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关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小关公- 第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幌竦缡泳缰心茄┳琶飨圆煌囊录祝惺勘即┲瘪粘嗌址獯┝降鳖偈┰祝父隽焱返木┩残漕痛诱馀茁噬隙寄芸闯觯馐且恢嗟辈凰椎木

    要知道大多数曹军士兵平日为了轻便,在赶路或者值守时都不披甲,这一路逃跑,很多人都把自己的武器扔掉,而这支溃军居然能披甲持兵器前行,当真是一等一的精兵了。

    “汝等乃何人部曲?”荀攸主动上前询问。

    “荀公,是我呀!”张允垂头丧气地快步上前,他满身颓废的模样倒是稍稍中和了这些士兵身上的惊人锐气,让荀攸反到觉得这些士兵正常了不少。

    蔡瑁张允都有自己麾下的亲信死士,在大战之中保持不退倒也正常。

    荀攸松了口气,严肃地道:

    “张都督,我军落败,汝为何不坚守,反到率军狂奔?”

    张允苦笑道:

    “非是张某不愿力战,实在是有不得已的苦衷。”

    荀攸慢慢向前,紧盯着张允的眸子:

    “此话从何说起。”

    话音刚落,一把冰凉的钢刀架在了荀攸的脖子上,荀攸大吃一惊,只见张允身边站着一个满脸狞笑的武士,立刻浑身冰凉。

    “住手!”

    荀攸身边众人还以为张允被荀攸激怒,正要上前开解,不曾想张允身后响起一个苍老而响亮的声音:

    “此处可有荆州儿郎?老夫黄忠不愿杀尔等,还不速速让开!”

    火光之中,不少被荀攸收拢的荆州士兵立刻认出了头发花白的黄忠,不仅不惧,反到露出惊喜之色。

    “是黄将军,黄将军来救我们了!”

    黄忠洋洋得意,忍不住哈哈大笑:

    “不错不错,老夫来带汝等回家了!”

    荀攸的心登时落入了深渊之中,他不愿束手就擒,赶紧厉声呼唤道:

    “别管我,拿下这些逆贼!”

    荀攸也有亲信护卫,他们已经从错愕中回过神来,纷纷持刀在手,将张允等人迅速包围。

    曹军毕竟人多,荀攸积威犹在,大多数曹军北军士兵纷纷围上来,没有武器的也凑过来观看,场面一时非常壮观。

    “张允,曹丞相对你不薄,此番大战落败,也并非汝之过。

    我等虽败,江陵仍有大军数万,粮草兵甲充足,孙刘纵一时取胜,终不能成事。

    汝当年与蔡瑁对刘备如何不用我多言,汝便是去了也难有出头之日,早晚要遭算计。

    汝放下刀剑,今日之事我就当没有发生过,我以性命担保,日后……”

    “公达。”张允苦笑道,“你觉得我说的算吗?”

    荀攸右眼皮猛地一跳。

    他最后的指望就是这一切都是张允的任性妄为,他绝对有信心能说服张允放下武器,可他抬起头,看着近在咫尺那人脸上毫不掩饰的凶光,终于明白自己会错了意。

    “足下怎么称呼?”

    “魏延,字文长。贱名有辱尊听。”

    “魏延!”荀攸脑中轰地一声,“我听过你!我听过你!汝,汝到底是受谁指使生变!是谁!”

    荀攸当然听过魏延的名字。

    这个义阳人不过是个从穷地方来襄阳过活的莽汉,在文聘手下也不过勉强混了个曲长,手下一曲人马大多数跟他从义阳来穷汉,这些人平时任由打骂,连荆州本地人都欺负他们,从没人相信这些义阳武卒能发挥什么太大的作用。

    可偏偏就是这些人的反戈一击居然在关平第一次袭击江陵的时候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据逃回来的士兵说,魏延在这一战中展现出来的武艺甚至在文聘之上。

    曹操对此感到非常愤怒,认为魏延临阵反水肯定有原因,经过之前一堆事情已经草木皆兵的曹军幕僚团经过合理的推测坚信江陵肯定存在有人暗中支持这群武夫,不然他们在刘表麾下的时候一样被人凌虐为什么不反,怎么跑到曹军这里稍微欺负欺负他们就造反,这也太没天理了吧?

    魏延冷哼一声,脸上的狂热之态更盛,他手上钢刀的侧脊贴在荀攸的脸上,寒声道:

    “魏某何曾受人指使?大丈夫生逢乱世,或求一昔安寝,或求声名远扬。

    我等在汝军中朝不保夕,日夜如猪狗一般,公等贵人何曾听过我魏延名号?

    公是大才,就说我此番改换门庭对是不对?”

    荀攸知道魏延到来今天已经无法善了,他索性伸手轻轻抓住魏延手上的钢刀,让刀刃在手上缓缓印出一道血痕。

    “好,好个义阳武卒,好啊,有本事就杀我,杀了我,汝必声名远扬!”

    荀攸身边众将被荀攸的勇武鼓舞,也都纷纷攥紧手上兵器,纷纷大声喝道:

    “撤刀!还敢与荀公为难,定将汝等千刀万剐!”

    “速速跪下求饶,当心刀剑无眼。”

    曹军毕竟人数众多,关平等三百人宛如怒涛之中的小舟,骇地张允心中阵阵发麻。

    完了完了。

    这么多人一人一刀就能要了我等性命!

    我就说不要冒进,这下岂不是羊入虎口,一会儿这该如何脱身啊……

    荀攸松了口气,心道先贤所言果然不虚——夫战,勇气也。

    曹军兵力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被人打成这样是因为勇气崩溃,而现在自己凭借一身浩然正气果然镇住了这义阳武夫。

    来啊。

    有本事杀了我。

    丞相当年杀边让差点出了大事,现在刘备不过赢了一阵,根基不稳,他要是敢杀我……

    想到这,荀攸的脸上故意露出几分轻狂之色,冷笑道:

    “诸位谁敢杀我?谁敢杀我!”

    曹军齐声怒吼道:

    “放手!放手!放手!”

    魏延面色如铁。

    如果是以往带兵时,他早一刀劈了荀攸,可想到这后果,他的手指不断地颤抖,却小心地控制住刀,生怕这锋利的兵刃落在了荀攸的脖颈上。

    荀攸心中也是怦怦直跳,生怕这莽夫如许褚一般不管不顾。

    见火候已经差不多,他当即冷哼一声,准备甩袖后退,可没想到魏延身后缓缓走出一个少年人。

    他从腰间抽出一把刀,笑吟吟地递给荀攸。

    荀攸下意识地把刀握在手中,一时有些茫然。

    “我叫关平,”那个少年人笑呵呵地说着,周围众人顿时气息一窒,“小辈不敢以下犯上,那就先给荀公一个机会。”

    他拍拍魏延的胳膊,让他放手,自己又把脸凑向荀攸手上的钢刀,用自己的眉心对准那锋利的寒芒。

    “给荀公一个机会。我数三声,看看荀公敢不敢杀我。”



    第91章 谁敢杀我

    

“给你个机会杀我。”关平一脸平静谦恭,甚至还有空朝四方行了个礼。

    他知道荀攸为人,之前的狂态不过是为了鼓舞士气自保装出来的。曹军若是真被他鼓舞起士气,今晚只怕功败垂成。

    不过……

    论耍浑,这位名士可差远了。

    关……关平!

    荀攸感到一阵头皮发麻。

    南下以来一直顺风顺水,可自从此子杀了曹纯,一切都变了。

    虽然此子暂时还没有做出什么翻天覆地的大事,可他这些日子每战必胜,如一朵厚重的乌云死死压在曹军众将的头上,曹军众人恨不得将关平细细切碎,之前程昱还建议动员江东的猛士择机刺杀此人。

    可现在,关平依旧好端端地出现在荀攸的面前,甚至主动将自己的头贴在了荀攸手中的刀口上。

    “为,为什么!”

    “一!”

    关平的声音铿锵如铁,面色平静如常。

    “我等敬荀公才学,敬颍川荀家忠义,故不可下手杀人。可关某不过一介武夫,杀我对荀公的名声无损。

    荀公如果认为此战乃尊奉天子之命,那就请挥刀杀我,之后厮杀,实属个人恩仇,与道义无关。

    如何?”

    “这……”

    “二!”关平的声音猛地高亢了几分。

    之前还斗志昂扬的曹军众将听见关平的名字本就颇为忌惮,此番关平居然敢把自己的刀递给荀攸,这疯狂的举动更是让那些仗着人多鼓噪呐喊的曹军士兵下意识地闭上嘴,甚至有不少人已经开始后退。

    毕竟大多数的曹军都是屯田兵,如果他们有这胆色早就用在战阵厮杀中,何必要等到现在。

    关平的疯狂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不仅荀攸吓得面无人色,以疯狂著称的魏延和身经百战的黄忠也都齐刷刷地愣住,一时不知道该不该劝阻关平。

    荀攸虽然不会什么战阵搏杀的武艺,但出身豪族的他从小也算弓马娴熟,现在想杀关平易如反掌。

    若是杀了关平,曹操肯定会非常兴奋,一定会给荀家加官进爵,之前因为陈群叛逃、荀彧拥汉产生的那一点点裂痕也会被瞬间弥补,荀家的地位也会立刻高速飞升,成为曹家的铁中铁。

    但问题是……

    他要是一刀砍了关平,肯定会被关平的手下乱刀砍死。

    不说别人,这些义阳武夫没了关平约束,跟蛮人有什么区别?

    荀攸可不想死在刀剑之下,他捏紧了手上的钢刀,尽可能装出一副凶悍莫名的表情,试图从关平的眼中看到一点恐惧。

    可让他无奈地是,关平的眼中只有镇定。

    仔细看看,还有一点怜悯。

    “荀公世代忠良,应该愿意为这世间公道,为汉室兴亡而死。对不对?对不对?”

    荀攸的手腕已经不住地发动,他此生从没亲手杀人,大事临头,平日智计百出的他满脑子空白,明明是自己拿着刀随时都能要了关平的性命,可他居然感觉自己心如刀绞,痛的呼吸都有些困难,看关平的眼神甚至多了一丝祈求。

    不,不,饶了我吧,饶了我吧……

    “三!”

    关平怒吼一声,猛地从荀攸手中夺刀,反手架在荀攸的脖颈上。

    “荀家名声着重,治学有方,关某绝不相信荀家子孙是胆小怕死之人!

    就是说,荀公本心里根本不认曹贼为相,不信曹贼此番南下征讨我等是奉天子诏令!是,还是不是!”

    关平心中着实有些悲凉。

    蒯越、傅巽、陈群、荀攸哪个不是声名、学识俱佳的当代名士?

    蒯越是蒯通之后,傅巽是傅介子之后,陈群、荀攸的家族在颍川更是世代为官,代代衣食无忧。在关平朴素的认知里,这些人为了汉室的存续应该主动挺身而出报效朝廷,起码为了心中认定能辅佐大汉的一方舍身赴难不惧生死。

    当年荀攸反董失败,被董卓投入狱中,在狱中安然自若,言语平静,刘备关羽谈起此人,都佩服荀公达的气度,说他是真的汉室忠臣。

    可荀攸的表现又让他失望了。

    这位比刘备还要年长几岁的有道名士似乎一下苍老了几岁。

    他三十二岁那年,在董卓的威胁下依旧宁死不屈,他当时还年轻,还热血,还愿意为自己坚守的道义和大汉的尊严做出抵抗,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

    可他今年五十一岁了。

    多年浮沉,他见惯了道德崩坏,见惯了屠杀和死亡。

    曹操打败袁绍的作战中,荀攸智计百出,算无遗策,可曹操屠邺城,海内震骇时他没有阻止,残杀袁绍军俘虏时他没有阻止,废除三公登丞相位他还是没有阻止。

    这位曾经坚决反抗董卓的青年人早就在漫长的浮沉中失去了往日的锐气,现在,他看着眼前的这个比自己当年更年轻、更热血的少年时愈发不敢抬头,似乎被这少年身上散发出的光辉耀地睁不开眼睛。

    他很理解关平的热血,很想嘲讽这炽热的理想,可道义在嘴边,也根植在他已经麻木的灵魂深处,让荀攸无论如何也无法开口呵斥这少年。

    就像他始终不愿否认当年的自己。

    “叫他们退开。”关平的音调已经多了一丝不耐烦。

    荀攸默默无语,他后背汗如雨下,真希望自己经历的只是一场春秋大梦,一觉醒来自己仍是风轻云淡的颍川名士。

    叔叔若在此处,又会如何?

    这个时代普通人想要了解别人只能靠大人物口口相传的评说,一个笼罩了无数光环的名士最基本的素质应该是孔融、祢衡这种用生命去装逼。

    既然追求刺激,就得贯彻到底。

    如果不能贯彻到底……

    四周鸦雀无声,荀攸不住地喘息,绝不敢下达让曹军散开的命令。

    关平冷笑一声,他伸手捏住荀攸的手掌,荀攸痛苦地闭上眼睛,恨不得关平接下来狠狠给自己一刀。

    “看来荀公还有疑虑。好,晚生再给荀公一个机会。”

    他又抓住荀攸的手掌,把刀架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