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叫唤,他们给羽林飞骑盖楼。
双方不打仗,即便后突厥能够把一百羽林飞骑给灭了。
后突厥运走两批松子,运回来一批粮食。
第二批粮食没回来呢,有另一百羽林飞骑带后突厥的运输队伍往来。
“倒不了,不用总过来看我。”一个坐在一楼椅子上的羽林飞骑对凑到面前的马说话。
马不停地走动换位置,过来看他,马知道关键时刻靠谁。
雪被风吹着从三面的栅栏上面空袭进来了,怪冷的。
这么大的雪,马懂,外面出去找不到吃的,除非吃雪。
想吃饭,只能找人,人坐着呢,问问。
“真倒不了,拿脑袋蹭我干什么?”羽林飞骑推马脑袋。
“小九,准备接料。”上面有人喊。
“好咧!”羽林飞骑回应一声,默默马脸:“对,你是问吃饭的事情,马上。”
上面有个斜坡,草捆子往下滚,下面的人挪到一旁。
其他的羽林飞骑从三楼下来帮忙,捆子一打开,里面全是切成段的草。
青贮不在这里,外面还有青贮垛和草垛,现在被雪给盖住。
四百匹马找位置吃饭,其中有三十匹站在旁边不吃,等着。
等羽林飞骑把别的马的料送完,招呼一声,三十匹马跟着到旁边最宽敞的位置。
木头的马槽放干草和颗粒饲料。
其他马没有颗粒饲料,太少,三十匹母马大肚子,它们需要营养。
从动作上看便知道不是第一次如此安排,马已经习惯了。
“雪对默棘连算个考验,组织能力差,要死人的。”
小九拦住一匹凑过来想品尝怀孕母马吃的颗粒饲料啥味道的马,感受着吹进来的风出声。
马无奈地又回自己刚才的地方,马脸上写着遗憾,我就闻闻,我不吃,拦我作甚?
“吃吧!今年得过了年你们的孩子才能出生,那时天还是冷的,我们要发电报回去,给你们送更好的吃食。”
小九来到一匹受天气和肚子影响精神状态不怎么好的母马旁边,从兜中掏出来一小把胡椒粒。
说话的时候放到另一只手的手心里二十几个粒,伸过去。
母马赶紧扭头,两下就舔掉,一粒不剩,咀嚼几下,精神状态好了。
“果然就是馋,快吃,吃完给你一块冰糖。”
小九摸摸马头,马用嘴去碰他的另一只手。
“没了,胡椒贵,你指望拿胡椒当饭吃?刚才给你吃的在长安能买一碗阳春面了。”
小九说着,又弄了十几个粒喂,喂完立即离开。
母马留恋地看小九的背影两眼,低头继续吃,其实颗粒就很好吃。
“他们的羊会不会冻死?万一有棚子被压塌了呢。”
另一人期待地看向后突厥聚居区,冻死羊,他可以要来一只吃,大家喝羊汤,对,一只羊只够喝羊汤。
“去看看?”又一人提议。
“你去吧,等雪停,我们看能不能找到你。你出门我们就发报,告诉你家人一声,你为国捐躯了。”
之前的人说,五里里现在的天气,你能活着到地方?
即便你带上指南针和加压的煤油灯不迷路,你照样被埋在路上。
“说一说罢了,草原的大雪,以前有人出了帐篷,百米之后,就这样的天气,找不回去,冻死在离帐篷不到三十米的位置。”
“若东主在,我便不怕。电报刚才单独传了一回,东主跑到渝州救治蜀地一个腿骨断了的人。”
“怎么断的?”
“回来的时候遇到山上落石,把媳妇儿扑出去,自己躲不开。”
“平时没练过,换成我保证推完媳妇儿还能调整。”
“我信,但是……你没媳妇儿。”
“等这回任务结束……呜呜呜!嗯!”
“别瞎说话,怪吓人的。”
“谢谢!哎呀!出一身冷汗。”
“吃松子,咱也开不了口,炒完只能用牙嗑,不炒的太湿。”
有人递上松子,吃,别乱说话,大家想活着回去。
不然就这风雪,除非东主亲至,否则谁来都是废的。
至于腿骨因救媳妇儿被砸断的男人,没啥可说的,换成自己羽林飞骑,不是自己的家人也要救。
后突厥那里没有电报,好在他们看天气提前准备了。
有人出去,各家的门口就有人喊,随便喊什么,提供声音。
出去后,风一吹,根本看不到路,趟出去几步认为自己走错了,换个方向走。
或者是自己走偏了,还以为走的直线。
听到声音,便确定自己的位置,顶风的时候需要在雪里爬。
要是摔倒起不来,赶紧呼救,别等,等一等被雪给盖上了。
冷,短时间不存在,会出一身汗,过上两刻钟,才冷,必须回屋换衣服。
换下来的衣服用炉火烤,把汗烤干。
第两千零四十九章 同遇风雪不同遇
同样刮着白毛风和下大雪的还有天兵军的边缘地区,其他部族看着庆幸。
多亏到大唐来了,现在的风雪,自己还处在原来的位置,会死多少人?
在庆幸的时候他们出动壮汉,拉绳子、挑加压煤油灯,出去找人。
刚传来消息,距离城池十一里外的一群百姓没回来。
百姓挑担子送粪,冻硬的粪,放到那边,等着开春后种东西翻地时翻里。
没人叫他们去,百姓自发,说李东主有好东西要种,不能缺肥。
结果大雪突然落下,谁都没想到会白毛风。
单纯下大雪不怕,冒雪回来呗!
风一起,完喽!
人家百姓说了,帮李东主送肥。
给李东主干活的人因风雪死在外面,张嘉贞觉得自己容易倒霉。
距离远还行,五十里开外,不清楚具体地方,无法救援。
十一里,位置确定,人怎么死的?天兵军救不了?
羽林飞骑已经出发了,二百,带绳子和喇叭走的,刚走五分钟。
这五分钟天兵军号角声声,大家拉出来横向十里的分段绳子,还有纵向的,跟网一样朝那边推进。
投靠大唐的部族主动出力,吃得好、住得好,关键时刻干活不出力,有可能被针对。
羽林飞骑站成十排,戴雪镜、挑煤油灯、看指南针、乱换上前开路。
‘吼吼!哈哈……’他们边前进边发处声音,风的呼啸声太过尖锐,他们就发出低沉的动静,共鸣不一样。
而且这么发声比较节省体力,很远就能听见。
喊一喊,停一停,听动静,有人回应没?比如喊救命。
一块翻耕出来的地中,三十一个人把挑粪的土篮子堆在风吹来的方向,扁担来回穿插着别住。
他们躲在这个地方,没走,留在原地。
“大家不要怕,现在什么都看不到,等。张嘉贞不敢补派人来寻,有羽林飞骑在。”
一个声音低沉又中气十足的声音响起,听动静,年岁不小。
其他人嗯嗯地附和,能少说话就少说话。
他们大部分人根本没遇到过现在的天气,好在队伍中有年岁大的人。
此刻经验和智慧老人占优,明白不能动,敢行进,保证回不去,别看时晌午。
羽林飞骑就在使多里远的地方,他们能见死不救?
羽林飞骑出发,张嘉贞一准儿派兵,除非他想造反。
“坚持,现在要挺住,挤在一起,换着到风吹的方向。
十来里的路,他们当兵的有力气,最多一个半时辰。
日头没落山,被云挡住了,不怕,我年轻的时候遇到过。”
老者的声音继续响起,给众人一个数据,并且表示他有经验。
“二伯,是我的错,你都说了不应该来,是我……”
“闭嘴,老天爷错了,他以为能困死我们,却不知道我大唐现在有多强。我那时当兵可不像眼下,天兵军就足够啦!”
老者打断刚才说话人的话,提起老天爷,一副想逆天的样子。
一群人偏偏就信服,觉得有希望,等一等即可。
老头不允许关键时刻有人动摇‘军心’,承认错误有什么用?风能止还是雪会停?
此刻他属于主心骨,宝贝一样的老人。
“我年轻的时候,遇到的雪和风,比这还大呢,当时……”
老头继续说这,讲曾经的故事,他亲身经历的。
他边讲边指挥者大家换位置,调整迎风的人。
不知过了多久,低沉的吼哈声音传来,大家扭头看去,看不到灯光。
“喊!使劲喊,就喊啊!跟我一起喊,啊~~~”老者说着喊起来,其他人跟随。
‘嘟嘟嘟……’哨子声音传过来。
又过了一会儿,微弱的光不时闪一下,朦朦胧胧的。
光点越来越多、越来越清晰。
随即偶尔能够看到人影,一排排的,跟光点一样。
再过片刻,熟悉的服装在煤油灯的照耀下显露。
“羽林飞骑,二伯,果然羽林飞骑最厉害,二伯,二伯!二伯?”
之前喊二伯认错的人高兴的时候突然发现二伯倒在那里,一声不回。
其他人跟着发现情况,一起呼喊,把老头抱起来。
“我二伯不行了,救救我二伯。”羽林飞骑冲上来,这人满脸焦急地喊。
“听到了,我看看。”羽林飞骑刚才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过来先找人,老头脸色在灯光照射下不怎么好。
再摸脖子,有心跳。
“挡风!”领头的喊完把背包一抡给抡到身前,掏一掏,拿出个针筒,带保护的。
他打开,对着老头扎进去。
紧跟着他作起心肺复苏。
半分钟……
‘咳咳咳~~~’老头咳嗽的声音响起,之后喘着说:“来了?”
“别说话了,这下可扔里……哦,值得,人活着就好!”
羽林飞骑想说东西价值太高,突然改口,他给老头注射的是李易给的强心剂。
旁边的羽林飞骑递过来水壶,里面有热水,出发的时候带着揣在怀里。
报纸上都写了,人在失温的状态中,一口热水可救命。
主要写给黄河以南、长江南北地区的百姓。
冬天的时候他们还下雨,温度下降,人就难受,情绪都不好。
这等情况下喝两口热水,可以缓和,自己没有热水,那不是有人提供免费汤嘛!过去喝两口,状态立即变好。
一般抑郁症自杀,大比例在于低温环境时,人体失温最可怕。
果然,一口热水灌下去,老头露出笑容:“羽林飞骑啊!我大唐之幸。”
“老伯,你得坚强地活着,一会儿我们抬着你走,用扁担。
你往好了想,千万别死,我们羽林飞骑不想有污点。
喝水,多喝两口,哪不舒服你跟我说,我们带了很多药。”
羽林飞骑的人继续喂水,保护好了要。
“孩子们无事就行,我老了。”老头又被灌两口水。
“你多大岁数跟我们无关,我们带你活着回去。羽林飞骑出动的一刻,便是事件平息的时刻。你挂了,我们平息什么呀?给个面子哦!”
“你这娃儿有意思,你方才扎我的一下,是用了好药吧?听闻李家庄子就这么扎人把药水扎到人的身子中。”
“一般的药,我们都有,再喝口水。”
“是李东主拿寿命换的对吧?现在感觉能挑担子走回去,药,不一般哦!”
老头感受着自己的身体状态,结合之前了解到的一些真真假假的信息,得出结论。
第两千零五十章 古稀不息壮志酬
风雪依旧,其他老头的三十个晚辈同样喝了热水,感觉彻底活过来了。
生理上有温度增加,心理上的最重要,羽林飞骑在旁边。
“你们怎么不照看好老伯?”羽林飞骑的人指责年轻人,救归救,你们做错了。
“二伯刚才一直给我们讲他年轻时候的事情,说……”
那个要承认错误的年轻人介绍情况,不是我们不关心,二伯方才明明没有事情。
“你们啊~!”羽林飞骑那叫一个无奈啊:“你们回去之后,多对你们的二伯恭敬些吧!老人家多活一天,你们就多一天的安宁。”
羽林飞骑的人一听之后,懂了,老兵厉害!
老丈始终在调动晚辈的情绪,不叫他们陷入低落的状态。
风那么大,老丈说很多话,别人都冷,他呛风。
他心中只一个念头,自己可以死,让孩子们坚持住。
自己等人来的速度快,慢上一刻钟,老丈就倒下了。
当然,很大的可能老丈还能坚持,没听到自己等人的声音,他依旧要挺着。
如李家庄子的老人一样,帮忙看天气,给孩子们讲人生的经验与做人的道理。
别看老人干不动太繁重的力气活儿,他们在其他方面价值远超力气活儿。
“老丈贵庚了?”羽林飞骑问老头。
“刚入古稀,有现在的大唐朝廷恩泽,回去再活个十年行的。
你们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