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从加强皇帝本人的独裁统治角度来讲,直属于皇帝的私军自然是越多越好,而属于国家的军队够用即可毕竟,大唐皇帝就是一个最大的封建地主,在他下面还有许多的大地主中地主和小地主,万一哪一天这些地主们联合起来对付皇帝,那么属于国家的军队就未必会听从皇帝的调遣
虽然北衙禁军在皇帝心目中地位更加重要,但也存在着一个致命的缺陷,随着后来形势的不断发展,这个缺陷便会彻底暴露出来
回过头来,我们再看周呆业受封的这个左牟牛卫司录参军的职务,就会发现其实也没有多大的花头
姑且不说千牛卫府根本没有资格统率外府之兵,在南衙十六卫中排名靠后,单就司录参军这个职位而言,在整个左千牛卫府当中,也是属于没啥搞头的位置
按照大唐规制,左千牛卫府设有大将军一人将军两人,掌管宫殿侍卫及供御之仪仗,负责曹务总判卫事,两名将军作为大将军的副职,从旁协助在两位将军之下,还设有左翊中郎将,通划卫事,掌供奉侍卫
在这四位将军下面,有左千牛高级卫士十二人左千牛备身一百人主仗一百五十人左千牛府中的属官分别有从六品上长史一人;正八品上录事参军事一人:正八品下兵曹参军事各一人;正八品下胄曹参军事各一人
左千牛府的高级卫士们,他们替皇帝陛下执掌着御刀,属于高级武官,一般都是从门荫子弟中那些年轻帅气的小伙子们当中挑选出来,身上穿着花钿绣服衣绿执象,为豪门世家子弟在军队中起步的第一选择
说白了,这千牛卫府的士兵们有点像后世的国旗护卫队,一个个看着高大威猛帅气,站殿的时候器宇轩昂精神抖擞,可真要是上了战超根本就没法跟那些天天摸爬滚打的野战部队的士兵相提并论
更让人头痛的是,这些混在千牛府中的千牛和备身们,大部分都属于“**”,在他们看来,来千牛卫府当兵,就是一个在军中升官发财的快车道大家来到千牛府中,想的不是如何苦练杀敌本领,而是怎么样跟皇帝陛下混个脸熟,日后早些得到提拔升迁
一些级别高的千牛卫士,甚至足不出长安,便可以混到武官四品的职级,这与那些在边关奋勇杀敌的基层军官相比,简直不知道要幸福多少
周承业作为司录参军,最主要的责任便是监察千牛卫府的官兵,可他不过才是个从八品,不仅在品秩上低的可怜,而且在后台关系上也不占什么优势,所以想要混出一个样子来,还真不容易
正因为千牛府中官二代官三代挤挤嚷嚷一大堆,所以千牛府的大将军和将军们瞅着这群个个有来头的家伙们,心里何止是一个腻味能够形容,他们巴不得来一个超级厉害的司录参军,狠狠整饬一下卫府之中的风气,也省得他们总是在兵部被其他诸卫大将军们笑话
如今,听说监察御史家的二儿子要来出任司录参军一职,左千牛卫大将军汝阳王李琎顿时乐了【未完待续
………………………………
第一九零章 拜码头
第一九零章拜码头
看似毛都没有长齐的周承业;躯体之内实际藏着的是一个熟谙人情世故的成年灵魂;所以他没有了少年人一朝得志便猖狂的浮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低调和沉稳。
在接到小林子送来的任命公书的这几天内;周二谦虚低调地轮流几个任职部门报道;规规矩矩地向所在部门的上级官吏请示;然后依次邀请前来表示祝贺的亲朋前往东市赴宴;表示自己的答谢之意。
接到任命文书的第一天;周二便立即把郭元忠、裴和安和李子琰等三个家伙抓了过来;并且备下了三份价值不菲的礼品;让哥几个轮流陪着自己前左千牛卫大将军李琿府上、国子祭酒武忠府上和卫尉寺卿王汾府上轮流拜码头。
首先;周承业在郭元忠的陪同下;来到了坐落在紧邻兴庆宫安兴坊的汝阳王府;拜见了汝阳王李琿。
李琿的父亲是宁王李宪;也就是李蛮的大哥;当初那个打死都不愿意接受太子之位的聪明人。李宪与李蛮的关系一直很好;兴庆宫内的花萼相辉楼便是李三郎当初为李宪和其他几个兄弟修建而成。
李琿是李宪的长子;如今也被封了王爵;足以证明他在李唐皇室中的地位丝毫不输给其他一些李蛮的亲生儿子。
俗话说;登门就是客;何况是手提一大堆礼品;如今风头正劲的周二亲自前来拜码头;所以李琿很高兴地亲自接待了周二的拜访。
李琿的年纪大概有三十五、六岁;长的很有伟男子的气概;据说是大唐皇族之中名列第一的美男子。玄宗在他年轻的时候;曾赞叹说他“礀质明莹;肌发光细;非人间人;必神仙谪堕也”;并称呼他为“花奴”。
这个李琿虽然担着左千牛卫大将军的职务;其实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文化人;因为他激ng通韵律;打的一手好羯鼓;所以经常会陪伴在李蛮身边;欣赏这位音乐皇帝的各种新作;甚得李蛮的喜爱。
在中国历代皇帝中;洞晓音律者首推李蛮。他不仅演奏出色;而且在乐曲创作方面也有高超的才能;如《霓裳羽衣曲》、《紫云迥》等都流芳百世。
除了激ng通韵律;李琿还喜欢喝酒赋诗;经常跟贺知章这种老家伙凑在一起吟风弄月;实在是过地快活的不得了。
李蛮之所以授予侄儿左千牛卫大将军的实职;不仅是因为他对自己这个侄儿的绝对信任;更因为千牛卫掌管内宫的警卫工作;平时可以经常出入殿宇;正好让李琿可以陪着他游乐。
如果人们以为李琿只是个长得帅气;会唱歌跳舞的绣花枕头;那就大错特错了。李琿这货;虽然长的俊美无比;可也激ng通于射艺;有着一身百步穿杨、百发百中的好武艺。
千牛卫府中招揽的都是一婿身高贵、容貌俊秀的“官二代”、“官三代”;让李琿这位文武双全的皇族第一美男子镇场子;却是再合适不过。
周二临来之前;已经做足了功课;对这位汝阳王的脾气喜好摸的比较清楚;听说他喜欢喝酒还喜欢赋诗;便特意备下足足十坛“承恩特供”和几首李白、杜甫二人最近做出来的佳作;算是投其所好;让李琿觉得十分开心。
李琿跟他爹李宪一样;看着文弱不堪;其实心中却是聪明的很;他知道周承业此来的用意;所以大大地鼓励了一番周二;让周二放开手脚在千牛卫府大干一场;好好整饬一下内部的风气;并且承诺今后在千牛卫府遇到什么困难和麻烦之后;大可以前来找他。
得了李琿这样的承诺;周承业便说着感谢的话从李府中退了出来。
初次拜见;当适可而止。想让李琿今后鼎立支持自己;周二还得花更多的功夫和心思才行。
第二天;周承业在裴和安的陪同下;又拜会了国子监祭酒武忠。
有唐以来;设有五监:国子监、少府监、军器监、将作监、都水监。这个“监”;可不是监狱一类的意思;而是zhèngfu机构的意思;国子监就是为“国之学子”而设的最高学府。
祭酒原意指古代飨宴时酹酒祭神的长者;后亦以泛称年长或位尊者。汉代有博士祭酒为博士之首。西晋改设国子祭酒;隋唐以后称国子监祭酒为国子监的主管官。
武忠是贵妃武惠儿的亲弟弟;如今担任国子祭酒已有十年;乃是一位从三品的朝廷大员。
本来以周承业这个“待批二流大学副教授”的身份;是很难见到武忠这位大唐教育部长本人的;但因为武惠儿前一天特意将弟弟招到宫中有所交待;所以周承业有些意外地在武府之中受到了武忠的热情接待。
跟李琿相比;原本应该更像文化人的武忠;实际上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官场“生意人”。
实际上;这也毫不奇怪。
想一想后世那些大学的校长;有几个是真正学富五车、著作等身的学者出身?教育部的官员们;又有几个是懂教育的文化人?
周承业在家中准备礼品的时候;便跟几个狐朋狗友打听的清楚;原本应该是赳赳武夫的左千牛卫府大将军李琿;其实是一个吟诗赏乐的文人骚客;原本应该是学识渊博的国子监祭酒武忠;其实是一个投机钻营的生意人;原本应该是激ng通制造设计的卫尉寺卿王汾;却又是一个成天想着打仗杀敌的武将。
周承业为此还特意抱怨说道:“这难道便是大唐官场的现状么?人不能适其职;才不能逢其用;当真令人无语至极”
不过;现在可不是周二鄙夷武忠的时候;先来拜个码头总归没错。
既然武忠喜欢投机钻营;周承业便准备了一些金银细软;这让武忠十分的受用;原本对周二的八分热情;直接飙升到了十二分的程度。
武忠拉着周二的手;一脸遗憾地说道:“二郎啊;你这么有才华;让你呆在四门学担任助教;实在是有些屈才了。不过你放心;你先过干着;过上一段时间;我就想办法把你从四门学直接调进国子学;这样就可以让你们兄弟两个时常相见了”
周承业这货也是个惯于察颜观色、见风使舵的主;虽然他还不知道武忠不同寻常的热情是何原因;但既然武忠这么给面子;那就不能浪费了人家的一片热情;于是周二有些难为情地说道:
“启禀祭酒大人;小子初到四门学;尚未做出半分实绩;所以万万不可再调入国子监惹人嫉恨。不过;小子这里倒是有两件为难的事情;如果能得到大人的照拂;小子一定感激不尽”
原本就打定了招揽周二主意的武忠;当然不会嫌麻烦;于是立即热切地接口说道:“二郎莫要吞吞吐吐;有什么为难之事尽管开口;只要在老夫能力所及的范围;一定蘣你解决”
“是这样的;大人也知道小子如今幸蒙天子眷顾;实授了三项委任;今后若是忙碌起来;只怕会分身乏术;所以便想向大人推荐两位才华在吾之上的文士;今后蘣吾在四门学代教;至于他们的薪水;则由小子来代为垫付。”
武忠一听周二这话;便明白了意思。这哪里是什么麻烦;这简直是周二出钱蘣四门学免费雇了两个免费的助教对于这种好事情;武忠当然是满口答应了下来;他赞赏地说道:“二郎做事果然妥帖你放心;今后就算你没有时间四门学任教;我也会让学馆给你的考绩簿上填个全优”
周二心里头一阵咂舌;觉得这个武忠也太好说话了吧?自己还没有说出推荐的那两位是谁;国子祭酒大人便拍着胸脯答应了;而且还要给自己这个不打算四门学上班的家伙考绩全优
既然武忠这么热情;这么好说话;周二可不会浪费了。他于是又说道:“小子的长兄承志;不ri便会前往国子学就;不过他的心中却有一些顾虑……”
武忠听了周承业这话;略一思索;便笑着说道:“二郎且放心;只要有我在;像李崒那几个混账;此生都没有机会进入国子学”
周承业心中又是一阵咂舌;他刚才把话故意说了一半;其实就像看看武忠会不会给自己一个惊喜;结果竟然还真的是一个给力的回复。
只要不让李崒、萧奕等王八蛋跟着国子学;那么就算周二不会经常四门学馆晃荡;他一样有很多种方法逼着这群魂淡赶紧退出四门学。
强忍心中想要大笑一场的冲动;周承业有些难为情地说道:“咳、咳……承业其实不是想说这事的……”
一旁早就看得目瞪口呆的裴和安;此时终于反应了上来;于是赶紧帮腔说道:“启禀祭酒大人;其实大郎的顾虑来自于他在四门学的两个至交好友。这两人名叫谢俊明和欧阳琛;在大郎受伤期间;天天前周府蘣大郎温书;他们之间的友情十分的深厚;相互之间早已约定了要在四门学馆同进共退;如今大郎却要离开而;岂不是要做食言之辈……”
周承业有些为难地点点头;心中却对裴和安这个最佳捧哏的叫了一声好。
武忠这个老油子自然知道周承业这次提出来的才是真正的难题;但是他还是毫不犹豫地把牙一咬;然后说道:“二郎放心;国子学如今虽然生员已满;但是其中也有一些不太老实的家伙;我这几ri就让人剔除几个;然后再将大郎的两位同窗拔入国子学就”
“哎呀;祭酒大人如此厚待小子;真是让承业不知如何报答这是延祚承恩楼和东市承恩楼的贵宾卡两张;祭酒大人若是有空闲时;不妨光顾一二;承业已经跟那边打好了招呼;一定会款待大人”未完待续。
………………………………
第一九一章 不得瑟
第一九一章不得瑟
从武忠府上出来时,周承业和裴和安两人的心情都有些沉重,他们坐在马车里过了好久,才不约而同地一起爆了句粗口。
“我擦!”
“ri!”
想当初,周二便是因为和哥哥为入四门学一事而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