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一章 一弯腰的风情
别看小柱子下楼时那是连滚带爬的十分殷勤,可他心里精着呢,可不敢就这么直冲冲地就跑到马路中央,将不远处坠儿姑娘所说的这辆马车给拦住。
姑且不论车里是不是坐着周家二郎,就这么直愣愣地跑过去问人家最近为啥不来“逛窑子”,不挨俩大嘴巴才怪!
小柱子就这么紧紧跟在马车后方不远处,打算趁着马车停下来的时候跑上前去说几句吉利话,然后顺便提上这么一句就好。上次周家二郎请他吃早饭的事情,他到现在还记着呢,他觉得周承业为人和气,应该不会为难自己。
车里的周承业压根没有留意马车是从平康里穿过,更是忘记了当初醒来时曾经在怡翠馆中看过了坠儿姑娘的身子,他此时正想的是如何帮着外公接待张九龄到陈记酒楼宴请的事情。
眼看着马车已经过了务本里,再往前走就到了进入内城的安上门,小柱子心里有些着急,怕马车向右拐进了内城之后,他就不便上前去与周家二郎打招呼,于是顾不上许多,开始发足猛跑起来。小柱子一边跑一边喊道:“前面车里坐着的可是周家二郎?”
本来还处于神游状态的周承业,被身后一声“周家二郎”喊醒,于是扭头向后看去,结果正好看到一辆从崇仁里与内城墙之间道路上驶出来的马车,将一个正朝着自己这个方向挥手的男童撞倒在地。
这两个月来,周承业因为担心被人看出破绽,接触的外人很少,所以很快便想起了身后那个被马车撞倒的男童是谁。他急忙让马车停住,然后赶紧朝后面跑过去,想要看看小柱子的伤势如何。
不等周承业赶到,撞了人的那辆马车已经先停了下来,从车中下来了一位身穿浅绿色长裙的女子。只见这位女子神情有色慌张地来到倒卧在地的小柱子身边,嘴里有些不知所措地说道:“这是谁家的孩童,走路怎么如此不小心,竟然硬生生地往车辕上撞。”
正巧,已经赶到的周承业在女子身后不远处听到了这话,他有些恼怒地嘲讽道:“真是好笑,你怎么不说自家的马车不小心,竟然硬生生地往人家孩子身上撞呢!”
那位女子正在紧张着急之中,忽然被人揭了短,顿时一脸羞红地转过身来,狠狠地瞪着已经赶到“事故现场”的周承业说道:“才不是呢!我坐的马车分明走的缓慢,是这孩童忽然之间发足狂奔,一头撞了上来,使得赶车的阿大来不及停下,这才造成了事端。”
周承业看着眼前这位挽着双丫髻,身着浅绿色纱裙,肤白如玉,唇红似膏的美少女,忽然有种被闪着了双眼的感觉。强忍着多看几眼的冲动,周承业俯下身子检查小柱子的伤势,结果发现小柱子只是大腿一侧被马车擦破了一点皮,并没有伤到骨头。
看着脸色发白、神智不清的小柱子,周承业想到了以前自己军训时看到身边的同学因为中暑倒地的情形,于是对一旁的少女说道:“他这是中暑了,我们把他抬到路边阴凉处歇息片刻,再喂点凉水,就会转醒过来。”
少女听说倒地的男童没事,用手抚着心口长吁一口气,然后弯下身子帮着周承业来抬小柱子的双脚。周承业则用双臂从小柱子的后背穿过他的腋窝,将小柱子拘了起来。如此一来,便成了周承业和绿衣女子面对面来抬小柱子的情形。
唐时女子穿衣打扮十分开放,加之如今又是盛夏时节,女孩子穿着的衣服本来就少,所以周承业一抬头正好看到了半弯着腰的女子胸前好大的一片春光,那叫一个波涛汹涌!周承业甚至清楚地看见了女子胸前的两粒“葡萄”,正点缀在丰满如玉的两座玉峰前端。
艰难地吞咽下一口唾沫,周承业正准备按照老祖宗“非礼勿视”的教条做个正人君子,结果正好被抬起头来的女子“逮”了一个正着。
女子在心底暗啐一口“色胚”,急忙直起身子,有些心慌慌地帮着周承业将小柱子抬到了路边的阴凉处。周承业帮小柱子解开上身的衣服,让他平躺在地上,然后便去附近找来一碗清水,扶着小柱子的脖子全喂了下去。
不多时,小柱子果然醒了过来。
小柱子睁开眼睛便看到了一脸关切的周承业,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二郎,刚才只顾着追你,结果没有看到从旁边路口驶出来的马车,倒是让你担忧了。”
周承业笑着说道:“以后走路小心一些,千万不要慌里慌张的。你这么一路追着我为了什么事情?”
此时的小柱子,压根没有注意身边的环境,只想着赶紧把坠儿姑娘交待的事情给办妥,千万不能再耽误周家二郎的时间,于是有些扭捏地说道:“其实也没什么事情,就是坠儿姑娘让我过来问您一声,为何这么长时间都不去怡翠馆看她。”
周承业还没开口,旁边那位绿衣女子却气呼呼地说了一句:“没有一个好东西,真是个色胚!”说完这话,绿衣女子便往自家马车而去,只给周承业留下一个婀娜多姿的背影。
显然,绿衣女子是知道怡翠馆是什么地方的,她对周承业这个浪荡子的印象从一开始的“乐于助人”直线下降,到了现在便只剩下“色胚”的评价了。
既然小柱子问起此事,周承业便借口说自己最近被父亲禁足在家,所以哪里也去不了,自然也不可能去看坠儿姑娘。看到小柱子确实缓过劲儿来,忙出一声大汗的周承业于是转身离开,结果发现绿衣女子所乘的那辆马车竟然还停在不远处,尚未离开。
也不知道是搭错了哪根筋,反正周承业就这么大不咧咧地来到了女子车窗之前,然后丢下一句今后将会在长安城内十分时髦的话语:“美女,留个联系方式先?”
同样处于脑子短路状态的那名绿衣女子,不知道是不是被周承业这种时髦的说法给迷惑了心神,竟然真的对周承业说道:“我是弘农杨家的三娘,你是哪家登徒子?”
“吾便是玉树临风的周家二郎承业是也!”周承业口花花地回答,心里头却是暗暗感叹:“古时候搭讪泡美女也忒容易了吧,这样也成?”
………………………………
第十二章 纨绔该有的样子
其实,周承业路上偶遇美女便能搭讪成功,跟他自以为的唐人性格开放,女子与人交往比较大方没有多少关系。这杨家三娘之所以留在马车之中“等着”他过来搭讪,其中另有隐情。
话说“人靠衣装,佛靠金装”,如今的周承业虽然依旧还是长安城内不入流的纨绔子弟,但他已经与两个月前那个浪荡子有所不同。自从陈记酒楼开始兴隆起来之后,外公陈贵云就把周承业当成了宝贝疙瘩,暗中悄悄地让宝顺送来不少钱财,还带话给女儿陈氏,让她把自己夫君和孩子们收拾打扮的富贵一些,切莫像以前那样扣扣嗖嗖地,让人看着都觉得寒酸。
因为兜里有了钱,不再人穷志短,所以不仅周承业的衣着打扮看上去十分“时髦贵气”,就连宝顺为他雇来的马车也是长安城里比较高档的。这就像他前世所生活的那座大都市里面既有高档轿车出租,也有无证运营的奇瑞“扣扣”四处揽客一样。
杨家三娘初始没有留意,等到回到马车之中时才发现周承业所乘坐的马车竟似比自己的高档,再看周家二郎的穿着,也是十分得体华贵,再配上周承业那一副剑眉星目、唇红齿白的好面相,还真让这位少女的芳心不禁为之一动。
杨家三娘只是一般性的称谓,这名绿衣女子的全名其实叫做杨玉瑶,在弘农杨家这个大族之中身份并不显赫。杨玉瑶的上边还有两个姐姐,下面又有一个妹妹,如果从父辈一支开始算起,她在家中排行第三,所以便自称是“三娘”。
杨玉瑶与周承业在长街之上初次相遇,先是被周承业没来由地挖苦了一顿,接着又被这个浮浪子吃了“豆腐”,后来还听到了妓院之中的小哥招揽周承业去照顾妓女生意,心中本该恼羞成怒,拂袖而去才是。
然而,这大唐的社会风气与之后世还是大有不同。且不说官府光明正大地在平康里开办“连锁”妓院,无形之中便已助长了事业有成的男人在外面依红偎翠,单就是大户人家自己也可以豢养奴婢为妓,而这些家妓的地位跟主人家的牛马并没有什么两样,不仅要在主人需要的时候侍寝,主人的朋友来了还要陪睡,她们几乎没有任何权利,只不过是可以买卖的财富。
正因如此,所以唐代妇女的社会地位那是很低的,想要改变命运,唯一途径便是嫁入有钱有势的豪门做个正妻,要么妻凭夫贵,要么母凭子贵。
杨玉瑶生于日渐破落的官宦之家,从小便见惯了家中男人在内妻妾成群,在外眠花宿柳的勾当,所以对于周承业这位富家子出入怡翠馆**狎妓也就不以为意,不过是嘴上骂了一句“色胚”而已。就算是杨玉瑶十分“有料”的胸部无意之间被周承业一览无余,差点没有让对方流出一地哈喇子,那也算不得什么,这不正说明自己对于男人很有吸引力么?
实际上,真正打动了杨玉瑶的不是别的,却是周承业毫不做作地放下身段去救治一个与自己身份地位相差悬殊的仆童。坐在马车里的杨玉瑶,亲眼看见了周承业与倒地男童之间有说有笑的情景,临走时还给了那个男童好几个大钱。这让杨玉瑶确信周承业不是装出来的善良,而是真的在把一位仆童当人看。
能把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仆童当人看,这样的男子又怎么会不爱惜自己的妻妾呢?
抱着几分好奇和忐忑的心思,杨玉瑶便鬼使神差地吩咐赶车的阿大停在原地,期待着不远处的浮浪子过来说话。结果,周承业竟然真的走了过来,还冒出一句怪里怪气的话语——“美女,留个联系方式先?”
称自己美女是没错滴,杨玉瑶这份自信还是有的。要不要联系,那得看本姑娘的心情,不过互通名姓却是必须地,不然今日一别,自己过几天便要返回弘农,以后能否见面都是两说。
杨玉瑶在很短的时间内,便想了这么的心思,一脸纨绔嘴脸跑过来搭讪的周承业,其实脑子里也在高速地运转着。
周承业觉得自己在男女之事方面不是随便的人,但这不代表他就该做个柳下惠一般的谦谦君子。特别是他的前任,也就是已经在那个雷雨夜里精尽人亡的家伙,已经为自己打下了纨绔浮浪子弟的印记,他再装出一副“荤腥不沾”的高尚品行,明显会让人觉得虚伪和做作。这也正是他为什么见了小柱子之后热情关心的原因,他得继续在人前保留原来的那份纨绔气息。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在满大唐的男人们都玩妓女的年代,如果周御史一家上下都是食古不化的谦谦君子,立马便会成为众矢之的。周承业可不希望自己过早地走上前台,出头的椽子先烂,在没有为周家打下足够坚实的基础之前,他要让人觉得自己是个“无公害”的纨绔子弟。
既然要继续扮演末流纨绔的角色,那么周承业在街头偶遇一位绝色女子时,难道不应该上前搭讪几句,充分展示一番自己风流倜傥的“操行”吗?更何况,在不用担心被上级领导“修理”的情况下,作为一个正常男人,适当地放出心中的“猴子”和“马儿”来,那也是人之常情嘛!
郎有情、妾有意,相互之间又越看越顺眼,所以接下来周承业与杨玉瑶的交流便水到渠成,渐入佳境。
经过一番隔窗攀谈,杨玉瑶知道了面前这位二郎便是当朝御史周子谅家的公子,还知道他现在正准备前往国子监下属的四门学馆接兄长回家。周承业也知道了面前这位尤物不是长安本地人,出生于弘农杨氏,也是官宦人家子女,如今是在长安城内走亲访友。
虽然两世为人的周承业,在如何泡妞“把妹”方面不够专业,但也知道凡事适可而止的道理。泡归泡,初次见面相互之间留下个好印象即可,可不能像后世那样网友一见面便是吃饭、开房、打炮……。在问清楚了美女如今在长安城的住处之后,周承业便十分礼貌地向杨玉瑶道别,他真的还有事情要办呢。
临转头时,周承业忽然想起个事来,于是隔着窗户问道:“杨家三娘,可否告知你的名字?”
“奴家名叫玉瑶。”隔着纱窗,马车内传出杨玉瑶有些娇羞的声音。
“杨—玉—瑶,嗯,这名字好听!”周承业于是转身离去,摇头晃脑地复述了一遍杨三娘的名字,心里头忽然没来由地想起了后世一位与杨玉瑶名字极为相似的玉女歌星。
如果这个家伙当时脑子里面不是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