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10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樊凡警告一番,随即摇头。
  他估计莫阿干在族里聪明,到李家庄子会以为跟族中一样,其他的孩子都傻。
  自己现在说没什么用,等莫阿干接触上,吃过亏,自然明白。
  莫阿干眼珠子转转:“我不是小聪明,是,乃大智慧。”
  他学会了一个字‘乃’,当‘是’用。
  “好,大智慧好,大智当若愚。这冰下捕鱼的办法你学会了?”
  樊凡想笑,将来有你学的。
  “顺流穿竿,逆流收网,马居然吃肉,今天晚上我能洗澡吗?”
  莫阿干学到两样,觉得身上痒痒,想洗个热水澡。
  樊凡脸一沉:“不行,今天晚上的火堆要给干活的人烤衣服,不给你烧水。”
  莫阿干连忙收起笑脸:“知道了师父,我不洗。”
  “比起小家伙,你还差得……哎!你俩不能比。”
  樊凡又摇摇头,换成小家伙,面对同样的情况,绝对不会问能不能洗澡,一定会说让弄一身湿的人洗澡,喝姜糖水。
  小家伙收买人心的行为依本能出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对照顾他的人好。
  “小家伙是谁?比我还聪明?”莫阿干生出比较之心。
  “天择之子,你生病,外面晴天,天依旧晴着。
  他生病,即便晴空万里,也有无数人觉得阴霾笼罩。
  不,他不会生病,东主在,可我记得他好像生过病。”
  樊凡说着露出疑惑的神色,小家伙有没有过生病的时候?
  莫阿干更疑惑了:“是谁呀?”
  “皇嫡子,逆天而生,命运可改。”
  樊凡又一次摇头,说罢催马去下一个地方。
  “长什么样?他的兄弟跟他争位置吗?”
  莫阿干一瞬间明白了,确实不同,自己一个部族,人家是大唐的皇室。
  ……
  “阿嚏!阿嚏阿嚏!”被人说到的小家伙连续打喷嚏。
  “去找小丫头来。”带小家伙读书的姚崇吩咐,他今天负责给小家伙讲书。
  先说一遍原文,再用比较文的方式讲解,之后用直白的话讲,最后就这个事情讲故事。
  教一次,小家伙就理解了,至少故事记住。
  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比较文的讲解则是:‘旭日西沉悠悠,直到山尽头。黄河波涛滚滚,汇海苍茫流。若看千里春秋,非目得此由,登高方可望远,朝堂更层楼。’
  白话解释:‘太阳渐渐落下山的时候,是很遥远的,黄河进入大海,我们不曾看到,正如当官的人,当你想要知道更多的东西是,你的地位必须足够高。’
  然后引申,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讲论语中泰伯的故事,同时反证,不在那个位置上,你就看不到那些东西。
  至于描写的对仗手法,有得是人可以告诉给小家伙,属于文学范畴,姚崇得讲政治。
  李易要求的,必须这样讲,至于伤春悲秋,小家伙暂时不需要。
  包括绘画、音乐、诗歌的风格,我能教。
  现在小家伙打喷嚏,姚崇赶紧喊人,不敢耽搁,万一伤寒,自己还教,耽误了医治时间……


第两千一百二十八章 嫡子得拥权利欲
  “这里,打喷嚏了,连着打,可吓人了。”
  小机器人在前面领路,小丫头和师弟穿着白大褂,身后一群护士推着车,快速前进。
  从场面上看,给人的感觉是有人需要抢救,并非打喷嚏。
  “青黛姐姐,阿嚏!”小家伙的称呼辈分乱了,他高小丫头一辈儿。
  他跟李易属于同辈,不过若是从李隆基称呼易弟上来讲,他管小丫头叫姐姐确实没问题,反正都挺乱的。
  “我来把脉。”李归藏先坐下,放下脉枕,拉过小家伙的左手开始搭脉。
  小丫头鼻子不停地吸,一下一下的,像狗鼻子似的,最后把脑袋探向小家伙的右手。
  她再闻一闻,伸手从小家伙的袖子里翻出一个小瓶:“带胡椒粉作甚?”
  “哎~~”好多人同时长出口气,胡椒粉啊!
  姚崇怒了:“沰儿,与你讲学,你可知尊师重道否?”
  小家伙吓得一缩脖子,满脸委屈道:“姚师我知道错了。”
  “你带胡椒粉欲为何?”姚崇继续质问。
  “雨后天凉,姚师为我讲学,我让人备羊汤给姚师补身子,怕遗漏胡椒粉,便随身携带。”
  小家伙说着眼圈红了,赶紧低头,好难过的样子。
  姚崇:“……”
  他的眼圈更红,赶紧起身,长揖到地:“沰儿尊师当为典范,姚某为师却羞于见人。臣欲改,沰儿还欲学否?”
  “姚师闻我喷嚏而心忧,若此不可托,何可信也?”小家伙回礼。
  “今天晚上喊师父咱们一起喝羊汤,就用沰儿的胡椒粉。”小丫头在旁边提议。
  “甚好!”小家伙和姚崇一起说。
  李归藏尴尬地缩回手,怪不得自己没把出来什么生病的脉呢,胡椒粉啊?
  “师姐,你……”李归藏郁闷。
  “机会都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当初我遇到师父时,就是闻出了师娘手环荷包的味道,从中分析药性,随即知晓另有人妊娠,师父当时就收我为徒。”
  小丫头淡淡一笑,师弟,知道师姐的厉害了吧?哈哈!
  “跪了跪了,我是被蛇咬的。”
  李归藏表示服气,今日看出来了,自己还把脉呢,师姐直接找到根源。
  “沰儿,老臣为你讲在狱咏蝉,观光之文。”姚崇再释一礼,坐端正。
  “姚爷爷,在狱咏蝉其意颇深,若幽若诉、若怨若哀、若明若证、若何若奈,不宜与沰儿此岁言讲。”
  小丫头一听姚崇要讲骆宾王的在狱咏蝉,赶忙阻止,里面涉及到的东西太多了,而且用典讲究。
  “且看老夫如何给讲得白了,帝王之术,老夫就许给沰儿。”
  姚崇坚持,他要把毕生所学都教给小家伙。尤其是朝堂争斗,帝王心术。
  小丫头点点头:“我告诉我师父一声哦。”
  “去说。”姚崇不在乎。
  “你说。”小丫头对小机器人吩咐。
  “好哒!”小机器人负责传话。
  李易正在弄计划书呢,听到情况,问;“青黛,老姚受什么刺激了?”
  “姚相在我身边呢师父。”小丫头吐吐舌头。
  “哦!讲就讲吧,好好讲。这一个文章能讲上半个月,里面的用典讲明白,包括乐府曲,越引申内容越多。
  我这里给一首,看着是否合适,一并以内容讲解,尽量不带太重伤感之色。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
  教人当为正,授意不授情,文出本载体,莫成顾念经。”
  李易答应了,讲吧,那一个在狱咏蝉包含的内容太多了,你慢慢来。
  但是,你不可以讲歪了,你不可以让小家伙沉浸进去。
  我这里给你一个,你看着对比。
  李易抄张九龄的,历史上的,张九龄被贬后所写,现在不可能贬,大不了时间久了进团儿。
  “好一个江南有丹橘,小易你是在老夫面前卖弄才华?”
  姚崇欣赏这首诗,却要抗争一下,咋滴?老夫讲什么必须经过你的允许?
  “老姚你多心了,哪有什么华呀,说财吧,就是钱多。
  你慢慢讲,我这边弄计划书忙着赚钱。
  你若再纠结,我叫老毕跟你说才华的才究竟是什么。”
  李易扔下一句话,继续干自己的活儿。
  姚崇:“……”
  “才华就是有钱才能花。”小机器人在旁边给出解释。
  “怪不得隆择反感你。”姚崇对小机器人发怒。
  “老毕反感的不是我,我没说三人行的事情,是另一个,你真笨!”
  小机器人抱屈,虽然我们长的一样,但我们不是同一个小机器人。
  它说完,轱辘一顿转,带着漂移就躲到小丫头的身后。
  “呵呵呵……阿嚏!阿嚏阿嚏!”
  小家伙被逗笑,袖子不小心又碰到鼻子了。
  宫女们过来给他换衣服、擦鼻涕。
  ……
  “晚上喝羊汤,全羊汤吧,连着主食一起吃。”
  事情传到李隆基这边,李隆基下午没有奏章可批,四个宰辅负责,特别重大的事情,中午之前就给他了。
  像晚上不睡觉,把一个个奏折看来看去,然后考虑很多事情,再进行批注的情况,早已不存在。
  其实所有的事情都围绕着一个字来进行的……钱!
  当朝廷和内帑钱充足后,就变成了……廉!
  后勤方面没有问题,对外则是……钳!
  有钱能够高薪养廉,有钱可以对外争战。
  “全羊汤的里的饺子不要用糯米面做,拿好麦子面包。”
  豆卢贵妃提要求,糯米的吃多了胃不舒服,黏性大。
  但这个情况有办法解决,一个是制作米线、米粉,一个是油炸,像江米条,它就上用糯米做的。
  谁规定糯米只能煮大米饭吃?或者打成糕?
  而且糯米制作的米酿味道也不错,大人和孩子都可以吃,带一点点酒精。
  反对酒精的伊丝兰,之后又反对香烟,还有猪和大熊猫。
  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的信仰者变得强大,不沉迷于这些,结果呢?
  结果全世界喝酒、吃猪肉、抽烟、养大熊猫的国家,大多数都比信伊丝兰的国家强,尤其是军事方面。
  感觉这个伊丝兰其实是另一种模式的存天理、灭人欲,不符合生物发展规律。
  伊丝兰前人的这个理念其实没错,后人政治化了、权利化了,形而上学化了。


第两千一百二十九章 中华文化纠如常
  “诸位,回头再看如何?喝羊汤。”
  晚上李易把自己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及两套计划书拿过来,打印好的,里面还有图表。
  结果一群大臣不吃饭,非要先看。
  李易劝,吃过饭再看一样,又跑不了。
  说完他自己吃,烫了三两白酒,喝羊汤喝啤酒,显然不行,喝不下去,肚子就那么大。
  “刚柔,你所作,哦,所抄之江南有丹橘,乃乐府格式啊,某听着深有感触。”
  张九龄端羊汤过来找李易,这边就永穆公主和小兰。
  李易脸微微一红:“是哈!跟汉乐府的长歌行一样。”
  “不错。”张九龄颔首;“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张九龄随口说出来,江南有丹橘就是这个格律和表达方式。
  二者的表达方式与行文,没有区别。
  张九龄不知道这是他以后自己写的,被李易所抄。
  所谓长歌行,比七律多两句,但还不是歌行,歌行是另一种,比如怅恨歌、春江花月夜、琵琶行、长干行等。
  孔雀东南飞、西北有高楼,亦属于乐府长干行。
  包括之后的唐伯虎写的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九龄兄喝汤,不要喝带油的,晚上睡觉对身体不好。”
  李易有一点尴尬,抄了对面人的诗。
  不过李易不觉得自卑,抄人的东西就自卑?他又不是自己不会写,他只是为了节省时间。
  他不惧当今唐代的文学底蕴,他即便不抄,凭借自己依旧可以写。
  但没意义,百姓生活好了才最重要。
  有写千字律诗的时间,不如写一下地方资源应用的策划书。
  “汤也少喝多吧?”张九龄哪晓得李易抄他的东西,他很认真地问。
  “没错,晚上除非你一个半时辰后再睡觉,不然别喝那么多的汤。
  你若喝酒,记得一个时辰的提前量,否则晚上还得起来,同时口渴,继续喝水。
  第二天早上受生物钟影响,你醒了又迷糊又难受,明明肚子饿,却不想吃东西。”
  李易耐心地讲,要么你别吃多,要么你别喝多。
  又吃又喝的,不用等第二天,直接就吐了,然后开始难受。
  张九龄颔首:“小家伙现在所学,是否太深?”
  “所学深浅与所讲有关,我抄的西游记,往浅了看,是个乐趣,往深了看,就是政治。
  抄的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不同,演义极尽夸张。
  然,其却把人性表露得更家彻底,这才是三国演义的精髓。
  你当故事看,并不深,只觉得诸葛亮厉害,周瑜衬托,实际你我皆懂。
  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
  李易联系起一大堆的内容来说,包括电视连续局里的歌,歌词的最后一句,他以问的形式来说。
  ‘是也不是。’与‘是也不是?’是两种意思。
  第一个是定语语句,即使是,我也可以说他不是。
  第二个是反问句,‘是也不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