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咚”、“咚”的声响,诸葛亮整个人跌倒在地。
“太医,快传太医!”李严第一个招呼道。
刘备也凑近去扶诸葛亮,待得太医将他接走,刘备却话锋一转:“李尚书,北伐一事……还要你费心劳神了!”
“五年前,朕继位时就扬言‘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朕给他曹魏五年,五年后朕势必北出讨伐,诏命已经下达,此事不但三军皆知,也早已传言海内……朕不想自食其言!”
“喏……喏……”李严拱手。
尽管东州派是最后投靠刘备的,可李严比诸葛亮更懂刘备。
刘备一生被曹羽追赶的惶惶如丧家之犬,他太渴望证明自己,证明自己不止是擅长被动挨打,他也擅长主动出击,哪怕是穷其一生……他刘备也要战胜曹羽一次。
而这……
便是刘备的执念!
有那么一瞬间,李严的嘴角微微的咧开,露出了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只不过……
这笑意一瞬即逝,李严又变成了那个谦卑恭敬、诚惶诚恐的中护军!
……
……
丞相府内外,太医进进出出。
无数婢女慌乱的提着水盆往其内走去,诸葛亮额头上的湿帕是用过一块儿又一块儿。
哪怕是这样,还是用了几个时辰,诸葛亮的精神才有些好转。
赵云守在他的身边。
醒来的诸葛亮第一时间握住赵云的手,“子龙,子龙……”
“丞相……”
诸葛亮语气虚弱。“主战主和……如今朝堂上已经形成了两派,李严劝陛下北伐,陛下又执意北伐,可身为丞相,百官之首,我还是要劝哪!”
诸葛亮握住赵云的手又更添了几分力气,“你替我告诉主公,臣不是劝陛下不伐魏,而是暂缓,一则蜀汉大敌是曹魏不假,五年停战协定已过也不假,正因如此,曹魏势必会派遣重兵把守蜀道……昔日高祖出蜀道尚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打了一个出奇不意,而主公公然伐魏……这有别于高祖的出其不意!正面较量……不利于我军!”
“其二,世人只知,昔日曹羽夺下汉中后,曾提及‘既得陇?复望蜀乎?’却不知道,那时的曹羽仰望着剑阁长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若是曹魏南下伐蜀,那蜀道难……便是对曹魏,若是巴蜀北上伐魏,那蜀道难便是对巴蜀……便是为此,先进攻的一方,必须走蜀道的一方,未战已经先失地利……此乃不治之举!”
“其三,主公执念于昔日的隆重对,而隆中对时,我的谋算乃是天下三分,主公占据荆州后,那时方才进可攻退可守……如今,不止是荆州归属曹魏,就连江东也已经臣服……即便是关将军神武从夷陵出征连战连捷,攻下荆州,可那时的战线就拉的太长,补给也十分艰难,如今我军的兵力、补给、辎重,不足以支持远途行军!何况还有江东的威胁……两面受敌,究是关将军怕也难做到独木难支。”
“其四从川蜀北伐曹魏,即便主公夺下汉中,那之后……攻伐长安,东进洛阳……那需要出祁山,过陇西,此间迢迢两千里,陇西之地更是一马平川的平原,不利于我巴蜀步兵……粮草运输极容易被西凉军截断……若粮草断绝,那北伐军就变成了孤军……孤军深入乃是大忌!”
半日的休息,让诸葛亮的思虑变得无比清晰……
可一连串的吟出这么多话,他尤自有些疲惫……
太累了。
不仅身子累,更多的是心累!
而说完这些,诸葛亮又一次握紧了赵云的手,“子龙……我说的这些你都记下了?”
“记……记下了……”赵云颔首……
“那你即刻去告诉主公,让他暂缓伐曹魏……让他再给……咳咳……再给我一些时间。”诸葛亮的话愈发的语重心长。
别说,这一次诸葛亮的分析条理清晰……
每一条都有理有据,十分有说服力。
“丞相放心……”赵云拱手带着诸葛亮的期望,大踏步走出了此间。
周围有文吏询问诸葛亮,“为何丞相独让子龙将军去禀报主公呢?”
“因为……”诸葛亮的语气虚弱,“子龙是陛下所有武将中最特殊的那个,也是最冷静的那个……翼德、云长、文长他们憋了五年之久,如今已是立功心切,他们忘记了曹子宇的厉害,可唯独子龙在曹羽身边待过,他更清楚曹羽的可怕!这个级别的对手,容不得我们犯错分毫!”
言及此处……
诸葛亮目光幽幽的望向门外,望向那赵云背影消失的地方。
如今的他只能期盼……
赵子龙能力挽狂澜,让主公收回成命!
那边厢……
出了丞相府,赵云的副将将白马牵来,连忙问道:“将军要去陛下那边么?”
唔……
赵云有些意外,眼神中也带着些许疑惑。
副将连忙道:“诸葛丞相是文官之首,子龙将军是除了陛下两位结义兄弟外的武官之首,丞相劝不动陛下,自然需要子龙将军去劝……”
噢……
赵云颔首,他点了点头,翻身上马,却是调转马头……往皇宫相反的方向行去。
“将军……你……”
“不去皇宫!”赵云的话斩钉截铁……
“那……”
“去尚书令李严的府邸……”赵云的眼眸中闪过一丝精芒……
他不打算把诸葛亮的话带给刘备……
他甚至打算把诸葛亮的这一番话术告诉李严。
究是诸葛亮都没有想到,一向冷静、谨慎的赵云赵子龙,竟是主“攻”的一派!
……
……
巴蜀之地,成都,皇宫。
“与曹羽决战,朕不怕,可北伐最大的难题,却是粮食与军械!”刘备感慨道:“当年曹操用军屯解决了粮食问题,曹羽更进一步,推行摊丁入亩,废除人头税,更是在汉中战地屯粮……如今的汉中已经是曹魏的一处大粮仓!”
刘备独自留下李严……商议北伐事宜。
如今的他对于“北伐”格外的执念……
“陛下……臣与国丈吴懿,右将军黄权商议了许久,得出的结论是如果各郡县能够实施四六分税,三丁抽一,那么在今秋之后可以多征收壹佰伍拾万石,能解决大军北伐半年的粮食!”
听到这儿,刘备豁然起身,一脸的欣喜状。
“此话当真?”
“当真!”
“好啊,有你们这些话,朕的心里就踏实了。”
“但是……陛下……”李严话锋一转,面露担忧之色,“丞相好像一直不赞成四六征税、三丁抽一呀,因为这样一来,就会让川蜀百姓负担过重,好不容易让朝廷拥有的人望,很有可能因为这四六征税、三丁抽一而……”
不等李严把话讲完……
刘备一摆手,“朕尤记得曾经官渡之战前,陈琳那一封犀利的《讨贼檄文》,其中的第一句是这么讲的——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如今不正是非常之时么?可以采取些非常手段……”
“那丞相那边……”
李严试着继续问道,俨然这话另有所指。
刘备会意,“丞相这不是病了么?征税、田亩之事就一并交给你吧!让他好生休养!”
第七百二十六章 西赆南琛,花潮月夕!
巴蜀,丞相府。
诸葛亮头戴病巾,眉宇低垂,一副黯然神伤的模样,他的手指却与病容截然相反的在琴弦上弹奏,琴声似疾风暴雨一般。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一曲《凤求凰》正奏到高亢之处,琴声忽然无法自制,越弹越快,越弹越急。
“铮”的一声琴弦断了,诸葛亮烦躁地将琴推下案去。
“丞相……”周围的文吏连忙劝慰道:“陛下执意北出,那势必要解决军粮问题,四六征税、三丁抽一……自是必然哪!丞相要保重身体呀。”
听出了诸葛亮弹奏这《凤求凰》中的不对,众人的心情也宛若诸葛亮的脸色般,陷入沉重。
“是‘凤求凰’,还是‘凤囚凰’?”
诸葛亮突然感慨道,他摇着头……用这断了一根的琴弦继续弹奏。
——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当最后这一声落下……
诸葛亮陷入了沉默,他闭着眼睛,无奈的垂首叹息,“就连子龙也……也无法劝陛下收回成命么?唉……唉……”
幽幽的叹息声回荡在这琴弦的余波里,余音缭绕,良久未绝。
“想不到,停战五年,蜀汉竟危如累卵……”
是啊……
危如累卵!
——何其哀婉?
——何其痛惜!
……
……
巴蜀,尚书台。
李严在屋中走来走去,像是有心事,心神不宁。
李严的儿子李丰手捧着一叠竹简缓缓走来,“如今爹已经从荆州派手中夺回了兵权,又从诸葛丞相手中夺回了政权,这是大喜事,为何爹一日都闷闷不乐呢?”
“唉……”李严叹息一声,“夺回政权是因为诸葛孔明病了,这五年来,无论是军务、政务、民生、朝堂,事无巨细他每每亲自过问,每日寅时入眠,不到辰时就再度起身,睡卧的时间不足两个时辰,这样便是铁人也扛不住,五年了……诸葛丞相也是极限了。”
从李严的口中,他似乎没有半分击败“政敌”后的庆幸,反倒是多了许多落寞。
当真的……
巴蜀这个沉重的负担压在他的身上,他骤然感受到巨大的压力,也直到这一刻,他才能切身体会到,“欲戴皇冠,必先承其重”这句话的深意!
好重啊,巴蜀的担子——重于泰山……
“兵权本就该掌握在为父手中,吾儿想想,咱们巴蜀荆州兵才有多少?不过两万!陛下的元老兵有多少?也就是一万,可咱们蜀军却有三十多万……诸葛亮心里边清楚着呢,这兵权早晚还是要归于咱们东州派的手里!”
东州派是巴蜀地区的“土著”,统领蜀军是有天然优势的。
可……
李严回答了一大通,关键问题却没有回答。
为何他一直闷闷不乐?
李丰眼珠子一转,继续问道:“孩儿听说,父亲提出了‘四六征税、三丁抽一’,如此一来,陛下北伐的粮食就充足了,可是……孩儿记得,父亲可是跟孩儿说过,父亲心里并不认同陛下的北伐呀!”
李丰的话让李严侧目……
他微微顿了一下,张口道:“陛下的伐魏之心已定,丰儿啊,你不要忘记咱们的身份,咱们东州一派虽是巴蜀为官最多的,也是兵马最多的,可终究是降臣,而孔明则是跟随陛下多年,立下过谋得巴蜀的大功,遇到什么事情,他可以率性地直言,咱们不行!咱们要顺着陛下的心意行事,尤其是在陛下与孔明有分歧的时候,更要一心一意的站在陛下这边!”
李严很擅长为官,也很擅长揣摩刘备的心思……
这些年,他从一个降将,摇身成为巴蜀朝堂上,除了刘备、诸葛亮外的第三号人物绝非偶然。
“可是父亲……”李丰还是心存顾虑,“若是北伐,陛下面对的是曹羽啊,他不止是魏王,他还是算无遗策的隐麟,这些年的征伐,他攻敌攻心,从未有过一次落败,袁绍、吕布、袁术、周瑜都不是他的对手,父亲又有几成把握?蜀中钱粮兵马倾国而出,投入那虚无的蜀道,万一不胜呢?何以善后啊?”
“你这是什么话?”李严怒了。
“父亲如今面对的是曹羽,曹羽又把周瑜、马超、荀彧、吕布等人拧成了一股绳,父亲当真觉得以巴蜀一隅之力能够匹敌抗衡么?”
“放肆!”李严豁然起身,“他们不是曹羽的对手?难道陛下也不是么?如今的大魏说是海纳百川,实际上……各股势力错综复杂,就没有什么内乱么?西凉的、荆州的、江东的就能融洽么?”
“可……西凉的郡主、江东的公主……她们还是曹羽的贵妃啊!”
“丰儿啊!”李严语重心长,“今后这种瞻前顾后的话,绝不可再说!”
“我……”李丰还想说些什么,却因为李严愤怒的目光,想说的话全部咽了回去。
就在这时……
“踏踏……”的脚步声从门外传来。
一名门吏闯入此间禀报道:“禀尚书,赵子龙将军求见……”
唔……
这突然的一句话,让李严一怔,他都没想到……赵云会来寻他?
要知道……
此前,赵云的立场很鲜明,唯诸葛孔明之命是从。
为此……
还特地与他李严拉开了距离,不去接近。
可以说,五年来赵云与李严没有任何私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