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穆公主笑弯了眼睛,跟月牙似的。
“好,走,一起去看看大狗。”李易说着把电话垫放到小机器人的肚子抽屉里。
“是给我保暖的吗?”小机器人嘴碎呀!放个东西你吱什么声呢?
“回头塞稻草给你保暖。”李易说。
“你才是一肚子草包呢,下次不让你放东西啦!”小机器人反应迅速。
“哈哈哈哈~~~”李隆基大笑着摸摸小机器人的脑袋。
“你就是草包肚子。”另一个小机器人说。
“你再说往后你没电我不给你充电了。”
“没看我现在被人推着呢嘛!说话的电,晒晒太阳足够。”
“你信不信遇到河我给你撞进去?”
“谁撞谁还说不准呢!我防水的,不怕!”
两个小机器人一路斗着嘴,李隆基见到方淘正。
方淘正找到工匠给自己的三条狗刻碑,碑文简单,某年某月某日某时,为救产妇力战群狼伤重而亡,白毛的母亲则写伤重产崽后逝。
亡和逝都不应该用在狗身上,却偏偏写。
雕刻的工匠是郑涟的丈夫,马继恩在旁边看。
雕石碑,莫说庄子里的人,过来考核的工匠随便一个都没问题。
大家知道狗怎么死的之后,商议一番,由郑涟丈夫出手。
郑涟丈夫也姓郑,叫郑绅凛,所以郑涟就不是郑郑氏。
郑绅凛最初想用瘦金体来雕,展现狗的那种气质。
考虑良久,最终选用正楷雕,堂堂正正,大气磅礴。
李隆基到来,其他人立即鞠躬问候:“见过陛下!”
郑绅凛继续雕着,似乎未听到动静。
李隆基摆摆手,站在那里看。
坐在旁边一起看的白毛不懂石碑的意思,它瞅到李隆基,走过来到近前摇尾巴。
它能感受到久居上位者的气场,摇几下尾巴它又看李易。
李易蹲下伸手挠白毛的下巴,白毛舒服地发出‘呜呜呜~呜呜呜’的动静。
方淘正又是害怕又是诧异,自己的白毛怎么可以让别人下巴?
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 存活之道法天地
“这……”方淘正不理解,自己的白毛变成傻狗了?
李易看出来对方的心思:“之前与你说话,后来去看看其他的狗,我没洗澡,身上留下气味。
跟那些狗主人一样,你见到我时自觉要尊重,你的态度影响了白毛。
寻常人家的狗,以自己的领地为主,总是对外人叫,有攻击性。
好狗以主人为主,主人没有攻击性,狗就没有攻击性,除非它察觉出我有攻击性。”
李易给人家养狗的猎人讲狗,其实也是讲人。
有的人觉得和朋友关系好,朋友家养狗,每次去狗都要咬。
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狗傻,没养好。
另一个是狗的主人就没真心对待你,你觉得对方跟你好而已。
当然,你总是去逗弄人家的狗,属于另一回事儿,你太……
“李东主也懂养狗之道?”方淘正一琢磨,发现确实是这般。
“万物皆有灵,道法自然。”
李易说着站起来,从机器人的抽屉中拿出来酒精洗手。
即便狗刚洗完澡,他碰到后依旧要洗手,职业习惯。
白毛闻到酒精的味道,赶紧跑回主人身边。
“马兄初入庄子,可还适应?”李易对马继恩说话。
“好着呢,就是我所学太过浅薄。”
马继恩说实话,之前他可傲气了,你们问我的问题,我全会呀!
接触一多,他才顿悟,人家就是依着他的本事来问。
庄子的工匠随便找出来一个,都能从任何一个他骄傲的方面完虐他。
他被打击得不要不要的,好悲伤!
像眼前雕刻石碑,郑绅凛用的一些技法他根本不会。
好在庄子对自己人不保密,什么都教,愿意学,对方必倾囊相授。
最难受的是有的技巧你知道了,你却因为自身原因做不到。
在庄子里拼的不是技巧方面的学问,而是天赋。
值得庆幸的地方是天赋不足,可以研究更好的技巧来补。
你想到了某种小工具,这个小工具能够解决技巧上的问题。
然后大家就都用这个工具,技巧再次被天赋碾压。
“学无止境、触类旁通,在学习技术的时候心思要活络。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江河有改,堤坝更增。稻麦因季,杂交亦成。
烧泥为陶者,添釉瓷正和。木柴曾领至,煤炭燃火舌。”
李易看出来马继恩的窘迫,有如他曾经当住院医时一般。
技巧书上都有,但你就是练不出来。
眼睁睁看着比你年岁小的人手术作得流畅又舒适,不承认天才能行吗?
不过所有的医学手术,并不一定非得天才来作。
切个阑尾要多天才?技术传播到一定程度,整体实力在提高。
眼下天才能作的手术,将来就跟切阑尾一样,大部分医者都可以,而天才去挑战更高难度。
李易讲大道理,激励工匠,也顺便教方淘正。
上位者应该做的事情,李易在做。
他的身份来回变,换成面对普通百姓,他的话就不是这样的,不作任何拿捏,越白越好。
同时他更知道工匠的厉害,反正他很多技巧展现不出来,不少工匠会装傻。
比如……
能把石碑雕刻出来精美文字和图案的工匠,你说他不识字,纯粹是扯淡。
他说他不识字,是为了生存。
你一个有钱人家的公子,成亲,同时又有外室。
外室生个孩子死了,或者外室生病死了,要雕个碑。
你写好了碑文,找石匠雕刻。
你怕你正妻知道,你说你选哪一个石匠?当然是不识字的了。
人家石匠说了,我就是照着刻,不知道啥意思。
哎!这就对了嘛!放心。
还有的铁匠,你给他一个图,他就知道照着打铁,其他的不懂,好。
你给的图一个弩的零件,铁匠说这是啥农具啊,不好用吧?行,我打出来吧。
打着的时候他就去举报了,有人想私藏弩。
不信你看,我打出来这个跟其他的……我给你画全图吧,瞧见没?是不是其中的一部分?
石匠雕刻文字的时候,笔锋都给你带出来,你说他不识字?
给个车工一张图纸,就一个管子,车工看完,跟你说,是不是一种膨胀长螺丝?
你说是,他趁你不注意,立即打幺幺零,有人要我给他车枪管、拉膛线。
“好了!”李易想着一些有意思事情的时候,郑绅凛吹吹石碑,如释重负般地放下工具。
他头一次为狗雕石碑,很认真,人家狗用命换来产妇和孩子的命。
“李郎,当时护送产妇的村民怎么不出手?”
永穆公主看着碑文,想起另外的一些人。
“他们在护着产妇,狼在,他们不能停,必须继续赶路。
他们的目的是保护女人和女人肚子里的孩子,他们去打狼,再有突发情况,女人或孩子死了,他们为了什么?”
李易理解村民,晚上村民比较迷信,不敢离开要生产的孕妇。
“他们打着火把吆喝,不然我自己也杀不了狼。”
方淘正为村民正名,人家自己的事情怎么会不帮忙?
一个人和三条狗,晚上面对五只狼,必死之局。
村民跟着配合,其他的人继续抬着孕妇下山。
只是他确实很重要,才单独提起他。
“以后就好了,山上的猎人小屋有人看守,尤其是离居住区近的地方。
不会有野猪和熊下山毁坏庄稼,更不可能狼把孩子叼走。
报纸上要专门划分出一块地方,单独介绍如何养狗,养好够,老死不吃肉的。”
李易对众人说,他改变不了之前的事情,以后的他会完善。
教百姓怎么养好狗,至少面对狼的时候狗多不能被狼吓住。
牧羊犬就是这样,它们不怕狼,只要数量占优势,打不过也可以对峙。
而他那时被养废的狗,甚至是藏獒,一头狼杀的时候,其他的不敢动,躲得远远的。
看跟着解放军部队巡逻的狗,能面对被养废的藏獒的狼,遇到它们,保证死,什么人养什么狗。
养斗犬的人瞧不起把藏獒当宝宝养的人,养斗鸡的亦如此。
一百多只斗鸡,面对几只狼,它们能教会狼啥叫畏惧,那种战斗的意识,不在乎面对什么,唯我独尊。
母鸡斗苍鹰,又不是没有过,然后一群鸡冲过去。
半夜那个吵啊,农户打着手电过去看。
一只老鹰被干趴在鸡圈围栏中,抽搐着翅膀哀号!
周围一群公鸡、母鸡、小鸡,叽叽叽!叽叽叽!
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 添食过午僧道计
方淘正看看石碑和底座,伸手入怀:“师傅,多少钱?”
郑绅凛看他一眼:“你带狗去救人时想过要多少钱?”
“那哪能要钱?与钱无关。”
方淘正尴尬一下,手又抽出来,明白,人家不要钱。
“李郎,碑立在何处?”永穆公主在旁出声。
“不如放在死战之地。”马继恩提议。
“立于那里,叫孕妇和孩子如何自处?每路过是先行礼?”李易问。
大家一愣,纷纷点头,确实不适合哈!
“立在烈士陵园旁边的位置,许方猎户持弩。”李隆基决定下来。
宫女太监们开始记,单独列出来。
“石家村子的狗救百姓在疯狗口中,亦当持弩。”李易跟着说一声。
“可!”李隆基略微停顿后应允。
他知道跟救不救人没关系,胡风的师兄带领一群人,好狗无数。
又要在洛阳给猎户们立规矩,没个持弩证,别人心中该多想。
村子值得信赖,村民们有孩子,过来后在李家庄子接受教育。
马继恩、方淘正心有灵犀般地互相看一眼,再次懂得李东主在大唐的地位。
当着皇帝的面硬是不称陛下而叫三哥,陛下一口一个易弟。
如传说中那般,双方保持着特殊的关系,别人当面喊陛下,二人依旧自动无视。
“吃饭去吧,狗今天加个餐。”
李易见到白毛,看过石碑,招呼一声,与李隆基等人去看狗。
除了小奶狗之外,狗通常一天吃两顿饭。
今天高兴,加一点狗粮,奶是没有的,除非有狗明显缺钙。
一千多条狗,不是狗食一扔,一群狗疯抢,那种最多做到不下令狗不敢上前吃的程度。
李家庄子的养狗,跟军犬一样,狗狗们自己叼饭盆,排队。
一排排、一列列的,狗自己找位置,场面壮观。
有人推车给狗食盆里放食物,狗坐在那里看看食物,却不吃,等下允许吃的命令。
白毛进去,它几次想先下口,看看别的狗,又聪明地忍住。
方淘正看傻眼,他觉得这些狗要是进山……
狗吃得开心,有的人却开心不起来。
传言来了,说是长安灞水李家庄子的东主李易已寻一地用来弘扬道法、佛法。
寻的地方在一个山沟子里,洛阳宫北面,黄河南边,这大山沟子……
消息还未传到嵩山,在洛阳宫里传,洛阳宫各坊中有的有寺的,有的有观。
同时传来另一种更具体的,李易想收百分之五十的税,觉得寺和观没那许多香油钱。
给换个地方,然后地收了,当五十年的税钱,换到新的地方就不用交了。
洛阳宫里的僧人和道士纷纷奔走相告,从嵩山上下来找毕构的人赶紧派人回去说。
僧人、道士们聪慧着呢,他们才不信是谣传,谁敢明目张胆在洛阳宫里替李易造谣、传谣?
那一晚被抓去的人到现在还没回来,整个洛阳宫充满着祥和的气氛。
没有偷东西的,不见吃饭不给钱的,更莫说拐卖孩童女子等事。
现在属于严打时期,有条红线,谁碰谁死。
联系到之前他们找毕构说不应该收寺、观十分之一的税的事情,瞬间进入顿悟状态。
毕构说十税一,我等不答应,李易要十税五。
交钱,或者搬家到大山沟里去,二选一。
一群僧人、道士凑到一起商议办法,午饭没心思吃,饿着更清醒。
“不若我等再次接手悲田坊?”毓材坊大云寺中的主持僧人先开口。
有的寺大,里面有方丈,寺小的方丈不进去。
如道观的一般,大的当中有天师,小的还是只有主持。
方丈和天师不参与进来,他们身份尊崇,故此躲在后面。
大云寺的主持聪明,咱们少付出一点,悲田坊每日的花销怎及得上五成的税?
管着悲田坊,又能有好名声。
“怕是不成,眼下悲田坊皆由大唐朝天下基金管理,圣人为尊。”
修业坊的景云观主持摇头,表示不可能,你想捞好名声,圣人不要?
“或可寻思恭坊帮衬一二,与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