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疼,真是头疼啊。
孙权临时起意的举动真是快把张昭给逼死了,他垂头叹息许久,还是无可奈何的道:
“说来说去,还是仲谋的错。云长想要兴师问罪,也是人之常情。
我……我亲自去一趟云长军中,请云长罢兵!”
“啊?”众人齐齐大惊。
以张昭的名气,确实有这个面子。
但若是关羽就是想借题发挥呢?
“还得通知仲谋,让仲谋做好准备,起码要给柴桑再增兵一万,以免出事。”
第363章 你得解决此事
孙权这次聚集十万大军,基本放弃了西边的防御。
因为他很清楚马良等荆州世族的本事,他们已经控制了乐进,在上游的这支大军已经没什么威胁。关羽的人品他也很清楚,这个人一心以北伐为念,在扫平中原之前关羽说什么也不会投入东征。
于是他放心大胆地挥兵进攻合肥,十万大军先攻破了之前一直难以拿下的当涂,又把合肥北边与寿春的联系截断,让合肥彻底成了一座孤城。
孙权还是个知耻后勇的人,他总结了一下之前的几次失误,决定在这跟敌人展开一场热血大战,如果曹丕的援兵敢过来就把他们杀得血流成河。
而先头部队现在也在诸葛瑾的指挥下开始三面包围合肥开始展开猛攻。
张辽和李典作战非常勇敢,拼尽全力指挥守军抵抗。守卫合肥的士兵之前非常信任之前屡立奇功战无不胜的张辽,再加上孙权对一直难以攻破的城池往往会用屠城来泄愤,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城中的守军抵抗意志居然极其坚决,屡屡打退诸葛瑾的进攻。
诸葛瑾虽然是深得信任的儒雅名士,可指挥作战的水平着实有待提高,他见城中的守军抵抗非常坚决,只能站在望楼上干着急。
其他的甘宁、凌统、吕蒙等人也站在望楼上观望,他们虽然看出了城池的不少破绽,但生怕说出来之后诸葛瑾伸手一指让他们去攻城,所以也都选择缄口不言,就看着诸葛瑾麾下众军不断的消耗。
当年张飞在周瑜麾下的时候见周瑜和程普不断出兵猛攻江陵城不下,也曾经登上望楼瞭望,很快发现先了一个问题。
周瑜麾下的士兵损兵折将之后没有补充,每次登城的都是不熟悉城池守军情况的半新人,因此打的非常艰苦。
当时张飞问了一个灵魂的问题——为什么不给之前登城损兵折将的几个囤、队补充一些兵马,让那些百战余生的士兵带着新兵作战,再有损失之后再补充,起码打起来的时候有几个有战斗经验的老兵带着,打起来的时候起码有人能知道在关键时刻应该怎么办。
但周瑜和程普看了张飞一眼,都表示张飞不会打仗,把打了一辈子仗的张飞给说的抑郁了,好久不敢随意出主意。
实际上也不能说是张飞不能打仗,只能说张飞完全不懂这支构成非常复杂的东吴军团。
孙家父子是江东人,但江东的本地世族根本不待见这些土地主出身的厮杀汉,他们起家的淮泗精兵在周瑜死后元气大伤,鲁肃还没有周瑜那样说一不二的气魄,淮泗已经开始渐渐分裂。
除了淮泗精兵外,最能打的甘宁跟所有人的关系都非常不好,他一贯我行我素,要打就自己动手,也不愿意配合其他人作战。
诸葛瑾调度大军攻城一阵,已经有些不支,但他知道若是自己主动退了,将主攻的位置交出来,日后抢占中原也不会以自己麾下为主攻,这样会严重影响己方后续的利益。
如果不能让己方抢占更多的利益,那还不如干脆什么都得不到。
诸葛瑾面色沉重,不住地催促手下增兵,争取尽快将张辽麾下这支微不足道的兵马尽数送到地府之中。
孙权表面依旧平静,可在攻城的第三天还是忍不住站上了望楼,向城中瞭望。
他看着站在城南敌楼上那个手持双戟高大威武的男人,心中的不安在逐渐扩大。
他清楚地记得孙贲交给自己的那本天书中在合肥的字迹中屡屡出现张辽的名字。
这个猛将果然成了自己前进路上的拦路石,只恨之前不是他守城的时候自己居然被张熹麾下那么点兵力吓跑错失好局,这才等到了如今的局面。
这更证实合肥一定是自己的天命之地,只要攻破此处,一切都会变得不一样。
他正准备亲自指挥攻城,手下匆匆送上了张昭的求救书信,孙权看完关羽送给张昭的书信,登时怒容满面,将书信狠狠扔在地上。
“子敬,你看看,你看看,这关羽说的是人话吗!”
鲁肃这几天一直右眼皮猛跳,似乎有种不祥的预感。见孙权说起了关羽的事情,他仿佛一下就明白过来,赶紧弯腰捡起那封书信,定睛一看,又是苦笑满脸。
关羽在信上告诉张昭,说孙权做了什么他已经知道,这很明显是背信弃义之举,关羽非常生气,本想直接调兵攻打江夏,但考虑到孙刘联盟的恩义还在,他当然不会直接挥军来攻,但是还是要跟孙权表示坚决抗议,要求孙权道歉。
在书信的末尾,关羽还说已经得知乐进准备挥军五万东征,关羽考虑到孙刘联盟的恩义,一定会尝试阻挡,能不能挡得住那就又要另说了。
这几乎已经将威胁明明白白拍在了孙权的脸上,如果关羽和乐进合兵一处,五万大军直接顺江东去,张昭拼了命都不可能挡得住,可能直接打穿孙权的一切守备,直接杀到江东。
这可让孙权惊得透心凉。
关羽在信上没有明说,但大家也都明白孙权是哪得罪了这位猛将,但越是如此孙权越是不能承认,索性直接将黑锅拍在了鲁肃的脸上。
“这个关羽素来狂傲,出言不逊。之前孤一直以大事忍让,没想到他现在居然拿这个来威胁起我了。”
“孤之前为了联军大计,一直对其颇为忍让,子敬也说关羽此人虽然傲慢,但不会做出破坏联军的事情。你看看,他写的这是什么!?”
鲁肃默默无语,他是孙刘联盟的忠实推动者,联盟的成败与他荣辱息息相关,之前孙权出卖关平的事情他无力阻止,现在被人兴师问罪着实有点罪有应得。
可现在是合肥大战的关键时刻,鲁肃又不愿放弃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思考许久,他咬牙道:
“没想到关羽居然如此背信弃义,真让天下人耻笑。
只是将军现在在北伐的节骨眼上,还是暂时忍耐,不要揭发其罪,以免军心动荡,让士卒不安。”
鲁肃嘴上说不要揭发关羽之罪,实际上还是劝孙权千万不要上头,以免两人辩论起来,到时候北伐还不成,孙刘联军率先大打出手,这就让天下人耻笑了。
孙权含恨冷哼一声,心中愈发不忿。
不就是揭开了关平之事,这是早晚的,这也是为了我军北伐稍微施展一些手段,你关羽为何要如此反应过度,现在居然跟乐进一起来威胁我。
大多数人怎么可能知道关羽和乐进其实是一伙的,乐进如果当真以曹军的身份东进,孙权还真是没什么办法,只能认栽。
他思索许久,目光最终还是锁定在鲁肃的身上。
“子敬,眼下乐进已经调集众军,不可不防。
孤分兵……两万于汝,汝一定要守住夏口,决不可让强敌东进。”
“至尊?!”
鲁肃心中一阵,脸上顿时满是痛苦之色。
十万大军少了两万,账面上看起来依然势不可挡,远远超过了合肥守军的数量。
但一路向西一路向北,辎重的供给、民夫的征调又要靡费良多,有可能直接影响江东军的北伐士气,极可能导致整场战斗功败垂成。
这次出兵关系到北伐的成败,更是周瑜鲁肃等人的毕生心愿所在,如果因为此事导致战斗功败垂成,将是鲁肃毕生难以抹去的巨大痛苦。
早知道,当时孙权要在军中散布云山身份的时候他就应该拼命阻止,可现在……
“属下只用一万兵马,定能阻止云长。”鲁肃果断地道。
可孙权仍是不肯放心。
“一万人,若是有闪失,我军将后路大开。
当日公瑾要三万人,我与卿两万,再加夏口守军一万方能让孤安心。
若是兵力再少些,孤就算在合肥也寝食难安。
快去吧,休要再耽搁了。”
第364章 回归
如果翻开后世的史书,大乱始终是这个年代挥之不去的符号。
同一时间,天下各地战乱并起,各方诸侯为了自己的利益在大汉行将就木的尸体上肆意拼杀,鲜血和汗水疯狂地在这片土地上流淌,让人万万不曾料到的是,那一丝的安宁居然出现在凉州这片二十多年前就一片大乱,在战火中沉沦许久的土地上。
寒冬的冷风凛冽,吹得大多数人只能缩在家中不敢露头。
正值小冰河时代,自然毫不犹豫展现着他的冷酷,轻易夺走了不少人的生命。
可面对这样的寒冷,凉州人今年居然并没有觉得格外难熬。
因为今年云山来了。
云山还来不及施行太多的仁政,但冬天只要停止徭役就是最大的仁政,这让凉州的百姓总算松了口气,对未来总算有了一点点的憧憬。
大乱多年,这还是第一年没有人征发徭役,对凉州的百姓来说徭役比赋税更加恐怖,严寒天气的疾病很可能会夺去一家人的性命。
关平现在已经接到了书信,说孙权开启北伐,并且公开了云山的身份。
曹丕尽管嘴上表示信任云山,但还是加大了对云山的监控力度,尤其是坐镇关中的夏侯惇连连给云山送来书信,一边表示信任云山,一边又按照之前的计划表徐晃为凉州牧,催促云山和徐晃交接一下抓紧返回关中,准备调头跟孙权决战。
陈群判断,只要关平回到关中,他就会被解除一切权力,曹丕不会冒险让云山去率军支援孙权,大不了将其直接束之高阁,等待以后听用。
徐晃更是直接,他打探到消息之后派人给关平送信,说已经看不惯朝廷对云山的敌视,让云山就待在凉州,他徐晃足以保护云山。
关平思索许久,问道:
“苏衡那边有消息了吗?”
“有。”陈群答道:“他回去之后以你的名号还准备号令乡间,迫使那些之前不服他的人听他摆布。
卢水胡那边也传来消息,伊健妓妾收拢了不少当地的胡人,准备按照将军所言,等开春之后就建立军屯,来年准备好好种地,暂时还算……恭敬吧。”
陈群说着,见关平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赶紧道:
“坦之,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你又想回关中是不是?嘿,这次可莫要将我等都扔在凉州,你要是愿意回去当大魏纯臣,我陈群就算豁出去性命不要,也一定要保你周全。”
现在云山和陈群已经高度绑定,陈群是云山军的第二人,是除了云山之外唯一能暂时控制住这群悍将的唯一人选。
他主动要求跟随云山一起行动,那就是说明,要将这支大军也一起带走。
走……
这支大军走了,卢水胡、先零胡会不会再次造反,当地的豪族会不会再次起事?
可若是留在此地,等于违背了夏侯惇的命令,跟直接造反无异,就算夏侯惇一时半会不率军来征讨,肯定也会切断对关平的粮草供给。
这下又会陷入两难的局面之中。
“苏衡不能信任。”蒯越悠悠地道,“若是我军一走,他跟其他豪族肯定会一起反叛,我等辛苦平定凉州又要白费。”
说来说去,还是孙权这个畜生东西惹的祸。
如果没有他,再给关平半年的时间,让军屯发挥威力,这些还颇为抵触的豪族自然会寻求合作,到时候让徐晃主持大局即可。
可孙权现在已经说出了云山的身份,曹丕就算为了给朝臣一个交代也一定会对云山施加压力,现在“云山”这个身份已经摇摇欲坠,就是不知道之后关平还能做出什么改变。
他沉默许久,目光投向一直坐在末尾的成公英:
“伯华,我能信任你吗?”
“这……”成公英身穿一件厚重的大袄,能在寒风之中怡然自得,可关平轻飘飘的一句话还是让成公英毛骨悚然,下意识地挺直了身子。
“请小将军示下!”成公英没有用云将军的称呼,而是直接称“小将军”,这代表他接受云山为韩遂的继任者。
作为韩遂最忠心的手下,成公英在这一带还是有很大的分量,就看他愿不愿意为关平出谋划策。
有他参战,起码可以暂时稳定住西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