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枭雄的疲惫和心中的惊慌显而易见,曹仁脸上满是忧色,心道如果还是坏消息,只怕曹操的身体即将撑不住,他们的大业将彻底灰飞烟灭。
可仔细看完书信上的文字,曹操的脸上居然一点点恢复了血色,他将书信缓缓折好,又忍不住打开,送给众人阅读。
“丞相,是何事?”
“没什么。”曹操微笑着叹了口气,“巨鹰说的不错,文远总改不了这冒失的毛病,不过总算稍稍立了些功劳。”
曹军大将张辽当年跟随关羽出征斩杀颜良之后就染上了喜欢轻敌冒进,动不动就飞入人群到处砍人的毛病。
曹操曾经多次规劝,说这不是大将所为,可他依旧我行我素,并在合肥的激战中送上了他一生中最高光、足以名垂史册的表演——
听说曹军进攻关中,孙权大喜过望,立刻率领大军北上,试图一举攻破合肥,继而攻破寿春,彻底掌握两淮,直接将刀锋插在曹军的要害颍川上。
曹操在攻打关中,刘备已经出兵进入益州,中原大好天地似乎即将归与孙权所有,连曹操都不认为合肥能守住,将主要的守城力量集中在寿春一带,让张辽李典能尽量拖延孙权进攻的步伐,等待在寿春汇聚臧霸之后再尝试与孙权决战。
战斗一开始进展的那样顺利,曹军外围的方向被孙权一卷而空,张辽李典完全不敢在野外与多达十万的孙权军野战,被迫退到了合肥,随时准备撤退。
孙权兴致勃勃地来到合肥城下耀武扬威,命令张辽投降,吴军士气大振,所有人都畅想着美好的未来。
但仅仅过了一天,一切都变了。
那天凌晨,张辽只带了八百步卒悄悄离开合肥,缓缓向孙权营寨靠拢。
这八百人在孙权十万大军绵延数十里的军帐中宛如一股柔弱的小溪,说张辽是畏惧孙权的兵力来投降都有人相信。
但万万没想到,这八百人居然硬生生地杀进了孙权的军阵。
凶狠的张辽宛如下山的猛虎,孙权麾下众将仓促应战,在他手下居然无人是一合之敌。
徐盛和宋谦的武艺相当不错,可在发疯一般的张辽面前完全无法抵挡,对孙权忠心耿耿的大将陈武拼了性命阻挡张辽的进攻,终于让孙权逃走,自己却被张辽手上的铁戟割穿咽喉,痛苦地倒在战场上。
最屈辱的是,孙权在发现张辽手下只有数百人之后发疯一般的阻止进攻,张辽居然手持铁戟招呼孙权过来单挑,孙权不敢应战,只能任由张辽退去——退去半路上张辽甚至专程回来一趟,将没来得及撤退的士兵再救出来。
让八百人在乱军之中来去自如,这是何等的奇耻大辱!
孙权气的浑身发抖,接下来的日子他每日不断强攻合肥,却因为士气低落,外加张辽李典的作战实在勇敢被打的血流成河。
在包围合肥进攻半月无果之后,孙权十万人的辎重越来越顶不住,他被迫选择后退。
而在后退的路上,他又犯了致命的错误——他误以为张辽在守城中损失太大,不会出城追赶,自己逍遥地殿后,没有让人在身边跟随。
张辽抓住机会,再次出击,这次直接杀到孙权面前,连孙权归路上的小桥都被张辽破坏。
好在张辽不认识孙权的模样,在战场上一时不知道该抓谁,而孙权的战马也超常发挥,居然真的越过断桥,其他孙权军的大将都是靠着游泳才勉强逃了回去。
大胜!大胜!
孙权军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曹军后路的隐患被完全解开。
曹军上下无不赞叹,又想起了之前常雕的预言——
张辽将孙权杀得尸积如山血流成河,并且俘获孙权。
除了最后一条也许是请报上传递失误,其他的几乎全部命中……
全部命中!
杨修的脸色顿时变得极其难看,他不敢想象世界上居然还有这种人,常雕麾下校事的传递消息的速度居然比张辽自己的军报都快!
他缓缓攥紧拳头,脸上满是不甘之色。
他怎么可能会输给一个小人。
这一次,他一定要探查清楚,绝不能再让马超放肆!
第232章 大祸临头
孙权在合肥的惨败让他短时间内丧失了北进的资格,这完全符合常雕所言,至于之前抓获孙权的事情极可能是因为太过着急传递情报出现了一点小失误。
如果曹操早早相信常雕的判断,一定能抓住机会做出一番更大的事情——要么提前把雒阳中军调来加强进攻,要么命令臧霸出兵南下截杀孙权。
众人都对杨修投去了极大的不满,特别是曹仁更是毫不犹豫地哼了一声,抱着双臂玩味的看着杨修;给他施加不言而喻的强大压力。
杨修满头大汗,赶紧表示一定要竭尽全力好好工作,亡羊补牢,让曹操满意。
曹操也叹了口气,知道现在不是内部搞来搞去的时候,他琢磨片刻;心道孙权已经大败,他可以放心将自己在京师驻守的大军全部调到前线跟马超决战。
“马儿不死,孤无葬身之地。
此番我等一定要竭尽全力;说什么也一定要破灭此獠!”
曹操留在许都的大军包括最精悍的虎豹骑,如果他们也抵达战场,一定给马超以重创,配合云山一鼓作气拿下关中。
曹仁见曹操的心情不错,也凑趣道:
“之前巨鹰早就汇报孙权大败,若是当日就调动大军前来,渡河一战我等也不至于输得这么惨。
而且孙权败了,我等的军粮用度都能再往此处调集。我看啊,丞相不如给巨鹰一个统兵的机会,让他率领大军跟马超厮杀,以安人心啊。”
虎豹骑现在还没有事实上的统帅,一直由曹操暂时掌握,曹真负责平日的调度,此番常雕的功劳不小,让他暂时都督也不是不可,曹操缓缓颔首,叫曹仁把常雕带来;他要好好安抚一番。
常雕这几天乐得清闲;倒是一改之前天天酗酒的模样,装模作样地躲在诸葛虔的军中瞎指挥,闹得诸葛虔军中鸡飞狗跳。
诸葛虔期间多次询问常雕这一战的走向如何,长安那边的形势如何,试图看清常雕到底是如何跟他手下联系,可没想到常雕自己缩在帐中完全不跟外人接触,然后随便编出各种安好等等,听得诸葛虔一愣一愣,心道这位常军师的本事难道真的高深到了可以随意渗透入自己麾下的地步,要不然怎么完全看不到他跟外人接触的迹象。
听说曹操召见,诸葛虔赶紧欢天喜地的通报此事,卢洪也暗戳戳地登门道喜。
“军师此番一定还能起复,若是还有好事,一定要带带我等啊!”
“是啊,我等对常军师忠心耿耿!军师一定不能忘了我们啊。”
常雕看着两人一脸虔诚的模样,心中非常郁闷,心道孙权怎么这么不堪一击,居然差点让张辽给抓住了。
这下好了,还不知道曹操又要怎么奖赏自己;不过他没有罢免杨修,说明起码不用自己统帅校事,这倒是不错。
想到此处,常雕的心又活络起来。
他整理衣冠,匆匆来到曹操的中军大帐,曹操这次依旧和颜悦色,温言道:
“巨鹰到底是如何侦知文远大胜之事?”
“呃……”常雕这下当然不敢说自己是蒙的,只能傻呵呵地笑了笑:“都,都是朋友抬举,这才,这才稍稍收到了一些讯息。这,这也不全对,让丞相见笑了。”
曹操哈哈大笑:
“能查探到文远大胜,已经是前所未有的成绩。就算汝是推测出来又有何妨?当年我等鏖战官渡,奉孝推测出孙策必死,让我不必劳神,此事果然成功。
若是当日听巨鹰之言,早早将中军调来,哎,此番早就能跟马儿决战了。”
“巨鹰,我听子孝说汝愿意领军?”
常雕心中一直颇为紧张,生怕曹操借着话头让他继续统帅校事,听曹操说让他统帅一军,这才稍稍松了口气。
统军,那就没事了。
只要不冲锋陷阵,跟着大军一起上阵打一仗常雕还是能做到的,统帅一军在曹仁的羽翼之下跟马超好好斗上一斗估计也没有多困难。
他想都不想便立刻道:
“末将常雕,愿为曹氏世代效死尽忠,在所不辞。”
曹操凝视着常雕,许久终于缓缓颔首:
“有巨鹰与坦之,孤心中甚慰,便是立刻死了,也能安心上路。
好啊,就以巨鹰为中护军,督率虎豹骑为先锋,给孤取马超的首级来!”
常雕:……
虎,虎豹骑?
虎豹骑的人数不多,人人穿着厚重的铠甲,携带精锐的兵器,在作战中为先锋冲在最前面。
可曹操担心孙权突破合肥之后会围攻寿春,这一战索性将虎豹骑暂时交给曹真掌管,等在许都附近等待孙权突破合肥围攻寿春的时候使用。
现在孙权已经没有威胁,曹操自然选择将手上这张王牌打出来,以骑兵对骑兵跟马超掰掰手腕。
这支骑兵想来是冲锋在最前面,也就是说……
这特么不是比校事还危险!对手可是马超啊!
西凉军以韩遂马超为最强,常雕的武艺虽然还凑活,也不认为自己能跟马超相提并论。
这,这也太离谱了,在赤壁的时候不是你曹丞相亲自带着虎豹骑南下吗?这次不就是打马超吗,怎么你这点胆子都没有了?
见曹操不是开玩笑,常雕顿时慌了神。
他连组织校事都不敢,别说统帅虎豹骑突击马超大军。
之前徐晃朱灵哪个武艺不远在他之上,这两人联手还不是被马超打的落花流水?
不行,我得抓紧想个办法推了此事才是……
常雕心中无数念头飞速旋转,终于想出了一个念头:
“丞相,万万不可啊。”
“嗯?”曹操面色一沉,“怎么了,巨鹰不愿杀敌?”
“这,这倒不是,只是虎豹骑在许都不可擅动啊。”
“为何?”
“呃,末将之前接到消息,说,说……说许都将有大乱!有人即将造反,这个……还得有虎豹骑坐镇才是啊。”
“真的?”曹操吃了一惊,随即又皱起眉头,“有人造反?怎么造反?”
许都现在留守的王必手腕非常高明,他已经成功控制了天子和他身边众人,荀彧等子弟也在王必的严密监控之下,再加上军队都是王必控制,荀彧就算能造反成功,肯定也会立刻遭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围攻,这位大战略家应该做不出这种事情。
如果孙权没败,或者刘备北伐的话还有点可能,现在……有什么好怕的?
他沉思许久,点头道:
“巨鹰说的有理,但许都有文定操持,应该无恙。
现在战胜马儿才是当务之急,还得……有赖巨鹰用心,方能大胜。”
他拍了拍常雕的肩膀,显然是对常雕寄予厚望,常雕咧了咧嘴,见这招不成,心中当真是一片大乱。
元直先生救我啊,我这次真的是要完了啊。
·
许都,丞相府留守长史王必忙完了一天的功劳,有些疲惫的伸了个懒腰。
曹操此战需要大量的军需供应,忙的王必天天脚不沾地。
他本来就不是什么很有才学能力的人,只是因为跟随曹操的时间长、又忠心才屡屡被委以重任,操持这么多的事情,王必这几天头晕目眩,却更担心曹操的身体。
多年的交往,王必早就把曹操当成了家人,王必也是曹操少数信任的几个人之一,他非常了解曹操的病情已经到了什么地步。
这隆冬天气强征马超,对曹操的身体肯定是巨大的打击,只是他准备在有生之年为继任者打出一片巨大的江山,王必没有多劝,他只是坚守后方,准备迎来即将到来的一切。
同时,他需要一些高人的意见,以便最好准备。
“丞相的病情,还能支持多久啊?”王必喃喃地道。
他问的人名叫吉本,因为医术高明被封为太医令,曹操和王必的病情都是他负责诊治。
听了王必的疑问,吉本微笑着摇头道:
“丞相不过是操劳太过,这些年征战不休,若是休息几年,莫要心神激荡,十年之内定能无虞。
至于长史正值壮年,更是无忧。”
王必笑道:
“我又无妨,我问的是丞相的病情。”
吉本笑呵呵地道:
“都知道长史对丞相忠心不二,下官浅薄了——长史近来也是操劳过度,还感染风邪,也要及时服药,方能……”
“好啦好啦。”王必笑道,“放下吧,我一会儿便吃。”
吉本点点头,将一碗冒着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