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10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公孙大娘扔宝剑,宝剑是磨得锋利的。
  借着旋转的力量高高抛起,自己做其他动作,到达那个位置,手都不碰剑鞘,宝剑正好入鞘。
  这个东西吧,你明明知道怎么做的,你就做不出来。
  “来啦!我还见到了呢。其实一点都不老,不叫大娘。
  李郎你给组织的女子特别行动队就有公孙姐姐教导剑术,可不仅仅是长剑,还有袖里剑。
  宝剑可不是随便能杀敌的,公孙姐姐手腕的力气可大啦。
  很多男人用剑跟她比划,一出剑就输,太快了,她在别人出剑的时候一拨一刺,结束。”
  永穆公主比较熟悉,能在史书上留下名号的艺人,他们的本事得多大?
  “过几日见见,录下来,再剪辑一番,拍电影。”李易想亲自看看。
  他没纠正永穆公主话里的错误,公孙大娘的大娘是指排行,谁家的小娘,大娘跟大郎一样。
  不是大爷对应的大娘,差太多了。
  “咱俩走吧!再去别的地方,又该遇到他们的人了。
  飞一下给他们瞧瞧,这样他们才有压力。
  会把压箱底的本事拿出来,我顺便录制,各种角度,都是宝贵的资料哇!”
  李易说着调整飞行器,跟永穆公主站在上面,启动,呼啸声中,二人腾空而起,稍微悬停一会儿,嗖~~~消失在天际。
  好多僧人和道士从不同的地方露出来,他们抬头看。
  等看不到李易和永穆公主之后,他们又与附近的人互相看,暗自吞咽口水,吓到了。
  “阿弥陀佛!”
  “福生无量天尊!”
  僧人和道士看着天上远去的两个,说出口头禅。
  他们清楚自己的那些技巧糊弄人的事情,今天亲眼看到李易带着永穆公主飞。
  要说帮个细绳子,总得旁边有高的地方啊。
  两个人就在空地上,而且高,能高到哪去?
  真飞?带着人一起飞?
  以前只是听说,还觉得属于障眼法呢!
  今天当着自己这些人的面,两个人嗖就走啦,飞走啦!
  这还怎么玩儿?看样子得多想办法,把这种飞给顶住。
  李易和永穆公主才不管别人被吓成什么样,他俩又回到烈士陵园。
  继续找人过来上供,然后把供品分到别人手上。
  等两个人在天上寻找地方降落时,下面出现很多百姓,一个个抬头观望。
  他们是附近的百姓,听到消息后带自己的供品过来。
  这不是李东主来了嘛!李东主上的大香还没烧完,能烧好几个时辰。
  借着机会赶紧的,带东西供一供,英灵和李东主保佑,再带供品回家。
  他们没有大的香,都是线香,很细。
  李易二人落下,百姓跑到降落的空旷的地方周围,想上前,又怕被误会。
  李易扫视一圈,准备随时兑换防刺板和手枪,喊:“诸位乡亲过来说话。”
  百姓互相看,除非是自己熟悉的人,不然看谁都像坏人。
  “李东主,就在这说吧,我们怕有逮人。”一个老者中气十足地吆喝。
  “不怕,到这边,今天我回神落凡身,看我都飞了。”李易也吆喝回去。
  百姓露出开心的笑容,继续互相盯着往前凑。
  到近前,有个抱宝宝的妇人,永穆公主主动接过,一岁左右的小男娃儿,开始笑,也不晓得他开心什么。
  “李东主,我们看到有僧人和道士来了,他们手段多,你可千万提防啊。”
  方才吆喝的老者左右看看,对李易说。
  “我和永穆公主看见了,没事儿,好处理。老丈身子骨瞧着结实,来来来,旁边有石桌子和石墩子,我给老丈搭个脉。”
  李易又变成医生,习惯了。
  “成!”老头高兴,让神医看看。
  两个人来到旁边的石头桌子旁,相对而坐。
  李易看看自己穿的衣服,为了飞,紧身,没白大褂,也没其他的东西。
  他双手搓搓,唰,一瞬间一套白大褂出现。
  在周围百姓目瞪口呆中他穿身上,从白大褂的兜里掏出个充气的脉枕。
  他吹起来,又掏出听诊器、血压仪。
  这就可以啦!中西医全有。
  不用说其他人,被永穆公主抱着的一岁左右的小宝宝都瞪大眼睛,嘴张着口水流出来。
  他觉得好玩儿,怎么弄的,东西放在哪了?
  大人明白,变出来的,神仙手段。
  有人非常干脆,直接噗通一下跪地上。
  “起来,不要跪。”李易表情肃穆地说一句。
  先听诊,听完之后再把脉。
  跪地的百姓被旁边的人拽起来,李东主不准跪,站着就行。


第两千零一十三章 国之盛强几可逆
  “渤海郡王,为唐守边。故,朕有赏赐,存于互市队伍之中。望渤海郡王怀民抚民,不叫大唐百姓饥寒度日……”
  醉仙居里,李隆基端坐着说话,小机器人灯光闪烁帮忙发报,它速度快。
  毕构低个头,一脸不开心的样子。
  方才他听到李易的回复,笑着说:小易在干坏事,被打扰了不高兴。
  结果被豆卢贵妃给说了,小易和圆圆亲热不正常吗?他俩同房才好呢。
  除非圆圆要嫁别人,不然无需别的礼数。
  公主其实特殊,丈夫死了,或公主不高兴了,换一个男人,依旧属于下嫁。
  下嫁之后,想进宫就进宫,不需要男方同意,跟普通人家的女子回娘家不一样。
  倒是男方想跟着过去,需要申请,让你去你才能去。
  到李易这里,没有下嫁一说,更不可能见陛下谁同意与否,李隆基住在女婿家里。
  吃喝女婿的、用女婿的,还要让女婿给出主意。
  毕构郁闷了,开个玩笑,你们传出去,永穆公主不高兴怎么办?
  得罪小易无所谓,闹惯了,该洗牙还是会给洗牙。
  招惹永穆公主,看卖店铺的三个掌柜就明白了,吓死个人啊。
  李隆基那边说完,大祚荣回信表忠心,愿意为大唐保证边关安宁、教化百姓,能不能让儿子大门艺说个话?
  大门艺属于护卫,贴身的那种,其实用不着他,他十分轻闲。
  许多时候大门艺在学习大唐的东西,本来开元初他应该回去,结果李易横空出世,他就继续留下。
  今天情况特殊,正在看书的他被喊来。跟他说李家庄子的队伍抵达渤海了,遇到了渤海郡王。
  他很兴奋,到中里跟父亲通电报,说话的时候感觉前言不搭后语。
  就是一个问东,一个答西。
  大祚荣问天热不热,大门艺答太阳升起来了。
  李隆基坐在那里听,嘴角露出笑容,原来你们也有暗语啊!很聪明嘛!
  樊凡旁边的大祚荣却笑不出来,他确定了,是自己的儿子,过来的羽林飞骑不可能知道暗语。
  额滴个天啊!从这里到洛阳有多远?
  自己问到回信,就一小会儿。
  换到战场上……
  想来大唐的斥候躲起来,看着敌人的军队出发,等跑出去两个时辰再发报都来得及。
  城池被敌军围住,消息送不出去,发电报啊。
  敌军的动向全部告知,敌军想要围点打援,最后保证变成里外夹击。
  想通过兵贵神速来进攻,只能自己的军队由绝对的优势,不会形成对峙与僵持。
  暗号对完,确定身份,大祚荣开始询问大唐的具体事情。
  大门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甚至把大唐很多一般人不了解的事情说给父亲听。
  他并不怕自己透露的内容多回惹大唐陛下不快,因为大唐已经不需要保密了。
  大唐凭借实力说话,我让你看,你什么都看到了,学不来。
  火车看到没?送你一个蒸汽机的火车头,你就有火车了?
  你知道铁轨铺设花了多少钱?你知道铁轨冶炼制造的技术不?
  给你制造铁轨的技术,你晓得如何铺不?铺的地方的路面是啥要求不?
  这不是一个火车的问题,涉及到整个体系。
  有河的地方是轮渡还是搭桥?轮渡的船什么样?铁路桥咋搭?
  蒸汽机火车头得烧煤,上哪挖煤?
  大唐眼下强到这等程度,让你学,你使劲学吧!
  大门艺感受到了大唐得强大与自己努力学习学不完的无力,同时庆幸自己留在了大唐。
  大祚荣听着,怀疑自己在做梦,大唐有什么铁路,从海边的地方到长安只需要半天的时间。
  而且一次能够拉的货物相当于好几千辆大马车拉的数量,换成自己的振国,能够从海边使劲运输东西,何愁子民过不好日子?
  大祚荣一时间羡慕加嫉妒,没有恨,他也不敢恨。
  他与儿子‘说’着话,勃赖罗、阿金等人在旁边听。
  听大唐的事情,这可是从大门艺‘口’中说出来的,可信。
  越听他们越激动,哦~~原来大唐真的如此厉害,自己带着族人到大唐,只要正常干活,就能过上好日子。
  等电报通信结束,大祚荣有些魂不守舍,他扭头看了眼自己的另一个儿子,大武艺。
  大武艺总是不服气别人,从小便显露出政治能力。
  大武艺是长子,大门艺是次子,往大唐送质子的时候送的是次子大门艺。
  就是死了都没关系,长子在。
  大武艺现在就开始参与各种事情,跟臣子们的交流比较多。
  同时对军事指挥方面跟父亲一样,很有天赋,将来要继位的,什么时候继,要看大祚荣啥时候挂。
  大武艺感受到父亲的目光,他的眉心已经挤成个川字。
  他觉得就一年吧?或者两年?
  大唐突然就厉害了,像什么呢?像红松,之前很多年就拿么生长着,有一天突然结出了松子,然后两年过去,松子开始丰产。
  在大武艺眼中,大唐便是如此。
  之前确实也不错,但最近两年怎么弄的?
  大唐对吐蕃疯狂用兵,一改之前的防守为主,边关将领打而不占的策略。
  大唐把黄河源头给占住,开始筑城。
  等吐蕃刚臣服,尺带朱丹跟着金城公主回娘家,后突厥要打奚族。
  正常情况,打不打得过,最后都是对峙,奚族向大唐救援。
  哪曾想打的时候大唐军队参与进去,不等对峙,好多辎重和军队动起来。
  到现在自己刚收到消息,后突厥被打倒小海去了。
  两年,就两年。
  眼下五千李易的私兵配合着一百羽林飞骑到达,电报亮出来。
  难道下一个大唐要占的地方是……
  “阿达,这是值得高兴的事情啊!”大武艺言不由衷地出声,他能怎么办?
  委曲求全吧!不可以表现出任何对抗的意思,等交换完东西再想办法。
  “郡王,我等简单地做了吃食,回城耽误工夫,不如对付一口?”
  李恩东这时出声,饭菜不是他做的,是西南北中所做,单独的小炒。
  李家庄子基本上年岁稍微大点的人都会做饭,不管男女,男的做菜更厉害呢!
  因为李易做饭,风气如此。


第两千零一十四章 人无信仰易离散
  大锅饭做好,西南蛮轮流吃,跟着要回大唐的六个部族也吃。
  大祚荣自然不能吃大锅饭,他吃小炒。
  木耳炒肉,放了不少蒜末,大蒜抗寒能力强,只要温度别太低就没问题。
  大蒜保存的时候温度在零上四到六度就不错,姜不可以,姜怕冻。
  另外还有茄子片的干稍微泡发一下,两片中间夹肉馅,挂糊炸,茄盒。
  本地的红松蘑和野鸡一起制作成砂锅,干的刺嫩芽泡发后炒肉片……
  八道菜,一个汤,汤其实就是野鸡炖蘑菇。
  另外腐乳、虾油小菜、玻璃瓶装的蜀地泡菜、酸菜,四个小围碟。
  再倒上白酒烫一烫,大家可以吃了,主食是长安的粳米煮米饭,里面放了红小豆,变成豆饭。
  “郡王,条件简陋,没有什么菜,寒酸了些,抱歉!”李恩东向大祚荣表示歉意。
  大祚荣:“……”
  大武艺眼珠子转来转去,他也被吓到了。
  李家庄子在现在的情况下,居然能够做出来一顿丰盛的饭菜。
  他们一路急赶,到地方还未怎么休息,几千人有热乎的炖菜吃,自己等人面前摆一堆。
  这是热情,还是彰显实力?
  意思是他们随时能够战斗,不缺少后勤补给?
  “确实是少了,郡王莫嫌弃。换成在庄子中,若郡王亲自,东主定然亲自下厨。
  即便平日,庄户吃饭也有几十道菜供选择,光是主食就不下十种。
  出门在外不容易,招待郡王实是拿不吃手,海涵海涵!”
  李恩种摆放着餐具道歉,灞水军团没做好,想哭!
  大祚荣愣愣地看着李恩中,想告诉对方:你憋说话了,我在我那也没见过这里面的几样菜。
  好在他会用筷子,喝过李家庄子产的烈酒,知道小口抿。
  五个李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