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放了菜进去,煳了。”李成器纠结。
  “冒烟后,等着凉一凉不行吗?直接下菜?荤油做菜也不能这么干啊。”
  李易苦恼,这人咋那么笨呢?


第十四章 哪件事给了我这么多寿命
  晌午饭吃完,李成器不走,守着李易。
  李易让人架起大锅,开始煮鸡。
  李成器看着,突然问:“易弟,锅里煮的是药啊。”
  “嘘!”李易伸食指放到嘴前。
  然后小声道:“一些药当调料,如八角、茴香。”
  李成器恍然,点头:“明白,秘方?你那酱牛肉便是加了药吧?”
  “正是,我命人照几个方子抓药,买回药后,分拣不能做菜的放一旁,能做菜的则用。”
  李易解释药的来源,抓一堆方子的药。
  “高,如此药铺便不知你用料之方。”李成器明白,真假虚实。
  “大哥可要方子?”李易看着手里没扔进去的调料问。
  “我要做好的东西。”李成器摆下手,意思对方子没兴趣。
  他想得清楚,叫易弟做,然后自己负责吃。
  而若是拿了方子还要保密,何苦呢。
  此时五十只鸡都下到一口口大锅里,李易不留生鸡。
  一个多时辰,鸡的香味飘散。
  李易叫人把鸡捞出来,挂着晾。
  晾一会儿,沥去水,大锅再次烧起来,干烧。
  上篦子,鸡身上刷芝麻油,放到篦子上。
  饴糖扔到锅底,盖上锅盖,冒烟熏蒸。
  做糖有好几种方法,齐民要术里写了。
  这个李成器是不知道的,他没事不可能把齐民要术背下来。
  但李易背,他需要知道这个时代有什么、没有什么。
  大概五六分钟,锅端下来,掀开盖子,把鸡取出。
  一只只鸡身上通红,跟刷了酱油似的,看着就有食欲。
  再闻味道,那种糖熏制的微苦,像咖啡和茶叶似的,上瘾。
  “易弟,这便是熏鸡?”李成器咽口水,有如发现了新大陆。
  鸡还可以这么做?用点糖在锅里,冒烟后一熏,味道这般香?
  “旁人怎么想不到呢?”李成器闷闷道。
  李易:“因为别人舍不得把糖往锅里这么扔。”
  眼下天色渐晚,小孩子们下学,排着队伍。
  正好走过李易面前,十七个孩子站好,向李易行礼:“东主哥哥好。”
  “好,好好,正好,过来,给你们一只鸡,分着吃,别抢。”
  李易说着不顾烫地抱一只熏鸡,然后握起拳头,对着熏鸡嘭嘭嘭连砸几下,整只鸡松散了。
  十二个男孩子让到一边,五个女娃娃露出来。
  一个女娃娃上前,撕下一只鸡腿和一个鸡翅膀,带着另外四个跑了。
  男孩子冲上前,你撕一条,我抓一块,塞到嘴里,嘻嘻哈哈打闹。
  李成器看着,眼睛突然模糊起来,男孩子争抢也不抓大块肉,那个鸡腿一直没人碰。
  “大哥,其实熏鸡的鸡皮最好吃。”李易看孩子吃鸡,笑着对李成器说。
  “他们互相之间友爱啊。”李成器感慨。
  李易耸肩:“谁知道呢,或许等长大了,还是这些人,会为一只鸡而撕杀。”
  说着他去看别的熏鸡。
  李成器愣在当地,久久无法言语。
  晚饭前,李成器走了,带着三十只熏鸡走的。
  李易给四十二个学子送去七只熏鸡,六个人一只,还有酒。
  这里的鸡,一只七、八斤呢,够学子们吃几口了。
  回去的李成器赶紧把熏鸡给兄弟几个和父皇送去。
  拿油纸包住的鸡还有余温,撕下油纸,香味扑鼻而来。
  李隆基和王皇后,还有高力士吃得最晚。
  他们要先等别人尝了试毒后才能吃,尝毒的人一个个倒是很开心。
  这鸡好吃啊,要不要多吃几口?
  高力士咳嗽一声,试吃的人坐在旁边等待。
  半个时辰后,有反应了,更饿了,好想再吃。
  这才轮到李隆基和王皇后吃。
  “明天你带一百只鸡去,拿回来五十只,亲眼看着做。”李隆基吃到的鸡是凉透了的。
  他很不高兴,便对高力士吩咐。
  高力士盯着做的,自然拿回来就可以直接吃。
  好在熏鸡凉了也好吃,尤其是鸡皮。
  第二天一早,高力士跑了。
  李成器匆匆找到李隆基。
  “三弟,昨日易弟教我一物,名曰曲辕犁,工匠赶制,今日试耕,比之二牛抬杠省一倍力。”
  李成器汇报情况,曲辕犁用了,太好用了,大家都说好。
  李隆基开完朝会,带上姚崇一起去看。
  到了地方,就见一只牛拉着一个犁,身后一人扶犁,在田中前进。
  行到地头转弯,牛转犁即转,速度那叫一个快啊。
  姚崇跑过去,跟在旁边看。
  等又至地头,姚崇对李隆基道:“陛下,当叫司农寺推广天下,此物乃农耕之神器啊。”
  李隆基的拳头攥起来,同样激动。
  好东西,两头牛以后就可以拉两个犁。
  关键是扶犁的人不用总叫停牛,抬起犁调整。
  这新犁在犁地的时候,很少卡犁,不似原先用的犁那般总顿住不能前。
  推广,必须推广,现在就推,哪怕到了远处已经耕种时间来不及,也有时间制犁,待下次耕作用。
  司农寺用最快的速度把图纸制作好,派人快马先去京城二十二县宣传。
  所以当李易见到带了一百只鸡而来的高力士时,系统给出了增加三千个时辰的提示。
  李易懵了,哪个给的?三千啊,可以多买一些辣椒面了。
  “李东主,昨日有人献熏鸡,陛下欣喜,今日送鸡一百,带回五十即可。”
  高力士依旧那个温和的模样。
  李易赶忙安排人处理。
  杀八十只,另二十只留下扔鸡舍里养着。
  待鸡煮熟熏好,李易一只没留,全给高力士。
  多出来的三十只属于孝敬高力士。
  按照历史资料上记载,高力士明目张胆地收礼。
  高力士看样子很满意,拍拍李易的肩膀,带队伍离去。
  中午李易带大家吃饭,又一群人来了。
  大家出来看,来的人有的少了一条胳膊,有的瞎了只眼,还有的腿瘸。
  另外一群人和这些人没站到一起,他们背着箱子,同样拖家带口。
  “易弟,易弟,你要的退伍兵和工匠我给你找来了。”
  “折冲府中这些人因不能作战,朝廷给的东西便不是很多。”
  “后有折冲府裁撤合并,他们留田耕种,去岁冬,雪灾毁屋,多有伤亡,今春雪化又成川,地毁。”
  李成器在旁站出来,指着人群介绍。
  李易明白了,折冲府就是一个个地方大军营,有的合并了,不能作战的人分了地自己过。
  然后先下大雪,之后大雪化了变洪水。
  他们逃荒,被李大哥知道,正好自己用人,便带来。
  “还有吗?”李易问。
  “还有十六户。”李成器说道。
  “都来。”李易不在乎多养几家人,他又不是靠种地活着。
  李成器身边有人骑快马离去。
  “先吃饭,东西放下,吃完了饭搭棚子,明日起,盖房子。”
  李易招呼一声。
  庄子里的人上前帮忙,有人跑去做面疙瘩汤,这个速度最快。
  一直有大锅烧着开水用来喝,正好下疙瘩汤。
  野菜叶子洗干净扔锅里、打上几个鸡蛋作蛋花。
  面粉搅拌一下,开始往锅里拨,一小块一小块的。
  等后来的人洗完手,一碗碗疙瘩汤便做好。
  加上八十只鸡留下的刚酱制好的鸡杂,舀到碗里,吃吧。
  碗和筷子有,桌子和凳子缺。
  赶过来的人根本不在乎坐不坐,端着碗,找个地方一蹲,或干脆站着就吃。
  这可是面啊,白面,还有鸡蛋花,又给了大勺鸡杂,肉哇!
  好多人舍不得吃,一直小口吹着喝汤。
  庄子上的人就劝。
  “吃吧,寻常的吃食,今日不吃,明日又有,留着给谁?”
  后来的人睁大眼睛,不敢相信。
  这么好的东西,天天有?
  是假的不?是做梦呢吧?
  其中包括工匠和家人,工匠日子稍微好过一点。
  但也不能说天天吃肉,一个月能见一两次肉腥,便是好日子。
  怎么自己干活犯错,说是被罚,送到这个庄子,一下子就有肉吃了?
  一人吃一碗,李易叫停,不让吃了,尤其是逃荒来的人。
  吃完饭,用木板临时制作几个遮挡的洗浴的房子,烧热水兑凉水,大家洗澡。
  这边没洗完呢,又一群人到来,十六户。
  继续疙瘩汤。
  工匠洗完澡的人制作临时的棚子。
  管事宋德忙来忙去,登记,问名字、年岁,跟籍贯进行对比,入册。
  看众人高兴的样子,李易心情更好。
  系统显示,新帮助四十六户,二百零七口,寿命增加两千零七十个时辰。
  这可是一百七十二天,而且大家日子好过,还能继续给寿命。
  至于花钱多,那就赚钱,有命才能享受生活。
  “晚上吃炒鸡杂、小米饭、喝鱼汤。”
  李易嘟囔着,惦记晚饭,一天三顿,先把身体养好了。


第十五章 易弟略懂医术
  管事宋德此时一脑袋汗,人太多了,怎么管?
  李易却丝毫不在乎,几百个人而已。
  当一个小社区,用行政管理和企业管理皆可。
  若是有个电脑就更好了,资料输入进去,该如何处理便如何处理。
  不过人多了,李易要写庄子各项管理措施条例。
  包括不准随地大小便、公共浴池开放时间、丈夫不得打妻子、平时喝开水,等等。
  这次使用正楷,还用毛笔画了各种图。
  像垃圾分类的要求就不写了,没有塑料和金属瓶子。
  管事忙得脚打后脑勺,那叫一个乱啊。
  李易看不下去了,亲自招呼。
  “所有人过来,能干活的男人,听工匠的话,工匠来询问挑人。”
  所有的男人全站好,没有一个认为自己不行。
  十个工匠挨个询问情况,觉得适合自己工种的,叫到一旁,一会儿跟着干。
  李易继续喊:“所有女子,选出来最会带孩子的十个,把孩子们带到一旁去休息。”
  女子们平时在一起,知根知底,十个人被选出来,领孩子们玩。
  “各家里手艺好的妇人出来五个,分队。”李易又道。
  女子们很快分好,一个个脸上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看着李易。
  “宋德,交给你了。”李易说完,转身回屋。
  李成器站在门口看,看得一愣一愣的。
  他之前同样觉得乱,结果李易几句话,完事。
  “易弟大才啊。”李成器跟李易一同进屋后,忍不住称赞。
  李易无所谓地摆摆手:“小事儿。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今日新来者需适应,过两日,我再出管理激励惩罚方案。”
  “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李成器学着说一遍,深吸口气。
  “天色渐晚,大哥不若留下一同吃饭?”
  李易怕这个大哥闲人多吵闹,便询问是不是要走。
  “今晚我住这。”李成器更干脆,走什么走?我领来的人,我得看着。
  “如此甚好。”李易决定做几道菜陪大哥喝酒。
  一下子来送来退伍兵,庄子安全多了。
  天黑了,一个个临时的棚子被搭建好。
  庄子上直接扯了当货币的绢帛给铺塌子。
  所谓的塌子是干草铺地上,裁出来的绢帛大小,正好能够制作被褥。
  等修完房子,铺地的绢帛就用来制作被褥,不浪费。
  晚饭如李易所说,炒鸡杂、小米饭、鱼汤。
  李易没陪着一同吃,他跟李成器吃小灶。
  “东主说了,怕你等久无饱饭,突然多食而生病,所以晚上还是限制吃的量。”
  管事对过来打饭的人说。
  众人点头,知道有饿久了的遇到吃食,把自己给吃死的事情。
  李易这边,两个人对坐,桌子上摆了四菜一汤。
  汤是鱼汤,菜是辣炒鸡心、红烧鸡爪、蒜苗豆干、酱鸡肝蘸蒜酱。
  主食没有,晚上喝酒不用吃主食。
  李成器看着菜,再看看李易。
  他恨不能把对方给抓回王府去,到时候整个王府不用自己考虑任何事情。
  但他更明白,今天自己把李易抓回去,不用明天,当晚三弟就得提着刀寻上门。
  这个易弟可是各种好东西不要钱似的往外扔,三弟那里估计睡觉做梦都能梦见易弟。
  “大哥。”李易断碗。
  李成器陪着喝一口,刚要说话。
  李易先出声:“大哥,那个石头不同的地要不同的用法,用错了对作物无益。回去定要在不同地试用。”
  “这个我知晓,有庄上的人说,有这种石头的地有的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