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老张这种做派,周承业心里半分怨气都没有,前世在首长身边做事数年的周承业知道领导越是不把你当外人,在人前的时候就越会刻意地跟你保持几分距离。张九龄明显是把他当成自己人了,所以这才忙着跟贺知章打招呼,而把他晾到了一边。
贺知章生性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到了晚年更是**特行,他见张九龄上前来挽自己的手臂,也不矫情,于是与老张把臂言欢,双双向酒楼二层走去。
在贺张二老登楼之前,早有眼明手快的张瑝在前引路,更有张琇提前跑到二楼松涛间内向先到的诸人说道:“启禀各位大人,张老相公和贺侍郎已经到楼下了!”
屋内诸人闻听此言,纷纷起身来到门口,恭迎张九龄和贺知章的到来。
“呵呵,人都到齐了啊,今日便请诸位一起品尝陈记酒楼的酒菜,听说这里的雅间可不好订呢!”张九龄半开玩笑半认真地与众人打招呼,然后大大方方地走进了“松涛”雅间。
与其他人相比,张九龄进入雅间那一刻发愣的时间明显要短一些,但众人还是清楚地看见了老张的身形凝固了片刻。
“霍,真是不来不知道,一来吓一跳呢!这陈记酒楼从外面看起来不是十分扎眼,没想到内里却是别有洞天呢!今日看来我们要不虚此行啦,来,大家都围坐下来吧!”张九龄对于场面的掌控明显很有一套,聊聊数语便让现场的气氛变得活跃热烈起来。
这时候,周承业终于有了表现的机会。
他先恭敬地请张九龄坐在主位之上,然后请贺知章坐于张九龄的右手一侧,又请孟浩然坐于张九龄的左手边上。王维与孟浩然交好,便挨着孟浩然坐了下来;严挺之则坐在贺知章的身侧,周子谅又挨着严挺之坐下来。周承志规规矩矩地坐在孟浩然的下手,于是便剩下了一个周承业。
周承业却不跟众人客气,直接选择了背对着房门的最末一个位置,与左手边的周子谅和右手边的周承志还差好个空位的距离。
见众人已经落座,周承业便对早已候在门外的宝顺说道:“宝顺,布菜,上酒!”
宝顺在门外应了一声“好嘞!”,下一刻,十二位身穿白色纱裙,头上戴着红色发带的小姑娘鱼贯而入,每人的手中都端着一盘凉菜。这些孩子们昨日经过了一天专门的特训,就是老记着自己手中端的这道菜名,到了上菜的时候,便脆生生地报上菜名:
“水晶翡翠蔬菜卷”
“凉拌双耳”
“小葱拌豆腐”
“糖醋萝卜”
“红油顺风”
“手撕白切鸡”
“凉拌枸杞尖”
“桂花山楂藕”
“手撕茄子”
“凉拌腰花”
“展翅高飞”
“凤爪什锦”
随着十二道凉菜全部上桌,将大圆桌点缀的红红绿绿一片鲜艳之后,众人都有一种心旷神怡、神清气爽的感觉。
然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头,不等众人进行品评,紧跟着十二名虎头虎脑地男童,一人手捧着一盘热气腾腾地炒菜走了进来。他们依然如方才一般,每上桌一道菜肴,便大声地报出了菜名:
“青韭炒蛋”
“香葱炒羊肉”
“豆角香菇炒肉”
“枸杞木耳炒山药”
“苦瓜炒肉片”
“酱爆猪肝”
“爆炒马齿苋”
“清炒蕨菜”
“清炒芦荟”
“清炒芥蓝”
“炒菠菜”
“三色炒百合”
随着十二道香味四溢的炒菜摆上大圆桌,屋中的人已经开始舌下生津,条件反射般轻轻地咂嘴。
贺知章第一个耐不住了性子,他望着大圆桌上内外两层、凉热交错摆放的菜肴,大声说道:“后面的菜先不急着上了,让老夫先一尝为快!”
周承业急忙起身陪着笑脸说道:“既然贺工部等不急了,那就先不上蒸菜、炖菜和点心,但是上等的佳酿却需赶紧端上桌来!”
众人听说这二十四道菜品之后竟然还有蒸菜、炖菜、点心,一个个心里都吃惊不小。今日他们在陈记酒楼所见的菜肴,不论是凉菜还是热菜,不见得用料多么稀有上乘,但是做法却是别具风采,让人看着、听着、闻着都很舒坦,如果后面还有蒸菜、炖菜和点心,那可真是令人叹为观止了。
早已在外候着的陈贵云,终于手捧一坛子烧酒进了松涛雅间。
“今日得蒙张老相公与诸位雅士莅临鄙楼,使得陈记酒楼蓬荜生辉,小老儿为表感激之情,特献上本楼镇店佳酿,还请张老相公和诸位大人们品尝!”
陈贵云说完这几句客套话,便非常利索地拔开了酒坛上的红泥封,然后给客人们一个个倒酒。
唐人生性豪迈,喝酒不喜用那种小盅子,今日前来的又都是善饮之人,所以周承业索性让酒楼里给大家准备的是价格昂贵的一套夜光杯。既然要让陈记烧酒一炮而红,这喝酒的器皿也不能过于寒酸不是?
浓香醇厚无色透明的烧酒“汩汩”地倒进了精美的夜光杯中,一群文人骚客们被浓郁的酒香所感染,于是纷纷闭目轻嗅,露出一副如痴如醉的表情。
“菜香浓,酒香浓,正是宴饮好时候,诸位,让我们满饮此杯!”张九龄起身提议,众人迫不及待地响应,纷纷双手端起手中酒杯,隔空遥祝之后,美滋滋地一仰脖子就往喉咙里面倒。
“嘶——!”
“哈——!”
“咳—咳!”
“啊——!”
……
随着一杯烈酒下肚,众人发出了各种舒爽到“痛苦”的声音,实在是没有想到这酒竟然如此之烈。
烈的让人忘忧,烈的使人迷醉!(新的一周开始了,青阳满地打滚地求亲们投推荐票,求收藏,求一切!看在青阳这么用心地写作上,亲们,你们行行好啊!)
………………………………
第五十四章 堪比烧尾宴
烈酒入喉,让座中老少爷们豪情顿生,大家于是对着满桌子新鲜菜肴大口朵颐起来。
实际上,以后世的眼光来看,目前酒桌上的菜品都是十分普通的家常菜,根本没有熊掌鹿茸、鱼翅燕窝、鲍鱼海参、猴脑蛇羹等生猛海鲜,这却跟当时的政治环境与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
大唐帝国建立以来,李姓皇帝为了掩盖他们身上的胡族血统,于是牵强附会地将老子李耳追认为李唐王朝的始祖,并且倍加推崇道教。道教发扬光大之后,教中的一些习俗对人们的饮食造成深刻的影响,因此鱼和肉在饮食中受到多方限制。
道教的教规对信徒的日常饮食有严格的约束,禁食荤腥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武则天在位时,极力扶持佛教而抑道教,到了李隆基手里,情形便恰好反了过来。李隆基为了追尊道教,将道教的禁忌推行至全国,使全国百姓都以此为约束。就在去年十月,皇帝下令“每年正月、七月、十月三元日起十三日至十五日,并宜禁断宰杀渔猎”。就算老百姓不信教,也必须遵循此制,前后食素三天。
除此之外,道教经典认为龙是由鲤鱼转化而来,神圣不可侵犯,食之者将遭遇大祸,加之“鲤”与“李”谐音,于是皇帝便严禁全国捕杀食用鲤鱼。四年之前,李隆基下令“禁捕鲤鱼”,凡捕得鲤鱼者必须放生,街市有贩卖鲤鱼者要挨刑杖六十下。紧接着,各级官府更是制定出一系列规定,限制人们钓鱼和捕鱼食用,将禁食鲤鱼推广到限食一切鱼虾。
一桌酒菜如果没有了鱼贝虾蟹,又在荤腥方面诸多禁忌,能吃的便只剩下普通的猪、牛、羊肉,还有一些山货和野味。而且更让人无语的是,这个时候的烹饪手段还比较单调,饭菜主要靠煮和炖,炒菜根本就没有得到流行和推广。
如此看来,陈记酒楼这桌在后世看来不上层次,在当下同样不值钱的菜肴,实际上却是相当的有品位,相当的有创意,也相当的清新可口。
没看见一向讲究风度的张老相公都吃的满嘴油光而顾不上擦拭么?张九龄吃相如此给力,其余的人那就更不用说。惟独吃惯了大闸蟹、基围虾、清蒸鳜鱼等水产的周承业面对这桌菜时最淡定,甚至连烧酒都喝的很少。
贺知章在长安为官日久,见过不少的大世面,二十五年之前曾经有幸参加了尚书令左仆射韦巨源在府中邀请唐中宗出席的“烧尾宴”,虽然时隔多年,但是对于当时的盛况依然记忆犹新。他感慨地说道:“今日此宴,虽不见稀珍贵肴,然以色泽香美而言,却要胜过当年韦巨源的烧尾宴!”
贺知章口中所谓的“烧尾宴”,是指士人刚做官或做官得到升迁时,为应付亲朋同僚祝贺,所请的一顿饭。其名称来源有三说:一说虎变成人,尾巴难办,必须烧掉其尾;二说新羊初入羊群,因受群羊触犯而不安,要烧掉新羊的尾巴,它才能安静下来;三说鱼跃龙门,有天火烧掉鱼尾,鱼即化为真龙。
唐代之所以为宴席取名“烧尾”,意在象征前程远大,官运亨通。此风习是在唐中宗景龙时期开始的。
老贺这么一说,几个年轻一些的,如正值意气风发之时的王维,便好奇地说道:“韦巨源当年的烧尾宴名传天下,至今无人能及,老大人却说今日此宴要胜过那烧尾宴,还请细细与我们描述一二。”
贺知章也乐得有人听他讲古,于是说道:“当年那场烧尾宴,真可谓是‘肴馔丰美,世所罕见’,就连中宗皇帝都是赞不绝口。宴上共有五十八道菜肴,老夫隐约记得这其中有红罗丁、巨胜奴、贵妃红、玉露团、水炼犊、西江料、白龙、汤洛绣丸、同心生结脯、仙人脔、雪婴儿、五生盘、御黄王母饭、遍地锦装鳖、清凉碎、冷蟾、卯羹……”
随着贺老头将一长串的菜名报出名号来,就连周承业听了之后都觉得十分了得,心中暗暗咂舌不已。然而,周承业所不知道的是,这些名字听上去活色生香的菜肴,实际上的做法确实稀松平常,有的甚至是暴殄天物。
比如老贺方才所提到的“巨胜奴”不过是是把蜜和羊油置入面中,外沾黑芝麻油炸而成;贵妃红则是精制的加味红酥点心;玉露团是奶酥雕花;水炼犊是将牛犊肉用慢火煨熟;西江料是粉蒸猪肩胛肉屑;白龙?是鳜鱼丝;汤洛绣丸是肉末裹鸡蛋花;仙人脔是鸡块用乳汁调合而成;葱醋鸡是鲜蒸鸡;清凉?碎是果子狸烧熟后冷却,再冷切成盘;雪婴儿是青蛙肉裹豆粉下火锅;冷蟾是蛤蜊肉羹汤;卯羹是兔肉汤。
总之,韦巨源为了宴请皇帝而备下的这桌烧尾宴,不论是从营养学的角度,从烧制的方法,从口感香味等而言,其实都不咋地。在缺少了众多香料调味品的辅助,采取粗暴或者单调的烹饪方式制作出来的菜肴,还真不如普通的一道家常菜“韭菜炒鸡蛋”吃着可口入味。
而韦巨源的烧尾宴之所以如今被人推崇备至,却是跟李隆基登基之后对鱼虾等水产的诸多限制有关。在二十五年之前,大臣请皇帝吃饭,还能见到河虾、鳜鱼、蟹肉与蟹黄、鱼子酱等上佳的食材,如今这些却成了人们饭桌之上的禁忌。
“老夫之所以说韦巨源的烧尾宴不如今日我们所吃的菜肴,绝不是刻意奉承和夸大其词,实在是因为今日所食的菜肴口感极佳,味道浓郁,就算只是采用了平常可见的菜蔬,却让我食髓知味,从此无法忘怀!”
“还有今日所饮的这酒,也是浓烈甘美,实乃上等之佳酿,绝不属于新丰美酒!”张九龄跟着补充说道。
“既然有如此好酒好菜,各位大人何不乘兴赋诗做句,以佳篇佐酒,以美味入诗!”周承业适时地提出建议。
“哈哈,周家二郎说的极是,当此美好时刻,正宜饮酒作诗!”王维起身说道。
………………………………
第五十五章 烈酒出佳篇
王维此时饮酒酣畅,诗意勃发,于是起身朗诵道:“东市美酒斗十千,长安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众人听了之后,顿时叫好,孟浩然手持酒杯起身说道:“摩诘此诗写的是长安城里游侠少年意气风发的风貌和豪迈气概。如今酒桌之上当属周家大郎和二郎两个为少年,所以当喝酒和诗以为助兴!”
周承志为了参加今日之宴,在家里足足做了好几天的功课,此时便起身和诗一首:“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说的却是游侠少年成人之后从军报国的理想和志向,同样充满了豪侠气概和英雄主义精神。
严挺之虽然诗名不显,那也是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