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承业有些心虚地摸了摸自己的鼻子,小声说道:“不就是皇帝的一次赏赐么,像你儿子这么优秀的‘四有’青年,今后还不知道要让皇帝赏赐多少次呢。”
儿子说话的声音虽然小,但周子谅却听的清清楚楚,他被周承业这副若无其事的神态给气笑了,有些无可奈何地说道:“你呀你,让我怎么说你才好!今天我可跟要你跟你说明白了,下次若是你还有这种天大的运气,一不许你为周家要任何好处,二不许为我讨官要封,只许你给自己要一个入国子监就读的机会!你可听明白了?”
看着老周眉毛一挑,周承业知道如果自己不赶紧答应下来,接下来周子谅就可能将书桌上那本厚厚的书册劈头盖脸地丢过来,于是急忙说道:“孩儿听明白了!如果今后还有这种机会,我一定让皇帝特赐我入国子监读书!”
见儿子总算答应了自己的要求,周子谅终于换了一副好脸色。他今天逼着周承业做出承诺,可不是异想天开,别人不知道他这小儿子有什么本事,可他却从昨日张九龄献书一事中再次见识了周承业料算先机的本事。如果他没有猜错的话,那面被皇帝当成宝贝一般的琉璃镜,也一定是出于自己儿子之手。
既然儿子能够暗中帮助老张扳回来一局,那么今后儿子一样可以帮着他这个做父亲的赢得皇帝的喜悦。如果周承业,他本人想要赢得皇帝的喜爱和封赏,也不会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谁又知道,周二郎下一回又会送给皇帝什么惊人的礼物呢?
“千秋节一过,马上便是官吏调整任免的时候,我估计李林甫一定会把我拖进官吏考绩一事中去,你有什么看法?”周子谅一脸郑重地问道。
周承业抿着嘴思忖片刻,然后眼睛一亮,说道:“此前我们已经定下了大致的方略,就等着李林甫这只老狐狸发动呢。在此之前,大人一定要沉住气,千万不可让李林甫看出真实意图。我们越是不想掺和到官员‘末位裁汰’的漩涡之中,李林甫就越想将你拖下水,到时候便可以为你争取到升官的大好机会!”
周子谅有些没有自信地问道:“如果这次谋划成功,圣上真的会给我擢升品级?”
周承业一脸肯定地回答:“何止会给你升官,让你坐上殿中侍御史的位置那是手到擒来,就算是侍御史也不是没有可能!”
周子谅顿时被儿子的回答吓了一跳。
殿中侍御史乃是从七品上的官职,比监察御史高了足足两级,而侍御史乃是从六品下的官职,比监察御史高了足足五级。
………………………………
第一零三章 达摩堂武僧
周承业与父亲商议完毕之后,便离开书房去了后堂,他要跟母亲陈氏请安,顺便聊一聊关于大兄周承志的婚事问题。
见到小儿子前来,陈氏满心欢喜地将周承业拉进怀里,也不管周二郎满身都起了一层鸡皮疙瘩,仔细上下打量了一番,这才语重心长地提醒他说道:“二郎呀,按理说呢,你如今做事妥当稳重,已不需为娘的替你操心,可有些事情还是要多几句嘴。”
周承业非常老实地说道:“娘亲能替孩儿操心,那是我的福气,您提醒我那不叫多嘴,而是耳提面命。”
虽然知道儿子这样说是为了讨自己欢心,可陈氏听了这话依然十分高兴,她于是说道:“二郎你的身子骨还不健壮,虽然那杨家娘子长的可人,但你千万不能整日沉迷于男女之事中去,偶尔喂那小娘子一口就好。她比你大了整整两岁,如今正是思春的时节,总是饿着也不好……”
已经处于石化状态的周承业,被母亲这番话雷的皮焦里嫩,以前他觉得陈氏是个话语不多的贤淑妇人,可今日才发现只要是结过婚有了孩子的妇人,这口味一个个的都加重了不少呢!
啥叫做偶尔喂一口?啥叫做总是饿着?
周承业见陈氏荤腥不忌,于是也一脸坦然地说道:“娘,我虽然与杨家三娘定了亲事,可因为哥哥尚未成亲,我这做弟弟的总不好抢在前面迎娶玉瑶进门,可这么拖着总不是办法。你想呀,就算是隔三岔五地喂那小娘子一口,可要是万一珠胎暗结怀了咱周家的孩子,这要是传了出去,岂不是对父亲和我的声誉都有影响呢?”
陈氏听了周承业这话,也是露出了焦急的神色,她现在最盼望的就是丈夫周子谅仕途晋升和两个儿子早日成家立业。
“大郎整日泡在故纸堆中,一心只读圣贤书,也不知道他有没有相中的姑娘,这婚事倒是让为娘的好生着急却又无从下手啊。”
“娘,既然大郎一心想着见贤思齐,处处向古人君子学习,那他就肯定不会反对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我们便抓紧时间给他物色一位家世人品和相貌皆出众的女子,让他早日成亲不就得了?”
“唉,你这孩子说的倒是轻巧,你可知道如今咱们周家正处在上没上得去,下却下不来的境地,这小门小户的你爹肯定看不上,可那些世家大族又不见得愿意将女儿嫁给大郎。”
“这事就包在儿身上了,一定帮大郎物色一位令人羡煞的小娘子回来!”
周承业与母亲又闲聊了一会之后,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卧室,管家祥叔果然在屋中盘着腿静静地打坐,一点也没有焦急等待的神色。
“祥叔,我听父亲提过,您年轻时曾经是嵩山少林寺达摩堂俗家弟子,可以给我讲一讲达摩堂的事情么?”周承业开门见山地说道。
曾其亮缓缓睁开眼睛,目光澄净地看着周承业,似乎想要看透周承业问这话时心中的想法。
被曾其亮目光炯炯地看着,周承业也不躲闪,同样一脸平静地看着曾其亮的眼睛。虽然他今日前来见曾其亮,确实是因为想要通过曾其亮这条门路,为自己招几个少林寺的“金牌打手”,但周承业可不觉得这么做有什么亵渎佛家禅宗的意思。
别看后世的影视剧将少林寺吹得神乎其神,那个不务正业的方丈又把少林寺经营成了天下第一铜臭味十足的烂庙,可周承业却是知道少林寺在唐代的时候,其地位和影响力还无法与长安城内诸如大庄严寺、大慈恩寺等寺庙相比,从少林寺中找几个武艺高强的俗家弟子来给自己当保镖,也不是十分困难和逾矩的事情。
曾其亮看了周承业片刻,然后终于开口说道:“少林寺后山之上有五乳峰,中间一座山峰的上部有一石洞,当年达摩祖师曾在此洞面壁九年,遂称为达摩洞。达摩祖师出洞之后,便在寺中传授弟子各种通天彻地的武学,其中专门研习武技的僧人们被聚集于一处,归于达摩堂管理。除了达摩堂之外,尚有戒律堂和罗汉堂,其功能职责各有不同。”
“武德年间,少林寺派出十三名武功高强的僧人,追随太宗皇帝东征西战,护得了皇帝的安全,并立下汗马功劳。太宗皇帝登基之后,封昙宗和尚为大将军,特别允许少林寺训练僧兵、可开杀戒、能吃酒肉。许多外人并不知晓,当年追随太宗皇帝征战天下的十三位大能高僧,便出自于达摩堂!”
说道这里,一向沉稳的曾其亮脸上流露出自豪与激动的神色,似乎对于当年十三武僧的英雄事迹十分的崇拜和向往。
周承业见时机已到,于是说道:“祥叔,当年的十三武僧可谓是达摩堂的光荣与骄傲,可光耀过后便再难见到少林僧人建下不世之功。太宗皇帝离世距今尚不足百年,为何达摩堂便渐入平庸?”
曾其亮不以周承业的这些话为忤,有些感慨地说道:“当年的达摩堂首座,觉得红尘俗世才是练武之人最好的试炼之处,所以提倡堂中武僧入世磨砺。可在他之后的首座僧人,却日渐保守低调,严命堂中僧人不可冒然入世,以至于到了今天世人只知少林寺的罗汉堂,却不知道达摩堂乃是少林祖师首创。”
周承业心中一阵默然,他能够理解曾其亮的心情。自古侠以武犯禁,在李唐打天下的时候,自然希望自己拥有最为顶尖的武装力量,就连少林寺里面的和尚也不放过。可一旦李家天下稳定了下来,少林寺这种可以培养出超级武力的地方,便成了皇帝和朝廷的忌讳,达摩堂的地位和作用自然会受到诸多限制。
“祥叔,承业不才,却也想创立一番不世之业,不知你可否愿意襄助于我?”
“如今太平盛世,哪里有机会让你创下不世之业?”
“如今虽然是太平盛世,依然天天有人饿死,依然有穷人家的孩子被当成猪狗一样买来卖去,依然有突厥人、吐蕃人、南方六诏在掳掠残害我们的同胞,这些不都是男儿建功立业的方向么?”
“我不是一直在明着暗着的帮你么?”
“这还不够!祥叔虽然武艺高强,可毕竟只是一人,俗话说三拳不敌四腿,我今后面对的敌人会越来越强大,我需要一支秘密而且强大的力量保护我和我的亲人。”
“好,我知道你今日见我的意图了,我会尽力替你找一些帮手回来!”
“承业多谢祥叔!”
“口上的冠冕之语就不用多说了,你只要记得今日说过的话语,一心为国为民做事就好。”
………………………………
第一零四章 共同进步
既然曾其亮答应了周承业,按照他言出必诺的秉性,肯定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奔赴少室山一趟,为周承业物色几位愿意入世修炼的达摩堂僧人或者俗家弟子,今后作为周家保命的底牌,协助周承业实现他建立不世之功的宏愿。
曾其亮挑选人手的眼光,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证明。
不仅是八个昆仑奴让周承业好几回都咧着嘴笑,觉得实在太值当,就连四个用来为张瑝、张琇兄弟掩饰身份的书童,经过这段时日的调教和考察,也展示出了极强的可塑性,说不得今后还能成为周家的核心力量。
管家祥叔离开周承业的卧室之后不久,周家二郎便又行色匆匆地离开了周府,连陪着父母和小妹吃顿饭的空闲都没有。
虽然这个时代还没有人提出“时间就是金钱”这么俗气但却无限接近于真理的话语,可穿越者周承业却谨记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道理,他虽然不知道李林甫如今已经对自己下了必杀令,可他心里比谁都清楚,想要让周家在世家林立的大唐帝都站稳脚跟并且不断壮大,不经历一番血雨腥风的考验,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有人的地方便有江湖,有竞争的地方便有尔虞我诈和阴谋算计,纵然周承业有着一颗实际心智已近三十岁的头脑,但他与老奸巨猾,政治斗争经验丰富的李林甫等世家的家主相比,还有许多能力上的不足和经验上的欠缺。
好在周承业是个有着自知之明的人,虽然最近周家形势一片大好,可他前世在军队之中锻炼出来的警惕性在不断地提醒着他,千万不可生出骄傲自满的情绪,与李林甫这种人斗法,就如同在牌桌上赌钱,就算前面一直赢,可要是在最后一把对赌的时候失败,失去的可不仅仅是满桌子的金银,而是他自己和周家上下几十口人的性命!
一脸“急色”表情的周承业,再次来到了平康里的怡翠馆,在热情好客地小柱子的引导下,来到了一间如今被他长期包住的房间内。
不多时,裴和安、郭元忠、李子琰三个狐朋狗友混在进出平康里的嫖客之中,相继也来到了怡翠馆。
四人见面之后,大嘴巴的郭元忠先叫喊了起来:“二郎,听说你昨日为陈记酒楼要了一幅御笔牌匾,啥时候替咱四季缘大酒楼也要一幅回来?你可不能厚此薄彼!”
周承业翻了个白眼,没好气地郭元忠说道:“你以为开口向皇帝要字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再说了,如果我替四季缘向圣上讨字,消息一旦传开来,就算是长安城内的傻子都会知道这家四季缘是我周承业的产业,那我们还玩个毛啊!”
郭元忠于是有些讪讪地挠头,然后赶紧岔开了话题,又说道:“那杨家小娘子真是泼辣,跟你家媳妇就没法比,这几日我被她缠的都不敢出门。”
一旁一直没轮到说话的裴和安与李子琰于是一起加入到了鄙视郭元忠的行列,三人同时朝郭元忠翻着白眼,然后齐声说了一句:“贱人!”
也不知道是谁前段时间在哥几个面前患得患失、唉声叹气,一会儿担心杨玉燕会不会没看中自己,一会儿又着急杨家人会不会将杨玉燕许给李家。如今杨玉燕明显跟郭元忠热络起来了,这货却在裴和安、李子琰两个媳妇还没着落的苦逼面前诉起苦来。
几人嬉笑闹腾够了之后,于是言归正传,商量起四季缘开张在即的各项事宜。
周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