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点点头,凝神片刻道:
“眼下云坦之以征讨汉中为名,逡巡关中汉中之地不前,怕是也知道孙权之事,想进入汉中,与益州刘备连成一片。
若是果然如此,我等绝不能坐视不理,当令夏侯将军立刻截断云山粮草,并令云山返回长安为他庆功,且绝不牵连他人,云山若是不来,便是以一己之私牵连甚众。
若是他来了长安,不管他是不是关平,都立刻将其送回雒阳,以后不让他领军便是。”
“不让他领军,还以魏王之妹妻之,待天下平定,再做主张。此事纵然有人胡言,也不好乱说什么。”
听完司马懿的建议,曹丕缓缓点了点头。
“不过,还有一件事。”曹丕颇为紧张地道,“若是云山进攻长安呢?”
长安的大将军夏侯惇领军作战的手艺大家懂得都懂。
夏侯惇治军的手艺挺不错,但是打仗的手艺嘛……
大家懂的都懂。
尤其是在关中这地盘上率军应付云山这个很可能叛变的猛将,曹丕是不相信夏侯惇有这个本事。
现在曹军的精华大军都在关中一带,如果更换一个领军之人等于明说要针对云山,这样云山再谋反,那就真没话说了。
司马懿踌躇片刻道:
“临时调人只怕是不行,但是现在长安正好还有一员宿将可以调遣。
有此人在,云山不足为惧。”
“何人?”
“之前魏王想让常军师统帅大军对抗孙权,现在孙权已经退兵修好,现在常军师倒是可以暂时不动。
常军师虽然长期跟云山共事,但此人身世清白,不慕名利,之前多次说想要告老,并以贪虐自污,此人必定不是云山一党,可以大用。”
曹丕眼睛一亮,赞道:
“孤怎么就忘了常军师?”
常雕之前在关中激战许久,这次远征也证明了他的本事。
现在孙权退走,没一年半载没法再入寇,将云山等人一一平定就成了重中之重。
常雕还是曹仁的亲信,有此人在,肯定万无一失。
“好,就如此!”
曹丕长长的舒了口气,感觉似乎一切都迎刃而解。
不管云山是不是关平,只要解除了他的军权都好说,如果他狗急跳墙,也有应对的方法。
现在……
“嗯,让他回雒阳,该用什么理由呢?”
“呵呵,这个好办。”司马懿的眼中闪过一丝精芒,“子桓,最近天下祥瑞无数,民心思明主。孙权十万大军覆没,难道只是张文远等人奋战之力?非也,此乃天命所归!”
司马懿说着,眼中的炽热似乎喷涌而出,看得曹丕忍不住向后退了一步。
“天子,不,刘协已经说了好几次要禅位给魏王,难道魏王心中真的没有取而代之的念头?
魏王!曹子桓!只要你点点头,这天下三分有其二在你手中!这个理由,能不能让云山回来?能,还是不能!?”
曹丕只觉得眼前阵阵模糊。
多年的等待,即将实现愿望的时候他反到胆怯起来。
我要成为天子了吗?
受命于天,我真的能承受这天命吗?
曹丕也知道,天下远远没有到归一的时候,他现在称天子多少有点名不正言不顺。
但是……
“仲达说的对!”曹丕能感觉到自己的心在不断地猛跳,他咬紧牙关,尽量让自己的笑容饱含威严,“是时候了,是时候了!”
第374章 天数有变
曹丕感慨自己终于明白了当年的尧舜是怎么回事,这场禅让的闹剧终于走到了尾声。
新年的第一天,曹丕终于宣布不再一而再再而三的辞让,顺应天命,承接大汉的道统,登基为帝。
曾经的大汉天子坐着牛车屈辱地从许都赶来禅让,将承载了大汉多年辉煌的玺绶送到了这位新皇帝的手中。
周围众人纷纷下拜欢呼;庆祝这一历史的时刻,从此开始历史终于翻过一页,大汉的天下开始由曹丕主宰。
兴亡谁人定?
不好说,但曹丕看着无数恭敬地拜倒在他脚下,谦恭地请求他顺应天命的人,心中的踌躇满志可想而知。
从今天开始,我就是天下的主宰了!
他微微有些茫然;目光所及之处;似乎又看到了宛城的火;和火光中一去不返的大哥。
“传谕,改雒阳为洛阳。从今日起,改!”
“唯!”侍者谦恭领命。
曹丕随口一言就完成了这次变革,以水德代替火德,命令被人无条件执行的感觉真好。
曹丕舒了口气,又说春日万物生长,此乃劝农养兵之时,令各地牧守暂时按兵不动,以免有伤天和。
之前立下汗马功劳的云山、乐进等人许久没有返回,现在新皇登基,也该回来看看了。
改朝换代,这样的大事绝不是三言两语以大局为重就能推脱。
云山和乐进如果不愿回来,那就跟造反没有区别了,曹丕名正言顺掐断给他们的供给也毫无问题。
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
曹丕说春日万物生不愿动兵,就看看云山和乐进有没有这样的良善念头了。
虽然这年头消息传递并不通畅,但称帝这种大事还是由最快的马、最精悍的使者向四面八方传递。
大汉倒下了,新生的曹魏取代了大汉的法统。
现在大魏明面上的版图十分巨大;已经囊括天下三分之二,只有益州和荆州的南部还在贼寇的掌握之中。
如此规模,已经不亚于当年刘秀称帝时的模样,而且现在刘备一直还没有夺下益州,荆州的南部也是传统的荒蛮之地,天下最富庶、最精华的土地和最优秀、最睿智的文士都掌握在曹丕的手中。
天命的分量,不是谁都可以撼动。
“上天有好生之德,云将军宽仁,在关中和雍凉都深得民心。M。。coM
现在天下平定,民心思安,云将军功不可没,朕召云将军回朝,以其为车骑将军、南皮伯,以公主妻之……朕,想跟云将军谈谈,谈谈当年先帝在时诸事,谈谈以后匡正社稷之事。
朕绝不怀疑云将军!愿此生与云将军为友;不以君臣相隔!”
曹丕这次可谓是下了血本。
南皮伯。
名字听上去怪怪的;但已经超过了汉臣最高为侯的界限;足以表现出对云山的诚意。
车骑将军也仅次于夏侯惇和曹仁,犹在曹洪之上。
曹丕的两个妹妹曹宪和曹节之前因为种种事不能下嫁,此刻曹丕也直接遣人先送到长安。
只要云山愿意离开驻地,哪怕先到长安都行。
如果云山这都拒绝……
哼,那就别怪朕,别怪天子之怒了!
·
关中,夏侯惇一直关注着事情的发展。
得到曹丕称帝的诏书,他长长地舒了口气,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
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孟德,你没有做到的事情子桓还是做到了。
我们拼死奋战多年,现在终于改朝换代,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切。
青史之上会有我们的名字,但愿……
不是王莽的那种名字。
当年王莽篡汉的时候支持的人绝对比反对的人更多。
只是没想到后来急转直下,王莽居然迅速走到了陌路,他的人头还成为了历代珍藏,代代相传。
因为王莽的下场实在是太惨,数百年的正统一直悬在众人的头上,威慑所有想要篡汉的人。
曹操做了大量的准备,曹丕终于走出了这一步,现在就看……能不能完成最后一步了。
大汉一统天下,谓之天命所归。
天人感应深入人心的时代,只有尽数恢复大汉的每一寸土地才能真正说明自己得到了大汉的传承。
不然就算占据了天下三分之二,那离承受大汉的天命也还差得很远。
夏侯惇啊夏侯惇,就差一步,你就能含笑去见孟德了!
关中的冬天对夏侯惇非常不友好,
他亲自带领士兵修筑水利,感染了风寒,最近一直感觉身体不适,但他依旧兢兢业业地工作,让关中的春天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只是这样的景象,不知道还能保持多久。
“巨鹰,你怎么看?”夏侯惇问身边的常雕。
常雕回到长安之后在某人的建议下直接开始装病,并一个劲地给曹仁写信,表示孙权算个屁,有天子的天命所在,孙权小丑根本不可能打进中原。
夏侯惇当时身体不舒服也没管他,等养好身体,孙权已经退了,现在倒是没必要让常雕回去。
现在接到曹丕的命令,让常雕配合夏侯惇主持关中军事,这让夏侯惇的心中对常雕不禁多了几分佩服。
常雕一定是之前就预感到了什么,预感到孙权一定会失败,预感到之后他还有更重要的使命,这才一直等在此处。
现在,他一定有更好的方案。
常雕被夏侯惇的独眼看得浑身发抖,很多次想直接夺路而逃。
早知道这样,还不如当时直接跑去迎战孙权算了。
他当然知道云山就是关平,现在曹丕很明显也知道了此事,关平一旦被逼反,肯定会跟夏侯惇正面冲突。
他们不知道是听哪个鳖孙的主意,居然要让常雕作为前锋去讨伐云山!
“这个,大将军啊,我……我手上的兵马都在云将军手上,若是……”
“我知道。”夏侯惇严肃地道,“我是问,你知不知道云山是关平?”
夏侯惇的表情非常严肃,瞪得常雕恐惧非常。
他想推说自己不确定云山的身份,可现在云山大概率要被逼的直接跳反,手上已经没有兵马且推说自己什么都不知道的常雕说不定会被性如烈火的夏侯惇以失察之罪直接拘禁处置,若是说知道……
知道之前还不说,这又是天大的罪过。
常雕的心思飞快地转动,只能硬着头皮道:
“我,我当然知道云山就是关平!”
“啊!”夏侯惇惊呼一声,难以置信地看着常雕。
他之前心中一直有个侥幸的心思,认为孙权不过是一次普通的离间,只是因为曹丕的性格太拧巴才刚好上当。
可常雕居然也说云山是关平……
那,那就不一样了!
常雕的校事手眼通天,之前从来没有预测错误,现在他说云山是关平,这岂不是说……
“你之前为什么不说?”夏侯惇咬牙叹道,“我等一手令其坐大,现在关平尾大不掉,已经成了大祸,这,这可如何是好!”
常雕这会儿已经组织好语言,随即道:
“大将军,我之前一直不说,都是为了大魏,也是为了将军啊。”
“啊?”
“听我慢慢道来——将军,之前是谁提拔的云山?”
“还不是乐进这厮?”
“大将军再想想。”
“还……”
一提起云山的恩人,众人肯定都会先想到乐进,可夏侯惇转念一想,若不是之前自己对云山全力支持,云山怎么可能迅速崛起?他能从乐进的手下化身为一方大员,夏侯惇的支持在其中发挥了极其重大的作用,夏侯惇甚至一度认为可以以云山来牵制乐进。
现在走到此处,夏侯惇顿感如芒在背,沮丧和后悔瞬间将其吞没,一时有些茫然。
常雕谄笑道:
“我一来是照顾大将军的面子,二来嘛……嘿嘿,也是觉得云山还有用处。”
“将军细想,他若是在荆州,粮草军械完全由乐进此贼提供,自然无比嚣张,我等拿捏不得。
可他之后来了关中,又远征凉州,就算他有三头六臂,这不是也得仰仗大将军供应钱粮?
之前我主动提出要去凉州,还是先行一步,就是为了防止他占据凉州生乱,现在他又被迫回到关中,这军需不是还拿捏在大将军手中?此人收复雍凉,击退马超韩遂,就算他是关平,也是为大魏立下大功,又有何惧哉?”
第375章 善意的谎言
常雕为了照顾夏侯惇的情绪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
他告诉夏侯惇,其实他早就掌握了关平的动向,只是为了利用关平所以一直隐忍不发,但通过自己过人的才能让关平现在也没什么稳定的进展,没能在凉州站稳脚跟,依旧要仰仗夏侯惇的鼻息。
这让夏侯惇非常感动。
正如常雕所言,如果关平和乐进等人连成一片;有了稳定的地盘,想要征讨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大魏的一切都将被他们破坏摧毁,夏侯惇将成为大魏最大的罪人。
他拉住常雕的手,感慨地道:
“还好有常军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