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是定语语句,即使是,我也可以说他不是。
第二个是反问句,‘是也不是?’等于‘你说对不对?’
张九龄再次点头:“即元之所授,应依沰儿之龄?”
“不然呢?听不懂你给他讲什么?难道是‘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小家伙还达不到这个境界,不可以让起求甚解。
所教所授,必须让其直接会意,哪怕你以故事来说,也必须把你所欲授者明了。”
李易说清楚,让你们上课,必须给小家伙说明白了。
又道:“什么叫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说白了就是:出闻不识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
当第一次听的时候就属于不求甚解,等到之后经历过一些事情,就明白了,那种心灵的冲击才最大。
故,欣然忘食。
而咱们的小家伙不可以,正如:人生本来一场梦,莫怨人生梦一场的消极之态。
小家伙应如煌煌天日,普照四方,不可如彩云追月,黯然神伤。”
李易定调了,你们教可以,别瞎教。
你们要敢半小家伙教成艺术家,我回头把你们变成艺术品。
他的定调名词解释其实是编钟制作出来后的调音,拿锤子砸,砸关键的位置,一锤定音。
在演奏的时候,西方的交响乐,如以小提琴为定调,那就是第一小提琴手的小字组的A 为定调。
理论上,所有的乐器都要按照它的这个音来调整,包括钢琴。
最初不是钢琴,而是教堂音乐的流行的管风琴。
“彩云追月?”张九龄在明白李易的意思后,对一个名词有所需求。
“李家庄子有啊,有两种内涵,月亮和彩云,一个是能够同出,一个是不能同出。南曲的‘大家’呢?来一个彩云追月,正好咱们喝羊汤。”
李易直接安排,咱们听吧。
彩云追月是小调,它就不可能是云月同出的宏大场面,必然是婉约派的。
小调的调式出现,给人的感觉就是如泣如诉。
李易也不明白为什么有人把彩云追月这个曲子说成彩云和月亮同出的样子,那应该是种宏大的场面。
但看曲调,它怎么宏大了?让一个小调宏大?
茉莉花是小调,我和我的祖国是大调。
茉莉花不管怎么演奏,它跟我和我的祖国都不会是一样的。
但有没有小调能给人转到大调宏大场面的?有!
我的祖国,这个就挺不讲道理的,你明明是小调,怎么突然就‘这是美丽的祖国……’
但彩云追月不是,绝对不是。
就是说写我的祖国的这个作曲,对西方交响乐非常了解,包括歌剧,最经典的是卡门。
卡门整个歌剧中包含了太多的音乐曲式、调式。
李易如是琢磨着,一群人开始表演,不仅仅是他点名的平康坊南曲‘大家’。
包括中曲的、北取的、思恭坊的,一同在演出。
谁规定平康坊北曲的只能在床上说话?她们只不过在很多情况下比不过南曲的。
今天十六,月亮刚升,大家吃晚饭呢,彩云追月正合适。
“易弟,陪为兄舞一曲?”李隆基那边估计是汤喝多了,起身招呼李易一起跳舞。
李易赶紧吃块羊肉,也站起来:“随三哥所愿。”
他过去要跟着跳,穿着白大褂。
第两千一百三十章 会员资金监管章
百姓们继续在大屏幕上看,顺便喝羊汤、吃烧饼,他们不怕晚上睡觉难受。
舀汤的人尽量给他们舀羊油,吃油水才有力气干活。
有人白天回去,换家里其他人过来,有人始终呆在此地。
如猪交上去养的,孩子在学堂可以临时寄宿。
不然住在城外二十多里的地方,赶上雨雪天,接送孩子的校车不好出发,孩子总不能自己走回去。
李易这里跳完一曲后见汗了,他把袖子挽起来,继续喝羊汤。
同样参与的李成器直接跟李易到这边桌子,毕构早等着了。
张说也在,餐具全拿过来。
“老毕,最近没有赚钱的事情,沿运河修铁路,九龄兄应与你说过吧?”
李易很诧异,你不在你那里坐着,跑我这干啥?
毕构看张说,张说出声:“洛阳县衙帮忙办理一个无忧匠行,只需三十钱,往后房屋修缮一应事宜皆有折扣。此事小易你知晓?”
“听说了,只要他们不把那个钱拿去放贷,便无甚大事。”
李易点两下头,管理上的问题,人家成立一个匠行没毛病。
张说看李易一眼,继续说:“方才又有消息,会员的钱可多可少,越多到时给的打折越大。”
“有人想盖新房子,给出来五缗的钱,盖房子五折。”毕构在旁补充。
李易愣住:“钱多了?房子五折无定论,盖一间房,包工包料,可以十缗,亦可二十缗。”
“正是如此,原本十缗能建的房子,无忧匠行若说三十缗,五折后十五缗,比寻常贵五缗。
另外他们找过衙门,欲买城外之地,盖铺子。
城外之地,已许给你,衙门不敢另售。
然,河南府不止洛阳一县,更有其他远近之县。”
张说给出两件事情,一个他担忧,一个更担忧。
李易笑了:“原来不放贷,而是拿去投资。
不行,他们未曾告诉办会员的人资金用途。
资金监管吧,户部和工部负责,钱入户部账,工部给拨付,户部审计。
他们给谁干了多少活计,费用多少,工部派人核验,不得高于市场价百分之十或二十。
若核验完,盖章,他们拿着章找户部提钱。
户部依旧要对这钱进行勘验,不然出问题,户部承担。
户部勘验出问题,追责工部,工部负责核验的部门受罚。”
李易给出个简单的制度和运作流程,能够堵住部分漏洞。
毕构看张说,想事情。
张说反应快:“他们折扣过多,会不会赔?”
“兄长?”李易瞅李成器。
“五折也有利润,只要活计一个接一个,他们施工时间会缩短。
若包工包料的话,集中买料便宜,用时他们懂得节省。
给一家做工,料有剩余,属于边角料,扔那扔着。
给多家做工,所有的料都能用上,成本降低。”
李成器负责工盟和衣盟,对此十分了解。
两个盟从来不扔东西,全可以使唤上。
尤其衣盟,剩下的都是那种拼都拼不起来的边角料,像做个指甲盖大的小香包都不行。
这些料也不扔,跟浆糊混合,使劲压,压完了就成了鞋底。
这个跟打袼褙不一样,碎布没有完全把缝隙填满,硬压的。
缺点是沾了水之后,有的地方会凸凹不平,硌脚。
优点是制作速度快,材料不浪费。
怎么能让它不硌脚?上面再加一层真正的袼褙。
这样比其他的鞋底高,卖同样的价钱,就有了销量。
尤其在有大商人过来成批买的时候,制作这样一批,好谈价钱。
张说听完,有疑问:“包工包料赚,包工不包料呢?”
“包工不包料,工钱比别的地方低,打折,时间却节省下来,可以再去看别的活儿。”李成器回应。
“怎么会节省时间?”张说与毕构同时问。
李成器撇一眼李易,李易吧嗒吧嗒嘴儿:“正常来说,为了省料,加工的时候会非常小心,尽量估算一个料能用多少个地方。
如木料最明显,不包料,不需要给别人省,选着好地方就开始出工件。
明明费点劲可以抠两个工件的料,快速地抠出来一个,另一个工件继续拿整料加工,速度还是快。
砖也是一样,有个地方需要一小块补充,得找,费尽,直接拿整块砖头削出来那一小块。
抹浆的话,调一次,发现不够用,再调一次,不包料,一次多调,使劲往上抹,再刮,速度快。”
李易告诉两个人包工包料和包工不包料的区别,要么省料钱,要么省时间。
关键工程质量都一样,你挑不出毛病来。
毕构与张说连连点头,懂,一听就懂。
毕构深吸口气:“要监管。”
张说:“就怕他们包工包料后的质量不好,为了省料。”
“工部基层的那些人,随便拉出来一个,看一眼就知道怎么回事儿。”
李成器给工部的
“张相,洛阳工部的基层工匠钱提高了没?”
李易想起个事情,京兆府的工部工匠们赚到的钱是曾经的五到六倍。
“倒是多给了些米……油?”张说声音变小。
“老毕,洛阳关于给工匠提高待遇的财政款项扣除可是扣了?扣多少?”
李易再问毕构,河南府需要给长安的户部交钱,其中就有这一项。
“看样子小易你那里有多了练手的人啊。”毕构乐呵呵地说。
“之前已经查过了,该收拾的人全收拾过。”
张说提醒,你们往了怎么查的账?
“工匠这个似乎未落实,我……现在问。”
毕构汤都不喝了,起身去找人。
李易愣下神:“有过,只是说不足所付之五成,当补全。”
“那便看看补没补,补多少?”毕构说完走远。
“如此没有纰漏了。”李成器放下心。
李易看着毕构的汤碗:“就怕他们煽动百姓,有百姓家想修房子,他们包工包料,没有料钱,料钱在户部。
让百姓再出一部分钱,百姓不出,他们不干活,没钱。
百姓就会找户部来要,百姓的钱已经给了,你户部拿着难道还让百姓出钱?”
第两千一百三十一章 为国慎重煎熬待
三人聊着,过一会儿,小机器人出声:“毕中书说他不吃饭了,开会,给东主找练手的人。”
“这是又逮到漏网之鱼了?”张说脸色不怎么好看,他当河南尹时候出的问题。
李成器未接张说的话,他把毕构的汤碗拿过来,找到泔水桶,上面的汤倒进去,留下里面的干货,给自己和李易碗里分分。
“正好再添点汤。”李易怕凉,而且多了干货,没汤怎么行。
全羊汤,里面有羊肉、羊杂、小饺子,一大堆东西。
“我去我去。”小机器人转身去取汤。
“依易弟所言,无忧匠行当怎般管理?”李成器把话题转回来。
“一说监管,他们会打消念头,他们是想凑钱买地建铺子,并非在本行业有所作为。
之后兄长的工盟接手,顺便拓展下业务。
河南府的百姓有钱,确实需要修一修房子和院落,自己修所付出的时间不如去干别的工作。
工盟的人需要业务,全是熟手,百姓干得慢,工匠速度快。
这属于人力资源利用最优化,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情,节省成本,减少工时消耗。”
李易不在乎,他更想知道对方的头头是谁,比较聪明,头脑灵活。
关键懂得如何筹集资金,并且挪用。
张说估计是自我调整好了,喝一大口汤,等着小机器人送新汤过来:“小易,这等计谋,你用着娴熟?”
李易使劲摇头:“我可不用,我守着大唐货币发行,慎之又慎,不敢行差踏错丝毫。”
“你会?”张说要求证。
“凡眼下世间人能想出来的办法,不管哪种,我都知道好坏,并给出应对。”
李易一点不谦虚,来吧,把所有的手段全亮出来。
张说露出放心的表情:“如此便好,如此便好!”
“汤来了,汤来了!自己盛,我给送来一大盆。”
小机器人顶个盆过来,它的抽屉没装。
边说它边来到旁边的桌子,永穆公主和小兰在。
两个人刚才跟李易坐一起,张说、毕构到,她俩让开位置。
“过来坐。”李成器过去端碗,端自己侄女的碗。
李易帮小兰端,李成器不可能为小兰端。
他一面把碗放下一面说:“往后这等小事情,你俩不用回避,张相又不是外人。”
张说:“……”
意思是就回避我?那我现在是否应该离开?
“快盛,别发呆。”小机器人催促张说,它们身份特殊,别人奈何不得它们。
就算李旦被怼,也不能说拉下去砍头,砍坏了怎么办?数据又丢不了,人家照样‘活’着。
张说只好自己加汤,小兰给另外四个人加汤,没管张说。
李易往汤里放胡椒粉,边放边哼哼歌,放完,歌停。
一时间,周围桌子的人心情都好起来。
李易自从遇到永穆公主之后,整天显得都很活泼,很少有看到他沉着脸的时候。
宰辅们与他在一起的时候,会有笑容,平时一个个表情严肃。
“易弟,每当跟你照面,心情便好。你脸上总有笑容,叫人愉悦!”
李成器笑着对李易说,他说实话,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