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这俩人才缓缓抬起头来,曹操表情古井无波,夏侯惇倒是一脸喜色,这让曹仁和曹洪总算松了口气。
“到底如何?”
“哈哈哈,哈哈哈哈……”
曹操的笑声极其爽朗。
此赤壁大战之后,他已经许久没有如此开怀大笑,夏侯惇也仰天大笑,两人的手臂互相搀扶,一边笑一边轻轻摇头。
“坦之果然是宪儿的良配。
这就订下名份,让坦之准备好聘礼,攒够了孤便嫁女儿给他!”
·
建安十四年六月,曹军刚刚结束江陵之战,江夏太守云山接到消息,说孙权的亲信、猛武校尉潘璋携带大量军资即将渡江返回江东。
云山主动出击,赶在夏口的关羽水军支援之前全歼潘璋所部水军三千,获得甲首三百,潘璋跳江逃命,上岸后被荆州水军都尉张允所擒,已经斩首送到许都。
此战是曹军自赤壁大战后首次获胜,云山在江上斩杀敌军大将,粉碎了江东水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对曹军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别人的战报描述战斗的场面都很简单,就算是当年关羽斩颜良也只有区区几十个字。
可不巧的是,荆州现在坐拥两位浪漫主义风格的大文学家。
关平的军报上给两兄弟都分润了一下功劳,说此战是曹丕居中指挥,曹植亲赴江夏督战才取得的胜果,这兄弟二人本来都在襄阳显得难受,这会儿终于获得了比斗的机会。
他俩各自抄起笔墨,根据关平的描述笔走龙蛇,一个壮烈,一个豪迈,将云山在乱军从中斩杀潘璋的故事写的荡气回肠。
众所周知,文人总会对事实进行一点点的夸张,这是艺术加工的范畴。
曹丕以曹军的披甲率判断云山能斩获甲首三百最少也得歼灭敌军三千,于是大笔一挥写下关平乱战之中指挥千军万马跟潘璋硬碰硬,水战中双方勇士拼死搏杀,最后全歼强敌,故事非常豪迈。
曹植见哥哥如此描述,索性再夸张一番——他写关平身率百余儿郎迎着潘璋的数千强兵敢死冲锋,豪情壮志吓得潘璋弃船逃走,随后浑身是血的云山站在船头仗剑怒指关羽,令关羽不敢上前。
这段子写的宛如亲见,虽然把关平描写的宛如一个无脑莽夫一样,但架不住大家都喜欢看这种壮烈的桥段。
曹操和夏侯惇看得津津有味,恨不得他俩也挥剑投入战场,跟云山一起痛击强敌。
以前说云山没有斩获,可这次是实打实的功劳。
曹军万马齐喑,都躲在襄阳不敢出来,云山居然主动出击袭击路过的潘璋,还缴获了大量的军资。
这种事情总不能作假,之前怀疑云山有可能是云山的曹仁曹洪羞愧地低下了头,一句话都不敢说。
“我有罪。”曹仁看罢赶紧自我检讨,“我,我在襄阳没有见到坦之,还以为他故意躲着我,所以才起了疑心,现在看看……原来,原来坦之实在谋划大事啊。”
夏侯惇哼了一声:
“坦之为人至诚,从不愿曲意逢迎上司。其他人都来拜你,只有他一人为国忧虑,这才抓住战机。
那潘璋在水上来去自如,完全没有把我等放在眼中,经过此战,以后没人再敢小视我等了。”
曹军这次惨败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水战能力非常可笑,大多数的北方士兵只在玄武池训练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就仓促南下,这能练出个什么水战?
现在他们意外发现了云山这个水战的天才。
他在石阳这样离刘备军大本营这么近的地方扎寨,数次击退孙刘的进攻,还能伺机斩杀潘璋这样吴军之中有数的战将,足见其本领和能力。
如此人才,如果只是因为他所谓的来路不明就拒绝提拔任用,这岂不是白白将此人推到了敌人那边。
“吾得坦之,可不思云长。”曹操叹了口气,又仔细看了看军报。
他虽然准备将这份由曹植书写的壮烈军报公示天下,可也能看出两个儿子确实在这一战中什么都没干,只会用笔墨明争暗斗。
想到自己儿子在蔡瑁面前如此丢人,曹操顿时心中不乐。
“让子桓和子建先别回来了。
在坦之麾下好好历练一番,之后我要让坦之品评一番这兄弟二人孰优孰劣。”
“啊?”曹仁和曹洪大惊失色,没想到曹操对云山的宠爱居然来的这么快,居然让他来评价自己儿子的优劣了。
“这怎么了?坦之马上就是宪儿之夫,便是孤半子,难道品评不得?”
曹仁苦笑道:
“那丞相好歹得把坦之唤来见见,如此,如此……不太好吧。”
“决计不可!”夏侯惇怒道,“坦之斩杀潘璋,孙刘焉能不来寻仇?荆州前线强敌环伺,内有蔡瑁,若是召坦之前来,敌人闻讯来攻,又如何是好?”
曹操心道也是,夏侯惇、曹丕曹植及赵俨、张辽、乐进都见过此子,都说其有大才,他倒是也放心。
“国事为重,国事为重。
他日孤亲征江南,自然能见坦之,倒是不急在一时。”
第157章 一切照旧
“贤弟!汝这次真是立下大功了啊!”
樊城,乐进喜气洋洋,紧紧拉住关平的手不放,不住地称赞大将云山为大汉立下的汗马功劳。
徐晃、蔡瑁、曹丕、曹植都垂手而立,笑得宛如春天的花儿一样。
潘璋军豪奢,几乎人人披甲,云山一战尽数歼灭其手下五百人;以曹军的披甲率计算算作歼灭了五千人,也就是云山的脸皮实在太薄才报了全歼三千。
军报经过司马孚的润色,那自然不是云山自己的功劳,而是乐进、曹丕居中调度,徐晃曹植前线指挥,蔡瑁率军封锁夏水并指挥张允上岸搜索;这才完成了这次大战的全胜。
这一颗颗人头;尤其是潘璋的人头绝无作假;这功劳一扫之前江陵败退的阴霾,曹操重重地夸奖了一番乐进、徐晃,也根据蔡瑁之前的请求,改蔡瑁为南阳太守(仍为镇南将军),乐进如愿以偿进位荆州牧、假节钺董督荆州诸军事——除了他将军的封号没有进一步提升,乐进这次可谓是大获全胜,正式成为了荆州的主人,他的食邑也提升了一千户,连他14岁的儿子也受封为列侯,食邑百户。
徐晃奋战有功,之前与张飞大战损失的兵员曹操一概补充,并且由横野将军晋升为平寇将军,食邑增加三百户,调任关中由夏侯渊统帅——在徐晃的调度上曹操稍微费了点心,徐晃的本事犹在乐进之上,不适合一直待在乐进手下,还不如调到关中准备立功。
在性情仗义宽和的夏侯渊帐下,起码徐晃不用像在夏侯惇手下这么狼狈;也算是平复一下他的怨气。
这调遣让徐晃也非常满意,他跟乐进之前的矛盾也经过此事解开,乐进亲自来樊城送徐晃,两人大醉一场,都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文谦,一定要好好关照坦之,此人日后必为我军名将,位置当在我等之上。”徐晃借着酒劲道。
乐进笑呵呵地道:“还用你说?坦之还不到弱冠之年就有如此本事,他日前途不可限量。等吾儿再长些,就让他来坦之麾下做事,好好学学坦之是怎么打仗。”
乐进会嫉妒徐晃、张辽、于禁等同事,但不会嫉妒比他儿子大不了几岁的云山。
等云山位列朝堂的时候他肯定已经荣退,而且云山特别会为人,到现在还对自己格外殷勤,甚至主动将战功分润给自己,这让乐进如何不喜?
他前半辈子都是要拼死搏杀先登杀敌才能获得些功劳,可现在他天天坐镇襄阳,学品茶、书法、吟诗、弈棋,纳了两房娇妾,时不时游山玩水;戎袍都换成了儒袍,可功劳还是自动飞到他的头上。
这次斩杀潘璋的消息传来的时候他才第一次听说潘璋的名号,可在司马孚精心润色的战报中,他却是此战首功,曹操也给予了他极高的评价。马良听说此事,大赞乐进修养过人,兴周八百年的姜太公不过如此。
乐进绝不敢跟当年的姜子牙相提并论,可马良、蔡瑁一合计,所有荆州世族堵住乐进的大门,一连三天乐进家门庭若市,众人纷纷高呼乐进之功雄踞天下,纵贯古今无人能敌。
一开始乐进还连称不可,可时间长了见大家都这么说,他也渐渐相信这是真的,原来我乐进真是天生的名将,拯救汉室的大才,我只要继续收敛脾气,耐心听从荆州贤者的忠言,日后我坐上大将军的位置指日可待!
“本将已经想好了。”乐进醉醺醺地道,“之前丞相说要操练水军——嗯,以后荆州水军都由坦之招募操练,一应军械粮饷都由季常调度。”
嗯,我奋战一辈子了,还不能享受享受吗?
有这么有本事的手下才俊,我以后真的可以好好享受一番,读书、品茶、饮酒、服散、弈棋、吟诗、清谈,以后只要是荆襄名士做的我都做。
嗯,就是这样。
蔡瑁如愿以偿当上了南阳太守,心中大乐,顺带请出了之前的老搭档蒯越。蒯越知道关平的身份,见蔡瑁跟关平混在一起,自然不敢违背蔡瑁的命令,他谦恭地谢绝了曹操让他赴天子面前做官的征辟,老老实实给蔡瑁当功曹。
取得潘璋人头的张允也终于得到了关平的宽恕,回到了自己永远的家襄阳,准备替关平操练水军。
关平环顾四周,只见现在荆州的编制如此眼熟,决策层还是蔡瑁、蒯越等世族,水军都督还是张允。
这一年时间曹军的辛苦实际上已经全部白费,荆州已经重新回到了刘表时代,只是荆州牧换了个人。。CoM
奇*书*网*w*w*w*。*q*i*s*u*w*a*n*g*。*c*c
曹操浑然不知,还得用钱用粮养着这些荆州人,用自己宝贵的粮食和铁器养着这支逐渐壮大的敌军。
甚至……
“坦之,以后咱们可是一家人了。之前有什么误会,千万别怪罪愚兄才是。”
乐进徐晃都得了封赏,云山自然也得到了封赏——他被晋升为讨逆将军、延寿亭侯,如果这奖赏还不算什么,接下来的封赏可就厉害了——
曹操居然亲自作书,用开玩笑的口气命令云山多准备些聘礼,夏侯惇更是写信告诉云山,曹操已经决定将二女儿曹宪嫁给云山,因为二女儿年纪尚小还在家中,他准备让大儒王朗华歆二人择个良辰吉日来江夏先把程序走完。
众所周知,曹操最喜欢、最信任的就是自家人。
他连云山的面都没见过就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足见其对云山的信任。
之前跟云山关系非常不好的曹植这次实在是受了些惊吓,于是把云山的军报写的宛如修仙故事一样,希望与云山修复关系。
关平看着这位一脸期待的大才子,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
他微笑着说之前的种种不过是误会,以后都是一家人,肯定要互相扶助,方能成就大事。
曹丕之前就跟云山的关系非常不错——起码他认为不错,这次自己在襄阳城蹲着云山居然还给他发来一份功劳,让他心中非常得意。
唯一有点不爽的是,云山居然想跟曹植缓和关系。
忠诚不绝对等于绝对不忠诚。
曹丕认为云山应该效忠自己,绝不能在自己和曹植面前骑墙。
他并没有像曹植一样来讨好云山,反到哼地一声扬起脑袋,等云山来讨好自己。
可关平明显揣摩不透大文学家天马行空的理念,一时不知道自己哪得罪了这位大文学家,思考未果之后,他索性拿出云山的狂态,昂首回到军中。
这让曹丕有点失落——不对啊,他不是应该抓紧诚惶诚恐来找我道歉,发誓日后与曹植断绝关系才是吗?
哼,你不理我我也不理你,以前咱们的好交情就一笔勾销。
曹丕的性格一直如此,他脾气来的快去的也快,但为人又拧巴的厉害,一直渴望得到云山的道歉,可偏偏云山忙着军务没空理解这位大文学家的思绪,让曹丕的心情格外失落。
更让他失落的是,几天后他收到了曹操的私信。
在信上,曹操狠狠敲打了一番曹丕——
大意就是别以为我不知道云山是故意给你兄弟二人添功劳,正好你们俩回来也惹我生气,就在荆州给我好好待着,一年之后在回来。
等一年后曹操要询问云山二人的表现,谁表现不好拖了云山的后腿,后果……
哼,自己想去吧。
这封书信让曹丕如坠冰窟。
他刚跟云山闹了不愉快,这次不知道如何才能修补关系。
他扬手给了自己一耳光,心道自己为何总是如此犯病,控制不住脾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