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雄- 第1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众将闻言,纷纷点头,表示支持鲁大勇的说法。

    “老鲁方才之言正说中了本将的心思,大家也知道我与郭都督的交情,若是不答应他,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若是答应了他,就等于是前功尽弃!”

    周二做出一副十分为难的表情,然后继续说道:“本将反复思量,想到了一个折中的法子,那就是将神威军一分为二,派一半将士追随郭都督前往西川,留一半将士在青海湖继续经营。”

    南霁云对于周二的决定从来都是坚决拥护的,他站起来说道:“将军此计甚妙!末将建议追随郭都督前往西川的一半兵力不用神威军的番号,而是到了西川之后采用剑南那边的番号。这样一来,神威军就等于是从一变二,再次扩大!”

    南霁云话说的隐晦含糊,但厅中众人没有一个笨蛋,他们都听懂了南霁云的意思。

    只要神威军被抽走的这一半兵力不打着神威军的旗号,那么留守的神威军便可以名正言顺地再次募兵,用不了一年时间,一万兵力就变成了两万之数。

    而跟随着郭英义前往西川的一万神威军,虽然旗号换了,但将士们心里还是会认同神威军。如果前去带兵的将领有能力,甚至可以在西川当地招募新兵,将那一万人也扩张到两万之数。

    这样一来,原本编制两万的神威军就达到了四万之数。

    四万兵力,已经可以抵得上一些小节度使手下的全部了!

    见南霁云替自己说出了心里话,周二一脸忧愁地说道:“南将军这个建议倒是不错,可有谁愿意抛弃如今现成安逸的生活,前往蛮子遍地,瘴气丛生的西南偏远之地呢?”

    众人闻听此言,毫不犹豫地纷纷起身说道:“将军勿忧,末将不才,愿随郭都督前往西川!”

    周二见戏码已经做足,于是一脸不忍地说道:“诸位兄弟如此替本将分忧,某心中感激莫名!既然大家舍得现在所得,又不惧西川之苦,本将也就不跟你们矫情!”

    “南霁云上前听令!”

    南霁云毫不犹豫地起身,直奔周二所坐的主位而来,然后躬身抱拳站好。

    “本将任命你为神威军征蜀部行军总管,今后全权负责前往西川作战事宜!”

    “末将领命!”

    “张巡听令!本将任命你为神威军征蜀部司马……”

    “成仁、成义听令,本将任命你俩为神威军征蜀部参军……”

………………………………

第二八三章 撬墙角的来了

    

    为了支持郭英义入蜀;周二派出了手下三分之一的精干力量和一半的兵力;这已经属于他能给老郭提供的最大支持了。

    正如众将分析的那样;神威军的根基在陇右;而周二的根基则在神威军。

    普通的士卒流失了;只要核心的中高层将领还在;财大气粗的周二用不了半年时间就能补满。可若是周二手下的“四金刚”、“四贤士”、“四小鬼”全都去了西川;他一个人可唱不来独角戏!

    按照周二的计算;他手下现在的力量可以分作三股;其中三分之一随郭英义入川;三分之一留守伏俟城;另外三分之一则作为机动兵力与吐蕃人进行战斗。

    南霁云的武艺比较驳杂;在大草原上作战时无法体现出他的能力;反倒不如让哥疯子统率骑兵作战时对部队的战力加成明显。既然哥舒翰在历史上可以接替王忠嗣镇守陇右;那就说明这员大器晚成的猛将绝对适合在广阔的北方建功立业。

    至于周二为何不派鲁大勇或者贾二龙前往西川;却有其他不便明示于人的原因。

    武将去了南霁云;文官则是张巡;也是十分精干顶用的一个。

    张巡和许远二人;虽然都是进士出身;但却不同于手无缚鸡之力的那些酸腐文人;他们不仅在治政方面有着卓越的能力;在统兵作战方面也是十分了得。

    张瑝和张琹兄弟俩自小便生活在大西南的巕州;对那里的山川地形和风土人情十分熟悉。这一次跟随郭英义前往西川;不仅是最忠诚的贴身的护卫。更是最隐秘的秘书和参谋;绝对会起到外人无法想象的作用。

    从周承业委派的这四人可以看出两个特点:一是个个精干顶用;上升潜力和空间很大;二是忠诚度高;就算离开了周二;也不会生出外心;把周二好不容拉起来的队伍带到别人麾下去。

    会议结束之后;受到周二委任的四人立即开始将手头的事务向其他人进行交接;然后认真准备入蜀的各项事宜。

    因为是秘密会议。所以尽管神威军内部已经开始了动作;可在外人看来却是毫无征兆。

    过了几日;郭英义终于收到了朝廷的正式任命敕书和兵部的调令。

    此前;郭英义已经听到了一些关于他升任剑南道西川节度使的传闻;也大概知道此次任命的前因后果;所以对于正式收到朝廷的任命文书并不是很吃惊。

    郭英义接旨之后;让人打赏了前来宣旨的太监。然后便将早已写好的一封奏疏拿了出来;然后请求这个宣旨的太监将其带回长安;亲手呈于圣上。

    前来宣旨的太监;名叫牛仙童;是个贪财如命的家伙;他看在郭英义送上的钱财足够多的份上。也就没在绥戎城内多做停留;立即风风火火地返回长安。

    正如周承业预料的那样;郭英义在这封写给皇帝的奏疏之中;首先表示了感激涕零的谢恩之意;然后就是肝脑涂地的坚决表态。最后则是婉转地、小小的提了一两个想法和建议。

    在郭英义这婉转小小的建议里面;便有一条与神威军有关。

    不等朝廷的答复和新任鄯州都督杜希望到来。郭英义便带着郭元忠和张释平等人直奔伏俟城而来。

    老郭这次来见周二;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撬墙角!

    早有准备的周二;听说郭都督带着一票下属直奔伏俟城而来;急忙装病卧倒在床;跟老郭再次玩起了“矫情”的把戏。

    虽然周二暗地里支持郭英义;可他却不能让其他人看得太过明显;他要刻意给外界营造一种郭英义“人走茶凉”的假象;这样做的目的自然是为了打消远在长安的一些人的疑虑。

    当日夜里;乔装打扮的周二摸黑来到郭英义下榻的官驿。

    “你小子搞什么鬼?如今与我见面都要弄得这般鬼祟?”心中不快的郭英义;在见到周二时立即气咻咻地问道。

    “二叔莫要生气;我这么做自然是为了掩人耳目!”周二不急不慌地回答。

    “老子要高升了;想不想继续跟着我吃香喝辣?”郭英义眨巴着眼睛蛊惑道。

    一旁的郭元忠有些难为情地用手遮住额头;心里回荡着一句话:也不知道是谁跟着谁在吃香的、喝辣的。

    周二把头摇得跟一个拨浪鼓般;急忙摆手说道:“这次我就不跟二叔去西川当拖累了;总是让二叔替我遮风挡雨;我这心里头实在过意不去!”

    老郭见周二不上套;顿时火大地说道:“靠!你小子什么都知道了啊!”

    周二摸着鼻子十分谦虚地说道:“嘿嘿;也就比朝廷的敕令正式到达伏俟城早知道了七、八天吧!”

    郭英义顿时没了话语;狠狠地瞪着周二说道:“好呀;你小子现在翅膀硬了;想撇开老子单干了是吧?”

    “二叔说的哪里的话!为了庆祝二叔荣升剑南道西川节度使;小子可是早早便备下了一份大礼!”

    “少来!先说说都给老子准备了些啥;要是不能让我满意;老子捆也要把你捆到西川去!”

    一老一少见面之后的这番唇枪舌剑;依然与以前的许多次见面一样;听着火药味十足;实际上却是充满了信任和关心。

    郭英义要去西川;第一个想要带走的便是周承业;而不是他的宝贝侄儿郭元忠;但他能亲自前来伏俟城拜见周二;却充分体现了他对周二本人意见的重视。

    周承业虽然不打算去西川;但却早早地替郭英义谋划;不仅安排好了入蜀的将领和兵马;而且还有其他的建议这次一并告诉郭英义。

    “我给二叔准备了一万神威军主力。包括兵器盔甲和威力强大的黑火药一万斤!我还给二叔准备了两员上等统兵将领南霁云、张巡;两位贴身护卫加参谋成仁和成义!”

    郭英义一听周二开出的这份“礼单”。顿时双眼放光;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这几人可都是你一手培养起来的班底;还有一万神威军主力更是你手中的底牌;全都让我带往西川;你这边怎么办?其实这次我来;只打算问你要鲁大勇、贾二龙两员绥戎军老将;以及五千神威军的精兵。”

    老郭果然还是很关照周二的;就算这次是来撬墙角的。也撬的很讲究。

    大家谁都没有明着怀疑鲁大勇和贾二龙的忠诚;但郭英义若是将这二将带走;今后周二对于神威军的控制便会更加严密;再也不用担心有任何漏洞。

    而且;老郭将这二将带走也是不露痕迹;不会让当事人心里觉得难受。张释平作为鲁大勇和贾二龙两人的老上司;这次便跟在郭英义的身后。看样子也是要去西川的。

    再者说了;几人跟着老郭去西川都是要被委以重任的;今后的晋升那是指日可待。

    “二叔无需为我担忧;这次你去西川;我也只能给你提供这么多的支持了。我这里还有三个锦囊;等你到了西川之后。遇到十分困难棘手的难题时;不妨打开来看看。”

    “我靠!你小子还学起诸葛孔明来了?以为老子是入蜀平蛮的赵子龙?还锦囊妙计!”

    周二翻个白眼;将三个锦囊丢给一旁的郭元忠;嘴里说道:“爱要不要!”

    “二叔;这次入蜀。我建议你尽量多带兵马前往。你能从我这里敲诈走一万兵士;至少要想办法从白水军那里敲诈五千兵士。最好能能从王忠嗣手下将郭子仪和李光弼二将挖一个过来;保你到时候不吃亏!”

    “另外;驻守石堡城的高秀峰和振武军整体实力不错;人数也不过数千;你要是能想办法将其一窝端了;那这次去西川基本上就差不多了!”

    郭英义仔细听着周二的建议;心里将刚才周二提到的这几个名字牢牢记住。

    事实证明;周二在选人用人方面似乎有着天生的眼力;凡是被他看重的;没有一个是凡夫俗子。

    会面结束之后;周二迅速离去。

    接下来的三天;郭英义在伏俟城内软磨硬泡;竟然没有见到神威军主将周承业;最后这位性格急躁的新任节度使跳着脚站在将军府门口大骂周二不是个东西;然后悻悻地离开了伏俟城;却又寻着莫离城而来。

    王忠嗣是方正之人;不像周二那般“奸猾”;他不仅客客气气地接待了郭英义;而且还非常爽快地同意了老郭的要求;从白水军中抽调五千兵士;由参将郭子仪亲自率领;追随郭英义前往西川作战。

    在王忠嗣看来;郭英义对他有着“知遇之恩”;当初不仅花了很大一番力气将自己从河西节度使崔希逸麾下调往鄯州;而且等自己一到鄯州便委以重任;将白水军交给自己统率。

    就冲着郭都督当初的情分;王忠嗣也不能让他空手而归。

    新扩建的莫离城距离石堡城不到百里;郭英义见过王忠嗣之后;便顺路去了一趟石堡城;然后见到了石堡城守将高秀峰。

    如今的石堡城虽然依然十分险要;但因为白水军驻守在了石堡城的前面;所以战略地位反倒下降了不少。高秀峰听明白郭英义的来意之后;没多犹豫;当即表态愿意追随老郭前往西川。

    石堡城的生存环境之恶劣;绝对是位列鄯州各军之首;如何能与气候温暖的西川相比?再说了;如今鄯州有王忠嗣和周承业这两个猛人;高秀峰继续待下去也不见得能接替鄯州都督之职;还不如挪个地方寻找新的机遇。

    郭英义这一圈走下来;撬了不少的墙角;也算是大有收获。只不过当新任鄯州都督杜希望赶到陇右来与他交接时;会不会气歪了鼻子呢?(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

………………………………

第二八四章 大风起兮

    

    兵部给郭英义的批复很快便抵达了陇右,随这道批复同来的还有接替郭英义的杜希望。

    两位高级军事统领之间进行交接,朝廷自然要委派一位身份足够显赫的官员前来进行监督,非如此不能显示出朝廷对郭英义和杜希望的重视。

    这次朝廷派来的不是内宫太监,而是老尚书李祎。

    当杜希望陪着李祎抵达湟水城时,郭英义已经准备就绪,不仅将随行的一众将领和两万兵士安排的妥妥当当,而且连南下剑南道的粮草辎重都已经搬上了马车。

    为了给足老杜面子,在数天之前郭英义便以鄯州都督的名义发出了最后一道命令,要求鄯州各军的统领放下手中军务,尽数前来湟水城进行集结,欢迎新任都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