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 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真要这么说,估计,老曹与荀彧得把他陆羽当成一个神经病了。
  如今,也只能旁敲侧击的提醒下荀彧……让他劝老曹快点儿回来。
  “荀司马千万多提到一句,让曹公早会,迅速的解决吕布的隐患……”陆羽不忘再次嘱咐一番……
  “荀某记下了,陆功曹若是没有别的事,荀某就告辞了。”荀彧拱手。
  陆羽也拱手回礼。“我送荀令君……”
  推开了大门,荀彧左右环顾,本是去寻曹德,可哪里有他的身影?
  整个院落,唯独曹安民一人。
  此时的曹安民快步上前。
  “末将曹安民,拜见……陆功曹……”
  曹安民差点就喊出拜见恩公了,话到了嘴边,还是克制住了。
  说起来,这还是陆羽第一次见曹安民,小伙儿长的很帅呀,至少比那诸葛亮帅多了……
  等等,似乎哪里不对,很多古籍中记载的,诸葛亮可是个大帅哥呀,难道是因为年龄太小的缘故,没长开。
  “咳咳……你就是安民公子啊,失敬失敬……”陆羽回了个礼……
  提起曹安民,首先想到的是宛城一战时。
  当曹操犯下了所有男人都会犯下的错误,当张绣降而复叛,当典韦殿后战死,当曹昂战死,间不容发之际,曹安民将自己的马交给了曹操后也战死,唯独曹操逃了出去。
  在陆羽看来,能在战场上做出把马让给别人的举动,那就相当于把活下去的希望交给别人,把自己的命留在这一方战场。
  能干出这种事儿的人还真不多,对于老曹而言,曹安民算一个,曹洪算一个,还有……济北相鲍信也算一个。
  这些人,陆羽都很钦佩。
  “不知安民公子如今任何职呢?”陆羽好奇的问道……
  他想挖人。
  这种视死如归的勇士,有一个是一个,陆羽都想挖到龙骁营。
  “末将……”
  曹安民本想说在荀司马手下任一牙门小将,哪知道荀彧抢先一步。
  “陆功曹啊,正想跟你说这件事儿呢……”
  “安民公子此前一直在荀某手下做事,可荀某这边多是文职,倒是耽误了他的一身武艺……”讲到这儿,荀彧主动请求到。“不如,就让安民公子加入龙骁营可好?一来是为陆功曹冲锋陷阵,二来也能不辜负他这一身武艺,陆功曹觉得如何呢?”
  嘿……
  陆羽还以为是荀彧这双慧眼看穿了他想挖人的心思,才刻意这么讲的。
  当即大喜。“荀司马既割爱,我这儿自是求之不得。”
  一言蔽,陆羽转身望向曹安民。“安民公子,这样吧,今日收拾一下,明日去龙骁营军寨找文烈将军报道?如何?”
  文烈是曹休的字,尽管陆羽是实际上龙骁营的统领,可平时训练士卒、统兵作战的均是曹休,故而,陆羽直接安排曹安民去找曹休报道!
  这话脱口……
  对于曹安民来说,这简直就是——幸福来得太突然了。
  能在恩公手下效力,这不单单是全了阿翁与爷爷所托,更是……更是他自己的梦想啊!
  再说了,龙骁营什么地方?抛开一天一斤肉不提,单单龙骁营成立起,立下过的那些功劳,数都数不清……
  不夸张的说,龙骁营是整个曹营每一个小卒都梦寐以求的地方。
  曹安民愣住了……
  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那兴奋的心情。
  荀彧抢先一步反应过来,猛地一拍他的后背。
  “陆功曹收你入龙骁营,这是你的福分,还不快谢过陆功曹?”
  噢……这下,曹安民才反应过来……“谢陆功曹,末将必定肝脑涂地、赴汤蹈火、再所不辞……”
  呃……
  这么一讲,整的陆羽有点尴尬。
  这些武人动不动就肝脑涂地、赴汤蹈火……一个个真的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一点儿都不心疼的嘛?
  话说回来,打打杀杀多没意思,在家与姐姐愉快的玩耍,就当是养个孩子一样般的教教小孔明兵法,该吃吃该睡睡,每天晚上还能学习下新的知识,难道远离战场的这些不香嘛?
  生活可不止是战场,还有诗和远方的呀!
  “唉……”陆羽心头叹出口气……他感觉他的境界又升华了,他扶起曹安民。“好了,记得明日按时报道……文烈将军带兵挺严格的,做好心理准备。”
  “末将遵命……”曹安民又是拱手一拜。
  陆羽再度仔细的看了看他,有点当军人的模样了……
  很好,龙骁营又新增一员……
  陆羽琢磨着,该怎么形容曹安民呢?
  说曹安民是猛将,骁勇善战有点夸张,索性就称他为,能将生死置之度外的侠将好了。
  ……
  这边,荀彧与曹安民徐徐退出蔡府。
  陆羽则是独自一个人坐在书房,他开始冥想,又或者是,是琢磨新的问题。
  别看如今的局势一片大好,可因为四月的大旱,一个处理不好,很有可能急转直下……
  陆羽必须把局面往最坏的地方去想。
  比如……曹操能如期归来,但攻濮阳城时遇到新的问题!
  陈宫和吕布一文一武,兼之并州狼骑,八健将,他们俩配合起来,纵是兵力少一些,可倚靠着充足的军粮、坚固的城池,真要强攻的话,曹军未必能攻得下来。
  而站在陈宫的角度去分析,吕布的优势是粮草充足,曹军的劣势是缺粮。
  只要陈宫脑子不被驴给踢了,他一定不会主动出击进攻曹操,而是选择坚守城池……甚至坚壁清野!
  这一来二去,时间拖延下去,濮阳战事变成持久战,四月大旱,六月飞蝗,七月绝收之下,这对于老曹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呼……
  想到这儿,陆羽长长的呼出口气。
  “怎么琢磨着,有一种危急存亡之秋的感觉……”
  陆羽小声抱怨道……
  纵观大汉旱灾频繁,可真要论起来,这次覆盖十三州的大旱能被封为旱灾之最了。
  真到七月以后,那不止是兖州缺粮,就连其余各州郡,就连黑市也会缺粮,现如今……谁都等着今年的丰收呢,就是黑市手头上也都不富裕……
  当然了,除了濮阳城!
  这就有点尴尬了,等到七月,就不是钱不钱的问题了,陆羽估摸着都得把程昱给从盗墓领域给喊回来,让他兼职做一波厨师,保不齐,还能整出点儿人肉包子渡过灾荒呢!
  啊呸……还人肉包子呢!
  太特喵的想当然了,粮食不丰收,没有面,哪来的人肉包子!
  一想到程昱那毛骨悚然的人肉干,陆羽感觉早上吃的饭都要吐出来了。
  当务之急,得早做准备呀,得屯粮,得变出来一些可再生的粮食。
  正在这时……
  陆羽看到了“诸葛亮”,这小子,整天就背着个小书包,快快乐乐的上学堂,快快乐乐的下学堂,无忧无虑啊……
  这种时候,陆羽满脑子都是搞粮食的事儿,看到他这副模样,莫名的想要揍他一顿!
  本琢磨着把诸葛亮忽悠过来,能帮上大忙,能让自己轻松一点儿,可敢情这来的是个拖油瓶啊……
  “孔明……”陆羽疾呼一声。
  诸葛均听到陆羽的呼喊,急忙恭恭敬敬的跑了过来。
  在他看来,蔡琰与陆羽都是他的师傅,在这个时代师傅就相当于父亲,陆羽是爹,蔡昭姬是娘……
  这样的比喻一点儿也不夸张。
  “陆师傅有何吩咐?”诸葛均连忙问道。
  呃……陆羽顿了一下,旋即开口道:“看你整日不开窍的样子,今儿个,我带你学习些书本以外的知识。”
  啊……书本以外?
  诸葛均微微一愣,这是干啥呀?
  似乎是看出了他的心情,陆羽笑道:“别怕,不是什么偷鸡摸狗的勾当,今儿个,你陆师傅带你去学一门手艺——大变存粮!”
  没错,陆羽就是要去变粮。
  人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今儿个陆羽就要试试这“捡来的麦子开磨坊——无本万利之大变存粮!”


第一百二十五章 襄阳城水镜八奇,陈留郡油炸蚂蚱
  襄阳城,一方驿馆。
  真·诸葛亮坐在窗前,正手捧竹简一字一句的看上面的文字,这是三弟诸葛均寄来的书信。
  说起来,这还是兄弟分开以后,第一次收到三弟的书信。
  诸葛亮本事满心欢喜,可当看到上面的内容后,诸葛亮的脸色肃然,大为吃惊。
  诚如他此前的预料到的,兖州的确陷入了乱局,曹操攻徐州、陈留太守张邈背叛、吕布率并州狼骑奇袭兖州、豫州刺史郭贡浑水摸鱼。
  整个兖州,俨然一副狂澜既倒的既视感。
  可……偏偏均弟的书信中提到,这些危机均被一个人化解。
  陆羽,曹操的幕府功曹陆羽……
  这是诸葛亮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而比之这个名字更让他震撼的,是这个名字背后处理兖州乱局的凌厉手段。
  从陈留设伏,到稳住局面,再到救回青州兵,这一桩桩一件件……
  均好似未扑先知一般,甚至,这就像是他编制了一张大网,只等着吕布往里面跳。
  整个兖州乱局来得是波涛汹涌,去的是云淡风轻,都没有留下丝毫痕迹。
  不可思议,属实不可思议,诸葛亮默默的将“陆羽”这个名字记在心间,似乎……均弟的书信中提及,他的年龄并不大,只长他诸葛亮三年而已,可如此年龄,就这般老谋深算了么?
  诸葛亮反复将均弟的信笺读了许多遍。
  而其中,陆羽对“百工”的讲解也让诸葛亮豁然明朗。
  说实在的,诸葛亮今年也才十三岁,毕竟年龄还小,纵是天纵奇才也不可能面面俱到。
  最起码……在“百工”一项上他原本并不看重。
  这也与诸葛家这些年来发迹,诸葛亮从小养尊处优有关……
  很多“百工”均有下人主动去做,给诸葛亮造成的最直观的感觉便是“百工”无用,是下人做的东西。
  可现在仔细的揣着三弟书信中,陆羽关于百工的论断,特别是那一句“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一下子让诸葛亮觉得这“百工”中藏着大学问,也让他对这一门学问产生了浓厚的好奇。
  “陆羽,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公子?”
  许久过后,诸葛亮放下手中的竹简,喃喃自语……
  当然,竹简中诸葛均还特地提到,陆羽与蔡琰姑娘对他均颇为照顾,就好像是恩师对待弟子一般严苛却满是关怀,字里行间,诸葛亮能感受到三弟在他们身边,每一天无论是学识上,还是见识上均受益匪浅。
  除此之外,诸葛亮自动忽略了诸葛均提到的另外一条,让他与两位姐姐也赴兖州的事宜。
  诸葛亮是个极有主见的人,这些年,他早就将自己的未来规划而出,拜师襄阳城远近闻名、且有着真才实学的水镜先生是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诸葛亮才不会认为自己规划的道路会比不上均弟这从天而降的“奇遇”!
  “均弟啊,兖州局势稳定,陆公子与蔡姑娘对你又颇为照顾,为兄就放心了。”
  讲到这儿,诸葛亮眼眸抬起,望向苍穹,他的声音还在继续。“只不过,为兄依旧觉得,那陆羽纵有些才学,也毕竟还是太年轻了,远不如精通奇门八阵、五行数术的水镜先生这儿……能学到更多的本领。”
  “均弟啊,且走着看吧,为兄也不敢笃定……这条披荆斩棘的路走下去就一定能优过你,且拭目以待吧,希望十年内咱们可以较量一番,也看看咱们兄弟,是谁走出的才是一条正道、正途!”
  言及此处,诸葛亮就打算落笔给诸葛均回信……
  却在这时。
  “孔明……”诸葛亮的姐姐诸葛若雪闯入此间。“已经确定了,后日,水镜先生司马徽要在一众求学的弟子中挑选八人收为关门弟子,襄阳附近的隐士庞德公与名士黄承彦后日也会来相助好友。”
  “酒肆、茶摊上,有人提出水镜先生之所以收八名弟子,乃是源自于一个方士对他的提点,八名弟子,所谓水镜八奇!也不知道这坊间传言是真是假。”
  诸葛若雪将打探到的情报娓娓道出,能够获得这些情报可花了他们不少粮食。
  呼……
  听到这儿,诸葛亮轻呼口气,反问道。“长姐,参选的人中怕是有许多世家子弟吧?”
  “诚如孔明所讲。”诸葛若雪点了点头。“的确有很多世家子弟,荆州牧刘表的长公子刘琦,庞德公的之子均会参加,还有当地颇为才名年轻才俊的庞士元,号称是游侠剑客的单福……罗列下来,足有百余人,可谓强手如云,孔明可有把握从中脱颖而出……”
  把握么?
  哈,诸葛亮浅笑出声,他只知道水镜先生不慕名利,断然不会因为学子的家世就破例收为弟子,说到底还是要比拼真正的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