,每一次的上靶子和环数,选手的心理和动作,科学分析,数据量大到无穷。
  比如说肌肉记忆什么的,包括打篮球,出手的瞬间就知道这能不能进,分析吧,为什么呢?
  有理论,这都有理论支撑。但是没什么用,不是说科学错了,是未到达那个程度。
  故此,李易对季依正挺感兴趣,对方少了一种培养。
  “会被发现?”李隆基不想打草惊蛇。
  “发现不了,我再派一组镜头,他移动了,出了范围后会少一些扇面角度。”
  李易安排无人机,固定翼,这个滞空时间长。
  无人机起飞,从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