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关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小关公-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陈群焦急地看着来船,等待着事情的发展。

    这个时候有运粮船到来,有可能直接打崩曹军和蔡瑁之间的关系。

    尽管眼下曹军的势力依然远远超过蔡家,但这也基本代表想要在此战中获胜成为泡影。

    蔡瑁一方也在等待。

    痛惩曹洪之后曹操并没有派兵围剿,说明他已经认识到了蔡瑁的本事,但现在他同样面对一个两难的困境。

    这运粮船自襄阳来,蔡瑁可以不要他的粮食,但必须让他们停在自己的码头,不然不足以提现自己的威严。

    可现在陈群摆明了要争,如果闹得太过分,只怕会大打出手,到时候又是一桩难事。

    说白了,蔡瑁只是在从心不成之后被迫彰显出的狂态,蔡家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不是跟曹操翻脸,而是逼迫曹操像刘表一样让渡给他大量的权力。

    眼看运粮船缓缓接近,藏在暗中的蔡瑁捏了把汗,思来想去,还是准备跟陈群争一争。

    可就在这时,他听见了一个呼唤声:

    “可是蔡叔父当面?蔡叔父近来可好?”

    这声音有些耳熟,让蔡瑁一时想不起是谁,他略略犹豫,还是站在船头向远处眺望,果然看见对面的船上站着一个自己有点眼熟却一时想不起是谁的少年。

    咦,他是谁来着?

    这也不怪蔡瑁。

    他之前的主要敌人是刘备等人,怎么会特意留意关羽那个乳臭未干的儿子,倒是他手下的主簿颇为乖觉,略带几分惊恐道:

    “君侯,此人好像是……关羽之子啊?”

    “啊?”

    蔡瑁瞪眼看过去,只见远处关平的面孔逐渐清晰可辨,居然跟印象里关羽家那个总是对自己瞪眼的少年有几分相似。

    这,这……

    “蔡叔父,久违了。”

    关平在船头朝蔡瑁下拜行礼,满脸笑容:

    “小侄云山,前次多劳蔡叔父关照,此番来江陵送粮,还请叔父行个方便,放小侄登岸吧!”

    众目睽睽之下,连曹洪都敢当街殴打的蔡瑁立刻打了个寒颤。

    谁是你叔父,别特么乱认亲戚,我跟你哪有半分关系?!

    这关家大郎之前搅得江陵天翻地覆,这次怎么从襄阳过来了,还在给乐进送粮?天知道他又打了什么鬼主意。

    蔡瑁不愿意让他靠岸,可关平的船越来越近,还一口一个叔父叫着,蔡瑁下意识地想要挥手将关平直接擒杀,可他心中又猛地转过几个念头,勉强挤出一丝笑意:

    “原来是云贤侄,令尊可好?我那外甥没跟你一起来吗?”

    关平之前一直悬着一颗心,生怕蔡瑁喝破自己的身份,那他只能调头就跑,见蔡瑁居然熟稔地跟自己打招呼,他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真诚的微笑。

    “家父好极,此番只有我自己来。等交割了公事,再去叔父府上拜见。”

    “哈哈,我与令尊十余年不见,汝都长大成人。还是公事要紧,改日吾要与令尊畅饮几杯!”

    蔡瑁这话说的很明白。

    我以前是认识这个姓云的他爹,但是十多年不见,认错人也是很正常的。他又警告关平,闲的没事别来我这。

    关平微笑着又拜了拜,蔡瑁也趁机摆出一副不跟小辈为难的姿态让众军散去放关平登岸。

    陈群终于松了口气,赶紧上去迎接。

    关平请教了陈群的名字、官职,又从容地递交了徐晃、乐进的军令,马良和王摩也上来拜见,将之前遭遇江东水军,众人拼死作战,损失两条船才好不容易杀出来的事情原原本本说给陈群。

    陈群松了口气,亲手扶起关平,又帮他拍了拍衣服上的尘土,和颜悦色地道:

    “坦之啊,我久闻令尊当年抵抗孙坚的义举,想不到今日居然看见义士之后,实在是欢喜。你这次颇立功勋,以后还得多多读书习武,为朝廷做事才是。”

    关平强忍着才没笑出来——他随便编了个爹的名字和实际,陈群居然装出听说过,实在是搞笑至极。

    “我,我等损失两艘运船,还望丞相莫怪。”

    “哎,这是什么话?能从周瑜手下逃出生天已经颇为不易,丞相岂能苛待义士?改日若有机会,我引汝参见丞相!”

    关平一脸黯然:“败军之将何足言勇?我军苦战几番,全仗季常兄果断放弃运船这才逃出生天,哪敢去丞相面前丢人。”

    陈群心道当日大战定是极其惨烈,这小子定是抛弃了战友才勉强逃出来,因此怕曹操询问之下露馅。

    这也是人之常情,倒是无所谓。

    他摇了摇关平的手掌,温和地像大哥一样:

    “胜败不过兵家常事,羞见丞相也……嘿,也罢了,最近丞相的心情也不好。

    以后在江陵城里要是有什么事情尽管报陈某的名字,我一定帮你处置。”

    陈群这种正规大族出身的人当然懒得跟这种乡野之人结交,但他意外从关平的话中感觉到了一点机会。

    现在曹军跟蔡瑁的关系处的很僵,一直找不到和解的机会,这个小儿勇猛,又颇得马良推崇,连王摩这样的老卒也对他毕恭毕敬,肯定有点本事。

    若是能好好利用此人,说不定能打破现在的僵局。

    陈群这个参军可是有兵权的,若是好好调度,将力保军粮畅通的功劳都揽到自己身上,那又是天大的功劳。

    关平心中暗喜,忙道:

    “那就多谢陈参军关照,某原为陈参军拼死杀贼。”

    陈群心道这种乡野之人果然好忽悠,稍稍折节下交就能让他感激涕零。

    他脸上略略露出几分矜持之色:

    “好说好说。儿郎们也都辛苦了,嗯,这三船粮食也不多,都赏给手下的儿郎们吧!”



    第56章 钱能补拙

    

收小弟肯定得先给点甜头。

    江陵本来不缺粮,只是缺信心,关平的到来证明曹军可以打通水道,他的毕恭毕敬又让陈群很有面子,这几船粮食干脆全送给关平就是。

    嗯,反正不是我家自己的粮食,到时候随便在曹公面前谈谈人心之类的事情就能糊弄过去。

    关平没想到还有这种慷他人之慨的鬼才,赶紧连连叩首,陈群越发得意,喊来自己的亲随,将他的手令送给关平一件,吩咐关平若是有事可以来寻他解决。

    弄完了这些事,陈群的名士做派又发作,懒得跟关平继续多说。

    他大袖一甩,心道我做事原来这么容易,这就是名士和普通人的区别。

    多年前陈群也曾经跟穷困潦倒的刘备混过一阵子,那时候的刘备如一只没头苍蝇一样,身边都是一群武夫,文士要么是腐儒,要么就是陈登这种湖海之士。

    陈群今天折节下交的姿态就是学自刘备,但他还是做不到像刘备一样跟这些武夫同吃同住抵足而眠。

    哎,算了,就这样吧。

    有陈群的帮助,关平很快就找到了落脚之所。

    陈群一股脑把三艘船共三千石的粮食全都赏给了关平以表彰他手下士卒的勇猛,关平看着白花花的粮食不禁有些上头。

    当时进攻文聘的时候废了这么大力气才抢来了一艘船的粮食,还是当名士好,连看都不看,随手就把粮食送人。

    这就是传说中的名士风度啊,学吧,学无止境啊。

    有这么多粮食在,关平跟马良稍作商议,决定只留一成口粮应急,剩下的……

    都卖了。

    周围的曹军士卒听说有人敞开卖粮眼睛都直了。

    这年头严重缺粮,粮食比钱都好用。就算这支水军上岸后可以吃军粮,但也面临着上官的克扣。

    这么多粮食能解决很大的问题,就算要卖一部分,何必全卖了。

    他们打听到云山是刚刚投降的荆州山贼,脸上顿时都露出了鄙夷之色。

    败家子啊。

    果然是山贼做派。

    听说有粮食买,周围众人纷纷拿出钱、布来大量采购,蔡瑁和曹洪的手下达成了难得一致,纷纷找机会赶紧把手上的钱花出去。

    因为是卖方市场,代替关平出面的马良和王摩自然能从容拿捏一番。

    他首先表示,重量不足的钱绝对不要,掺水的布也不要,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场面一时非常尴尬——

    这就得说说当前的经济情况。

    汉代很长时间以来一直在使用五铢钱,根据考古发现,汉代强盛时期一枚五铢钱有10g左右,“大五文、无文章、肉好无轮郭”,堪称艺术品。后来桓灵二帝因为某种不方便说的原因开始搞来搞去,单重降到了4。3g,这勉强也算说得过去。

    可后来董先生改变了这一切,他先一脚油门到底弄出来了0。5g的钱,后来还嫌不过瘾,居然弄出了掺杂铅和锡的假钱,直接一波干爆了古代商品经济的萌芽。

    但董先生这货也没蹦跶几年,理论上曹操还是有机会改变这一切,但众所周知曹操是个文人,不是个经济学家,他这么多年一直干干干,有兵有粮就满足,在董卓废除五铢钱后的第17年,也就是今年,刚当上丞相的曹操突然一拍脑袋。

    我靠,这么多年我居然忘记铸币了!

    忘记铸币了!。CoM

    于是曹丞相赶紧“还用五铢钱”,想尽量显得跟小时候一样世界正常点,为未来某些不可说的事情打好基础。

    但是不懂经济学的曹操愕然发现,我都恢复五铢钱了居然还是没人用……

    这是因为在建安元年,为了拯救气运之末的大汉,曹操决定接受个性鲜明的几位谋士建议,开始屯田!

    屯田的政策确实给曹军提供了大量的军粮,成为他们获胜的关键,但问题来了,所有的粮食都变成了曹操的军需,市面上什么都没有,严重的通货紧缩之下钱有个屁用?

    曹丞相不懂军事,手下众人搞经济的水平各个宛如杰弗里·萨克斯,也只好开摆,把问题留给儿子、孙子,曹魏完蛋的时候都没有解决。

    现在马良说了,老子只要钱,足值的铜钱,你们拿不出来就别在这里待着了,留给有需要的人吧。

    关平的目光穿透人群,落在远处的蔡瑁身上,蔡瑁被这谜样的眼神看得怦然心动,忍不住排众而出,昂然道:

    “我全要了!”

    众所周知,荆州闹黄巾并不是很凶,也没有遇上董先生,之前曹操等人中原大战也没有牵扯他们。

    这地方缺盐缺马,又水运发达,想不搞商品经济都不行,刘表在的时候就到处囤钱,荆州各家利用贸易赚得盆满钵满,各个都不缺钱。

    曹军买不起不要紧,我有钱,我溢价,我全要了。

    市面上最好的良米也就400钱一石,蔡瑁就按最高价,全包了。

    他到没有没品到故意气这些贱民一样的北军士兵,他之前就想证明一件事——

    跟我姓蔡的混,才能吃饱穿暖,在荆州,我说了算。

    他和颜悦色地走到关平面前,盯着关平那双跟关羽颇为相似的丹凤眼,脸上的笑容颇为诚恳。

    “贤侄的生意好做,这钱嘛,叔父这就给你送来如何?”

    关平哪里看不出蔡瑁的心思,他低声道:

    “多谢叔父,以后若是还有生意,还请叔父……”

    “呵呵,一起发财。”

    哎,蔡瑁越看越觉得关平顺眼,觉得自己刚才的决策实在是太正确了。

    弄死关平等于跟刘备翻脸,堵死自己所有的后路,这对曹操有好处,对自己又没有好处,还不如大家一起老老实实地做生意,有钱当然要一起赚呀。

    关平和马良对视一眼,悄然起身道:

    “今天叔父这么照顾生意,小侄自然也不能要价太高,不然要被长辈训斥。这2700石粮总价108万钱,小侄去个零头卖给叔父如何?”

    “哦,呵呵,贤侄说的不错,那我就不客气了。一百万是吧,我这就……”

    “叔父哪里的话。”关平笑道,“分明是十八万,叔父是不是算错了?”

    十八万!

    蔡瑁稍稍吃了一惊,随即有些犹豫。

    买卖买卖,各取所需,各不相欠。

    可这两千七百石粮米居然只卖十八万,那跟白送已经基本没什么区别。

    蔡瑁深知天下没有白吃的饭,他的呼吸略略沉重,冷静地盯着关平的眼睛,想看出这位大侄子到底在想什么。

    许久,他才吐出一口浊气。

    “贤侄说的不错,我年纪大了,这都算错了。”



    第57章 以下犯上

    

后世某人做过一个非常精辟的论断。

    有300%以上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去冒绞首的危险。

    粮食在这个年代代表着财富、权力和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