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1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哀其不幸,恨其不争。
  “还是叔叔会教娃娃,别看给娃娃的好东西多,却从来不娇惯。”王皇后轻轻摇头,不可怜那个孩子。
  这是那边当爷爷的,又开始哄着孙子去找其他拿了摔炮的孩子要买。
  李隆基咬牙:“安排下去,今天那孩子就不能玩到摔炮。”
  “三郎,趁着年节,又有裴耀卿安排一些人来表演节目,把宣传的事情推动一下。”
  王皇后觉得童谣好,把她都给说进去了,说她管理后宫有功劳。
  另一头的政事堂,姚崇气呼呼进来。
  “元之的酱油没有打回来?”卢怀慎问,姚崇说晚上回家吃饺子,要去天上人间打个酱油。
  “李易媚上,没有丝毫文人的骨气,把庄子里的小娃娃带出来,十五辆四轮马车。
  孩子们乘坐的五辆长出来一截,那叫一个漂亮,马都是同样的颜色。
  到兴庆宫外面下来就喊我大唐,顺应天,陛下叫我有衣穿。开元间,盛世传,跟着陛下吃饱饭”
  姚崇努力地学着孩子的动静,奶声奶气地说唱。
  学完,忿忿道:“不要脸,太不要脸了。”
  “哈哈哈哈”张说大笑起来:“姚相的声音听起来果然有那么一点天真烂漫。”
  卢怀慎跟着呵呵呵,笑完:“元之何必动怒,李易怕自己有的好东西太多被惦记,自然要求活,他又不知他那三哥就是陛下。”
  “可这也太直白了,老夫不信凭李易文采写不出更好的。”姚崇坐下喝水。
  “一百多个娃儿吧?阵容可是漂亮?”张说在脑海中想像。
  在食堂吃饭时他见过,一群小家伙身穿整齐的学子服,给人的视觉冲击力太大。
  “不等明天,整个长安即会传遍,他还趁机卖摔炮,一文钱一个,听一声,一文钱没了,火药是用来这么捞钱的吗?”
  姚崇说出来另一件让他心中难受的事情。
  摔炮他知道,还让火药工坊制作,孩子玩不受伤,结果工坊做不出来。
  明明就是一张纸中夹着一点药,两个泥块一砸就出声,工坊偏偏偏偏表示无能为力。
  张说也给自己倒热水,双手抱着杯子:“姚相是想用摔炮赚钱,然后给工坊买东西?”
  “李易能卖,别人为何卖不得?老夫能想到,摔炮本钱不高,至少十倍之利。”
  姚崇说出了实际情况,就是那么高的利。
  纸炮做得越多技术越好,越节省纸和糨糊,成本降低。
  过了半个时辰,有人跑进来。
  单独进了姚崇的办公室,小声汇报:“李家庄子的摔炮卖光了,然后直接从一个个坊里往外拿,继续卖。”
  “别的坊里有?”姚崇放下笔。
  “他们把纸炮拿给无事可做的夫人、娘子,由她们制作泥块和包起来,五十个给一文钱。
  每日多的能拿到四十余钱,少的也有三十钱。可叫那些人多了来钱的道,都说李易仁义。”
  报信的人回答。
  “屁个仁义,一点纸炮,五十个才给一钱,大头全叫他赚去,哪里是仁义。”姚崇算的是这个账。
  “一天三十钱,做别的力气活,有的还比不得。”此人从另一个角度发言。
  “知道了。”姚崇重新拿起笔,这人出去。
  姚崇又把笔扔一边:“纸炮,纸炮。”


第一百九十九章 孩童风采刻心田
  稚子唱娇憨,来忆童时漫。却是平生几经年,岁月羁人叹。
  一笑成嫣然,恰似梅花绽。不畏西风天渡寒,自有清香伴。
  “开元年,青明天,陛下恩德大唐传,百姓心中暖。开元年,幸福沿,皇后容德到民间,大唐万载延。有强汉,震夷边,我大唐,胜于前”
  李家庄子的小娃儿们从东市继续向西走,到了平康坊,喊的话又一变。
  因为过了平康坊就是宫城,李易盘算着王皇后现在的日子可能不好过,要助攻一把。
  他始终觉得,王皇后王有容如果没有被李隆基给坑死,那么就不会出现之后的马嵬坡事情。
  当时一群人逼着李隆基杀杨贵妃,换成王皇后呢?
  王皇后别看到那时岁数很大了,照样能够上马冲锋。
  别人哪里清楚李易有此盘算,他们要不是有护卫骑在马上盯着,就冲过去抱着孩子亲了。
  前面的都是四五岁的小孩子,小脸上是认真的表情,士子服穿上身上,就跟卡通版的学士一样。
  走路的时候按照节奏,小腿扔着、小胳膊甩着,要多可爱就有多可爱。
  单独拿出来一个都叫人喜欢得不得了,何况一大群。
  长安人从来没见过这等情形,士子们出行是乱糟糟的,军队出行又少了风雅。
  小家伙们努力地排着整齐的队伍,有的脚踩错了,后面的碰碰前面的,前面的就连忙改,改完还错,再改。
  看得不少人回忆起自己小时候的事情,印象模糊,当时的纯真被岁月给磨没了,此时只能化作一声叹息。
  一阵冷风吹着街道上的浮灰过来,小家伙们一起地头,等风过去挺胸抬头。
  前面的几个眯了眼睛,揉一揉,淌两滴眼泪,擦擦,对旁边关心的大人露出个笑脸。
  那种可爱,那种坚强,如寒梅绽放,傲雪凌霜。令人心颤。
  平康坊里的姑娘们冲出来,也不管孩子的队伍,找到一个蹲下就抱着亲。
  “诸位,诸位大家,不能亲了,口水,风大皴脸,快,别抱了,要走到皇城那里。”
  宋德和庄户们阻拦,这家伙,都疯了不成?
  好不容易把平康坊的姑娘们给劝住,开始给被亲懵了的孩子擦脸,抹膏。
  用茶油、白蜡、蜂蜡、甘油制作的护肤品,也就是蛤蜊油。
  一番收拾,好了。
  重新整队,小孩子们继续向前,同时砸摔炮。
  不少人听说了,甚至骑着马赶过来观瞧。
  有大家族办族学的、衙门办官学的,看到后汗颜不已。
  哪有办学还给制作衣服的?而且看哪个布料就知道价值不菲,小鞋子一个个也十分漂亮。
  孩子在前面走,后面跟着车队,平康坊的姑娘们车队也出来了,一起跟着,这可是李郎庄子上的娃娃。
  她们听着孩子们说的内容,商议一番,临时给编曲。
  长安令裴耀卿也看到了,跟着两个县丞一起看,郁闷无比。
  长安县自然有官学,不算国子监、太学那些,就是教小孩子的蒙学。
  裴耀卿感到压力山大,今天李家庄子的孩子出来亮个相,明天别人就会拿长安蒙学与之比较。
  那统一的服装,那精气神,是其他蒙学孩子所没有的。
  倒是一定有人指责他这个县令,看,看看人家地方上自己办的庄户蒙学,你长安令连个庄子的东主都比不得?
  “比不得呀。”裴耀卿嘟囔上了:“还有没有天理了?李易,我滴个易弟呀,你要害死为兄是吧?”
  “这下可麻烦了。”县丞范艾苦着个脸。
  “唉!”另一个县丞杜印只有一声叹息。
  “焕之,不若我们也给钱,县里的蒙学照着搬。”范艾怕有家长来打他,想办法。
  “幽兰,那是钱的事儿吗?李易那里的课程被他改得乱七八糟,孩子们还要学纪律,然后讲故事,一直培养这个叫集体主义精神的东西,对,李易这么说的。”
  裴耀卿知道李易下了多大的功夫,各种照料。
  眼前所见,是所有事情堆积在一起后才出现的结果,仅仅是钱能办到的?
  裴耀卿正愁着,相对整齐的马蹄声出现了。
  从宫城那边迎面来了一队骑兵,一个个高头大马,马上的人身穿黑色衣服,批红色大氅。
  着轻甲、冠头盔、背劲弩、挂硬弓。
  一面旗帜迎风招展,上写一个飞字。
  看到这些人,许多围观者便知道身份了,据说是大唐如今最强的羽林飞骑。
  二百羽林飞骑过来,到旁边,对着小家伙们露出笑容,还挥手。
  小娃娃们回以大大的笑脸,认识,以前总在庄子里,东主还说带他们玩,他们就大笑。
  可是后来东主一说带着玩,这些叔叔们就不笑了,变成了害怕,也不知道怕个什么。
  观看的人中有年轻女子,见到羽林飞骑的人笑,顿时喧哗起来。
  “哇!原来他们会笑,以前看过两次,总板着个脸。”
  “笑起来真好看,板着脸也好看,叫什么来着?”
  “刚毅,据说他们训练九死一生,死人堆里爬出来的。”
  “瞧着也不够壮,不如老九家的帮闲儿子,一身大肉块,有力气。”
  “叫他们脱了衣服你再看,脸上的伤疤都漂亮,好男儿。”
  “脖子和肩膀的肉鼓起来了,保证比那谁的帮闲儿子有劲。”
  “可爱的宝宝和他们摆在一起,美。”
  女子们说着、笑着、闹着。
  不止她们看出来孩子和羽林飞骑在一起时的强烈反差和谐,其他人亦如此。
  两者明明差距那么大,当羽林飞骑下马,跟在旁边走的时候,孩子和感觉却是一个整体。
  “这便是纪律,同一个模式教出来的人。”李隆基在车厢中对张说说话。
  张说说要来看看,见到了,被人带进车里。
  “李家庄子的工匠也有纪律,无规矩不成方圆啊,小家伙们可是享福喽。”张说感慨。
  现在孩子们还小,接受的是基础教育。
  之后识字和算术学差不多,李易必然会继续教其他学问。
  至于李易会什么,那还用说吗?
  “三郎,叔叔庄子的护卫还是少,不如把打过仗的一些折冲府的人安置过去,最好是家中没有长辈。”
  王皇后看到了受伤的那二十个老兵,有的骑在马上,一条腿下面的小腿位置是空荡荡的,并没有踩住马镫。


第二百章 穷人孩子不曾让
  “张相以为如何?”王皇后对李隆基说完,转头问张说。
  “臣臣请陛下。”张说为难了,我怎么说?于是他说了个模棱两可的话。
  可以翻译成他同意了,然后请示一下陛下。
  也可以说是他请陛下说话,陛下说什么就是什么。
  “易弟那里的房子,还能住下一百户。”李隆基说房子的事情。
  于是张说和王皇后都懂了,可以派过去一百户,算是私兵了,可以用来保护庄子安全。
  同时也不算私兵,折冲府裁撤掉,难道还不允许一户户的投奔别人?
  孩子的队伍一直走到皇城的正门朱雀门,正对着朱雀大街。
  又累了。
  但小家伙们都努力地站着,疲惫写在脸上。
  “上车上车,带你们去东市玩。”宋德招呼。
  眼看要不行了的娃娃们,欢呼一声,转身跑上车。
  车队调头,羽林飞骑回去。
  摔炮则大卖特卖,一下子把城中制作出来的全给卖掉了。
  一共二百户,选得都是家中条件最差的那一批。
  平均一天一个人制作出来一千七百个,有的一户里有三个人在做,妇人加上家里的孩子。
  再一平均就是两千多个,加上前期运黄泥和晾干的时间,一户制作出一万两千多个。
  庄子入账二百四十万钱,无怪乎姚崇眼红。
  孩子们到了东市,组队玩耍,就是看,也不买,东市有的东西除了孩子们用不上的,就是庄子里能给提供的。
  小吃什么的娃娃们才不在乎,能有多少吃?比得上我们家里的?
  就连宋王李成器摆在这里卖的糖葫芦,孩子们都看不上眼,糖片太大了,吃多了牙疼。
  而且只有山楂,没有其他东西,庄子里可是有芍药的、西瓜的、香瓜的、橙子的、葡萄的、香蕉片的
  一个个混合在一起,看着五颜六色,又漂亮又好吃。
  “这个油用了多长时间了?都黑啦,吃了会生病。”
  一个小女娃指头翘起来指着一处卖油炸食品的摊子说。
  对方不明白什么意思,油炸了东西难道不黑?一边炸一边补油,自从有了豆油榨取法,油炸的东西更好卖了。
  “不能吃,生病。”小女娃儿好心地对其他的孩子说。
  孩子们诧异地看她,觉得好看。
  “小娃娃别瞎说,怎就生病?我吃给你看。”摊主怒了,捣乱是吧?谁家孩子?
  “别喊,孩子说个实话,叫唤什么?”庄户的护卫不答应,怼回去。
  旁边人赶紧劝:“冯老五,别说了,李家庄子的娃儿,人家养得金贵呢。”
  “那也不能说我油不好。”摊主放低声音,惹不起,尤其是对孩子喊,有理也没理。
  “走了走了,抱歉啊,孩子总是管不住嘴。”护卫也不纠缠,没意义。
  小女娃儿嘟囔着:“东主说啦,连续炸最多四个时辰,倒掉,拿去做肥皂,不给人吃,不然吃出病还得他医,费劲!”
  “再说打实话打你了哦!”护卫瞪眼。
  “爹,人家不说了还不行么。”女娃儿嘟嘴儿,护卫是她亲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