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校长说让你们都考满分,你们怎么不听?
毕构:“……”
“如此,不抓?”他问李易。
“与无何干?反正我弹劾官员又不会弹劾他。”
李易扔下句话吃馄饨,再不吃就不用吹了,凉了。
毕构把这本奏章放一旁,继续看下一本,用笔在上面写写画画的。
等李易吃完,毕构还在批奏章呢。
他把一些需要给李隆基的单独拿出来,其他小事情他自己处理,或者找其他宰辅商议。
他不时需要叫人到这边来,查资料,或者询问地方的情况。
他背不下来整个大唐的事情,太过烦琐,同时又总变动。
人来人往的,瞧着挺热闹。
吃完饭的李易打个哈欠,伸手拿一本毕构没批注的奏章看。
密州的奏章,上面写:‘牟山无田之地,山中逃户百几,山丘平原各一,移民入原问许,石多草密荆棘,两水分源而去,拨付黄牛耕犁,自建房屋粱脊。’
一点废话都没有,前面未写歌功颂德之语。
李易点点头,摸摸兜,掏出来铅笔,在得取。’
写完他放在一边,招呼人:“把河南道密州地图拿过来,单独带个当地安丘县的小图。
这地方还用朝廷拨款安置躲在山上的逃户?宝地啊!
都说自己缺牲口和农具,能够自己盖房子,咋不想想为什么能盖房子?当地的矿产资源丰富。
这玩意儿得修路,往北把水路弄一弄,往南修陆路。
莱州那里也应如此,双方一同进海湾,从南边的海湾把东西运到海州。
然后河南府这边的煤炭运过去,在那边建很多窑,自己先初加工。”
吩咐完他拿起下一本,打开,突然愣住,抬头,周围一圈人看着他。
他之前本以为人是之前往来报信的,咋是其他宰辅和团儿里的人?
“干啥?我临时当一下中书令不行?谁规定中书令只能有一个?又不是太阳和月亮。”
他合上奏章,反应过来,这活儿不归自己干。
现在属于喧宾夺主,还是越俎代庖?
“如何?”姚崇在旁边笑着出声。
“老姚你拿我打赌了?赌注分我一半,我不管因为什么。不然别说我欺负你孙子。”
李易一瞬间想到个情况,老毕过来是故意的。
姚崇两手一起摆:“不曾,不曾打赌。只是一说,你比我等强。”
“姚相谦虚了,至少在找工匠方面,姚相本事了得。”
李易不怎么开心,所以得嘲讽姚崇。
第两千一百二十四章 身正沧桑神无邪
姚崇听了微微一笑,颔首:“确实为你庄子培养了人才,但无须多谢。”
“行啊老姚,有境界呀!”李易服了,你居然如此坦然。
“漫天神佛的,悟了。不然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估计会无声无息,按照你的说法叫自然死亡。”
姚崇一副我怕你暗杀我的样子说。
李易撇他一眼:“其实谋杀吧,最难检查出来的是……”
说着他停顿,不能说,万一传出去呢。
其他的谋杀方法他尸检能检出来一些蛛丝马迹,唯独高空坠落和掉河里。
没有监控的时代,把一个人从桥推下去淹死,检测不出来。
还有走山路、井边,这个太难查了。
像其他下毒、用器具、窒息的、纵火烧死的,他可以检测出来,
他不告诉别人,别人万一为了躲避他的检测而采取手段……
当然,他可以用测谎手段。
一次不准,多测几次,然后跟踪、布局恐吓。
此刻其他人根本未理会二人斗趣,他们心情愉快。
姚崇之前说,我等不及小易,奏章送上来,批注时多有疑问,小易见则无须耗神。
今日见到了,在华州的时候小易处理州务,因为把人家刺史等一堆弹劾下去了,不得不顶替位置。
到现在,华州百姓逢年过节都要给李家庄子送东西,表示感谢。
第二次在河南府洛阳,收拾下去一大批官员。
小易参与进来帮忙审计和归拢账目,小丫头和李归藏一同出力。
眼下隆择念个明州府送上来的自己解决财务问题的折子,看小易的反应,瞬间知道对方的打算。
再瞅瞅他自己闲着无聊看的地方上的财政拨款文书,没问任何人,直接给出批注,顺便要地图。
听他嘟嘟囔囔的,整个大唐所有的地方皆在他胸中。
若有小易这等人当幕僚在自己身边……
“若小易为某幕僚,当是……”宋璟想着,不由得说出来了。
“行啊!”李易瞬间接话:“往后宋宰辅管着我,三哥有事询问,先问我,我不答,须宋宰辅点头,某才出声。”
“为兄以为……可!”李隆基不知道啥时候转悠过来。
“臣是说当是不可。”宋璟汗涮就下来了。
“某说可,你说不可?”李隆基轻声问。
“下大雪了,山崩了,快跑哇!我没做梦,别拦着我。
哎?你们……小易,快,给开副药,最近梦呓。
前几日便是如此,梦中为陛下打下大片江山,陛下欲赏我,我说皆赖陛下天德。
醒来后,一片怅惘,某无缚鸡之力,哪如陛下鼎盛春秋。”
宋璟这么大年岁了,居然开始表演。
李易不忍心的模样说:“老宋,你有此心就好。身体的事情莫急,我有食补之方。
一为金,一为珍珠,俱存安神、镇魂、凝心之效。
明日派人给老宋你送去金板烩红虾,清水汆珍珠,两样菜,你看如何?”
“明目张胆地行贿好吗?”宋璟小声问,作个样子,大家高兴下。
“东主。”青松二号跑过来,抱着地图。
其他人瞬间把桌子上的东西撤下去,地图铺上。
李易开始哇啦哇啦讲当地的矿产资源,那么多的好东西,当地居然穷。
“知识的力量,如麦饭石一般,那些人的动机不对,结果却好,又主动投案。”
李易说起当初河南府这里的一群人,采到了麦饭石,结果当不好的东西骗别人。
大唐允许自首,只要没有给别人造成伤害,比如说死人了等情况,自首,愿意赔偿和接受惩罚。
这样一般情况下不会判,法的作用在于震慑和引导,而非结果。
除非杀人,自首也得看情况,跟骗不一样。
看造成的后果,人都死了,什么后果?自卫是另一说。
毕构探个头又看一看地图:“小易!朝廷出钱修路,往南边的海湾修。”
“他让朝廷把耕地的牲畜和工具准备上,不是修路,他们自己盖房子。”李易指指奏章。
“他是刺史,老夫乃中书令。他让老夫做什么,老夫就做什么?即便如你,让老夫不收李家庄子的税亦不可。”
毕构强调身份与位置,你以为下面州府的官员都是你?
老夫批注奏章,有几个人会在老夫面前吃馄饨?
“那就是不给了?”李易问。
“你说不给的,你自己怎么批的?你刚才说临时当中书令。”
毕构吼一般地说,吼完心情那叫一个舒畅啊!小易,你也有今天。
“我困了,睡觉去了。”
李易发现自己状态不对,怎么被套了呢?
说完他跑了,反正东西给你们了,你们自己处理。
“那厢如何说?”李隆基等李易离去,脸沉下来。
按照他的想法,对方应该直接认输,交出利益。
昨天晚上那等阵势,你们还想要干什么?
今日早上,你们找地方吃饭,看朕的易弟,吃碗馄饨,有奏章拿过来就批。
易弟若打个喷嚏、流个鼻涕,说用你们的性命可以换易弟瞬间恢复,朕便杀了你们。
司马承祯于一旁出声:“陛下,他们说昨夜万佛朝宗,所悟颇多。今日当继续感悟,明日佛道一同。”
他早饭还没吃,先过去找那些人说话。
他心情并不好,觉得自己当初被骗了。
他选择站队,站在李易这边。
道存道争、佛有佛斗。
根本不存在一片祥和,佛教各种流派,争得很厉害呢。
比如哪个是第一个经,大乘和小乘就争。
道家依旧争,争话语权、争正统。
若国力弱,争一国主教之权;若国力强,争一线存活之机。
儒教亦参与其中,士子、官员,各方拉拢。
哪个官员不接触?唯独李东主。
李东主翻译很多佛经,又注释很多道教之书,还把儒教的也给弄出来。
最后印报纸,教大唐百姓识文断字,知晓常理。
包括一些小的治病的方子,百姓周围山上、路边、河畔能找到的药材,拿来可以用。
最明显的一味要是防风,一旦身上起一片疙瘩,熬了水一洗便消散下去。
还有蒲公英的根子、鸡的嗉子。
一些人求佛寻道念经炼丹,一些人跟着李东主积粪沤草肥田。
普渡众生是经还是技巧?按照报纸上所说,一个叫精神文明,一个叫物质文明。
李东主两个文明一起抓呀,什么教都比不了。
第两千一百二十五章 变幻不一两地比
“他三婶,你家猪喂了吗?”
李隆基等人商议国家大事的时候,吃馄饨的百姓们聊小家中的大事,喂猪。
“我家的四口猪送到集中养殖点喂养,你家的没送去?”
被称呼为三婶的妇人手上拿着一块肥皂,刚刚领的。
她办了个会员,交三十钱。
对方叫无忧匠行,在讲经论道的场地打广告。
顺便派人找百姓办理会员,三十钱。
百姓家中扎篱笆、修火灶、墙面抹灰、屋顶窜瓦……
皆可找无忧匠行的人,会员打八折,三日内办理送肥皂一块。
她就办一个,家中男人出去干活,她也有其他的工作,需要收拾房子,找人更利索。
价钱对方说好的,按照市价,不多要。
无忧匠行的人在衙门有备案,注册过信息,另外交一笔押金。
跟京兆府的三个工盟差不多,河南府也有工盟,但总有人不愿意进去,自己组队。
旁边的人看看她手上的肥皂:“怕他们喂不好,自己养着更放心。”
“自己养,雨水大了可不行,报纸上讲,明年开始,洛阳周围养殖户不准让粪水直接流入河中。
我家里的剩下的麦麸、稻糠全用来喂鸡,猪给别人照看,省心。
你想啊,他们按照杀猪时候的重量的一成收钱,他们不好好养,收到的钱就少。
何况他们答应,养死了要赔偿,按照平均成猪的价钱赔。
你不送去,到时候你家要修大粪池,连着人的一起装进去发酵。”
这个三婶讲着她的盘算,听上去好有道理。
“哦哦!回去我跟我家那口子说说,我家六头猪呢。”
这人说到六头猪的时候声音变大,有优越感。
换到以前河南府洛阳旁边的山村,有两头猪,就能娶个一般人家的闺女了。
当然现在不可能,人家那个闺女说不定自己养着四头猪和一百多只走山鸡,平日里干活,顺便看报纸、写养殖技术心得、算账。
两头猪想娶一个?你自己是猪吧?
旁边另一人听着,出声:“一会儿我回家,把家里的猪送去,要在猪耳朵上打个洞,拴上卡片。
听人说,京兆府周边的州府百姓自己家养,到了洛阳,怎么要集中?”
拿着肥皂的三婶:“这你就不懂了吧?这叫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一地一策、一方一法。”
“是是是,三婶有学问。”旁边的人听得不是很懂,讪笑着。
“没办法,不学怎么教娃儿?家里的老大老二在学堂不好好学,上旬考评,竟然齐齐掉出前五十名,一个五十一,一个五十二,唉!”
这三婶一脸愁苦之色,连连摇头。
周围的人看她,有人嘴动了动,终究没敢出声。
但有人不认识她:“哪个学堂?”
“县学,洛阳县的。”那个三婶语气平平地回答。
“原来是县……洛阳县?”问的人刚一听是县学,以为哪个小县的。
没想到是洛阳县,城里的,跟长安的长安县和万年县有什么区别?
洛阳县的县学五十来名?你唉声叹气的,你……不跟你说话了。
附近有的人不管人家孩子学习多么好,惦记把猪给交出去集中养殖。
相互招呼着,找小火车回家。
养猪跟养猪不同,自己家按照数量出猪食,别人集中养殖,拿走一成的费用。
自己家不出猪食,一个掏钱,另一个养好了后对方拿走九成。
最后一种不划算,自己需要买猪崽子,若自己家的母猪产崽,需要给别人小猪护理费。
实际上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另外种地的人把粮食副产品合理利用,保护环境卫生。
养猪的多了,粪水直排河里不行,洛阳的水系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