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 第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其中,那位叫做陆羽的公子不正是在某些领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么?
  何不……
  心念于此,诸葛亮提笔,两个大字跃然浮现于竹简之间——
  ——百工!
  世家子弟谁会把“百工”放在眼里?
  而水镜先生精通奇门八卦,如何能不精通于百工之学?以此作为“扣门石”再合适不过!
  呼……
  想到这儿,诸葛亮呼出口气,心里悬起的石头算是落下了一多半儿。
  若非一日前看到均弟的书信,若非看到了陆公子对“百工”独到的见解,他诸葛亮怕是也将如其他学子一般落入俗套,或者是纠结不已,踟蹰再三。
  人言国之六艺,百工居其一,可如今对“百工”有独到见解的诸葛亮,却想要稍加修改一番,所谓——国之六艺,百工为首!
  念及此处,诸葛亮再度落笔,在“百工”两个大字下,又加上了这八个篆体小字,国之六艺,百工为首!
  落笔,起身,诸葛亮是此间答得最快的一个。
  见他起身,身旁的一干士子均下意识的望向他,有些惊讶,如此重要的测试,这么快就交卷了么?
  诸葛亮眼眸微眯,握紧竹简的手又添上了一分劲力,他毫不犹豫的问道。“敢问这位童子,可否交卷?”
  震惊四座……
  惊讶之后,一些士子纷纷议论,这人谁呀?这才多少功夫,能写几个大字?交卷,呵呵,怕交的是白卷吧?
  庞统庞士元也抬起头来,那有些难看的眼睛望向诸葛亮,心里却嘀咕着,“他写的是什么呢?”
  当即余光瞟向诸葛亮,待得诸葛亮靠近他的身边,庞统故意伸脚,诸葛亮大意之下踉跄了一下,手中的竹简也掉了出去。
  庞统早有预谋的站起,旋即拾起竹简……给诸葛亮递了回来。
  可就是拾起竹简的功夫,庞统看到了诸葛亮竹简上的答案——百工,国之六艺,百工为首!
  这么……简单的么?
  “兄台,抱歉……”庞统故意道歉道……
  “无妨……”
  诸葛亮回了一句,旋即将竹简交给了小书童。
  小书童也有些诧异,可既已交卷,按照规矩,他必须把这竹简送入庄舍让司马先生品评,当即转身,快步跑了过去。
  诸葛亮则是坐回自己的座位耐心等待,庞统的心头却是遐想连篇……
  百工?虽是个新颖的答案,可未免格局太小了,呵呵……大丈夫处世,当立不世之功,当平步青云直通云霄,哪有那闲暇的功夫去做‘百工’呢?
  格局,格局小了呀!
  心念于此,庞统收回了思绪,专心去做自己的答案,他想学什么?他想学的是大丈夫处世之道……
  而这些,那一干世家子弟、凡夫俗子如何能想到呢?
  ……
  春季依旧寒冷,几缕寒梅还在盛开,就在这百余名士子答题之际,竹舍之内,三名中年男子与一名八、九岁的女孩儿正处于其中。
  似乎……三名男子正在津津有味的攀谈着什么。
  “水镜兄,你这题目可不简单哪。”说话的这名男子乃是居住于岘山南沔水鱼梁洲上的隐士庞德公。
  他从来没有进过城府,平日就在田里耕作、弹琴、读书,便是与妻子也是相敬如宾,一年一次。
  而他有个儿子,颇为厌倦那隐世的生活,今日也来参加水镜先生的考验。
  究是庞德公一贯隐世,可涉及到自己的儿子,庞德公难免多言语了几句……
  “会者不难,难者不会!”这次说话乃是襄阳城的名士黄承彦,他的妻子是荆州上将军蔡瑁的姐姐,再加上他本人也颇有才学,故而在整个荆州颇为有名,是与水镜先生司马徽、庞德公齐名的人物。
  此番,他除了自己来到这儿外,还带了九岁的女儿黄月英,顺道,让她见识下这荆州的青年才俊如何答出一个妙笔生辉。
  “诶呀!”庞德公摆摆手。“你这题考的云里雾里,莫说是这群士子,纵是我这老头子,怕是也答的不合你心意啊!”
  此言一出,水镜先生司马徽总算开口了,他一边笑一边说道:“哈哈,很好,不合心意很好!”
  嘿……
  庞德公摇了摇头。“我让水镜兄品评的是这题难于不难,水镜兄却说好与不好?这怎么行?”
  司马徽点了点头,继续答道:“你刚才说的话也很好……”
  好,好,好……他好你也好!
  黄承彦实在是听不下去了……
  水镜先生司马徽有个习惯,凡是说话爱说“好”字,比如问他某个人如何?他从不直接品评,只是说“这个人好,很好”……换作下一个人,还是一样。
  黄承彦都习惯了,所以给他起了个外号就叫“好好”先生,这个在襄阳士人圈子里大家都知道——好好先生司马徽。
  三人正聊到高兴处,“先生,有人交卷?”
  唔……这下,司马徽不说好了,他有些惊讶,不光他惊讶,庞德公与黄承彦也很惊讶,如此郑重其事的考核,这么快就交卷,未免有些太糊弄了吧?
  “递给我看。”司马徽吩咐道……
  小童急忙双手捧着竹简递了过去。
  一旁的黄承彦、庞德公也凑了过来,而映入他们眼帘的答案是硕大的“百工”二字,连带着在下面还有一行小字——国之六艺,百工为首!
  霍……竟有学子要来学百工?
  不等司马徽开口,“哈哈哈……”黄承彦一缕胡须笑出声来。“这个士子倒是与月英想到一块儿去了。”
  言及此处,黄承彦抚了下他身侧女儿的脑袋,继续说道。“月英最惦记着想学的,不也是你那墨家机关术嘛,而学好墨家机关术,百工是基础中的基础啊……哈哈……水镜兄,看来月英有个伴儿了!”
  此言一出……哈哈,司马徽也笑出声来,他看了眼竹简上的名字——诸葛均!
  没错,诸葛亮刻意把名字填写成了诸葛均,这算是对兖州均弟的一种保护。
  而好好先生司马徽,这次,他没有像以往一样只给出“好,极好”的评价,他点了点头,眼眸望向窗外,口中说道。
  “这个叫诸葛均的小子有点儿意思!”
  几乎与此同时,黄承彦身侧的黄月英也眨巴了下眼睛。
  她心里嘀咕着,士子中竟还有如此重视百工之人,看起来……司马叔叔这边墨家机关术的学习……要有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儿了。
  ……
  ……
  徐州,下邳城外,曹营大寨。
  此刻中军大帐中的曹操尤自左右踱步,是战是退,他还是做不出决断。
  下邳城内的细作传来消息,陶谦的病情又加重了,而随着陶谦病情的加重,长公子陶商与刘备的博弈也要进入最关键的时期。
  至于他曹操,现在倒是有些骑虎难下的感觉。
  撤军吧,又有些忌惮刘备,攻城吧,却又些担心后院吕布尚未平定,与袁术地盘接壤又平生事端。
  除此之外,还有一桩新的难事。
  这两日,曹操在脑海中模拟了无数次撤军后徐州治理的方略,可不想还好,一想之下不单单是伤脑筋,简直是脑壳儿疼啊。
  越是对徐州了解,越是知道,徐州内部可不省心哪……每个州郡里,派系林立各股势力错综复杂。
  尤以庶人派、名士派、丹阳派为首,之前陶谦治理徐州,他们还算是相安无事,曹操以绝对优势的大军压境,也勉强还能镇住场子,可若是……率军回援兖州后。
  这三股势力可就热闹了……拉拢哪一股?打压哪一股?会不会他们中有人背后捅刀子,这些都是问题。
  而若是不闻不问,随便派过去几个州牧,多半会被徐州帮的这三股势力排挤,甚至死于非命!
  到时候这徐州就不是个大粮仓,而是个大染缸了。
  “怎么办呢?”
  曹操是越想越头疼……
  有那么一刻,曹操感觉自己的脑袋就要爆炸了,说起来,这是老毛病了,从二十多岁就开始,曹操每每想到烦心事时就会头疼……
  而原因,就不得不提到曹操十几岁时的一桩不堪回首的往事。
  十几岁的曹操正是长身体的年纪时,个子却好像是三九天麦苗一样儿没什么动静。
  面色黝黑,矮小精干,总比同龄的孩子身高相差两岁的光景,简直和他那太监祖父曹腾一模一样。
  曹嵩担忧啊,养父曹腾童年就失去了“小乌龟”,影响了发育,可他的职业是做宦官,矮一点儿无所谓,可曹操不行啊,骑马打仗够不着镫子,做官治世压不住气场,就连袁术人前人后也给曹操起了个外号叫——“大半截”!
  为了让曹操长高一些,曹嵩听信了一个土办法,每天晚上叫上府邸里的管家,一人按住曹操的头,一人抓住曹操的脚,两人拼命的拽,要给曹操拉拉身体。
  那是一段对曹操而言,十分灰暗的日子,天空中闪烁的星星像是曹操的眼睛注满了无奈,可结果依旧是成效甚微,曹操还是长不高,还是被袁术戏称为“大半截儿”。
  一年后曹嵩放弃了,可拉身子的副作用出现了,一年以来,曹操每天夜晚被拉头,拉脚丫子,整个人都被拉扯,给他留下了头疼的隐患!
  时至今日,每每惆怅不已,思虑繁多之际,曹操就容易头疼。
  如今,又开始发作了。
  看着大哥这副难受的模样,一旁的曹洪开口道:
  “大哥,其实我觉得这事儿没那么麻烦。”他似乎有独到的见解,朗声道:“咱们直接一鼓作气把下邳城攻下来,连带着把下邳城兵权、政权收入囊中,谁敢不服就杀了谁!”
  “至于那袁术,他来任他来,留我曹洪在此守城,保管他来一次,我把他打回去一次,等哪天大哥不高兴了,一声令下,我带兵直接端了南阳断了他袁术的后路!”
  呃……
  本以为曹洪是真知灼见,敢情是胡搅蛮缠。
  曹操也是醉了,真要这么容易,哪还会在这下邳城下耽搁这么多时日?
  这种感觉就好像是,本以为你是最强王者,奈何……你只是个青铜啊,唉……
  曹操觉得脑袋更疼了。
  而就在这时。
  “禀报明公……”几名甲士匆匆进入大帐,他们走近了曹操几步,压低声音说道。“大哥,寨门外有个中年男人,他自称是泰山郡的商贾,与明公相交莫逆,叫什么……魏德!”
  魏德?泰山郡?
  起初,曹操还没反应过来,可“刷”的一下,他一下子想起来了,他此前寄信给荀彧,让他替弟弟曹德、阿翁曹嵩改名换姓,而弟弟曹德不正是……改名为魏德了么?
  可……这军营重地,人多眼杂……他……他怎么来了?
  曹操顿时间惊出了一身冷汗,别说,这冷汗一出,脑袋倒是不疼了。
     竒  書  蛧   W  W  ω  。 q   í  s ú  W  à   N  G  。 c  o  M 
  可转念一想。
  不对,曹德不会无缘无故的来,这一定是哪里出大事儿了。
  呵呵,可不是出大事儿了么?
  曹操现在还不知道,他那正室夫人就快把他女儿许配给他儿子了!这个事儿事关骨科,似乎……也挺大的呀!


第一百二十七章 骚操作之……私生子如何变世子?
  曹德守在曹军营寨的门前,左右踱步,整个人显得有些慌张……
  他没有大哥曹操这般沉稳,心里总是藏不住事儿,何况现在在心里藏着的还不是一件事儿,而是……三件事儿。
  第一件事儿——得隐麟者可安天下的“隐麟”是陆羽;
  第二件事儿——陆羽带着的那块“吉利”玉佩,他哪里还是陆羽啊,他是曹羽;
  第三件事儿——嫂子乱点鸳鸯,曹德来之前还听说,曹沐最近三天两头的往陆羽的府邸跑,一待就是一整天,这是要出大乱子的节奏呀!
  一路乘马车而来,曹德感觉自己都要憋出内伤来了,实在是不吐不快。
  终于,寨门打开……
  “德公子,来这边……”几名甲士小声招呼一声,引着曹德步入寨中,几人均是沿着寨墙内侧行走,刻意挑选的都是人少的地方,颇为小心翼翼。
  这点,曹德能理解,大军中不乏一些谯县出身的百姓,很多都是见过曹德的……
  若然他活着的消息让这些人知道了,那大哥曹操高举的“大义”就有些站不住脚了。
  转过几个弯儿,进入一间角落里的营帐,而曹操早就在其中等待。
  曹操先是向几名甲士使了下眼色,这些均是曹操的心腹亲卫,当即会意,默契的退出,守护在离此间很远的位置。
  直到这时,曹操方才开口。“德弟,你不该来这儿的!”
  是啊,如今什么情形,莫说是徐州还余下两个城池,纵然是徐州全部攻下来了,曹德也不该出现在这儿,这是极大的忌讳。
  俨然,曹操有些责怪这个弟弟的味道,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