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也步入了这华盖伞下……
他抬眼望向曹操的同时,曹操也凝视着他。
“许多年没见了,玄德老了许多。”曹操当先开口……
“呵……”刘备浅笑一声,“倒是孟德兄容光焕发,精气神十足,竟是比当年还要年轻。”
“哈哈哈哈……”曹操大笑了起来,他主动帮刘备斟了半樽酒,“玄德呀,五年前孤把大位传于吾儿之手后便归隐山林,不问俗事,以太清之气提神醒脑……果然,成效斐然,五年一过,孤的头风好了,孤的精神也好了,有时候想想……孤前半生都为了建功立业、争名逐利,可到头来……功名利禄过眼云烟,唯独身子骨才是自己的!”
俨然……
跟着张鲁修道五年,曹操的心境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更释然了,更豁达了,也更洒脱了。
“怪不得,这一次看到孟德兄,总感觉少了几分霸道,原来是一切都看淡了!”刘备感慨道。
“你就做不到我这境界!”曹操突然加重了语气,“譬如现在,孤给你一个选择,你可以活着,哪怕不愿为大魏效力,孤可以让你做大魏治下的一个平民百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回你的涿县去,农耕渔猎,岂不美哉?”
“哈……哈哈哈!”曹操的话惹得刘备大笑,“孟德兄啊,你觉得我刘备会做一个被时时刻刻监视的平头百姓么?你觉得我刘备会以一个平头百姓的身份再回涿郡,再去面对涿郡父老么?曹孟德……你曾经也是一方霸主,如果你走到我这种地步,你愿意臣服他人而苟活么?”
“不愿!”曹操沉声道。
刘备目光一冷咬牙道:“你不愿,我刘备又岂能输给你?男儿生于乱世,既想要闯出一番天地,那就要随时做好马革裹尸的准备,既命运早已注定,那索性就来吧!朕,季汉君主刘玄德,纵死无悔!”
呼……
莫名的,听到刘备的这一番话,曹操体会到了无比的悲凉,他感慨道:“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说到这儿,曹操豁然抬头,一双夺魄的眼芒直射向刘备,他淡漠道:“从涿郡讨伐黄巾,到北平投奔公孙瓒,到任平原相,到成为徐州牧,然后是汉左将军,是豫州牧,是新野太守,是赤壁鏖战,是西进巴蜀,最后成为了季汉天子,就连孤的羽儿都说,你刘备儿时那羽葆盖车的梦想成真了!死?哈哈,玄德……你舍得去死么?”
“朕……”
刘备张口,可除了一个“朕”字,他哽咽住了,他不知道该再说什么。
又或者说,他心头有太多的话,藏着太多的委屈……
他遭受过太多的苦难,好不容易到今天,他……他怎么能甘心呢?
可……
不甘心?又……又能怎样?
“吾儿说,若是你死了,他会赐你昭烈帝的庙号!”曹操继续开口。
“昭烈?”刘备微微一顿,朗声道:“容仪恭美曰昭,昭德有劳曰昭,圣闻周达曰昭,声闻宣远曰昭,威仪恭明曰昭,明德有功曰昭;有功安民为烈,秉德遵业为烈,圣功广大为烈,海外有截为烈,业成无兢为烈,呵呵……得大魏天子赐予‘昭烈’庙号,朕倒是有些愧不敢当!”
这话,多少有点针锋相对的味道。
曹操收起了笑容,面色变得严肃,“汉昭烈帝,其德昭昭,其志烈烈!”
他是由衷的感慨……
而言及此处,曹操指着隔江相望的白帝城,继续感慨:“汉朝之所以兴四百年,是起源于赤帝之子的汉高祖刘邦斩白帝之子于芒砀山,今日,玄德兄死于这白盐山,死于这白帝城地界,也算是‘白帝’报了四百年前‘赤帝斩子’之仇!一切缘起缘灭,因果循环。”
说到这儿……
曹操顿了一下,他将面前的酒水一饮而尽,他的面色变得更加严肃,“玄德,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孤这辈子最佩服、最欣赏的敌人就是你!”
“为何?”刘备反问。
“因为你这人义气、宽容、厚道,待人接物,颇有高祖之风,走到哪都被人看做是英雄,若非吾儿,我曹操或许依旧能胜你,但却绝不会像现在这般轻松,定要大费一番周折,乃至于被你逼入绝境!”
曹操的话触动着刘备。
刘备张了张口……却又闭上了嘴巴。
他其实想说,他这辈子百折不挠,成就基业,说到底,不是为了有多大的出息!
而是他刘备知道……你曹操容不下他!
所以,他刘备一辈子都在努力的“弊害”呀,这不是“趋利”……而是弊害呀!
从你曹操说起那句“天下英雄为使君与操耳”后,刘备就知道,他只能选择自保,他只能被迫……被曹操这么逼着,一步一步往上爬,爬到人生巅峰!
终究,刘备没有把这些话说出口,人之将死……还是保持着最后一份体面,最后一份英雄气概吧。
“仅凭这个就让孟德兄佩服我?还不够吧?”刘备补上一问。
“自然!”曹操颔首,他给自己再度斟满酒,有些感慨道:“羽儿说,这个世道先是时势造英雄,然后才是英雄造时势,董卓、袁绍、袁术、陶谦、公孙瓒、刘表、吕布、刘璋……相比于其它诸侯,你才是最难的那个!你完成的是一个寒门子弟,从一无所有到称帝的最高功业行为!”
这……
曹操的一番话,让刘备悸动,他咬住牙,似乎预料到了曹操接下来要说的话。
曹操则顿了一下,继续道:“自高祖之后,能混出名头的人物……要么是氏族恩荫,要么是家族门楣,寒门子弟想要出头太难了,而寒门子弟最大的归属就是军功。封个侯,或者经历一代代的机缘巧合,然后读书多少代之后走向仕途……这是唯一的归属!”
“光武帝刘秀是南阳豪门,袁绍、袁术是四世三公,就算我曹操出身不佳,却也是巨宦养孙……我们成事靠的是背后的庞大家族!可你刘备又有什么呢?”
似乎是觉得声音不够大,声调不够剧烈。
曹操的声调提高,再度嘶吼道。
“你刘备又有什么呢?”
……
……
这边厢,曹操与刘备在白帝城外,在白盐山上做最后的攀谈。
那边厢,蜀郡,剑阁关附近的鹤鸣山上……
陆羽也正与荀彧一道一边爬山,一边闲谈。
恰恰话题也聊到了刘备……
“你说刘备有啥?”陆羽正在发表着他的见解,“他家里有棵大桑树,有个不把他当回事儿的师傅卢植,有个不靠谱的兄弟公孙瓒,还顶着个不值钱的汉室宗亲头衔;他的丞相诸葛孔明,家道中落,二十多岁出仕时尤是一个茅庐书生;关羽是河东武人,张飞是刘备的涿郡老乡,算上赵子龙……也是在常山不受人待见的部曲,魏延更是从底层提拔起的武官,法正是因为关中流氓太多,而流浪入蜀不被重用的落魄士族……”
“蜀汉……说到底,就是一群不被看好甚至被抛弃的人,组合成的……的……”
陆羽想用“银河战舰”这个词来形容,可终究……觉得这辞藻太夸张了。
荀彧顺着陆羽的话道:“陛下的意思是,蜀汉……就是一群不被看好,不被重用的人……组合起来,变成了一支足以撼动天下的威武王师吧?”
“就是这个意思。”陆羽颔首,“荀令君不妨想想,大汉绵延四百年,自高祖斩蛇起义之后,寒门子弟做到刘备这般地步的有几人?”
“为何他能做到?在我看来……是因为……在他的手里,刚刚提到的那些人……那些寒门,那些武人,那些落魄士族,全都得到了这个时代永远都不可能得到的知遇之恩,并爆发出极其罕见的,非常浪漫的堪称传奇的君臣际遇!”
“这样的人,哪怕最后是个失败者,可他们的事迹……传颂千年……依旧会让后人为他们欣喜,为他们担心,以他们为榜样,为他们传颂威名……”
陆羽说的……是蜀汉浪漫主义的魅力!
这股魅力早已超越了成败……而这份魅力,恰恰是一辈子颠沛流离,拼搏坚持,险象环生的刘备所散发出来的!
装的也好,真的也好……
到这一步,一切还重要么?
一些人在一些事上能装一辈子,那假的也变成真的……不容诋毁的真的!
“咳咳……”
听到这儿,荀彧轻咳一声,他感慨道:“诚如陛下所言,假如时代对寒门子弟更友好一些,或许刘备最后的际遇会截然不同!”
“是啊……”陆羽颔首,“假如时代也像秦末那样,大量的贵族被乱世消灭殆尽……假如刘备也有个像祖父曹腾这样的宦官,假如在群雄逐鹿之前……刘备的名声先一步的扬起,或许……刘备也能招募到能打硬仗的丹阳兵;刘备也能有像谯沛武人一样的忠诚武人;乃至于……在荀令君拒绝投靠袁绍时,或许会在曹操与刘备间犹豫一下,颍川氏族效忠的对象也有可能彻底更改!”
陆羽说的这番话……让荀彧心情悸动。
很多事情,他没办法去假设,历史中的“成王败寇”也容不得半点儿假设。
当然,荀彧不觉得这些假设能够改变历史……
因为……
陆羽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
除非“隐麟”是刘备的私生子!
否则,单单这一项就会抹平一系列的变数。
荀彧捋了捋胡须,继续道:“刘备……更像是我们普通人的榜样,身上与生俱来的没有什么筹码,但却依旧努力的修炼自己,努力的壮大自己的实力,不放过每一个机会,认真的对待每一个身边的人和事,输了只要没死就继续向前冲,冲到人生的最后一刻!或许……”
荀彧欲言又止。
陆羽则接过荀彧的话头:“荀令君是想说……或许……不该以成败论英雄吧?”
“是!”荀彧颔首,“历史上的成王败寇本就是谬论,这个时代,该是不以成败论英雄!”
呼……
陆羽轻呼口气,他不由得回想起诸葛亮《出师表》中的一句。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一个充满信仰色彩的人物!
一个在惊鸿的乱世中,描绘出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一瞥……
但最终……
注定,他的故事要落下帷幕!
或许,这就是浪漫主义色彩的悲哀吧?
第七百五十四章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
白盐山上,两军之间,华盖伞下。
曹操与刘备已经聊了整整一个时辰,曹操还在感慨,刘备的表情却已经彻底变了。
有那么一瞬间,他感觉很讽刺。
恨了一辈子,打了一辈子,可……到最后,最欣赏他的人竟是曹操,这个他人生中最大的拦路虎,最大的仇敌。
“玄德呀……”曹操的话还在继续。“很多时候,孤在想,如果这乱世没有你刘玄德,那会怎样?”
“或许,大魏依旧能建立,或许,子宇依旧能承继大统,或许……”
曹操一连说了许多或许……
或许,他也意识到,这番对话之后,他心头对刘玄德的感触、感动……再也无法对刘备本人讲述了。
他是由衷的欣赏刘备。
“但,若是放眼千年,孤能够笃定的是,若没有你刘玄德,那这汉末……你老刘家留给史书,留给后世的印象一定大打折扣,后世想到的是董卓暴虐后,你们老刘家祖宗皇陵被抛弃;是刘家天子在回故都路上的风餐露宿,叫花子行径;是我曹操赏他一口饭吃后,刘家天子感恩涕零,被圈养起来安乐死的画面……”
“玄德呀,是你刘玄德呀,即便一辈子被孤,被孤的儿子追的鸡飞狗跳,但你带着这么一支寒门、落魄子弟,愣是与大魏战斗到最后一刻,是你刘玄德吹响了这个时代一统前最后的赞歌。”
咕咚……
刘备下意识的咽下一口口水。
他凝望着曹操,没错……这乱世中……曹操是最欣赏他的人,而曹操……又何曾不是他最欣赏的人呢?
呼……
刘备长长的呼出口气,他吟道:“不知汉勇知天勤,踏进铁骨莫蹉跎!血发冲冠一怒吼,莫叫活罗压云溪!”
曹操当即打断:“你这诗虽依旧踌躇满足,可后半句,吟出的却满是悲鸣,不好!”
“孤还是喜欢你在襄阳城投靠刘表时的那首诗。”
唔……
刘备的心情猛地悸动了一下。
曹操这般提醒,让他回想起,那时在襄阳城的画面。
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小小的新野,承载着他刘备大大的梦想。
只不过……刘表的固步自封,葬送了他向北进军的决心。
“数年徒守困,空对旧山川。龙岂池中物,乘雷欲上天!”
刘备喃喃……
曹操也感慨道:“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