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雄- 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涩地说道:“二郎,我们进屋吧……”

    周承业于是像得了命令的士兵,唰地一下跳下秋千,将杨玉瑶打横儿抱在怀里,直接进了卧房。

    良久过后,房中终于云驻雨歇,两具白乎乎的身体紧紧地挨在一起,说不出的旖旎与暧昧。

    杨玉瑶将头枕在情郎的臂弯之中,舒服地闭着双眼,一动也不想动,懒洋洋地任凭周承业那双手游走在自己的胸前和股间。在周承业的面前,这位一向矜持骄傲的美丽女子,撤去了所有的防备和戒心,将自己整个身心都献给了心爱的人。

    “玉瑶,咱们马上就会有很多能挣到大钱的产业,杨家可有信得过的人过来帮咱们打理?”周承业问道。

    尽管杨玉瑶知道此时正是为杨家人争取好处的机会,可她还是如实说道:“杨家族内倒是有不少人,可奴家从来没有接触过经营之事,所以也不知道族中有谁擅长经营之道,因此在这方面没法给你提供什么建议和帮助。”

    “既然你没有合适的人选给我推荐,那此事暂且放下。不过今后你可要用心学习我教过的算术之道,不然将来咱家的生意做到了天边,你却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钱!”

    “奴家知道啦,这几日天天呆在家中与念奴一起学你教的那些扭成麻花一般的数字,还要背诵运算口诀,真是辛苦呢!”

    “一开始会难学一些,等你入了门,就会知道学得这门计算之法的重要和奇妙了。”

    两人有一遭没一遭地聊着天,渐渐到了深夜时分。

    “玉瑶,我明日要见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现在手头上还缺一样贵重的礼品,你说送点什么好?”周承业说道。

    “咱家现在除了钱,似乎没有什么贵重的礼物呀。”杨玉瑶有些不解地说道。

    “你再好好想一想,我可是让你保管着几件十分金贵的物事呢。”

    “啊,你说的是那几面琉璃镜子么?你要拿这样的宝贝送人?”杨玉瑶顿时紧张起来,她到现在都没舍得用玻璃镜子呢。

    “哎呀,这东西在别人眼里看来那是宝贝,可在我的眼里,还不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更何况咱家不是还藏着三面呢么。”

    “你别当我不知道,这种琉璃宝镜制作起来十分不易,还有着很大的危险,要不那天你制作镜子的时候,也不会将我和念奴支开。”杨玉瑶摆明了不想将琉璃镜交给周承业。

    “哎呀,好娘子,你就先拿出一块来给我用吧,今后我把制作镜子的手艺教给别人,让别人替我制作还不成么?”

    “那也不行,这么重要的技艺,如果随便传于他人,我们跟败家子有什么区别?”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说该咋办?我可是已经跟高力士约好了的,明日傍晚要去他府上拜访呢!”

    ;

………………………………

第一零七章 败家爷们

    

    杨玉瑶嘴上说的不舍,却不是真个儿不肯将琉璃镜子拿出来给周承业去送礼,她是不愿意自己男人三下两下便将家中藏着的几面镜子都送了出去,到头来却再次冒险去亲手制作。

    杨玉瑶如今真是爱极了周承业,哪怕琉璃宝镜再值钱再金贵,也无法跟爱郎的一根发丝相比,她可不想让周承业陷入一点点的危险中去。

    不过,在周二的软磨硬泡之下,杨玉瑶最终还是拿出了一面成镜质量排在倒数第二的琉璃镜子,让周承业第二日前往高力士府邸中送礼。

    高力士不是内宫太监之首么,怎么还有属于自己的府邸?其实这并不奇怪,高力士不仅有皇帝亲赐的府邸,他还有老婆孩子呢!就连李隆基称呼他时,都是一直唤作“高将军”,而不是“高公公”。至于那些皇子们见了高力士,则是唤作“阿翁”,这种待遇,可真不是盖的。

    高力士是一位太监肯定确凿无疑,但他却是一位能跟皇帝像兄弟一样相处的特殊太监。高力士只比李隆基大一岁,自从年轻时跟随了李隆基之后,终其一生都是忠心耿耿、殚精竭虑,不仅官居骠骑大将军之职,更是得到了包括张说、张九龄、李邕等名士贤相在内的一致好评,在太监之中也算是一枝奇葩。

    高力士的老婆,是瀛洲人吕玄晤的女儿。虽然太监娶老婆有点掩耳盗铃的味道,可吕玄晤嫁女儿嫁的心安理得,而高力士迎娶吕氏也娶的十分坦然。或许太监不能人道是件令人无法启齿的事情,可多少下面那话儿齐全的男人不一样患有不举之类的隐疾么,更何况许多家中侍妾成群的男人,说不定多年都不会与结发之妻同房。

    所以说,夫妻相处,可不是只有床上那点儿乐趣。等到两人年老色衰之时,只有真心相爱的夫妻才能成为相扶相携的伴侣。

    自从高力士娶了吕氏为妻,吕玄晤这个原本只是在长安城内一处官署机构中担任擢刀笔史的小官儿,便沾了高力士的光,没用多长时间就官至少卿之位,可是惹得不少人红了眼睛。

    因为深得李隆基的信任和重用,所以高力士在朝中的权力甚至比外相张九龄还要大一些。各地上报的奏表,都要先呈送于高力士,然后再由高力士上奏于皇帝。一些小一点的事情,高力士可以不用请示李隆基,直接就自己批复。虽然权势熏天,可高力士一直小心谨慎,从不飞扬跋扈,对待朝中大臣也是恭敬有礼,所以始终能够在宫中屹立不倒。

    因为李隆基曾经说过一句“力士上直,吾寝则安”的话,所以高力士多数时间都留在宫中,很少回到宫外的府第居住。他的老婆吕氏和收养的孩子们因为少了一些管束,于是常常背着高力士收受别人一些好处,时间长了之后,因为想来高力士家中走门路的官员太多,高家居然成了长安城内富比王公的大家。

    是时,大唐物阜民丰,官场之中迎来送往司空见惯。高力士因为觉得不能让结发妻子吕氏做真正的女人,所以对于吕氏和几个收养来的儿子收受贿赂的行为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尽管如此,可高力士依然给妻儿们定下了规矩,有些人送来的礼物坚决不收,有些人花钱托门子求办的事情也坚决不答应。用高力士的话来说,那些成人之美、顺水推舟的事情,就算做的再多,到最后也不会惹得圣上不悦,更不会与人结下仇怨;可如果是些阴谋算计和背后整人的事情,那是万万不能参与其中的,谁知道今日被整的人,明日会不会翻起身来整自己?

    比如某位外放的官员,年底业绩考评很不错,本人又想找个机会调回京城,于是给高家送来了一些礼物,那么吕氏便会大大方方地收下,然后告诉高力士一声,让他寻个机会在皇帝面前说几句好话。高力士在知悉此事之后,便会趁着皇帝心情高兴的时候,夹杂在其他事情之中提上几句,李隆基何其睿智之人,就会不露痕迹地交待吏部将这名官员寻个机会调回长安。

    周承业有心要跟高力士这位做人厚道,讲究信誉的大宦官攀上关系,出手送礼自然不能显得太过寒酸,于是咬牙带着五百贯现钱、一面琉璃宝镜和十坛上等烧酒登门拜访,却把一心想当“管家婆”的杨玉瑶给心疼坏了。

    一面琉璃宝镜至少价值百两黄金,十坛陈记秘制的烧酒也值五十量金子,五百贯钱更是足以换回五十两黄金,这三样加起来可是一笔惊人的财富,就这么被周承业个败家爷们给送了人,能不让人心疼么?

    因为登门之前已经透过张九龄这层关系与高力士说好了,所以当周承业来到高府递上名帖时,高力士居然亲自来到门前迎接,算是给足了周承业面子。

    看着周承业身后几个昆仑奴正费力地从数辆马车上往下搬东西,高力士有些不高兴地责怪周承业说道:“你这浑小子,来便来了,为何还要学别人的做派,往我府中送这么多的礼来,需知我压根就用不上那些东西啊。”

    周承业当然不会被老高这几句客气话便说的晕头转向,他毕恭毕敬地对高力士说道:“那日花萼楼上多亏了高将军照拂,不然小子也不会幸蒙圣人的垂青。今日冒然登门拜访,却是专门来感谢大人的,你若是不收下这份薄礼,却让小子今后如何在长安城内做人?”

    周承业这话说的漂亮,不仅将送礼的性质说成了答谢感恩,更是用事关做人的大义来为双方铺设台阶,让收礼的人觉得收的心安理得,让送礼的人也送得理所当然。

    高力士哈哈笑着说道:“我就知道你小子的理由多,既然你有一位能挣钱的家公供你花销,咱家也就不跟你小子客气了!”

    虽然口中说着不客气,可当高力士看见两个昆仑奴三番五次地将贴有陈记独家商标的酒坛子一件又一件地从马车上往下搬时,高力士还是楞了一下。

    紧接着,书童成义将一面光洁明亮的琉璃镜小心翼翼地抱下了马车,似乎是无意之中让高力士瞧见了,却将这位权倾朝野的大宦官也吓了一跳。

    高力士对于这种琉璃镜,如今可是相当地熟悉。因为皇帝自从得了张相献的宝镜,如今便将其摆在自己的寝宫之中,早晚都要在镜子之前照上几照,高力士作为皇帝身边的人,天天都看在眼里呢。

    ;

………………………………

第一零八章 替圣上分忧

    

    高力士看到周承业连琉璃宝镜都往自家府中送,当时心里便有些吃惊,他一把将周承业拉到一边,然后小声说道:“二郎这是作甚?我不过是看你觉着顺眼,便生出帮助提携之心,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如何能受你如此贵重的礼物!”

    周承业当然不能把已经搬下马车的礼物再搬上去,于是只顾闷头往高府里面走,一边走还一边说道:“高将军勿要担忧,今日小子前来贵府,可是有一样十分重要的事情相求,只要高将军能成全此事,莫说是一面琉璃宝镜,今后还有重礼答谢!”

    高力士也是见过大场面的人物,他见周承业一脸笃定地往府中走,也就不再罗嗦,在前引路,直接将周承业带入自己的书房之中。

    府中丫鬟给宾主二人送上茶水点心之后,高力士便让府中护卫屏退书房左右的闲杂人等,以防他与周承业的谈话被外人所知。

    高力士一脸玩味地看着周承业说道:“小子,说吧,今日为何出手如此阔绰,我就不信还有什么事情是你那干爹不能帮你办的,却让你想起来走我的门路。”

    周承业临来高府之前,早已想好了如何措辞,于是不紧不慢地说道:“今日小子前来拜见高将军,却是有一桩大好事,只不过这样的好事却无法让张老相公参与,只因为张相如果知道了我的打算,他是断然不会掺和进来,甚至还会阻止于我。”

    高力士一脸不置可否地说道:“你跟我就不用卖关子了,到底是件什么事情,非得把我也拉扯进去!”

    周承业没有直接回答高力士,而是继续按照自己的思路说道:“据我了解,圣上近年来对臣下的赏赐越来越丰厚,这自然是因为圣上体恤臣下,可总是这么大手大脚地花销,国库之中的钱财总有告罄的一天,到了那一天,敢问高公公可有什么化解的妙招?”

    高力士作为李隆基身边最贴己的人,知道周承业说的情况正在发生和蔓延,他本人已经有好几次暗暗提醒过皇帝,适当减少给臣下的赏赐,可效果并不明显。李隆基总觉得如今大唐国富民丰,国库里面堆满了金银钱财,他这做皇帝的可以大方一些,给臣下和**的打赏丰厚一些也没有关系。

    “二郎既然提到了此事,我也不妨跟你交个底,如今陛下的赏赐还不至于掏空了国库和内库,毕竟这二十多年的积累可是一笔惊人的数字。不过,若是今后陛下愈发地大手大脚,只怕真有入不敷出的那天,到时候只有提高各地的税赋来弥补不足。”高力士有些担忧地说道。

    “小子虽然资历浅薄,更没有入朝为官,可也懂得一旦百姓的税赋加重,圣上这些年在民间积累起来的崇高威望便会渐渐受损,毕竟老百姓永远都是希望朝廷能够薄徭轻赋的。”

    高力士轻轻地点点头,说道:“难得二郎如此为陛下、为大唐百姓着想。看来你今天此来,是有办法解决这个隐患了?”

    周承业也不跟高力士这种明白人矫情,他口齿清楚地说道:“其实这个问题看似麻烦,但在我以为,却简单的很!圣上为人大方,喜欢重赏群臣,我们便想办法给圣上在民间建几座秘密的金库,把天下富余的财富,包括王侯公卿家堆在仓库之中生锈不用的钱财都汇聚起来,悄悄地输送给内库供圣上花销。这样一来,便可以不加重民间的税赋导致民怨增加,同时还可以让圣上花钱花的痛快舒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