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10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刚入古稀,有现在的大唐朝廷恩泽,回去再活个十年行的。
  你们不一般啊!陛下的好兵。为国羽翼,如林之盛!”
  老头说话的时候眼泪掉下来,他的晚辈们很诧异,没见过二伯哭啊!
  即便同辈的老人去世,二伯也笑着说老家伙们走吧,过两天我找你们去。
  老头外面的衣服被脱下去,换成了羽林飞骑背包中的行军毯,两件,反正又不指望他自己走,毯子不沉。
  他脑袋上的帽子换了,双手被羽林飞骑的人分别放在怀里,鞋和袜子脱了脚也放在怀中。
  带着咸鱼味道的脚直贴肌肤,当然闻不到,风这么大。
  羽林飞骑的人帮着揉腿和胳膊,活活血,必须活着抬回去。
  其他的羽林飞骑找扁担制作担架,看到有装粪的土篮子,拿雪擦擦,用刀砍砍,倒扣过来踩踩,给变成席子。
  后来觉得不够好,动手重新改编,简单一点,弄成球型,绳子在里面穿。
  这样老丈就可以坐在里面,外面搭上行军毯。
  扁担横着架几个,轿子出现。
  风雪可没停啊,羽林飞骑就这等情况下弄出来了。
  绳子各种捆绑和拉抻藤条,反正回程用不到自己的绳子。
  挑粪来的年轻人们看得目瞪口呆,眼下的情况,你们……
  他们开始怀疑,莫非此刻风和日丽?
  老头反而不说什么,看着笑,顺便称赞:“好手艺,一会儿我就坐在上面。”
  “保证安稳。”羽林飞骑的也笑。
  “张嘉贞的人呢?”老头突然问。
  “再过一会儿,等他们来,我们再走,让他们在周围挑灯。”
  “为找我们,付出了很大代价吧?”
  “为东主要种的地堆肥,你们付出的代价才大。”
  “李东主现在如何?”
  “那个……呃……告诉你们吧,有一个蜀地的……”
  “当真大丈夫,都听着了,男人如大梁。”老头顺便教育晚辈。
  又等上半刻钟,网过来了。
  天兵军怕百姓乱走,故此拉出来好十里地地横网。
  结果人家有坐镇的老头,根本没动,就等着救援呢。
  于是老头坐上了轿子,四个人抬的,有人负责踩雪趟路。
  号角声此起彼伏,互相之间传递消息,回了,别继续走。
  天兵军的地方做好了饭菜,大锅饭,回来的人吃饭。
  张嘉贞亲自接待老头等三十一个人,他没去找人,他身体承受不住。
  回来的人先喝热水,灌一肚子冷风。
  羽林飞骑发报,把这里的情况传到洛阳,主要说七十岁的老头,老头太重要了。
  ……
  “陛下,臣请开翁宴。”得到消息宋璟对李隆基说。
  大唐就开始找年岁大的人举办宴会,给很多东西。
  平均寿命短,六十岁就开始计算,然后七十、八十、九十、一百。
  可不是李易那时的免车票、景区半价的待遇。
  七十岁的人想去景区看看,一群人簇拥在周围,景区的县令得亲自接待。
  八十岁,刺史要出面的,他们都怕别人死在自己的景区里。
  人家活那么大岁数了,一直没什么事情,咋到你的地方就死了?
  李易时候无所谓,你死就死呗,那么大年岁了,不行了属于正常。
  大唐不是,别人会认为你这个官员福德浅薄。
  家中有能耐的,自己考科举和治理地方也厉害的,三十来岁,正等着进朝堂。
  结果有别的州的八十岁的人过来看看,挂了。
  你就别进朝堂了,继续在地方呆着吧!
  所以说,限制人口流动很重要啊!!!
  “可!”李隆基无可无不可,找人来吃饭,朕给你们泡温泉。
  反正你们一时半会儿的过不来,你们来的时候朕的易弟已回来了。
  李隆基想得透彻,与李易时一样。
  很多老兵什么的,要参加某个活动,先检查身体,身体不好的不能去。
  毕构点头:“快点安排,户部准备。”
  他不在乎,花那点钱不值一提,十万缗够不?不够?五十万缗行不?
  超过百万缗的花销,老夫就找小易。
  ……
  “阿嚏!谁嘀咕我了?换我了,换我扔沙包了。”
  下午的时候李易跟孩子们玩丢沙包,打个喷嚏的时候没躲过去,被打中。
  现在的沙包不装沙子,装豆子。
  因为报纸上写了,沙包装沙子伤人。
  沙子细,重量打,打到人的身体上的时候是面接触。
  豆子呢,是点接触,像针灸按摩似的,而且沙包不准装满,必须留出来至少三分之一的空隙。
  这样的豆子沙包丢出去的时候有减速,豆子有空隙的沙包打在身体上疼,属于硬伤,沙子不带空隙沙包打身上是暗伤。
  所以李易小时候玩儿的都是豆子的,难道没有沙子?是不装沙子而已,同时沙包从来没有装满的。
  再后来,孩子金贵啊,豆子的换成了膨化棉的,丢出去的时候要速度没速度、要力度没力度,一点都不好玩儿。
  李易就带着孩子们玩豆子的沙包,两边站着的孩子接到沙包专门盯着他打。


第两千零五十一章 矿产富裕农耕重
  赵辰禄没回州府,守在此地,隔一箭之地办公。
  衙门的衙役负责保护,阻止别人靠近。
  方敖家的年轻子弟,手拎宝剑盯着。
  他们怕万一神仙一个疏忽,被人偷袭受伤,自己等人不用考进士了,看看判官能不能考?据说那位置竞争的人很多。
  “不行了,累了。”李易喊停,孩子们出汗了。
  玩丢沙包,孩子们哈哈笑,躲来躲去的。
  他们出一身汗,该休息补充水。
  小孩子们乖巧,掏出绢帕擦汗,排队去永穆公主和小兰那里领水喝。
  北地大雪,渝州还热,富户们拿来硝石,制作成雪泥用在酸梅汤汤上。
  以硝石制冰和做雪泥差十几倍的用量,从冰水混合物变成冰,需要放出大量的热。
  冬天不结冰的地方从来不拿硝石制作成冰块,稍微凉即可。
  孩子们小口地喝着,倒不觉得如何珍贵,他们家中都不一般。
  李易喝茶水,他庄子产的绿茶,从三品的,方敖给拿的。
  方敖陪在一旁,他已经通知三哥兄长,赶紧过来,带上家中优秀子弟,我搭上线儿了。
  万昭远也在,在棚子里晾腿,不能晒倒,空气流通要好。
  关键部位盖一个薄毯子,他不能穿下面的衣服。
  他挂着点滴流汗,疼的,真疼。
  以前疼,他拼命挺,没有别的办法,喝了开的镇痛药,效果不是很好。
  现在疼,他知道有一种特殊的药用上就没事儿,而且可舒服了。
  好在吊瓶中有安定,起到一定的镇痛作用。
  他媳妇儿在旁边守着个大筐择菜,晚上李易要拿大锅炒着吃。
  稳婆们没走,继续帮忙干活,收拾鱼,马上就要炖。
  这个鱼炖完后凉了盛出来,有胶原蛋白的冻儿,需要放很多姜片,熟姜晚上吃没有问题。
  一半情况下做小鱼这样操作,小鱼一炖完就碎了,除非上锅蒸。
  等凉了,不可能吃不到,全包在冻儿里了。
  还有屠夫在更远的地方杀猪,灌血肠。
  许多人忙碌着招待李易,发自内心,不止因李易是神仙。
  神仙多了,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李东主这神仙不一样,他到一定地方就管一个地方的民生。
  往后自己的渝州有钱了,报纸上说的就业岗位多,工钱高。
  关键是煤,下游不远的地方居然有露天煤矿。
  运回来,冬天咱们渝州要用上火道,冬天有时很冷,又潮又冷。
  可惜李东主不能来当刺史,现在的刺史赵辰禄……还行!
  至少他知道来找李东主,换各刺史不找李东主……那也不行是吧?
  此刻得赵辰禄确实比较忙,忙着收钱。
  富户们提供资金,赶紧启动,跟下游的地方说好,挖煤,就说李东主让的,当地州府敢使坏,弹劾他们。
  方敖满脸红光,不知是热的还是茶水喝多了醉茶了。
  “方四兄家中拿出不少钱吧?”李易喝口茶水问方敖。
  “不敢不敢,家中知道情况,倒是愿意捐钱利民。”方敖抱抱拳。
  “石矿眼下还好卖?”李易又问。
  “行,主要是大块石头,从山上……”
  方敖说着愣了,你咋知道我家有石矿?
  “采石的人戴口罩了?”李易再问。
  “戴了,报纸上说过几次,不戴口罩最后得肺病。”
  方敖擦汗,压力山大。
  “水泥在此方便烧制,安全为第一,规则报纸上早有写。
  一旦发现本地有人违背规则,没有整改的机会,看谁跳出来当鸡?
  赚钱为了享受,不是提心吊胆地活着。
  当地土壤种类多,回头有酸碱测试的试纸送来,以农业稳定为先。”
  李易又是恐吓又是提要求的,渝州山多,而且土壤酸碱度差异较大。
  自己来了,不能白来一趟,该安排的事情必须安排妥当。
  等明天游艇抵达,带孩子们上去玩耍一番,回洛阳后这里的情况得经常问。
  “是是是,李东主说得对!”方敖继续冒汗,不过脸色不那么红了。
  他回应完,看李易喝茶,立即起身离开,跑去找赵辰禄。
  事情太大,他管不了,必须一同商量,整个渝州将来按照李东主的想法办事。
  夜晚降临,大家电灯吃饭,鱼被炖得骨头都酥了,处理得干净,一点不腥,更不用说臭味。
  万昭远边吃边看李易,眼中有期待的神色,吃完是不是有那个针扎?
  “李郎,肉末茄子不比蒸的操作差。”
  永穆公主不理会万昭远的目光,她品尝茄子。
  在李家庄子吃的肉末茄子一律为蒸,那个香。
  眼下用大锅炒,人多,蒸锅要多大?准备多少个蒸锅?
  “大锅饭就这样,很多时候比小炒好吃,尤其是做炖菜。
  小的炖菜叫砂锅,要炖很长时间才能达到效果。
  像李家庄子在长安城南卖的砂锅就是假的,冬天无非下面有火,暖和。
  全是拿大锅炖,再装进小砂锅里面,卖快餐,哪来的时间慢慢炖?”
  李易爱吃大锅饭,以前他总买盒饭吃。
  盒饭里的菜属于大锅做出来的,价钱低不低的倒是无所谓。
  “有钱人家的孩子爱吃瘦肉,肥肉哪去了?”
  小兰观察孩子们吃饭,李易今天晚上的菜,以瘦肉为主,五花肉为辅。
  “给衙役们吃了,杀了四口猪,血肠什么的也给衙役们。
  不过能炼油的已经炼成油,明天早上多找人帮忙,咱们蒸包子,油渣酸菜馅的。
  炼油的时候放了一点盐,早上起来留出一部分油炸再靠靠,给孩子们当零嘴儿。”
  李易把明日的早饭安排好,一副居家过日子的男人模样。
  操心柴米油盐酱醋,这个是后来的居必六的经营范围。
  注册商标的时候变成了六必居,里面没有茶。
  茶不是必须的,百姓当时能买茶的太少了,家中有一点茶,用来招待客人,自己不喝。
  此刻的李易没有丝毫神仙的样子,接地气。
  “李东主,放素油炒菜,怎么总有一股子别的味道?就像点油盏没烧好冒烟的味儿。”
  旁边桌子上一个稳婆壮胆子求教,李东主好说话。
  “下次把铁锅刷干净,里面不要有水,放完油多等一会儿,或者拿葱花、大酱爆锅。
  菜放里炒一炒,水少需要放的时候再放一点,别菜进去炒几下就放水。”
  李易传授经验,油捻子味儿,就这样,而且炒完菜上面发黑,锅都不刷干净你做什么饭?


第两千零五十二章 素质根基船入江
  “谁帮我写下来?谁帮我写下来?下次谁家接生我不收钱。”
  问秘籍的稳婆着急了,她刚才没跟上节奏,记一部分,又不敢再问第二遍。
  “不收喜钱不行的,给六婶子记下。”
  方敖出声,有他家的孩子放下筷子找笔墨纸去写。
  大户人家找稳婆,接生前就要给钱,图吉利。
  接生后是男娃儿,赏钱翻倍,男娃儿不止传宗接代,还是劳动力。
  考科举,之前女的行,后来武则天下去,女官没了。
  武则天如果不称周朝,天枢和女官都没问题,她相当于帮孩子管理朝堂。
  她称帝了,她孩子怎么办?她不能总活着。
  稳婆负责整个产房的事情,像方敖找来的稳婆,别看她们不识字,她们能学会千金方里生产的药物使用。
  包括婴儿口腔清理,产妇各种状态下喝什么药。
  寻常的稳婆只会开水剪刀干净的手巾。
  大唐就知道生孩子必须消毒,开水不能停,大户人家好多口锅一起烧。
  寻常村子,哪家要生孩子了,邻居们帮忙烧水。
  “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