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10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些池子一部分他们自己用,一部分留给客人。
  有人钱少,过来溜达,只能在醉仙居的一楼吃点价钱低的饭。
  想泡汤就去村子里,包括有钱人的随从。
  另外村子提供饭菜,同样价钱便宜,村民收入提高。
  耕地和耙地有大牲畜,收获的时候忙一阵子。
  前期他的时候经营温泉,再给醉仙居打工。
  “一户一月能赚二百钱?”毕构瞬间想到收入问题。
  马金马村正低头声音不大地回:“对付个生活费。”
  “原来生活不够用?”毕构追问。
  “孩子得吃肉,不吃肉怎么长得白白胖胖的。”马金继续回答。
  “在醉仙居干活的工钱想来不少吧?”毕构就想弄清楚小洛南村的收入。
  “我们村子好不容易遇到李东主,赚点钱都是辛苦。”马金快哭了。
  “隆择,马村正怕你收他们的税。”李旦看明白了。
  马金点点头,没错,跟着你们走,你不时就要收李东主的税,他的税你都收,我村子怎么办?
  “不收,老夫岂是见钱眼开之人?小洛南村刚刚被大水冲,老夫保证,不收。”
  毕构郁闷啊,自己在别人眼中成什么了?
  “真不收?”马金不相信地问。
  “此地这些人,老夫怎会食言?”毕构瞪眼。
  “其实日子确实好过,大概一户一个月能有个十来缗的额外收入。”马金终于说出数字。
  “多少?”毕构蹦起来,瞪大眼睛看马金。
  “十、十来缗,有的人家多一点,人口多,有的少一点。”马金重复。
  “一户一个月其他的不算,只这个一万多钱?村子户和口……”
  “户一百六十五,口八百一十一,包括襁褓里的娃娃,一个月两千钱。”
  马金对此非常清楚,他就总这么想,哪怕吃奶的娃儿,平均下来一月也不少钱啊。
  “啊~~”毕构仰天长叹,刚才自己答应的不收税。
  然……太多了吧?
  “老毕,他们要还钱,庄子给修的水磨石池子和棚子,以及其他的器皿,要钱,不白给。”
  李易怕毕构倒下,还得他来治,麻烦。
  “无妨,老夫不在乎,老夫算钱以万缗为单位,老夫是高兴,小洛南村当为典范。”
  毕构很快调整过来,收税能收多少钱?无非村子跟别的地方百姓比,赚的……
  柳冲此时出声:“小洛南村的收入高,不怕贼人抢?”
  “哪里有贼人?寻常几十个人敢进村,打不死他们。
  我们赚的多,准备养牛,大家商量好的,多养牛,用来耕地。
  自己用不完,租借给其他人,要钱少一些,当是帮助别人。
  洛阳宫中有钱的人多去了,只是我们以前没钱,突然有了钱,才看着不对。”
  马金把以后的安排和人性说出来。
  别人开大酒楼的,一天赚的钱又是多少?大家瞧着认为没毛病,人家开酒楼的啊!
  换成村子,钱多了,大家则想,你们种地的怎么可以那么富裕?你是种地的呀!
  “小易怎么说?”姚崇转向李易。
  “我说啥?张家村子一个月赚多少钱?
  等把按月扣除一部分,把建设费用还上,收税呗!
  怎么说小洛南村属于额外经商,而且利润高,十税一。”
  李易没偏向小洛南村,刚赚到钱,让人家高兴高兴,攒下来点再收税。
  马金连忙附和:“对,等到来年开春,我们积蓄多,心里塌实,愿意交税。”


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 大道煌煌不可改
  李隆基一行人稍微休息下,走另一条路到半山腰的位置泡温泉。
  这边也有升降的梯子,众人没坐,下山有台阶,相对轻松。
  正往下走,山下来一群人,他们不进醉仙居,跑到村子里去了。
  “有车?”刘幽求看到,找望远镜瞧。
  “是读书人与思恭坊的人,他们少则一旬,多则半个月来一次,每次村子能赚不少。”
  村正马金介绍,熟悉了。
  没有这群人,上哪弄一个月一户十缗?
  学子们的钱,不足以支撑进醉仙居玩耍,在小洛南村则没问题。
  有干净的温泉泡着,旁边是醉仙居的群楼,小洛南村中修了回廊和池塘,可以乘小船,需要穿救生衣。
  来一次,按照人数不同,村子赚的钱也不同。
  “为何跑这么远?”李成器纳闷,你们开个诗会什么的,洛阳宫不行?
  “有大户人家的女子结伴跑出来私会别人,以出游为名,在洛阳宫容易被发现。”
  马金对此十分了解,大家一起来,创造各种机会。
  这等事情不归他管,村民甚至装着不认识,谁来都不认识,一律当对方第一次来。
  “那几个是……僧人和道士?”
  刘幽求又看到了有意思的事情,你们还有闲心过来玩乐?
  你们不愁百分之五十的税的危机了?到时候们想做假账是做不了的,朝廷会安排人坐镇。
  “这也属于增加社会货币流通,佛道流派多,有的并不限制。”
  李易看着无所谓的态度,反正百分之五十的税必须交。
  不然钱都进你们的兜里了,关键你们拿着钱买地,这个谁受得了?
  你们若是钱多,买千工拔步床,很好!
  买了地不交租子,不行。
  李易想着,问张说:“嵩山还有官方的地没?李家庄子要。”
  “作甚?赶尽杀绝?”张说不觉得李易仅仅是要地。
  “我教佛道的人如何经营,有一小块也能赚钱,还有利于百姓。
  地给他们都可惜了,那里有麦饭石,我的人过去,可以最大化利用。”
  李易一副我好心肠的样子说,不坑人,你们得相信我。
  “有的寺和观,乃受册封,不好轻动。”武婕妤在旁出声。
  李易别有深意地看她一眼:“哦!”
  他知道武婕妤故意挑事儿,倒不是说坏,她那个人就是如此。
  “易弟真要动手?”李隆基才不在乎谁册封的呢,他自己册封的一样收回来。
  以前他对佛道有一些畏惧,对方的很多书籍翻译过来后看着有道理。
  自从跟李易在一起时间久了,他觉得易弟是对的。
  你们真有特殊的本事,如咒术、厌胜。
  给朕用用,看朕怕你们不?朕与易弟住一起。
  “教他们,真的教他们,不杀人,也不把他们赶下山。”李易再次强调。
  “如此,有。”张说同意,你爱干啥就干啥吧。
  说话间,众人到地方,开始分池子。
  他们还没吃饭,边泡边吃。
  洛阳宫中,小道消息开始传。
  之前传要把寺观给赶到大山沟子里去,不然得交五成的税。
  现在传佛道联合要与李易李大夫论道,好叫李易知晓大道煌煌,非人力可改。
  流言传完,一时间各坊有寺观的所在百姓多起来,成群结队的。
  道光坊昭成寺,人就不少。
  其中一个从穿着打扮看着有钱的人进大门,知客僧立即上前:“黄居士今日欲见主持?”
  “那个什么,前段日子存了些香油钱,最近家中遇了事情,那……香油钱……我得拿回来。”
  姓黄的人双手搓搓,看上去很不好意思,但态度坚决。
  “啊?”知客僧头一次遇到往回要钱的。
  “怎么?不行?说好的存在寺里,添油时候我用,我现在要拿回来。”黄居士瞪眼。
  “对,上次我的也要取走。”旁边又过来一个。
  “我家里在此长明的灯灭掉,余钱我……恩!”第三个人同样的意思。
  跑到前面的都是这些人,钱不给了。
  他们带着人手,随时动手的意思。
  其他的百姓鱼贯进去,找有香和毛边纸的地方。
  刚开始时,百姓偷摸拿起香往袖子里顺,发展到后来,直接抓起来便走。
  毛边纸更是抱着跑,还有的看纸不多了,卷成筒去装香灰。
  香灰也是草木灰,拿回去沤肥不错,或者泡水杀小虫子。
  报纸上有写,香灰种花的时候放里点,很管用。
  整个洛阳宫,甭管是城里还是城外不远处的寺观,全被百姓光顾。
  僧人、道士们懵了,想拦又不敢拦,怕挨打。
  他们跑去报官,有人抢劫,抢我们的香、香油、香灰、毛边纸、凳子、桌子、窗户、大米、鸡蛋……
  还有人把我们坐着的石墩子也给骨碌走了,说拿回去擀谷子。
  县令知道情况,对来报案的人说:大道煌煌,非人力可改!你们可以想办法渡他们。
  洛阳县的县令可不敢动,百姓数量太多了,跟蝗虫过境一般。
  只要不造反,其他的都好说。
  有的僧人和道士修行不够,看着‘家’被抢,嚎啕大哭,日子没法过了。
  各主持们急得团团转,他们想出来的主意,先宣传一番,给李易压力。
  李易有没有压力还不清楚,自己此刻很无力倒是真的。
  高僧和道尊们倒是沉得住气,因为……兑换券、金银、珠宝什么的没被抢走。
  百姓只在大面上踅摸,值钱的东西在地窖中藏着,不,保存着。
  百姓不抢书籍,碰都不碰,还告诉其他人这边是藏书阁,别给弄乱了。
  报纸上写,记录事情的书籍宝贵,自己不懂千万莫损坏。
  发现竹简什么的,要去官府告知,东西好的话有奖励。
  于是百姓非常文明,你们的书啥的咱们不要,你们好好保存。
  就是房子不怎么好,木头的,以后用石头盖,万一走水了怎么办?
  百姓来得快,去得也快,像海边潮水一般。
  哭泣的人感受最深,海水咸,有如自己的泪水。
  泡着温泉的李易在说关于潮水的事情:“往后设计一番,泡温泉如冲浪一样,叫冲浪浴。水流涌动,有利于放松身心。”
  “东主,电话。”一个小机器人在岸上喊。


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 民心如潮弃子局
  温泉的水依旧那般热,大臣们的心反而更凉了。
  听到小机器人帮忙传的消息,他们又一次重新打量李易。
  “诸位,别瞅着我,快吃东西,空腹泡温汤容易变成晕倒后变成汤料。
  尝尝从海州那里用火车送回来的马粪海胆做的蒸蛋,这个节气它最肥美。
  上面的香葱是大棚种植,不然现在吃不到小葱,都成大葱了。”
  李易叫大家吃东西,水面上漂着的托盘中有马粪海胆蒸蛋。
  泡温泉本身脱水,故此加了点香醋和香油、酱油,点缀小葱,这样喝果汁时补盐。
  没有火车运输,他除非自己到海边,不然吃不上。
  “果然庶人者,水也!如眼前温汤浮托盘,倾覆弹指间。”
  李旦划水,一个引水流变动托盘漂向他,他拿起马粪海胆蒸蛋,用匙子舀着吃。
  “小易,不若往后老夫不收你税了。老夫怕他们把老夫的牙给拆了。”毕构手也划着水。
  “不曾想,他们放出个流言,民潮恐怖如斯!”宋璟被吓到。
  什么时候百姓自发抢劫起寺观了?以前不是偷点香嘛!
  “他们应该有钱买粮吧?李易,你说一声,让粮铺卖他们粮,别把他们给饿死了。”
  苏颋为僧人、道士们担忧,有钱没处买去。
  李易不开口,哪个粮商敢卖,百姓回头把粮铺给抢了。
  “老毕出手合适,当初他们逼迫老毕,老毕现在过去算以德报怨。”李易提议。
  “何以报德?老夫不去,叫金仙公主去。”
  毕构拒绝,他怕自己出头,没等进团儿呢,先进坟了。
  换成金仙公主则不同,百姓知道李易跟皇家的关系,金仙公主印经书的东西还是李家庄子提供。
  “行,金仙公主行。我不方便出头,百姓为我去抢,我再过去给他们好处,会寒的百姓的心。”
  李易认同毕构的人选,反正他不吱声。
  他根本没想到百姓反应这般激烈,帮他收拾人。
  人情欠大喽!得使劲想办法带河南府的百姓过上好日子。
  “海胆蒸蛋,放蚝油是不是味道也不错?”
  李隆基不关心僧人和道士,属于浩劫吧,史书会记载,活该!
  他吃蒸蛋,想着滴几滴蚝油,就不用酱油了。
  “蚝油不容易化开,蒸的时候放影响蛋的颜色,除非调稀了。”
  李易觉得酱油的好吃,不是勾兑的酱油,有淡淡的曲子味儿。
  他说是这么说,还是吩咐小机器人传话,蒸一批放蚝油的送来。
  好吃不好的,比较一番。
  李隆基又吃一口,第一次吃,海胆壳看着全是刺。
  “易弟不想请河南府百姓吃一回海胆蒸蛋?”
  李隆基认为百姓如此拥护易弟,易弟要表示下。
  “今年不行,没那么多海胆,铁路往渤海湾修,渤海湾的海产品运过来速度快。
  海胆捕捞费劲,最好是养殖,渤海养,海水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