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公子向丞相坦诚此事,好让丞相知道我等一颗心都是为了剿灭群凶,兴复汉室,以免日后再有什么错漏。”
曹丕露出一丝恍然大悟之色,赶紧后退一步,躬身行礼,脸上的表情颇为真诚:
“若非蔡府君忠言,某几乎误了大事。”
蔡瑁嘿嘿一笑,真诚的道:“蔡瑁从前不知天命,现在一把年纪了,只求在南阳养老,暂存有用之身为汉室效力。公子英姿勃发,颇有明主之相,蔡瑁自然要全力辅佐,绝不能让公子为难。”
曹丕没有吃过蔡瑁的亏,还真的以为蔡瑁对他推心置腹,不禁心中大喜,赶紧挥毫写信。
三天后,这封书信出现在了许都曹操的桌案上,曹操捏着书信仔细看了许久,一时不敢下定决心,只好还是按照惯例招来众人商议。
曹操的主簿杨修火急火燎地接过书信,让本想第一个接信的王必露出一丝错愕和不满,司马懿看在眼中默默无语,心道杨修这厮当真猖狂地无边无际了。
杨修毫不在乎,他看完书信,脸上登时一白:
“丞相,剿贼小事,为何要调动云山?这分明是蔡瑁不想出力!”
曹操不置可否,沉声道:
“汝有甚高见?”
“高见不敢。”杨修谦虚地道,“但某以为,召唤云山颇为不妥。”
云山之前狠狠打了杨修的脸,打的杨修好几天没有缓过神来,总感觉丞相府上下众谋士看他的眼神中都带了几分耻笑和作弄,心中颇为烦闷。
宛城有贼,云山居然迫不及待要去征剿,简直是大大的荒谬,这云山什么功劳都想占,真是岂有此理。
“妥或不妥,你先把军报都看完。汝为主簿,就是如此傲慢轻狂,诸事不明就乱做决断吗?”王必一脸阴沉地道。
杨修这才发现自己手上的军报不止有一封,他赶紧打开其他几份挨个看完,脸上的表情刹那间变得颇为难看。
“这,这……”
云山出击的手续非常齐全。
他是应曹丕、蔡瑁邀请,又得到了乐进的出击命令,抵达樊城后也暂时没有进一步进攻的举动,而是先等待曹操的命令。
这程序上根本没错,反到显出云山会做人、会做事,不愿意得罪上官,也不愿意违反法度。
杨修不甘心地看了又看,也只能无奈地点头道:
“是我错怪云将军了。”
曹操哼了一声,目光投在了一边司马懿的身上。
“仲达,蔡瑁说请求文则调动,南北对进,包围叛贼,汝以为如何?”
司马懿从杨修的手上抢过军报,仔细看了一番,先是点点头,随即又摇摇头:
“我以为此事……尚可。但这其中有个难题,还请丞相三思——两军对进,该以谁为主居中协调?”
宛城是荆州的北大门,理论上也属于乐进管辖。
同时宛城也属于南阳郡,按理说蔡瑁也能管。
但于禁是曹操的心腹大将,堪称外姓诸将之首,现在担负宛城居中调度之重,给乐进个面子也就算了,蔡瑁和云山这俩人还想指挥他真是门都没有。
“这么说,德珪还真是颇为警惕小心啊。”
曹操再次对蔡瑁的称呼换成“德珪”,可见蔡瑁这次算是做了一件让曹操心中满意的事情。
他思考再三,又问司马懿:
“汝以为,该以谁为首?”
司马懿俯身下拜:
“某以为,当以子桓公子为都督护军,暂督坦之、文则,再与蔡德珪同商对进之策……”
司马懿还想说下去,杨修已经当即跳出来高声道:
“万万不可!子桓公子虽然身份高贵,可眼下乃乐文谦手下别部司马,仓促都护两军,只怕云山、于禁心中不服,也让,也让一些奸人会错意,还请丞相三思。”
曹操当然明白杨修说的是什么意思。
曹操又不是皇帝,自己府吏督率众军也就罢了,自己儿子以乐进麾下别部司马督率大军那特么也太恶心人了,只怕曹氏众将都会有所不满。
临时给儿子加个军师或者太守倒是也可以,但这样无疑会释放一个错误的信号,让人觉得曹操的继承人已经内定了,之后取消也不是,不取消也不是。
上头啊。
他犹豫许久,心道以云山督军于禁肯定不服,于禁督军云山乐进蔡瑁肯定都不服,蔡瑁督军只怕会有大灾难,乐进督军北上又可能被孙刘钻了空子。
好烦啊,好烦啊,为什么诸事都这样困难。
杨修和司马懿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一丝杀意。
他们各自支持曹植、曹丕,现在明争暗斗已经进入了白热化,谁登上了曹操的位置,另一方的势力都会遭到大清洗,此刻更不能相让。
曹植对云山的评价很不错,但丁仪对云山的评价极差,说此人狼子野心,只是凭借一身江湖气蛊惑公子,将来有可能成为大祸。
杨修想到此处,更不愿意云山能成功。
唔,仔细想来,云山、蔡瑁都不是东西,他们要是能跟曹丕打个大败仗倒是也不错。
一群蟊贼能有多厉害,于禁就算再蠢,难道还守不住宛城?
想到这,杨修突然灵机一动。
“之前以丞相府吏督率众军既然是常例,此番也不需要打破此例——难道丞相忘了,还有一位军师祭酒现在就在宛城,丞相何不以其都督三军?此事名正言顺啊!”
第173章 不得了啊常军师
常雕迷迷糊糊地看着面前身材高大表情冷峻的于禁,半晌忍不住哈哈大笑:
“于将军,你这不是挺风趣的,为何众将都说你不近人情啊!哈哈哈哈,卑下之前还当真了,还当真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啊?”
于禁的脸色冰冷如铁,脸上勉强挤出一丝冷笑:
奇!书!网!w!w!w!。!q!i!s!u!w!a!n!g!。!c!c
“我要恭喜你啊常军师;老夫一把老骨头,想不到还要听常将军调度。
嘿,服了服了,以前真是慢待了常军师,常军师不会怪我吧?”
“啊?”
常雕的表情从困惑到震惊,到后来已经极其恐惧。
什么东西?
什么?
“嘿,丞相的手令非常清楚,以常军师为都督护军;督率老夫、云坦之、蔡德珪;哦,还有子桓公子。
不得了啊,不得了啊,我就说为什么于将军之前突然停在宛城就不肯走了,果然是深得丞相信任,造有消息。
老夫之前得罪常军师,现在跪下叩首求饶还来得及吗?”
啊啊啊……
常雕吓得魂飞魄散,扑通一下摔在地上,如游泳一般痛苦地挣扎了几下,又如毛虫一般不住地爬行缩到了军帐的角落,这才恐惧地用手遮住脸,惨叫道:
“饶命,于将军饶命,不管我的事,我上有老下有小;于将军饶命啊。”
这是怎么回事啊;我之前才是曹将军的护卫,莫名当了军师祭酒就算了,怎么突然还能都护于将军了,这不是要我命吗?
常雕知道自己所谓手眼通天,暗中有无数兄弟儿郎的事情都是吹出来的,他在朝中完全没什么势力,就算曹仁当他是自己人,总不能直接飞到这边来按着头指挥于禁听常雕的命令。
让一个毫无班底的人指挥一位征战多年的宿将、一位曹家的嫡子、一位南郡太守、一位荆州顶级豪族……
这些人谁愿意听从命令?只怕过几天常雕就死在乱军之中,被霍峻乱刀分尸了。
常雕本就是因为荆州风波诡谲,生怕沾染麻烦才缩在宛城不动,没想到给自己惹来了更大的麻烦。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徐庶让他亲自去江陵,自己两次“稍稍”改动了徐庶的主意,两次把自己往绝路上推。。。coM
谁知道曹操的思维这么广,常雕感觉今晚于禁就要送自己去见阎王了。
于禁见常雕吓得缩成一团,脸上露出一丝冷笑。
他相信常雕没有说谎。
追随曹操多年,于禁多少能了解一下曹操的心术和用人的思路。
看得出曹操很赞同南北对进的战术,但因为荆州现在复杂的情况,南北沟通总需要有先有后,以谁人为首。
赤壁大败之后,曹军一时半会组织不起来,四面八方又到处都是反叛之人;曹操被迫将于禁、张辽、臧霸等人分别屯驻,作为机动兵力随时应对四处的反叛战事。
可以说虎威将军于禁是曹操的直属部队,乐进虽然官职在他之上,可也不能直接调度他。
再说曹丕曹植两兄弟都在荆州,两人都做的不错,此次讨伐霍峻是曹丕主导,如果曹操让曹丕当主使人,相当于给曹植发出错误的讯息,影响两兄弟的团结和睦,很可能造成巨大的危机。
在多方利益平衡之下,曹操正好想起他手下还有一个军师祭酒——这位常军师算是《求贤令》之下的一块马骨,他负担的又是大家不待见的校事,反正本来就不受待见,在这种时候让他负担居中协调的任务也算给众人一个面子。
见常雕如此胆小如鼠,于禁忍不住冷笑一声。
“知道就好。丞相让汝居中协调,汝就安心居中协调,休要自作主张,听明白了吗?
“是是是,小的听明白了,小的听明白了。”
常雕忙不迭告饶,也理解了于禁给他的定位——于禁让他老老实实给众人传递消息,打个盗匪别节外生枝这就够了。
这位虎威将军一贯威严极重,曹军大多数人在于禁面前大气都不敢喘,别说常雕这种刚刚摆脱亲卫身份的小人物。
于禁冷笑一声,背着手缓缓离开,常雕好半天才从于禁惊人的威压中缓过神来,见于禁手下众人各个一脸鄙夷的模样,常雕忍不住缓缓攥紧了拳头。
“给我等着,给我等着,我找我大哥徐元直来!”
·
于禁浑然没有把常雕当回事。
曹操的求贤令一发,各种牛马都开始加入曹军,常雕这种牛马于禁见得多了,也不在乎。
谁让他是曹仁的手下,运气好,没办法的事情。
他叫手下人送来霍峻最近的消息,准备趁着南北对进的大战开始之前打几个漂亮仗。
霍峻很强,他用兵和发动百姓的手段都相当厉害,算是于禁这些年少有的大敌,所以于禁才在短暂的试探之后回到了城中。
要是二十年前,于禁肯定带着人漫山遍野跟霍峻拼命不死不休。
可现在于禁一把年纪了,还是得考虑一下身后事。
他手下的精兵是曹军重要的机动兵力,随时可能被调去其他地方参与作战,目前的任务也是屯驻宛城屯田,附近的地盘那是南阳太守蔡瑁、荆州牧乐进该操心的。
多年的沉浮经验让于禁已经摆脱了单纯武夫的身份,开始琢磨为官之道。
当年张辽为了平息昌豨之乱,只身前往昌豨家中劝降,昌豨非常感动就选择了投降。
曹操听说这件事后非常不满,说张辽这样做虽然打赢了但不是大将应该有的作风。
嗯,当然曹操几年之后也忘了这事,自己跑到蔡瑁家去玩就另当别论。
于禁知道多做多错的道理,他现在严格按照上官怎么要求,自己就怎么做。
领导永远是对的,不按照领导的思路做对了也不对,所以霍峻才能在宛城附近掀起无数风浪。
真当老子打不过你是吧?
老子年轻的时候也是绝世猛将,现在稍稍调动照样打死你!
·
徐庶接到常雕紧急书信的时候顿时感觉脑袋嗡嗡的。
真的是嗡嗡的。
按照之前的计划,常雕轻装急进,到了江陵等上一两个月就能回来交任务,到时候大功告成,他也有功劳,没想到他节外生枝居然又把这个任务包给了其他人。
万一出了什么偏差,岂不是出大事了。
现在关平已经出动,这场大战已经缓缓运转起来,徐庶只能暗道老天保佑。
哎,手上没有人啊。
徐庶以前合作的都是什么人,都是诸葛亮这样的精英,现在没落了,常雕什么的都在当军师,他能当吗?
无奈之下,徐庶只好强忍着想砍死常雕的念头,开始为他思考眼下的种种策略。
曹操让常雕这个毫无根基的人当所谓的都督护军,肯定不是指望他能取得作战的全面胜利。
看来曹操是希望稍稍平衡一下荆州以北的情况,查看一下儿子的本事、蔡瑁的忠诚以及云山的具体作战情况。
霍峻在曹操眼中不过是一股稍微强大那么一点点的匪盗,按照曹军一贯的作风,只要曹操不出动,那就不算强敌。
嗯,这么说……
徐庶沉思一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