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10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哦,朝廷的纸币印出来,等兑换券磨损,需要换新的时候直接换成朝廷的。”
  李易说着把放进锅里的地瓜片捞出来,熟了。
  毕构愣神,过几息:“如此简单?”
  “不然呢?要不是你想控制成本,其实直接回兑即可,不差那点钱。
  眼下制纸技术又有所提高,新的兑换券会应用。
  大额的五十钱及以上的才用,二十钱以下和分角不用,一张纸币成本在一钱左右。”
  李易就着话题说现在李家庄子的技术更新换代,越造越贵。
  “何以如此?”宋璟不解,成本过高。
  “结实,不容易损坏,百姓拿着放心,小面值的损毁严重,甚至弄没了不心疼。
  等朝廷出纸币,金银铺子额外增加职能,展开其他金融业务。
  尤其是存款,有钱的百姓把钱放之后的银行。
  即便存取平整丢失,按照登记的籍贯和手印也能取,略微麻烦而已。”
  李易一步一步推进,不敢突然开放全部金融产品,尤其是股票和期货。
  朝廷发行纸币时,农作物正好推广到大唐。
  粮食价格下降,农作物变成饲料喂养家禽牲畜。
  银行出现,有利息存在的情况下,货币应该贬值。
  因为东西多,货币贬值被新增加的粮食和牲畜数量冲抵掉。
  货币没贬值的时候斗米八钱,货币贬值之后斗米五钱。
  单独按照粮食算,贬值百分之六十没问题。
  实际上不能这般计算,需要综合考量。
  “易弟看着办!”李隆基出声,招呼大家吃饭,别想着将来的事情。
  眼下不适合问,都回去看书,不懂的再问自己的易弟。
  众人放下心,享受着美食。
  宫女太监们服务着,不时偷吃东西。
  他们吃江米条和蟹味酥,毕构给户部弄的,从李易这里还要了方子。
  李家庄子制作很多,为工作中不能及时吃饭的服务人员准备。
  宫女太监们揣进兜里,还有松子、榛子,饿了的时候吃几口。
  怕吃的时候动静大,可以含糖,含一块糖不至于因低血糖倒下。
  大臣和李隆基等人看见了也不出声,别耽误做事情即可。
  “刚柔,岭南的路,照比现在的技术,还能再修修,从岭南至长江。”
  张九龄端着自己的餐具来到李易的旁边坐下。
  “庄子有人到鄂州等地方了,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庄子买下许多地,给当地百姓打个样儿。”
  李易认为不存在问题,路原来已经修过,挺好的。
  “火车。”张九龄说出两个字。
  “火车,岭南修火车道?多送些大牲口过去,火车……那啥,先修路,尽量把路修平整宽敞。”
  李易脑海中出现从广州到长江边的火车铁轨,那是怎么修的?修多长时间?
  广州的铁路好像是绕一下修的,往西绕,到长沙,然后再转想东北方向的武汉。
  不是直接穿到长江边,所以现在还是修正常的路比较好,国道,走大牲口。
  “不能修?”张九龄比较遗憾,他看到火车的便利了,速度真快呀!
  “理论上来讲,没有不能修的火车道。但着眼于当下,有那个钱啊人力啊,可以修很多别的路,不值得。”
  李易劝,别惦记了,未来五年不会有从广州过来的铁路。
  想修的话,分段修,先修一段,解决两个地方的物流,之后随着发展再修。
  一点点的,一个城市连一个城市,最后形成铁路网。
  普通的路简单,能走马牛骡子驴就行呗!
  上岭费劲的话要么向开大庾岭一样开山,要么盘山往山走。
  石瞎子他们村子的路不就是盘山么,那个位置关键,守着可以看到周围一大片地方。
  “也好!”张九龄见李易不答应,显然困难,他放弃了:“可令到广州市舶司贸易之商捐款扩修。”
  “不可!”李易摇头:“人家已经交了税,额外管他们要钱哪成啊。倒是周围的百姓可以用用。”
  李易反对使劲剥削商人,百姓有每年的调,修大庾岭的时候就是趁那个机会,百姓没有什么事情,前去修路。
  超过百姓调的时间,就额外给钱,用人家义务的时候,多给好吃的,干完活儿还能长几斤肉。
  “嗯!”张九龄端东西又走了,他过来一口东西也没吃,何必搬餐具呢?
  李易就挺纳闷的,你自己单独过来坐一下问问,能影响什么?


第两千零三章 独自出资亦可赚
  张九龄坐回来,旁边的宋璟问:“如何?”
  宋璟以前在广州当官,告诉人家用石头盖房子,现在可不是很多人家开始用石头盖房子了嘛!
  但跟他没有关系,他在的时候百姓支撑不起石头房子的费用。
  他就总觉得欠了当地百姓一些东西,百姓还总提起他,说他的好话。
  他脸皮其实挺厚,在别人面前无所谓,就怕李易瞧不起他。
  他若是大权在握还罢了,瞧不起我又怎样?关键大权……
  “难修,继续修普通的路,又到百姓有闲暇时。
  那里雨水多,尽量往路上铺碎石,再用磙子压。
  每户所征之夫前二十日不给钱,之后一日二十钱,叫百姓过个好年。”
  张九龄很高兴,即便无法铺铁轨。
  宋璟颔首,对,那边的百姓爱干活,待遇好。
  以前干活自己带粮食,每年二十天。
  现在工地提供食物,顿顿有肉。
  遇到农闲时,家中的女人去免费帮忙做饭什么的,顺便在那吃,带着孩子一起。
  家里不用开火了,平时哪舍得使劲吃肉啊!
  宋璟想着猛地反应过来:“钱谁出?”
  “不鼓动商人捐,朝廷……看隆择的意思也不会出。我去提此事,刚柔答应,自是他拿钱。唉~!”
  张九龄刚想到钱的问题,自己过去一提,李易回应,像逼迫李易花钱一般。
  他对李易的态度与其他人不同,他始终记得自己辞官回家乡路上的情形。
  李易说动陛下派羽林飞骑,李家庄子来人提供修路的费用。
  自己回故乡并不落魄,反而带着大工程。
  之后双方互相养鸽子、放鸽子。
  自己到市舶司当市舶使时,李家庄子的灞水军团抵达,一同撑起来,顺便收拾当地大家族宴氏。
  而黄氏被架空,所有的黄氏子弟官员只能老实配合。
  自己今天竟然又让李易花钱,要不找毕构说说?朝廷负责吧!
  吃掉厚地瓜片的李易扭头对身后的小机器人招招手,小机器人脑袋上闪烁着灯光过来:“干啥?”
  “旬信身边有人吗?”李易问。
  “嗯……东主,你找我?”小机器人回了个长声后,旬信的声音响起。
  “大庾岭的路还要修,看看分路需要不需要,需要的话一起修,趁此时大家农闲。
  费用庄子出,收当地及周边百姓家中的家禽和猪。
  告诉养殖的百姓,以后需要大量的家禽与猪,当地的气候冬天……”
  李易吩咐旬信安排事情,钱他出。
  他不想做赔本买卖,借着由头,推广养殖业。
  他那时的湖南湖北生猪产量可高了,当地气候即便现在的时节,依旧有草。
  另外长江不冰封,洞庭湖和其他的湖也不封。
  用简单的架网、撑网、笼网,可以捞小鱼小虾,顺便喂猪。
  生的鱼猪很爱吃,有机会下水,猪会捉鱼,大口吃。
  凭借现在的捕捞技术想把长江和洞庭湖的鱼虾给捞没,纯粹是做梦。
  他告诉旬信,李家庄子开展合作式养殖,三年为限。
  三年后百姓愿意出售给谁就出售给谁,三年内必须按照李家庄子的定价给李家庄子。
  如此一来,庄子从中赚取部分差价,同时控制当地的生猪、家禽肉价,稳定住。
  三年时间,百姓习惯后,李家庄子放开,进入市场经济模式。
  李家庄子在当地各州府自己的养殖场也建设完毕,依旧能够控制物价。
  李易不追求我这钱投入进去,立即产生利润,带领百姓过上好日子才正确。
  他想单纯地赚钱,有无数办法把百姓的钱弄到手。
  比如最简单的放贷,货币超发后放贷,年利息维持在百分之十五,其他的放贷人就被他给挤出去。
  他要是发出去一亿缗的贷款,一年一千五百万缗的利息收入,大唐财政收入才多少?
  这属于不顾民生,自己为赚钱而赚钱的行为。
  对他来说没有任何好处,他赚钱目的是啥?享受物质生活?获得更高的话语权?
  两点他已经拥有了,别人有钱,百姓看到后羡慕嫉妒畏惧。
  李易突然又赚到很多钱,百姓则高兴,李东主一下子赚好几百万缗,给李东主上两柱香,祝贺!加油!
  旬信明白,听完整套吩咐,扔下筷子忙碌起来。
  饭什么时候都能吃,事情必须立即做。
  “二管事饭刚吃两口又去工作啦!”小机器人对李易说。
  “他享受着现在的地位和权力,就应该付出同样的义务和责任。若突然遇到大事情,我的饭也不吃。”
  李易不心疼旬信,庄子里的二管事能够与李隆基当面交流,饭晚一点吃又饿不死。
  “我可不能饿没电啦!”小机器人嘟囔一句。
  “你内部的主板散热风扇有灰没?给你吹吹灰?”李易看小机器人问。
  “确定好时间,我数据先云储存上,怕你们操作不好把我的物理储存设备静电击穿了。”
  小机器人灯光闪烁,答应洗个澡。
  “不能,长安城南的加工库房都消静电呢。”李易保证。
  “明天白天,晚上天黑,灯下不好操作。”小机器人自己定时间。
  “成!记得提醒我,我有工夫我亲自给你们除灰。”李易准备亲自上手。
  “行!”小机器人原地转起圈,表示开心。
  ……
  早上的太阳升起得越来越晚,落下去的时间提前。
  昨天晚上雪地中吃火锅剩的肉和骨头,今天早上继续炖。
  樊凡收到了来自洛阳的电报信息,询问他们这里是否安好,告诉他们别节省。
  于是早餐有了很多主食,部族的人吃饭不知道节制,吃得饱饱的。
  今天风大,没有雪,阳光刺眼。
  在大的山坡下面行走,众人先吼两嗓子,声音回荡,看看有没有雪崩。
  其实这里属于丘陵地带,山都不高,高的绕开走。
  大家怕有松动的雪突然下落,马受到惊吓乱跑。
  主要是他们的那二十六匹马,李家庄子的马听炸药包的动静都不怕。
  “看风向要变,从背后吹,加快速度赶路,明天到地方,咱们要快点回去过年。”
  李恩东开了一百个用搪瓷缸装着的虾油小菜,分给大家,本来是要交换用的,现在自己吃吧,搪瓷缸换。


第两千零四章 士气当鼓又缘来
  七个部族的人第一次尝到虾油小咸菜,之前不给他们,李恩东等人都不吃。
  东主下令,才拿出来。
  莫阿干的碗里有乱七八糟动物的肉和泡开的米饭,上面放了小黄瓜、小茄子、小豇豆、螺丝转。
  所有的小咸菜就体现一个‘小’,都是一寸长的,螺丝转更多的连半寸也没有。
  不是李易时候商业化的那种豇豆切成段、黄瓜削成片的什锦小菜。
  现在用的跟最初李易所在时候的一样,罢园的小东西,完整的个体。
  秋天霜降后就不长了,只有那么大。
  莫阿干尝一口便喜欢上这个味道,他找过来:“这个菜好吃,很贵吧?”
  李恩东看看莫阿干,笑着说:“在东主心中,你们比菜重要。”
  “是过去当你东主的奴隶?”莫阿干想到一个身份定位。
  “你倒是想,可惜不行,不是谁都能当东主的奴隶。
  看我,我们五个人的姓名,差不多一样,我们是东主的奴隶。
  你觉得你的本事比我们大,还是你比我们更忠心?”
  李恩东笑得开心,樊凡在旁边也笑。
  “现在当奴隶已经很难了?”莫阿干疑惑,什么时候给人当奴隶,人家还不要的?
  “别人的容易,李家庄子的需要经过重重考核。过去你们是寻常的百姓,有好日子,不要想着当奴隶。”
  李恩北走过来摸摸莫阿干的头说道。
  “那个大的碗啊,是杯子,能给我一个不?”莫阿干终于说出他过来的目的。
  “到地方要交换,等回到大唐,给你几个,连成一套。”
  李恩北摇摇头,现在不给,回去就多了。
  “我们跟你们一起到了王的那里,他不放人走,我们还能跟着你们吗?”
  莫阿干问出个非常实际的问题,他们七个部族加起来超过两千人。
  谁的地方有两千人愿意放出去?不放,留在这里,每年要跟那边交换东西。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