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突然大声说,周围的人全听到了。
永穆公主看毕构,那意思是:咋?我的钱你又有想法了?
“故此,永穆公主应拿到更多的田产,老夫会与陛下分说。”
毕构急中生智,顺着李易的话就把意思给改了。
“老毕,你厉害!今天晚上我给你洗牙。”李易先是一愣,随即点头,服!
“不洗,刚洗过,洗多了牙没了,呃~!你说老夫无耻?”毕构说着反应过来。
“心中有佛,看谁都是佛,我心向佛啊!不信我给你诵一段经?”李易坚决不承认。
“小易,到下一个平台停下,看看。”豆卢贵妃突然出声。
大家上到第九层,即第三个平台处从连接的回廊去平台。
“此地易守难攻。”郭子仪站在大平台边缘的围栏旁看下面,首先想到打仗。
“敌人想攻,从旁边的山路慢慢上来,何必走陡峭险峻之处?
咱们要御敌于国门之外,不然一旦被围,就算死战,最终……”
李易说着看毕构,老毕家有忠臣,跟郭子仪他家一样。
“打仗财政有钱。”毕构以为李易看自己是要说军资的事情。
“打仗赚钱,大漠咱们种树,种出一条轻易抵达小海所在的路。
当地资源丰富,冬天冷,修出来菱堡,给人以安身之所。
随大唐工业体系发展,将来那里的资源就用上了,很多。”
李易就着战争的话题说,后突厥他就没想过全杀掉。
对方投降,就一点点拿走可汗的权利,让上层的人当个生活无忧的闲散人。
他也不会要对方的女人,让对方无奈下写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别时容易见时难。
当然,后突厥的那些人想写也写不出来。
“修此醉仙居,花费颇多吧?”豆卢贵妃看着平台,敞亮,地方大。
由上往下看,心情愉悦,怪不得那么多人愿意来。
王皇后拿望远镜看:“修醉仙居,定然用了不少工、夫,受灾的非山县能快速恢复,与此有关。”
“自然如此,只怕有人说小易穷奢极欲。明明小易在助人,却落个不好。”
豆卢贵妃偏向李易,李易的存在,让她有个家的感觉。
丈夫和玄武门后活下来的儿女都在,自己有了一个亲生的孩子。
“百姓不傻,谁好谁坏他们懂。
李家庄子给的工钱高,还额外送料为他们盖房子。
河南府的百姓对叔叔的拥戴不比京兆府百姓差,叔叔偶尔说他在学一个人,我等也不晓得是谁。”
王皇后不担心,谁敢说李易的坏话?
不怕晚饭的时候说,第二天早上起来少个人吃早饭?
“走石阶看看,呦!这台阶还有一层层的带小棱的地方?心思细,有轮椅和婴儿车?”
豆卢贵妃从旁边找到一条向上的宽阔石台阶,这边有三条往上去的路。
李家庄子就有这样的路,婴儿车和轮椅能够推上,不等觉得累,一个缓脚的小平台出现。
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 民生在实非飘渺
“顾客消费多,必须提供相应的服务。
寻常的炒白菜或醋熘白菜,都是白菜心。
豆芽掐头去味,只留中间的一段。
豇豆挑最嫩的一部分,每一段差不多一样。”
旬信在旁边负责解答,长得丑的大管事没在,他得努力表现。
即便他怎么表现他依旧是第二,不可能超越。
宋德是第一拨跟着李易的人,关键他还懂事儿,不曾依仗‘老人’的身份欺负谁。
“白菜帮子哪去了?”刘幽求能伸不能屈的性格让他对百姓的事情不是很了解,他还要参与。
“吃了!不给顾客吃,有工作人员,另外小洛南村,凡年满十四岁者,每人一天一钱,醉仙居给做饭吃。”
旬信回答,并不因对方进团儿而轻视。
“主食也给?”刘幽求没想明白,主食一起给,李家庄子赔钱。
“有顾客十人,酒菜颇丰,另点主食包子无数,席间多以饮酒,不食主食,又不打包,弃之。”
旬信没宋德的本事,他尽量让自己说的话文一点。
反正凭他现在的水平他考不上科举,论语没背下来。
“客十,酒菜包子无算,但饮,余者弃。”
刘幽求听着别扭,给翻译一下。
“多谢指点!”旬信明白啦!我的还不够文,果然进团儿的都厉害。
其他人听了对旬信的观感很好,至少人家努力了,还好学,文学就是积累。
上平台,有一群人,羽林飞骑没动作。
“易弟他们……”李隆基见到那么多人身上穿的衣服华美,不是说不营业了么?
“余怀德他们,过来后就在这里住。”李易朝那边招手。
余怀德一帮人不带随从,自己走过来,双手前伸平端,手心向上。
“无须如此。”李隆基放心。
“民等见过陛下。”余怀德领头鞠躬。
“洛阳与长安气候略有不同,可还适应?”
李隆基对他们的观感好,这些人撑着京兆府及周边州府的经济,捐款搭棚子、修路、军资。
“谢陛下关心,一切安好。前几日有顾客到,剩下的菜和包子也好吃。”
余怀德又一次鞠躬回答,他嘴交还有三鲜馅包子的韭菜沫子呢。
“你们吃别人的剩菜?”李隆基诧异,你们没钱吗?你们一个个的身家……
“回陛下,东主不收我们的钱,贵客多是一道菜吃几口,甚至不吃。
扔了怪可惜的,我等到外面买卖东西,餐风露宿,吃惯了苦。
菜热一热吃了不会生病,主食更是,省了东主招待我等的钱。
我等倒不是缺钱,那钱财留着帮百姓和捐或将士更好。”
余怀德说实话,表明他有钱,他就是不愿意用在这个时候。
“好,家中明年有应举之人?”
李隆基颔首,对,一般人敢跟你们比钱财?
“有,大概二十四人,经商纳税,给了名额,皆赖陛下恩德。”余怀德回话。
“时务策当有一道此题,不可外传。走吧,去下个地方。”
李隆基说一下,不再理会余怀德等人。
“谢陛下!”一群人深鞠躬。
他们明白了,这就是透题了,自己等人不就是吃个剩饭剩菜嘛!
拿分的题呀,不晓得有多少学子因此无法挤进甲第前面去。
“老余,你们千万不能说,说了我就会知道。”
李易提醒一句,意思是陛下能知晓。
“傻子才往外传呢,我们子弟要考科举。”
余怀德恨不能把心掏出来,我家的人考科举,我泄题?
“嗯!夫君子之行,修身哉?养德乎?且记,不可以‘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破题。
上德之德,君之德;下德之德,民之德。
为官者,为民也。教民以德,自是下德;民不失德,君有上德。”
李易把题给说出来了,并且说了怎么解题。
诸葛亮的《诫子书》是题,答的时候千万别答老子的《道德经》。
道德经这段讲的是上位者,跟普通百姓无关。
像你吃别人剩的包子,这个就不符合道德经的上德,你是下德不失德,你层次不够,格局小了。
但百姓要那么高的格局?百姓不要道,要生活。
而道法自然,百姓有吃有喝活着才是自然啊!
说完李易也走了,跟上队伍,能说的他都说了。
余怀德等人使劲背,赶紧找纸笔写下来,这题满分了。
“小易,按照道德经,你做的事情都是下德。”
毕构等李易到近前,笑着说。
“是呀!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我哪个都不符合,尤其是圣人不积,圣人不积我积,但后面是一样的。
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没毛病,我帮助别人,我自己就有好处,我给别人的东西多,我自己赚的也多。
原来老子也是会做买卖的人啊,厉害!学道德经能学会经商之道。
至于说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那是不可能的。
草木尚争一缕阳光,而后茁壮。禽畜亦争一口奶食,方能成长。”
李易说道德经的内容,有的他认可,有的他绝对不同意,我没那么高的境界。
他觉得老子说的就是GONG主义,理论上很好,以后或许能实现。
“可是你给道德经写的注释不是这些你现在说的话啊!”
宋璟在旁边出声,你那注释写的跟你说的有关系吗?你绝对没写老子做买卖啥的,我笃定,你……
“很正常嘛!道可道非常道啊,玄之又玄,妙之又妙。
赶紧走吧,回头猎户们就位,下一个阶段的民生安排就开始了。
琢磨这东西有什么用?道长存而国生灭,国生国灭,百姓死活。
那种道对咱们太遥远,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道就在那里,咱们考虑怎么让百姓过好日子。”
李易回归正常状态,在他看来道德经属于哲学范畴,没错。
但他现在不考虑太深奥的哲学,只想百姓的生活。
众人听李易说话,发现挑不出什么毛病。
无法指责他对谁不恭敬,百姓吃饱饭难道还不够?
“小易,你前几天说要与佛道对赌?百姓在旁边?”
宋璟想起来个事情,他开始为那些佛道的人担忧。
百姓当评委,看李易现在对道德经的态度和对百姓的关爱。
若佛道的人应下这个赌约,到时他们很可能被千夫所指。
百姓只有在生活艰难的时候才去寻佛求道,一旦日子好过了,他们才不管寺和观呢。
除非有的人干了坏事儿,自己心虚,比如某些官员,他们会去佛前希望佛祖保佑,或者去道观,化解危厄。
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 经营有方税后收
众人各种转,来到了三十层,最上面,更大的平台。
由此往下看,视野开阔。
山上之前水太多发了水灾的河,现在被用水泥给修了个堤。
以后水再大,也会往另一边冲,因为这边地势修的高。
刻意用水车引出来一些水,在上面的平台给小蜿蜒的小水渠提供活水。
小假山、盆景、种的树、孩子们玩耍用的沙滩……
只要人到此一看,便知属于休闲娱乐场所。
大家坐下来休息,看山下的景色。
桌子上摆好了干果和果汁,供人随时取用。
毕构抓一把松子,不拿钳子,直接用牙咬,咔嚓咔嚓的,明明有裂缝的,他还是咬。
宋璟拿钳子掐榛子,今年的新榛子,才用浮水的方法把空的挑出去,再过筛子,小的、中等的、大的分开。
“小易,温汤在何处?”宋璟问李易,过来泡温泉。
“山腰的位置,从另一个地方下去。从一楼上到三十楼,走到另一处,下到中间。”
李易指指旁边的方向,那里能下去。
“无怪乎你的升降梯那么赚钱,泡个汤还要走那么远?”
苏颋诧异地看李易,你太黑了。
“去你华清宫泡温泉,难道就不上山?”
李易反驳,长安城到华清池,往东走可比这上下楼远多了。
“既如此,楼怎不修在那处?”姚崇从另一个方面问。
“那里有楼,只是寻常时候山下的路不对外开放,相对安静。
不然你泡着,总有人路过,你保证不舒服,着火的话,山下的路就开。
另外走的人多,路脏,温泉水向下流,流到小洛南村。
地下有暗渠,水泥的底,铺洗沙。
温泉水从上面流下去还有温度,能泡澡,村民们每天用那个水洗澡。
冬天洗衣服不冻手,温泉解决了不少的生活问题。”
李易介绍情况,温泉的水总不能凭空变没了,总得有个去处。
直接引到河里行,顺到小洛南村更好。
这里的温泉热,不能直接进到最里面的圈子泡。
一部分流进其他的位置,一部分直接往山下淌,到小洛南时有个四十多度,冬天能低一些。
泡澡够用,洗衣服更舒服,一点不冷。
“山下的村子挖了坑蓄水?”毕构咽下松子仁。
“马村正,你告诉老毕。”李易不愿意答,他还没吃东西呢。
今年的松子多,可以敞开了吃。
村正马金始终在旁边站着,喝果汁,他的牙镶了六颗,还不适应,不敢咬硬的东西。
他放下果汁开始讲解村子里怎么利用温泉水。
村子中修了很多水磨石的池子,外面有木头房子遮挡。
洗衣服在村东头,水往那边流,经过大棚区域后进河。
那些池子一部分他们自己用,一部分留给客人。
有人钱少,过来溜达,只能在醉仙居的一楼吃点价钱低的饭。
想泡汤就去村子里,包括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