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关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小关公- 第2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伙同曹丕做出的事情合该受死,但我还是不愿意杀你。

    这并不是因为我们往日的交情,或者你为大汉做出了什么,而是因为令尊当年的功劳。”

    “当年讨伐董卓,众将裹足不前,孙文台何等英雄,率先攻入雒阳,为天下英雄仰慕。

    令兄孙伯符虽然狂妄滥杀,但若是说天下英雄,他也当得。”

    “江东的大事托给你,你都做了什么?

    是为大汉杀贼,还是大会天下英雄共击不臣?”

    刘备本来还颇为激动,可说着说着,他的声音里已经带了浓浓的惋惜。

    “当年大战,你给了我一块容身之地,我还得谢谢你。

    不过以后咱们就别见了,我不愿再与你多言。”

    刘备大袖一甩,匆匆转身。

    关羽张飞也鱼贯退去,只有孙权怔怔地站在原地,看着刘备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

    “关将军。”

    “在。”关平没想到孙权还会呼唤他,径自向前走了几步。

    这位曾经的一方霸主看着远处刘备的身影,表情颇为复杂地道:

    “若是江东能尽归汉室,后世史书会怎么评论我?”

    关平凝神思考片刻,摇头道:

    “我也不知,但应该能说一声……汉臣吧!”



    第408章 再见乐进

    

刘备原以为兴复汉室的战斗还要持续很久很久。

    可没想到经过这一战,他居然已经看到了有生之年复兴大汉的眉目。

    孙权被俘之后,已经有不少江东人表示愿意为刘备效力,以江东之地欢迎刘备到来。

    当然还有很多人不服,但刘备知道,他们服的那一天一定不会太远。

    孙权蹲了几天,本来还想展现一下自己的不合作姿态,可被押到襄阳的他见到了死在乱军中的凌统尸身,不禁呼吸一滞。

    他缓缓观察周遭的一切,吴军全军溃败的惨烈景象让这位曾经统帅一方的诸侯几次险些昏厥,更是忍不住嚎啕大哭,眼泪不住地流淌出来。

    凌统追随孙权多年,是孙权最信得过的猛将之一。

    他和他的父亲都为了孙权的大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环顾四周,那一个个满脸迷茫垂头丧气吴军士兵也个个白发,见孙权的眼神投过来,脸上也都露出沮丧和极度痛苦的神色。

    天下大乱已久,众人已经付出的实在太多,皇图霸业的宏大篇章之中夹杂着是无数百姓和芸芸众生蝼蚁般的鲜血。

    我既然已经败了,也该……认了吧。

    犹豫许久,孙权终于承诺向刘备投降,不止如此,他还允许手下的文武以汉臣的身份回到汉军之中——

    这个非常重要,在二元君主制的时代,不少孙权征辟的官吏认为孙权只要不投降,他们就必须跟孙权一条路走到黑,于刘备顽抗到底。

    江东也有不少孙权的死忠准备拥立孙权的儿子继续向魏国称臣与刘备周旋,而现在孙权命令这些人投降,还想抵抗的没了借口,不想抵抗的也有了投降的理由。

    刘备也对孙权的表现展现出了几分善意。

    他下令释放孙权的宗族,并且将还愿意跟随孙权的府吏送还到他的身边,让孙权得以以徐州牧的身份维持自己的尊严。

    众人无不希望这是一个好的开始,说不定天下就要平定了。

    这次大战取得全胜,荆州众人都劝刘备坐镇襄阳,称帝与曹丕对峙。

    反正刘备麾下众人都知道,乐进现在完全在马良的掌握之中,只要马良愿意,他能随手结果这位百战猛士的性命。

    但刘备想都没想就拒绝了这个要求。

    他并没有忙着进城,而是准备好礼物,让关平与司马孚一起,代表汉中王特使的身份拜见这位大汉荆州牧、征南大将军。

    关平欣然从命。

    尽管多年前与乐进的相识别有用心,但这位曹操帐下的厮杀猛将这几年确实帮汉室做了不少事情。

    在云山的身份还不能暴露的时候,也是他一直想方设法周旋,帮关平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光。

    现在关平也该公开自己的身份,跟这位襄阳的土皇帝好好聊上一聊了。

    他准备了大量的礼物,亲自驾牛车奔赴襄阳城,而乐进听说关平的到来也几乎没有一丝犹豫就立刻整理好衣冠,欢欣鼓舞的道:

    “是坦之来了?太好了,这太好了,快,带我去见坦之!”

    乐进已经知道了云山的身份。

    这位曹军的猛将听闻自己从草莽中选拔出来的那个小将居然是关羽之子关平,不禁感慨造化弄人,自己居然一手栽培起了毁灭自己半生心血的人。

    他这些日子心虚复杂,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可听说关平来拜见他的时候,这位猛将的脸上还是立刻露出了难以掩饰的笑容,毫不犹豫地奔出城去迎接关平。

    “末将云山,拜见将军。”

    看见头发已经白了大半的乐进,关平顿感恍若隔世。

    他在城外大庭广众之下下拜,向这位提拔自己的老将行礼拜谢,乐进看着云山谦恭的模样,之前的种种忧虑顿时烟消云散,三两步上前拉住关平的手掌将他拉起来,赞叹道:。c0m

    “好个少年将军,果真是好手段。”

    云山虽然是关平,可他在曹魏帐下却扎扎实实打出了好几次的大胜。

    尤其是关中大战击退韩遂马超的十万联军,又深入西凉消灭多年威胁大汉的各部胡族,让大汉收回了阔别已久的土地。

    这份功业,乐进当时便听得拍案叫绝,忍不住连连叫好。

    现在关平就在眼前,这位武人出身的一方诸侯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激动,拉着关平的手跟他连连攀谈,就在城外便聊起了这天南地北的战事、

    实在地让马良可以随手拿捏,可正是如此关平才对他好感极佳。

    两人已经暂时面对了现在的局势,径自坐地聊起了一场场激烈的战斗,关平一边说,乐进一边羡慕地连连颔首,不住地用手比划,认为若是自己身在战场应该如何应付。

    这些年乐进沉迷文事,当真是久疏战阵。

    现在听关平讲起了战场上的种种精彩,乐进忍不住连连感慨。

    “我这久疏战阵,听坦之如此悍勇,心中……心中好生歆羡啊。”

    关平攥住了乐进的手掌,微笑道:

    “将军还想继续领军吗?”

    乐进一怔,微笑道:

    “刘使君还想让我领军?”

    乐进大半的从军生涯都在追杀刘备。

    尽管后来暗中跟刘备合作也不过是被马良和蔡瑁等人一直蛊惑,本心里乐进一直对刘备颇多防备,生怕自己的黑历史之后被刘备揭穿,落到极其窘迫的下场。

    关平缓缓颔首道:

    “某为乐将军一手提携,若是乐将军想要再领精兵出征,某一定在汉中王面前分说,定要让将军遂愿。

    若是将军想要在襄阳久住,那也如将军所愿。汉中王说将军功大,若是将军愿意,荆州牧的位置可以永远留给将军。”

    “此话当真?”

    乐进万万没想到关平居然会对自己做出这样的承诺,不禁愣在原地。

    如果是别人的承诺可能不作数。

    可关平对刘备军的有极其重大的意义,他的亲口承诺已经不亚于刘备的承诺,也就是说……志在天下的刘备居然允许乐进继续在荆州这天下要害之地上保留自己的势力?

    “不错,汉中王说了,乐将军多年一直是大汉股肱忠良,对汉室的贡献极大,此番能振兴汉室,绝不能忘记将军的赫赫大功。

    若是将军愿意领军,汉中王一定会将精兵送与将军,若是将军愿意在此留守,汉中王也愿意亲封将军为一方牧守,绝不违背今日誓言。”

    乐进就算再愚蠢也知道这一定是关平在刘备面前周旋。

    当年自己的善意生根发芽,尽管他从没有真正心怀已经垂垂老去的汉室,可因为他提拔了关平,却依旧成了多年为大汉奋战的老臣。

    乐进哭笑不得,忍不住一把抱住关平的脖子。

    远处的武士纷纷拔刀在手,只有司马孚微笑着摆摆手,让大家不要紧张。

    乐进哈哈大笑道:

    “我这么多年哪里立了什么功劳?

    就算汉中王抬举我,我也不能贸然认下,不然后世说起,还不是笑话我乐进贪天功为己有,当真是可笑至极?”

    这位之前没什么算计的武夫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也渐渐学到了不少人情世故。

    他提携了关平,这对刘备军已经算是天大的功劳,如果不贪恋功劳,刘备就相当于欠了他一个巨大的人情。

    以刘备和他麾下众人的性子,这份恩情说什么都得以涌泉相报。

    无法报答的恩情才会一直让人念念不忘,乐进决定好好利用这份恩情,不仅给自己谋个稳定不变的未来,更要给子孙后人谋个与国同休的恩情。

    “我久疏战阵,好多年没有用兵了。

    此番讨伐汉室叛逆,汉中王若是信得过我,我愿意领军出征,让汉中王看看我乐家是世代忠良!”



    第409章 我看破了

    

洛阳城中的曹丕坐立不安。

    他已经通过自己的眼线听说现在局势不妙。

    当年竭力支持曹操打赢官渡之战的颍川世族已经不愿意再给曹丕卖命,他们纷纷找理由拒绝了曹丕的各种安排,自家的子弟和人才都开始暗中离开洛阳返回许都。

    曹丕一开始还能忍耐,可随着离开洛阳的人越来越多,曹丕的心情格外焦躁。

    偏偏在这个时候,他听说了一个让他更加头疼欲裂的消息。

    臧霸听说曹仁攻打宛城不顺,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公开给徐州、青州、兖州各地的刺史郡守发信,号召他们跟自己一起反抗曹丕。

    如果是臧霸的暴脾气肯定会让众人站队,不表明态度的臧霸直接动手开打。

    可现在臧霸有个叫陆逊的合作者。

    在陆逊的建议下,臧霸再给各地刺史郡守的书信上写的格外诚恳——他先回顾了一下自己当年被迫做贼的岁月和大汉当年的荣光,又说起当年追随曹操对抗故大将军袁绍,为了汉家江山拼死作战,曹操也一直在反复强调说自己是大汉的股肱忠良,起兵作战都是为了恢复大汉这个古老帝国的荣光。

    曹丕篡汉;不仅是背叛了曹操;也是背叛了无数追随曹操起兵的仁人志士。

    臧霸相信如果一开始曹操就说要谋反称帝,绝不会有这么多人跟他并肩作战。

    他很理解大家的惶恐和不安,如果曹丕有乱命,大家想跟臧霸并肩作战的都是臧霸的好兄弟,一时转不过弯来或者因为某些原因不能立刻反正的也不要紧,只要不继续当反贼一切一切都好商量。

    这诏书言辞恳切,将一切的罪责都推给了曹丕一人,甚至没有否定曹操和之前追随曹操作战的众人为兴复汉室立下的种种功劳。

    出身名门的陆逊虽然没有颍川世族这样的名气,可毕竟也能揣摩到众多世族的心态。

    曹丕篡汉,有拥戴之功的世族也不算太多,起码徐州当地人是彻底没有捞到任何好处还白白遭到了一波波的屠杀,心中惶恐之余也非常无奈。。c0m

    现在好了;臧霸的诏令让他们陡然找到了方向。

    徐州,尤其是徐北的官吏认为机会到了;纷纷揭竿而起,拿出迎接汉室归来的大旗响应臧霸。

    臧霸也知道自己得罪曹丕已深,必须拿出汉室的最大忠臣、最大股肱的旗号。

    他对周围的一切投靠者来者不拒;在老根据地梁山与众人结盟;表示有本事你曹丕就来,我是绝不会向你低头。

    臧霸造反,曹丕也知道必须要抓紧扑灭。

    可他现在手上的兵力严重不足,大军在宛城战场盘踞难以摆脱,关中的夏侯惇身体也每况如下,守卫洛阳的兵马都不足,别说再去对抗实力强劲的臧霸。

    曹丕无奈,只能用自己的好文采写信好言安抚那些东方的世族,并且开始疯狂给他们加官进爵,希望他们能自带干粮去剿灭臧霸。

    同时,他派司马懿和桓阶去游说中原的各大豪族,跟他们晓以大义——

    魏国初开就遭受大难,现在跟随曹丕,以后曹家绝不会亏待大家的子孙后人。

    若是追随刘备这些半路投奔的中原世族论功劳不如元从的关张等武夫,论亲厚也比不过荆州那些舍命相随的世族。

    云山在关中、霍峻在宛城都不曾给当地的世族好脸色,你们如果这时候不跟曹丕站在一起,等刘备到来的时候未必有什么好果子吃。

    这话倒是当真给了中原世族不小的震撼。

    他们这么多年都是追随曹操;尽管有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