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东主庄子上有鞭炮,咱家也想玩一玩。”高力士张口、伸手。
“好说好说,白天的时候,放个鞭听个动静,晚上再放花。”李易知道大哥又给传上去了。
他早准备妥当,专门给皇宫三十儿晚上燃放的烟花。
到时庄子与皇宫一起燃放,其他人见了漂亮,才能花大价钱购买。
高力士犹豫一下,再问:“李东主,鞭炮可用在军事上?”
“能,而且十分犀利,我正在琢磨怎么用。”李易说个谎,他早知道要怎么使唤。
“战马听了动静,是否会受惊?”高力士说出来自己分析的问题。
“总听就行,习惯了马就不怕了。”李易想起了炮兵对骑兵的情况。
若炮兵提前发现骑兵,骑兵就完了。
若骑兵打炮兵一个突袭,炮兵则废。
两公里的距离上相遇,炮兵傻眼,来不及架炮,骑兵一个冲锋就杀进去了。
五公里,骑兵必须立即分散迂回。
十公里,跑吧,骑兵能跑多快就跑多快。
高力士还不知道有炮兵,他又分析一下,
道:“我方骑兵熟悉后,与敌骑兵厮杀,鞭炮齐鸣,当可大用?”
“等我造出来,就不跟他们白刃厮杀了。”
李易摇头,都有火器了,凭什么还冲?尾随追杀还行。
“李东主写一个鞭炮在军中应用之法,羽林飞骑需提前知晓。”
高力士自作主张,帮李隆基考虑。
“好,我这便去写,高将军与人去学各烟花爆竹点燃之法。”李易招呼宋德负责,自己回院子。
庄子上一时间响起噼里啪啦的动静和不是很耀眼的烟花。
快到晌午的时候,东西装好车,高力士没吃饭,和带来的人一人拿了一个卷饼,边往回赶边吃。
“宋德,吃了饭,带孩子们进城,多装摔炮,让孩子们玩耍,若有人问价,就说两文一个,多买一文一个。”
吃饭的时候,李易没去单间,坐在宋德的面前。
“是要钱,还是要绢帛?最近绢帛似乎在行市上价钱低了些。”宋德意思是要钱。
“给什么要什么,官方定价多少即是多少,烂的不要。”李易低头想想,决定支持一下官方。
绢帛那回来,即便不当钱用,亦有其他用途,糊窗户就不错。
吃了饭,孩子们一听下午京城玩,一个个开始打扮起来,把头发重新梳梳,看看衣服上有没有褶皱。
鞋上若是粘了泥土,赶紧用刷子给刷下去。
坐上车,拉着很多摔炮前去长安城炫耀。
第一百九十七章 豪华阵容初亮相
长安下午,春明门外。
守门的军士看着远处出现的豪华四轮大马车出神,从这个门进出去的人跟着愣住。
马车由两匹高大的大红马拉着,红马脖子上系铜铃铛串,走起来叮当作响。
哦不少人随着路的转折,发出了惊讶的声音。
不是一辆,后面还有四辆同样的大马车,马车的车厢上似乎还画着什么图案。
再后面是十辆同样四个轮,但拉车的马是杂色的马车,比前面的马挨,同时车厢短一截。
不过车厢再短、马再差一些,那也是四轮双马的马车。
关键是后面还有身着着披甲和大氅,手上拿弓和刀的骑马人到开阔的地方把车给围,整整二十骑。
他们清一色的白大氅、红衣服,叫人一看就知道不是寻常护卫队伍。
“这是哪个大家族出行?”
“一辆马车要多少钱?”
“马就不是寻常人能养得起。”
“那车轮的轴和现在城里时兴的四轮马车的轴不一样。”
“是铜的?铁的?”
“有旗,马车上有旗,谁认识字。”
“李,皇族?”
“怪不得呢。”
“还有灞子呢,不是皇族,我知道是哪的人了,灞水李家庄子的车队。”
“哪个李家庄?”
“新来的吧,灞水河畔,除了李易的庄子,谁还敢说是李家庄。”
“天上人间的东家。”
人群议论纷纷,随着车队接近,众人往旁边让,即便路足够宽,他们也怕冲撞了队伍。
车队到城门口,坐在第一辆车前面的宋德跳下车,对着军士抱拳:“诸位请了,今日我家庄子孩童进城游玩,多有劳烦。”
他说完,后面马车上下来人,拎了四个蜂窝煤的炉子下来,现场给点燃。
又端了四口陶锅架上,陶锅的锅盖打开给军士看。
“来得匆忙,未准备什么东西,正巧庄中食堂有剩的炖羊肉,带着给诸位喝口汤,暖暖肚子。回头回来,把炉子和锅再取了走。”
宋德说着,留下一堆碗筷,上车,车队进城。
军士们连声感谢,刚才他们看到了,锅里全是好羊肉,没多少汤,根本不是什么剩的菜。
说是剩菜,就不算行贿。
而且还能捞一只漂亮的陶碗,刚刚李家庄子的管事说取炉子和锅,没提碗的事。
车队一进城,就是兴庆宫的南边。
李隆基和王皇后在兴庆宫,鞭炮直接被高力士带到这边,先保密。
“皇后,皇后,李家庄子车队来了,刚进城门。”喜儿跑着叫。
“上楼,从楼上看。”李隆基招呼一声,走向高楼。
几个人到上面,果然看到豪华车队进来,然后停在兴庆宫的南墙外,孩子们开始往外出。
一辆车中装二十五个孩子,一共一百二十五个。
穿着士子服的小家伙们一个个看上去是那么的可爱。
“三郎借我用一下。”王皇后伸后去抢李隆基手上的望远镜。
李隆基给她,她对着看。
“排队呢,按照大小个,小的在前面,还有一个最大的男娃娃站在队伍排头旁边,喊口好呢吧?”
王皇后边看边说。
李隆基只能用眼睛正常看:“下次催催易弟,用玻璃快做出望远镜。这望远镜不敢要,用寿命换。”
“嗯!等叔叔做好了,把边关的七个换回来。”王皇后支持。
下面的娃娃们排出来四个纵队,一个三十一人,加上旁边喊口号的,正好一百二十五个人。
路过的人纷纷驻足,被这个阵容给吓到了,一个个小娃娃的俏模样,看的人恨不能给抱回家去。
四皮马跑到前面,放慢速度。
“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三四!”喊口号的孩子喊。
“一二三四。”其他娃娃跟着喊。
“我大唐!”队长再喊。
“我大唐,顺应天,陛下叫我有衣穿。开元间,盛世传,跟着陛下吃饱饭。唐将士,定边关,太上皇,退位贤,说宋王,功在谦,王皇后,稳后园,陛下爱民如子怜”
小家伙们边迈着小腿边喊口号,脆脆的声音传向四方。
“哈哈哈哈”李隆基在楼上大笑。
“咯咯咯,三郎你看,叔叔先作到了,要宣传,这是听给陛下的话,在兴庆宫外面。”
王皇后跟着笑两声,说出李易的目的。
孩子们到这里下车编队喊口号,显然是要让兴庆宫中的人听到,传到陛下的耳朵里。
“好,好本事,朕要不要赏赐一番?”李隆基觉得有趣。
围观的人听懵圈了,这是要作甚?一群娃娃跑这里称颂当今皇帝?不,太上皇、宋王和王皇后一起被夸。
孩子们重复了三遍,走出去不到五百米。
“立定。”队长喊话。
“一、二。”孩子们跟着喊,两脚一声一下,停住。
后面的庄户小心地搬过来箱子,打开,小家伙们排对过去取东西,揣兜里。
“齐步走,门前大桥下!”队长又一次喊起来。
“游过一群鸭,快来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小孩子们跟着喊。
随后开始唱,每唱一句就一同向地上砸一个摔炮。啪!啪!
长安城中多少年来,从未出现过这等情形。
观看的大人迷茫,小孩子则露出向往的神情,有的还努力地跟着学唱,但是却没有一摔就响的好东西。
“去,问问多少钱,买一些送给旁边的孩子玩儿,朕这个陛下不能白被夸。”
李隆基吩咐人。
有人跑出去找到宋德,知道一次最少买五十个,一个两钱,超过一百个,一个一钱。
兴庆宫里的人二话不说,买,两千个,给两大串儿开元通宝,十多斤的分量。
接着对看热闹羡慕的孩子们喊:“陛下给你们买来玩,排队,看看灞水李家庄子的娃娃们,排得多好。”
孩子们登时欢呼起来,口中喊着陛下好,跑过来领摔炮,刚才他们听到了,一个一钱。
“一人五个,不要多拿。”宫里的人限制领取数量。
一时间更多的孩子有了摔炮,有的孩子直接摔,有的舍不得,收好了准备卖,五个就是五钱。
孩子们还跟着学唱。
宋德觉得差不多了,跑到小队长旁边,说两句。
于是孩子们喊的话又变成了之前的那个,宣传大唐的好。
一路走过兴庆宫地段,前面是是胜业坊,胜业坊对面就是东市,最把头的是天上人间酒楼。
走到这,孩子们累了。
“进一楼休息。”小队长招呼,小娃娃们四排变双排,一个接一个走进去。
“怎么进去了?天上人间随便进?”有人刚过来,听孩子们的声音正开心呢,就见孩子进天上人间了。
“人家自己的店,凭什么不能进?这阵容,李易李东主。”有人感叹。
第一百九十八章 百工纸炮做不响
小孩子们进到天上人间一楼休息室,女服务员赶紧送下来热果汁,帮忙擦汗。
小家伙们倒是很兴奋,太好了,那么多其他的孩子跟着学。
外面热闹起来。
“都说灞水李家庄子的庄户日子好,从未见过,今天某信了。”
“孩子长得快,娃儿们穿的衣服一看便知不是拿旧衣服改成,却又不是新衣,平日里会穿。”
“小脸蛋红扑扑,粉嫩嫩,叫人想咬一口。”
“庄子有钱,还舍得花钱。当李易的庄户享福喽。”
“当初宋德招人,想去的已经不少,没被选上的人,以为不过如此,现如今”
“女娃儿也读书,富贵人家的闺女呦!”
“好家伙,这帮崽子长大后可了不得。”
“我家那几个小子就不听话,怎么打也不行。”
“庄子跟来的人在后面给清扫,扫街的人过去干活,宋德还给钱。”
“这叫仁义,李东主可是活人无数。”
“不就是有几个臭钱嘛!我要是有那些钱,我也能。”
“对呀,你怎么没有那些钱?”
“我没有庄子,你给我一个庄子,我行。”
“别人有庄子同样作不到李易的程度。”
“那是别人笨。”
“别人笨,别人还能攒下一个大庄子?你不笨你怎么没有庄子?”
“我不与你说话了,你这人你就知道奉承别人,家中定然无能耐。”
“老夫奉承谁了?”老头不高兴了。
旁边一个小斯,过来对老头说:“姚相,还上去吗?”
“不去了,走,回宫。”老头瞪刚才说话的人一眼,甩一下袖子走了。
周遭一静,直到姚崇走远,大家看看刚才说话的人,自动散开一个范围。
“姚相又又家中炖着肉呢,某得回去了。”这人说着用袖子一遮脸,跑了。
姚崇那里抱怨起来:“好大的阵势,李家庄子孩童出行是吧?作给谁看呢?不就是有几个臭钱嘛!老夫若有那个庄子,想来老夫也行。”
跟班们当作未听见,你官大,你有理。
孩子们休息一会儿,恢复得快,又活蹦乱跳了,再次排上队去宣传。
宣传童谣和摔炮,一路惹来无数目光,还有的人听说了,从远出的坊跑过来看。
宋德这里开始往外卖摔炮,一个一文,没有人花一百文买五十个,一百文能买一百个。
他们觉得宋德缺心眼,价钱喊的谁不直接买一百个,都是一样的钱。
“宋管事,你这摔炮单卖吗?两钱一个,我给孙子买一个。”一个五十来岁的人牵着一个孩子问。
“不卖,五十个最少,而且孩子自己过来买也不卖。”宋德果断拒绝。
小孩子哇的一声哭了,老头央求宋德,宋德依旧摇头,看都不看孩子。
旁边跟着一辆普通的四轮马车,微微挑起车帘缝隙观瞧。
见有兴庆宫的人要上去送,车里人说:“不给,记得这个娃儿,给谁都不给他。”
宫里的人一下子停住,去给其他孩子摔炮。
“易弟仁义,怕穷人惯孩子花钱,才定下百钱可买,又担忧孩子偷了钱出来买,故此孩子单独来买不卖。”
跑出来在车中跟随看热闹的李隆基见到那个人和其带的孙子的情形,心中有气。
哀其不幸,恨其不争。
“还是叔叔会教娃娃,别看给娃娃的好东西多,却从来不娇惯。”王皇后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