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关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小关公-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昭等人也纷纷过来给关平嘘寒问暖,见关平没事,众人脸上都露出宽慰之色——这神色绝不似伪装,尤其是张昭一脸关切,让关平更是不好意思。

    “晚生孟浪,有劳长者关怀,心中惭愧,还请张公勿怪。”关平诚恳地道。

    张昭拍了拍关平的肩膀,和颜悦色地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关平心中过意不去,随手从袖中取出那块银星香皂,谦恭地送到张昭手中。

    “这是晚生故友所赠之物,还请张公品尝。”

    张昭自认为这天下什么好吃的没有吃过,可接过这块精致的纸盒,也是一脸动容之色。

    这盒子小巧精美,非金非木,一眼可知绝非凡品,连盒子都如此精美,里面的东西自然可想而知。

    张昭老脸一红,心道关平此子虽然轻浮孟浪,但对自己倒是真的恭敬有加。

    可惜了,如果不是为了国事,也不至于如此。

    他一脸凝重地收下那块香皂,多有几分愧疚,一时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只能反复念叨“没事就好”。

    张昭啊张昭,国事就在眼前,岂能因为一点小恩小惠就改变自己的意志?

    他定定神,叹道:

    “天佑汉室,保小将军无恙,看来此番大战,小将军必能建立功勋,青史留名,昭亦有容与共。”

    关平肃然道:“张公放心,之前定好的出兵之事绝不会拖延,我等明日进发,一定痛惩曹贼,绝不让张公失望。”

    张昭老脸愈发烧的厉害,一时越发失魂落魄。

    他告别关平,离开军营,又冲刘惇招了招手。

    刘惇屁颠屁颠地跑上来,憨笑道:

    “张公有何吩咐。”

    张昭脸上铁青,他双目透出一丝凶光投在刘惇脸上,低声道:

    “子仁,我知道你有秘密。”

    “呃……”刘惇立刻脸色煞白。

    “当年孙辅里通曹公,想要作乱,你是他手下军师,察觉此事,便出卖故主,将此事说给仲谋。

    所以仲谋杀了孙辅身边众人,唯独没有杀你,还对你礼敬有加,是不是?”

    “这……这,张公明鉴,张公明鉴。”

    “哼,”张昭长袖一甩,悠然道,“你做的也对,当时如果换成我,我也会这么做。只是没想到孙辅还没发动,督将妫览、郡丞戴员先乱,害死叔弼,这也不是你的罪过。”

    妫览、戴员之乱是建安九年的一桩大案,当时丹阳督将妫览、郡丞戴员杀死孙权的弟弟孙翊,又杀了前来调查的孙河,准备将丹阳郡送给曹操。

    此事许久之前就被刘惇算到,坐实了他的“神仙”之名,可张昭身为东吴第一重臣却颇为了解此事的来龙去脉。

    这不过是当时孙辅不服孙权想要叛逃,因此勾结丹阳不法准备为乱,时任孙辅军师的刘惇不想跟着孙辅逃亡,因此以算命为名义告诉孙权“灾在丹杨”“客胜主人”,只是没想到事情闹得这么大,妫览、戴员还先嫁祸了一个叫边鸿的杀手,导致孙翊孙河先后惨死,此事连谋划叛乱的孙辅都没有料到。

    此事涉及孙家辛秘,孙权自然不能多宣传,也只能囚禁孙辅,再说刘惇算命技术了得。

    “我知道,你跟曹丞相手下多有联系。此番你跟随关平出征,如果关平不敌,还请向曹丞相求情……烦请曹丞相莫杀关平,以安江东人心。”

    张昭飞快地说完,还心虚地看了看四周,确认没有陆绩和张敦在徘徊。

    他见刘惇傻愣愣的模样,眉头微微皱起,刘惇赶紧称喏,心中却暗暗松了口气。

    吓死我了,我还以为他真知道我的事情。



    第25章 高实在是高

    

明天就是预定出兵的日子,关平晚上邀请陆议、徐盛一起喝酒,徐盛本来兴高采烈,可临时接到孙权的召唤被迫离开,也只能暂时鸽了这次送别。

    不过徐盛神秘兮兮地告诉关平,诸葛亮最近的活动已经取得了卓越的成果,孙权已经开始调动大军,吴军应该能有五万人投入战斗之中。

    “程德谋不让我跟别人说,我就说给了你,可千万莫要再告诉旁人啊。”

    关平瞥了一眼就站在自己身边的陆议,一时哭笑不得。

    相比非常实在且豪气的徐盛,陆议就显得有点阴郁,他依旧是满脸疲惫之色,这一日不见,他的眼眶都有些发黑,也不知道到底在琢磨什么。

    徐盛走后,他跟关平相对默默无言,大眼瞪小眼地互相看了许久,都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场面一时十分尴尬。

    “咳,”关平干咳了一声,“呃,喝点酒?”

    陆议默默颔首,做了个请的手势,跟关平一起回到军帐中,关平打开木箱,只见里面摆满了一堆瓷罐,不禁一怔。

    汉末的制瓷技术已经开始呈现爆发式进步,吴地的青釉瓷器的技术成熟,已经成为了有钱人招待宾客的上上之选,谁能用做工细腻的青瓷是一件非常有面子的事情。

    可这木箱中的瓷瓶各个釉面光洁细腻,色泽晶莹如雪,胎体温润厚重,上面的用青色的颜料勾画了一个男人骑在去猛虎身上高高举起拳头,当真是威武雄壮。

    陆议本来一直绷着脸,看见这晶莹如玉的瓶子也吃了一惊,忍不住伸手捡起一个捧在手中。

    关平拧开瓶盖,一股浓郁的酒香立刻散逸出来,关平这种酒量非常离谱的人也忍不住食指大动。

    “请!”他客气地道。

    陆议一言不发,缓缓点了点头,他取来两个陶杯,先给关平倒满,又给自己倒了一杯。

    两淮之地产烈酒(考古推测约20…30度),陆议冠礼的时候曾经品过这烈酒,自以为天下不会再有什么酒能难倒自己。

    可这烈酒刚刚进入自己的口腔,陆议便立刻感觉到一股烧灼般的剧痛,火辣的烧灼感自口腔猛冲脑门,强的陆议忍不住连声咳嗽,眼泪都流了出来。

    “好,好酒。”陆议的脸上已经浮起一片红,他咂咂嘴,不敢相信这世上居然还有这样的烈酒。

    关平只是稍微品了品便感觉遭不住,难得陆议居然喜欢,赶紧又把陆议面前的酒杯添满。

    “陆兄请,莫要客气。”

    陆议一直郁郁寡欢,在关平面前也不愿多说,可也许是这珍贵的美酒拉近了两人的关系,陆议居然忍不住开口,缓缓念叨起来:

    “这几年,我做了不少的事情。我署理至尊的府上军务民务,件件毫无差错,所有人说起我的时候,都说我手段高明,不愧是名门之后。”

    说到名门之后,陆议的脸上颇有一丝苦涩,又一样脖子,在关平惊愕的眼神中把杯中酒一饮而尽。

    “现在,就缺军功了。我生平壮志,就是,就是做出一番大事,我……我,我不甘心,我不甘心啊!”

    关平一时感觉有些莫名其妙:

    “陆兄,明日便要出兵,我军要跟曹军大战。关平年少,见识浅薄,还要依靠陆兄操持。”

    陆议把杯中酒喝完,又熟练地拧开一瓶给自己斟满,带着醉意道:“曹军势大,扫平天下豪杰,你凭什么认为我们能赢?”

    “因为……”关平刚想脱口而出说因为有我,可终究不好意思如此厚脸皮,只好改口道,“天命不绝炎汉,曹操暴虐,终非天命之人。”

    为了给自己的说法增加几分说服力,已经有几分微醺的关平踉跄起身,翻出了云珊珊给自己的那本《三国志演义》。

    可陆议已经不胜酒力,倒在地上呼呼大睡。

    关平拖过油灯,又用杯中的残酒净了净手,这才正襟危坐,缓缓翻开了这本记载着大业兴衰的史书。

    这本书的纸张颇为柔顺,文字也是大小统一,也不知后世之人是如何做出这样远胜左伯纸的精美纸张,又是如何将文字书写的如此工整。

    一切都好,一切都充满了未来的味道,唯一的问题是……

    关平看不懂上面的文字。

    刚翻开书的时候关平还以为自己的眼睛出了问题,书上明明写了不少他认识的文字,可偏偏夹杂了一堆古怪的符号,排列的方式也极其诡异。

    他一开始还以为是遇到了传说中的天书,可对着书本看了半天,他突然反应过来,云珊珊曾感慨说卖书的老板听说是卖给鬼子,态度非常恭敬,也就是说……

    原来是鬼子的书。

    关平兀自不甘心,见上面还有不少自己认识的文字,于是顺手疯狂翻书,寻找自己的名字。

    我在历史上如此重要,应该有大片大片的篇幅记载。

    可关平点灯熬油翻了许久,也只有在关羽出场的零星场合能看到关平的字样,而且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理解错误,这书中居然自己是关羽的“義子”!

    这是什么!这不是胡扯!

    关平怒不可遏,差点把书直接撕掉。

    嗯,云珊珊说小鬼子一直在有计划的歪曲我国历史图谋不轨,定是我在历史上名声太盛,方被这些小鬼子如此歪曲。

    看着吧,明日我就要远征做出一桩大事。

    既然看不到史书,这史书就由我来记述!

    ·

    江陵,张允踌躇满志的登上了大船,准备出征。

    尽管粮草和船是现成的,可数万大军只用了三天时间就完成出征的准备也足以展现出张允的治军本事。

    他踌躇满志准备大战一场,就算不能生擒刘备,只要能随便斩杀几个刘备军的要人,也足以大大拔高自己的地位。

    为此,他特意请教了一下自己的恩人徐庶这战该怎么打。

    张允以前虽然处处跟徐庶为难,却也知道徐庶是刘备军的智囊,他这次背叛刘备投降曹操已经无可回头,肯定也巴不得把刘备弄死,所以才拼命保我。

    徐庶也不推辞,他把自己的战术仔细写下送给张允,告诉张允刘备军极有可能利用水战优势和对长江水道的了解主动发动攻击,还详述了水战之中应该准备的种种计策。

    他微笑着向张允保证,只要依计而行,一定能大获全胜。

    张允如获至宝,赶紧拿着写满字的绢去找曹仁。

    “徐庶给我出主意?”曹仁捏着那张绢,又看着笑容谄媚的张允,鼻孔中喷出一股浊气。

    曹操叮嘱曹仁,徐庶绝不可信——毕竟曹操不久之前刚逼死了徐庶的母亲,一个大孝子在母亲惨死后哭的形容枯槁几欲自尽,然后一转头飞快出主意想弄死旧主。

    嗯,这种人也不是没有,但正常人这么献媚起码得表表忠心发誓要好好干,可徐庶完全没有,仍是每天缩在阴暗的角落,带着诡异的笑容平静地看着曹操,吓得曹操晚上噩梦连连。

    这种人能信?

    袁家大忠臣陈琳就不服了,难道我看不出谁是真心投降,谁是故意给丞相添堵?

    曹操和曹仁下定决心打完这一仗就找个机会弄死徐庶,现在当然不会理会徐庶这洋洋洒洒写下的东西。

    “放着吧。”曹仁懒洋洋地道。

    “将军,徐元直乃……”

    “放着。”曹仁冷笑道,“莫非本将不知兵?”

    “是是是,哦不不不。”张允慌忙连连摇头,将徐庶的计划扔下,飞快逃走。

    曹仁哼了一声,从地上捡起那张绢,看着上面洋洋洒洒的文字,又是冷笑一声,随手交给身边的亲卫。

    “拿着,看看上面写了什么?徐庶这厮诡计多端,肯定偷偷跟刘备勾结。他要咱们怎么做,咱们便反其道行之,定能大胜。”

    那亲卫今年二十多岁,一脸蛮横凶光,浑身狡诈之气,他闻言点点头,谄媚地笑道:“将军高明。”

    “哼,还有,张允那厮也要盯紧了,咱们水战能不打就不打,到了夏口攻城就是咱们的天下了。”

    亲卫连连点头:“高,实在是高。”



    第26章 原来如此

    

柴桑江边,诸葛亮负手而立,冰凉的江风吹得他鬓发散乱,忍不住紧了紧身上的大氅。

    在他身边立着一个容貌粗陋,却颇有几分英气的文士。

    那人见诸葛亮眺望着漆黑的江面,忍不住微笑道:

    “何必,江东不缺智谋之士,他们一定能看出你是故意躲着小将军。这就出兵了,不妨一叙,也好鼓舞士气,助他成功。”

    诸葛亮轻轻摇了摇头:

    “我是没脸见他。小将军毕竟年少,我却要设谋算计,将他置于奇险之中。我谋划再多,总要他一刀一枪与人搏杀,若是稍有闪失,只怕有杀身之祸。若是见面,我怕我忍不住会劝他暂罢出兵之念,等大战开启便是。”

    那文士嘴角轻扬,摇头道:

    “安心,他可是关云长之子,是天生的将门勇士。来日匡扶汉室,总不能少了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