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1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又是什么?”姚崇很自然地问。
  “易弟怕孩子玩我点的东西伤到,专门做出来不伤人的小东西,它叫摔炮。”李成器给耐心介绍。
  “朝中还有政事,老夫先行一步。”姚崇转身准备招呼人回去。
  他就是来显摆的,忍不住,有人制作出了厉害的东西。
  结果还没对正主显摆上,就先被宋王给炫耀了一脸,耳朵现在还响呢。
  “姚相不吃个早饭啊?有何难以决定的政事,不如问问我家易弟。”李成器继续言语攻击。
  做东西你不行,处理政事你还是不行。
  “吃。”姚崇犹豫了一下,决定不能饿着走。


第一百九十三章 不成大事心良善
  巳初二刻,即上午九点半左右,李易给豆卢贵妃检查完身体。
  与李旦一样,需要多晒太阳,左膝盖有风湿初兆,不用吃药,也无须贴膏药,保温加泡温泉即可。
  “若家中有条件,可借温汤来用。”李易对豆卢贵妃说。
  “能借到。”李旦表示我家可以弄到温泉泡。
  “平日里不能着凉,包一个皮垫子,最好是狗皮。”李易教怎么保温。
  狗就很冤枉,因为它们的皮没有汗腺,制作膏药的时候不会通过汗腺孔排出去药。
  “回头就杀狗。”李旦表示这个也没问题。
  三人说着去吃早饭?
  李成器一直没吃,等着。
  李旦看看周围:“那老头呢?”
  “吃完饭走了,留下几个东西,鞭炮,与易弟所制不同,用了硫磺、硝石、木屑、蜂蜜。”
  李成器把四个纸盒子摆在桌子上。
  李旦一听百工的事情,便不再询问,在他眼中,工匠之能非李易莫属。
  李易倒是感兴趣,拿起一个盒子到旁边的桌子上拆开看。
  重新洗手,叫人取走,找个地方给孩子们点燃放了看。
  “如何?”李成器想要作一下对比。
  李易略作思忖,道:“路漫漫其修远兮。”
  “与你的差那么多?”李成器觉得姚相拿来的东西能喷一下火花,也能轰隆,不错了。
  “材料不行,提纯不够,比例没掌握,还有制作工艺,有的药是粉末,有的药是颗粒,发射药和炸药又有不同。”
  李易简单地讲了一番其中涉及到的技术。
  “他过来只是献东西?”豆卢贵妃问重点,姚崇你是闲到了?
  昨天晚上跑过来,今天早上又吃了饭才走,陛下那里的早朝你都不参加了?
  “说是一群人也招百工,钻研利民之技,照前代之法制出新式之药,欲与易弟讨教。”李成器委婉地说出原因。
  “哼!”李旦不满地哼一声,道:“为何又走了?”
  “我放了个二踢脚,他说他回去继续叫工匠钻研。呵呵呵!”李成器一想起来便开怀不已。
  李易没笑,他看向李成器:“大哥若能寻到他,把庄子里火药工坊的安全操作手册给他一份。”
  “给他?”李成器不高兴了。
  “卖他。”李易知道大哥向着自己,反正那些人能招百工,有钱。
  “好,为兄去帮你卖。”李成器这才重新舒服。
  “不要价定得过高,两头牛差不多。”李易给出价格。
  “好,要两头带崽儿的母牛。”李成器答应,不过改了一下。
  大家吃饭,吃完李旦和豆卢贵妃说是不急着回,也不要李易陪同,带着人手去张家村子。
  “易弟,眼下长安物价贵,你庄上的鸡鸭不拿出去卖?万一生病了,一死一大群。”
  李成器说起另一件事,趁机赚钱,要过年了。
  “喂药了,得不了病,鸡鸭我有用,专门养出来,夏秋的时候喂的东西不同,现在还养着蛆喂。
  倒是养大的猪,可以放出去一批,看看有人家急着卖小猪的没,抓猪崽儿回来。”
  李易拒绝卖鸡鸭,至于大鹅,大鹅数量少,用来产蛋。
  除了腌制成咸鹅蛋,蛋花汤里打的就是鹅蛋,加了调料不那么腥。
  走一走,消消食,李易回解剖室。
  同时心情不错,他觉得是一群有钱人看到了庄子是靠技术赚钱,便联合起来招工一起研究技术。
  如果真的作出来很多的新技术,按照理论上来讲,自己属于推动社会发展。
  “希望你们能够思维发散一下,别被限制住。”李易自语了一句,换衣服、学习。
  李成器着抱怨着姚崇去工坊拿操作安全手册。
  工坊的人给删了删、改了改,交给李成器。
  转身李成器到张家村子找父皇和豆卢贵妃。
  李旦两个人逛得倒是不错,豆卢贵妃可是经历过一段苦难的人。
  关键是和王皇后一样没有孩子,总是抚养别人的孩子,比如李隆基,就是她给养大的。
  经她手养大的还不止一个孩子,李旦的第二个孩子李成义也是她给带大的。
  而且还是在条件非常不好的时候。
  当时有人搞事,说后宫使用厌胜之术,也就是诅咒。
  然后排在豆卢贵妃上面的两个女人就被杀了,豆卢贵妃一看情况不妙,想要走,我要出去,不玩了。
  其实是表示斗争中退出,你们别惦记我了,就养个孩子吧,帮别人养。
  之后李旦被重新变回太子,日子过得提心吊胆。
  生孩子她不会,养孩子没问题。
  她对王皇后是最亲的,除了因为王皇后是她养大的李隆基的皇后,还因为王皇后之前一直没有孩子。
  当然,她不知道的是,按照历史上发展,王皇后也被人用厌胜之术的事情给坑了。
  现在她看着张家村子的孩子,就十分喜欢。
  “还是宫外好,孩子们天真烂漫。”豆卢贵妃见一群孩子在那里吃糖葫芦,笑着对李旦说。
  “这个糖葫芦不如成器卖的那种,糖少。”李旦评价糖葫芦。
  他不愿去想宫里的那些孩子,一个个钩心斗角,说不得什么时候,就又要手足相残。
  他厌烦了,只想安稳度过余生,但却不甘心很快就死,还想多看看这世界。
  “父皇、母妃,不如在这边多住几日。”李成器带着安全手册寻过来,劝两个人。
  他看出来了,两个人转一转张家村子就要走。
  “多有不便,若显露身份,倒是能去上面皇庄住下,每人过来瞧瞧。”豆卢贵妃拒绝,不想给儿子添麻烦。
  “儿臣有办法,再给易弟十头牛,就说把腿的疼痛养一养,听儿臣的,不回了,过年再回去。”
  李成器说着眼圈红了,他知道,只有在庄子上才是最舒心的。
  庄子上的娃娃们最可爱,尤其是现在放假了,小家伙们四处跑,总能找到好玩的事情。
  豆卢贵妃没说答应,也未拒绝,而是转移话题:“那什么安全手册,可要给姚相送去,不然会死人,李易这孩子心善。”
  “成不得大事。”李旦给出评价。
  “成什么大事啊,这就不错。”李成器高兴,父皇的意思是说,李易心软。
  别人搞百工之技竞争,火药搞不好要死掉许多人。
  李易不但不等着看热闹,反而提供帮助,能成大事的人,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可杀,兄弟动刀子,一死便死无数人。
  故此李易没危险,可以放心了。


第一百九十四章 简单餐饮谋多算
  “姚相也是为难,平日里救时不敢纡缓,又遇帝心外附,大权不稳。”
  李旦说起姚崇的事情,姚崇就是为了处理紧急情况的宰相,什么事情都要快。
  结果最需要权力的时候,李隆基的心放到了外面,出个外相,姚崇能不急?
  “易弟可不争权夺利,是姚相多想。”李成器说姚崇小心眼。
  易第也不出庄子,每天学医、授课、带庄子的人过好日子,顺便隔几天扔出个利民的东西。
  你不来问他,他也不会主动找上门跟你说什么。
  豆卢贵妃有了笑容:“李易那孩子怎般瞧着都好,说话平和,待人为善。不然那两次别人欺上门来,可就不是写些个文章的事了。”
  “那还能怎般?”李成器觉得易弟手段还是不够狠,每当收拾完人,便会退一步。
  “可活人命者自可夺人命,必死之疾能医,杀人还不轻而易举?”李旦对儿子说。
  “易弟说过,他绝不会用医术杀人,儿臣信,因为易弟想杀人,有得是办法,儿臣亦信。”
  李成器对李易是无限放心,他觉得他能够到皇庄,又听到了千字文,是上天的指引。
  豆卢贵妃走过去扶起一个手拿糖葫芦摔倒的孩子,糖葫芦都沾上泥了。
  “来人,用水给糖葫芦冲冲,不哭。”豆卢贵妃蹲在那里对瘪着嘴要哭的五六岁的孩子说。
  旁边的孩子围过来劝,大孩子直接用手里的糖葫芦跟小弟弟换。
  然后小弟弟就哭了,大哥哥的糖葫芦上少一个山楂,被大哥哥吃了。
  “哈哈哈哈”李成器放声大笑。
  服侍和保护的人赶紧从背包中拿出来装着热水的水袋,把糖葫芦冲冲,又换回来。
  小家伙舔一下,瞬间止住眼泪。
  “一个孩子都知道损失与多少,何况天下百姓乎?”李旦非要上升高度。
  “父皇,那也要自己去努力才能得到。张家村子的娃娃们有糖葫芦,是要干活的。”
  李成器跟着上升角度,白拿东西不可能,包括孩子。
  “孩子能做什么?”豆卢贵妃笑着看一群孩子在那里玩耍。
  “帮忙清扫牛马粪便,运煤的车路过,掉下来煤面和煤块也给收起来。”李成器说出孩子们的工作。
  “怪不得这路上如此干净。”豆卢贵妃觉得不错,与在宫中一样,见不到其他不该有的杂物。
  随后李旦和豆卢贵妃看到有人从村子的院落中走出来,似乎是去同一个地方。
  从衣服上便能看出,不是寻常人家。
  “这是”豆卢贵妃再次好奇。
  “开展旅游业,是”
  李成器开始介绍什么叫旅游业,还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所包含的内容。
  “是借宿。”李旦给出一个他的理解。
  “父皇,借宿是不得不住,第三产业的旅游业是专门跑过来住,长安令裴耀卿,从易弟这厢拿去不少好方法,他”
  李成器继续介绍,说起来他心疼。
  主要是裴耀卿没给太多的回报,没人来找麻烦,那是自己和宫中联合暗中放出话了。
  按理说,裴耀卿才是最应该维护庄子利益的人。
  利民之策是政绩,能给别人提供政绩策略的都是什么存在?
  往上数,养食客的人,很多食客其实给不了好办法。
  “这是我家三郎的人被别人给占了便宜?”一个温和的豆卢贵妃,此时都不高兴了。
  她也经常去寺庙和观里解签,一个个说得模棱两可。
  涉及到具体怎么做的事情就一副天机不可泄露的样子。
  她想的是,若裴耀卿花了许多香火钱,到庙里,僧人能给出这样的具体法子?
  “唉!”李成器难过的样子。
  “易弟就是如此,你问他一人之策,他告知你一人之策;你问一家之策,他说一家之策;你问一州一县,他说一州一县;你问国策,他还是给你讲。”
  “三郎都问什么?”李旦好奇。
  “三弟问吐蕃突厥之事,易弟说最近两年没大事,三弟就放心下来。”李成器情绪还是没缓过来,对裴耀卿不满。
  “豆腐脑怎么没了?”几个人说话时走到了张家村子的餐厅,其实就是棚子,漏风,有人生气。
  “李东主就给这些,说是多了吃不掉浪费。”村民理直气壮地解释。
  “李东主?他怎么就,他那是什么粥?给我盛一碗,稀的,不要干的,我吃包子。”
  刚刚发出愤怒咆哮的声音突然变调了。
  “怎么是这样?”豆卢贵妃能感受到人的情绪转变。
  “宰相肚量、以德服人。能来旅游的人都是了解一些事情的人。得罪易弟便是得罪整个平康坊。”
  李成器骄傲地说,他一个王爷都没这个本事。
  豆卢贵妃笑了:“李易可是去过?”
  “没呀,别人求平康坊中美女一宿而难,平康坊美女欲邀一人却不可。
  易弟若是去了平康坊,三个曲的姑娘要打起来,即便同曲的大家也会使出手段。”
  李成器无限羡慕,快嫉妒了。
  他好几次做梦梦到,自己变成了易弟,进平康坊,一大群女子倒搭钱要拉自己过夜,哎呀醒了,好痛苦!
  豆卢贵妃莞尔,指着一处棚子漏风的洞:“那里怎不补上?”
  “我知道,刻意抠的窟窿。”李成器了解。
  他介绍:“所有漏风的地方都是在角落和上面,他们平日里富贵日子过惯了,吃饭的时候苦一点,才觉得饭菜香。
  豆腐脑其实想要多少都有,易弟故意不给,一种东西少,大家抢着吃。
  其实粥最后吃下来,喝豆腐脑吃掉的量差不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