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10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勃赖罗找到个樊凡休息的时候,拎一小筐柞蚕茧到近前:“吃这个喝酒?”
  “你喜欢吃吗?”樊凡看着黄色的蚕茧问。
  “以前不吃,不方便吃。煮着吃太水了,烤着吃太干了。
  后来报纸上写,最好是干煸,要么酒是少一点油,放在平底锅里慢煎。
  我们最开始看到报纸的时候锅少,缺铁。
  现在铁也不多,都说李东主知道天下的矿藏,大家还抱怨报纸上不写咱们这里的。”
  勃赖罗拿出小刀割茧,里面有蛹,天越冷蛹不愿意动。
  等到来来年的春天,茧会破掉,里面出现长翅膀的蛾子。
  这个蛾子能吃的,最常规的吃法是把蛾子放到火上烤,然后塞嘴里,不能张嘴,不然蛾子的汁会喷出来。
  李易小时候,十个人中有一个能这么吃的就不错了,东北的柞蚕蛾,自己抓着找东西烤,蛾子在手心里动着。
  等李易大的时候,一百个人中有一个敢的就是牛逼。
  李易敢,他从小就野性,只要告诉他这东西能吃,那不就是知了猴一样嘛!怕啥?
  大家害怕的其实是品种不好分辨,蚕的蛾子没问题,豆天蛾也没问题,霜天蛾就不行。
  樊凡捏起来一个:“你换的?用不着。东主其实不在乎这样的口腹之欲。”
  “我捡的,树上挂着的,颜色跟雪差不多,保暖,里面的虫子一部分能活下来。”
  勃赖罗委屈,我换它干什么?我什么都可以不要,我只要带着族人活着抵达大唐。
  “这便是资源利用,销售渠道和物流的重要性啊。
  看着一些自己身边的东西不值钱,到别的地方却能卖出高价。
  谁掌握了这个渠道,谁就能够遏制销售和购买双方。”
  樊凡用指头点着蚕蛹,蚕蛹之前处在休眠状态,现在被弄醒了,头,或者说是尾巴来回转动。
  勃赖罗对蚕蛹没什么兴趣,他问樊凡:“李东主是不是喜欢吃?”
  “东主吃什么都可以,东主不是喜欢吃东北的东西,东主喜欢东北的土地。”樊凡直言不讳地告诉勃赖罗。
  “东主现在吃饭了吧?”勃赖罗听明白了,又想打探一些那里的生活细节。
  “天知道!就像你问我明天是不是有大雪一样。”樊凡想了想给出这么一个答案。
  ……
  “明天下不下雪?”洛阳中午的时候,苏颋向李易发问。
  “从现在的情况看,不应该下。湿度和温度都不够,但如果突然有暖湿气流抵达,就不一样了。”
  李易回复,他其实很为难,他没有卫星云图,只能通另一套系统来分析。
  一般来讲,湿度增加,同时气压又低,这样的天气会出现降水。
  这是地面的数据分析,卫星又有着自己的红外和云层、风向的流转情况。
  这么说吧,没有人可以绝对性地预测未来,哪怕他那个时候。
  所有的气象都正常,然后地磁反应变了。
  开始出现云层汇聚,电脑都是按照数据来分析,你不输入关键的数据模型,它不可能单独给出答案。
  数据反馈,很多地震都是发生在半夜或凌晨,然后地震云出现。
  为什么非得是晚上或凌晨地震发生概率高?这是一个科学难题。
  “我是说,如果有冰雹,你有什么办法?”苏颋很直接地问。
  “下就下呗,人不被打到就行,我有办法阻止冰雹,但付出的代价太打,不值得。”
  李易对这样的问题就比较轻松了,防冰雹有几种火箭弹,包括降雨。
  但不值得,耗费的寿命用那一点田地中收入远远补偿不了。
  “小易,明天召开猎人大会,你参加不?”宋璟这个时候突然问。
  “参加!不止是我,还有陛下。此次猎人大会,实际上是官方和民间的一种融合。
  系统化、组织化、规模化、制度化,里面包含了很多。
  一旦官府出面,就表明周围的猎人小屋的补给和朝廷政策是否支持到那里的问题。”
  李易知道情况,现在所面临的绝对不仅仅是洛阳宫的求学的孩子。
  涉及到了最底层的民生,就是猎户上山,洛阳没下打雪呢,猎户已经在进行提前准备了。
  当地的猎户跟普通百姓想法不同,他们是生存。


第两千零三十一章 猎人汇聚待未来
  午后的阳光把温度拉到二十度以上,李隆基的队伍起程离开,要回李家庄子,不继续呆在醉仙居。
  小洛南村的百姓们送出去五里,被劝三次才回去。
  三十里的路不远,没用上一个时辰便到达庄子。
  在庄子旁边的百姓跑到路旁鞠躬,再悄悄抬头偷看,就是车厢而已,看不到关键人物。
  从李家庄子到洛阳宫的二十五里路上人来人往,李家庄子需要物资,别人过来卖。
  从李家庄子的山往西去,到烈士陵园、梨园,有工程在建,百姓们去看热闹。
  还有不少的僧人和道士朝那里赶,得进行场景布置。
  另外距离远,路上耽误时间到此的人,他们参加明天的大会。
  一条条犬都很安静,不对人叫唤,更无需栓绳子。
  就连上厕所也得先跟主人交流,主人帮忙安排位置。
  犬在山上随地大小便会给自己和主人招惹到杀身之祸,其他大型动物顺着气味找上来。
  方淘正主动请缨,站在外面接待后来的同行。
  他的白毛坐在他旁边,看着自己的同行,也帮忙接待。
  “小方,这是白毛?瞧着怎不一样了?一个月未见,身体长了正常,眼神”
  有人与方淘正寒暄时候突然发现白毛的变化,原来他的四条狗能跟白毛大闹,现在咋老实了?
  “石瞎子来了。”方淘正提个人名。
  “他来我们知道,跟你的你家白毛现在是”
  对方说着反应过来,上前两步,蹲下仔细看白毛。
  过了足足一分多钟,他方起身:“京兆石瞎子果然名不虚传啊!说说他怎么调教的!”
  人看着白毛露出羡慕的神色,再瞅瞅自己的四条狗,眼中充满了期待。
  “那天石瞎子和”闯山一声胡过来,我正好到此”
  方淘正高兴地讲起白毛蜕变的过程,疯狗是如何被收拾的。
  “原来如此,你这人情欠大喽!只是这法子不好用,让我家的狗过去面对,很可能连犬都当不了了。”
  人发现其中的问题,白毛差一点点,面对守山犬的主动压迫,赶反抗。
  自己的狗来一次,完了。
  “石瞎子又不是只有一种法子,去看看,万一有招呢。”方淘正不好说别的。
  “好,去见见。”这个人叹口气,招呼一声,他的四条狗跟上。
  来的人都认识方淘正,他救人的事迹在流传。
  看到他的白毛变化大,认为是他救人应该有的,老天爷的奖赏。
  百姓们看不出来守山犬,他们路过观望,瞅哪一条狗都属于好狗。
  狗长得大,眼神中透着精神,不吵不闹。
  自己家怎养不出来同样得狗?人从什么地方找的?
  人们不晓得别人的想法,他们进去找地方安置,先安置狗,再自己住的。
  忙完开始去木匠和铁匠工坊,庄子里的匠人在干活,给将来的人小屋制作东西。
  人提供思路,工匠们完成。
  人自己其实能做,简单的铁器、用具,没问题,陷阱玩得溜呢。
  不过比起有证的工匠,人的手艺差远了。
  工匠制作好的东西结实、耐用还漂亮。
  人小屋有放在树杈上的,有放在岩石上的,还有溪水旁的。
  原来的人小屋用树枝和皮革、草帘子制作。
  现在一律木头,能拼装的,结实,甚至在很多位置可以随时拉开小窗户。
  万一被狼群给围了,躲在小屋里,找位置拉开个小窗户射箭。
  要是遇到熊和野猪,一般的人小屋承受不住。
  眼下的没问题,撞吧,保证撞不坏。
  “给你们打造好的长矛矛头,小屋中装不同长短粗细的腊木杆。
  锄头、镰刀、菜刀、锯子全为你们准备妥当。
  到时候会有一批药放进去,用石灰进行干燥保持。
  京兆府的人小屋就这样做的,樵夫进山打柴有时会进去休息。
  吃了里面的东西,不用立即打补上,里面东西多,下山后去官府说一声。”
  工匠头领郑绅凛与一众凑到旁边围观的户们说,京兆府的百姓安稳。
  在山脚下住的百姓,总担心野兽下山吃人。
  人有了好的小屋,能够控制一大片区域没有能够伤到百姓的野兽。
  人会主动维护生态平衡,却不需要在有人居住的地方维护。
  人小屋建得越多,人进山的距离越远。
  石老头要当官了,他在旁边跟着说:“京兆府的人小屋住着舒服,里面有地图。
  地图上标出来周围几圈的人小屋位置,打休息之后,不急着立即补上物。
  情况紧急先下山,去官府报备,可以用钱来抵,多花钱。
  其他人进山的时候先到官府去看,缺东西他们负责带上去,有额外的报酬。”
  以前人小屋的规矩是进去后吃多少,打立即补上,因为物资少。
  如今多,在里面住上三五个月的没问题,比如受伤联系不上人,在里面养伤吧。
  或者叫自己的狗下山回家报信,看是什么狗,狗越厉害、数量越多越安全。
  河南府的人们纷纷点头,他们早听说京兆府的人小屋,有人甚至还去过。
  里面有煮好又晒干的大米饭,泡水就能喝。
  不爱吃米饭的,找馒头吃,放在灶台上烤干的馒头,或者黑面包。
  加上咸菜、盐、干的葱花、白菜、豇豆等等。
  京兆府的百姓不上山找人小屋偷东西,一个是不缺那点东西,另一个是偷了第一次,保证偷第二次、第三次
  次数一多,人警惕,人有好狗。
  发现某个人小屋的东西刚被偷走不长时间,不打了,带着狗去找人。
  盗窃东西的罪要看情况,偷人小屋,属于害人。
  官府抓到判得可就重了,不值得。
  距离山远,跑过去偷东西,得不偿失。
  距离近,在山脚下住,偷了肉,村子里的人一旦看见
  偷东西不能说翻山越岭地跑出去几十里,带二斤肉回来吧?
  要大包小裹的,目标明显,家里的孩子吃不吃?会不会跟其他孩子玩儿的时候说走嘴了?
  被发现,同族的族长打不死你,不是同族的更完,人家大部分姓杨,你一个姓黄的住着已经不错了,你还偷东西?


第两千零三十二章 配弩无忧另安排
  河南府的猎户们听着、想着,脸上带着笑容。
  他们以打猎为生,往常每次进山,家人都要担心。
  猎人小屋间距远,有的一天到不了。
  深山老林的,哪有那么的精力建小屋?
  主要原因在于没有组织,大家只是遵守同一个规则。
  猎人小屋修建通常由某一个猎人先临时搭个棚子,后面的猎人到地方看看,再搭一搭。
  次数多起来,才固定,有人正好猎物打得多,放进去。
  属于慢慢形成,并非一下子修好。
  眼下有组织,后期充足,不止自己这样的猎人上山,羽林飞骑、十六位的也会跟随。
  再雇佣樵夫、挑夫,把大量的东西送上去。
  按照规划,每隔二三十里修个小屋,星罗密布的。
  里面说是放狗粮,专门喂狗吃的好食物。
  打猎安全,猎物多,收入增加,生活变好。
  胡风在旁跟着说:“有个事情先说好,以前野兽伤人、野猪下山祸害庄稼,衙门悬赏。
  等猎人小屋群落建完,再出现同类的情况,衙门不悬赏,只下令。
  咱们必须出去帮忙解决,拿不到赏金,只有官府表彰。
  当然,进山后的猎物归自己,大家合作的话,按照规矩分配。”
  “对,给了好处,得出力。”
  “基本上不会有野猪下山,只要小屋往里面建,我们负责清理。”
  “往外赶就行,山上的野味多,不差一部分。”
  本地的猎人们纷纷说起来,他们对于悬赏不在乎。
  悬赏属于特殊情况,一般死人才悬赏,衙门不能坐视不管。
  猎人小屋乃生活收入的根本,有了屋子,大家联合收拾大的猎物。
  “为了让诸位能够更安全,往后的猎人小屋,包括京兆府的,一律配备两支弩。”
  一个声音响起,众人瞬间看过去,谁呀?敢给配弩?
  “东主。”庄子的工匠默契地出声。
  “李东主!”其他人明白来人的身份,赶紧鞠躬。
  “弩给配,却不准拿走,除非遇到非常特殊的情况。
  比如受伤了,开弓不行,还要着急下山,弩方便操作。
  这时允许拿着走,到山下去衙门报备,说明情况。”
  李易接着补充,弩放在猎人小屋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