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 第8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刘备继续感慨:“昔日帐下的兄弟算起来,没多少了……这些年,朕对那曹魏,特别是对上那曹羽,败多胜少……多少次险象环生……”
  刘备没有把话讲完……
  可孙乾太了解刘备了,刘备一张口,他就知道……刘备想说些什么,“陛下,胜负之术往往就是一瞬之间,当年曹羽助曹操在兖州崛起,不也是走对了关键的几步嘛!如今的陛下比之曾经的陛下不知道多了多少兵马,多了多少城扈,当年陛下都不畏惧曹操,如今的陛下……更不该畏惧曹羽啊!”
  尽管知道孙乾的话是安危,可刘备还是笑了……
  孙乾总是能让他高兴。
  “五年之约就要到了……朕当初许下宏愿,五年之后北伐曹魏……”刘备又是一声感慨,只不过声音多少变得落寞了起来。
  当初祭天时装的逼,终究在五年后要履行啊!
  蜀道难……那是对于进攻的一方而言!
  若是北伐,那蜀道难……难的就是他刘备了。
  唉……唉!
  ……
  ……
  巴蜀,太子府。
  赵云奉命送来一卷崭新的《三十六计》。
  甘父接过,引赵云到内堂……
  “国丈也不能做的太过分了……”赵云检查过,确保周围无人后,方才张口:“一本《三十六计》三个月都没有背下来,这么下去……陛下或许不会再让国丈教阿斗了,这反倒是得不尝失!”
  言外之意……
  就算咱商量的不教授阿斗太多才学,可也不能背本书这么慢吧……过分了啊!
  哪曾想……
  提到这个,甘父就摇头,他一脸无奈的模样,“子龙啊,这还真不是我们不教……是阿斗确不是学习的料啊!这《三十六计》他背了三个月,就是身旁的仆从都背的滚瓜烂熟,可他还是……还是……唉……”
  以一声重重的叹息结尾……
  其中饱含着甘父的无奈。
  呵……
  甘父这话倒是把赵云说乐了……这曹羽、曹禅……这同一个爹生的,怎么两人的差距如此悬殊呢?
  一个三岁能识字,五岁读兵法,八岁就写出《三十六计》这样统筹全局的计略谋划。
  一个……却是沉溺于飞鹰走狗,投壶百戏……凡是跟正业有关的,那完全不上心……
  赵云也是服了,乃至于他都怀疑……这到底是不是一个种啊?会不会哪里搞错了?
  就在赵云遐想连篇之际……
  甘父的一道声音将他的思绪拉回。“阿斗是越发的不喜欢这个父亲了……他曾悄悄的告诉我,若是他没有父亲该多好……”
  听到这儿,赵云的眸光闪烁,“这是好事儿呀!若然有这一层,那倒是可以让阿斗再讨厌他的‘父亲’一些!”
  甘父颔首,“子龙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不过话说回来,五年停战就要结束,巴蜀与大魏的决战……怕是也要打响了吧!”
  “是啊……”赵云的眼眸微眯。
  他能体会,曹羽为了天下黎庶,为了巴蜀百姓免遭战乱之苦将一统向后推延的五年……
  如今已经是五年后……
  双方的实力差距进一步的拉大了!
  就在这时……
  “报……国丈……”一名小仆来到了赵云与甘父交谈的房间外,悄声禀报道:“诸葛丞相病了……”
  唔……
  这个时候,诸葛丞相病了么?
  听到这个消息,甘父与赵云彼此互视……待得甘父屏退了下人后,赵云方才压低声音道:“是福非祸……待我去问过雀门安插在丞相府的女细作后,再行议定!”
  ……
  ……
  洛阳城,霸府之内!
  四年多以来,随着三省六部的改革,大魏原本的机构,唯独保留下来的一个是校事府,一个是霸服。
  与校事府监察百官不同,霸府的职责是统筹部署整个帝国的军事。
  这与兵部在某些地方是重合,可霸府的地位又是高于兵部的,倒是有些类似于后世的“军机处”!
  至于霸府中官员,可以说是囊括了整个魏帝国最杰出的人才。
  文有——荀彧、荀攸、贾诩、戏志才、程昱、徐庶、周瑜、沮授、田丰、司马懿、杨修等……
  武有——夏侯惇、夏侯渊、曹洪、曹仁、李典、乐进、张辽、徐晃、于禁、张郃等人……
  可谓是人才济济。
  此时,距离五年停战协定还有几个月,霸府中议论的焦点自然也是魏蜀决战。
  “陛下……”杨修当先禀报道:“三十余位将军联袂训练的特种营,共计毕业一百三十人……他们经历了野外求生、丛林作战、水中作战、潜伏刺杀等二十余科目,精通十八般武艺……且每人配备了火铳、诸葛神弩……已经具备深入敌后作战的能力,其中成绩最出色者乃是天水人姜维……”
  杨修的禀报,陆羽并不意外。
  姜维的脱颖而出更是意料之中。
  陆羽微微颔首,表示知晓……却暂时并未给予特种营任务。
  坐在霸服最末尾的司马懿则站起身来,继续禀报道:“陛下,臣要说的,还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入巴蜀两条路,一条以夷陵作为入口……西进巴蜀,一条以汉中南下!”
  诚如司马懿禀报的,南下汉中就两条路……
  热气球是可以短距离的飞过崇山峻岭,却无法飘过绵延五百里的山路……
  而夷陵……被郦道元《水经注》称为“楚之西塞”,乃巴蜀文化与楚文化交汇的咽喉之地,夺下夷陵……则打开了巴蜀的东大门……长驱直入,可直奔成都。
  而汉中就复杂了……
  司马懿正在禀报:“听闻诸葛亮调集十七万兵马陈兵夷陵,以关羽为帅,马良为军师……这是要在东线抵挡住我军的进犯!而北线……汉中南下则有三条路,其一为金牛道,其二为米仓道,其三为荔枝道!”
  司马懿正想细细的讲述这三条道路……
  却就在这时……陆羽张口了,他根本不给司马懿讲完的机会,“除了这三条道外,还有一条……”
  唔……
  此言一出,众人一怔。
  要知道,无论是霸府,还是众将士研究南下巴蜀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可以说,所有南下的道路,大家伙儿都是如数家珍……
  南下过程中,除了“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外,别说是人……就是一只鸟都未必能通过去。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望向陆羽。
  陆羽却淡淡的提醒道:“陇西南下还有一条道能够直抵巴蜀,其中的线路需要过祁山,其道路的名称名叫——阴平!”
  所谓——偷渡阴平,直取蜀汉!
  便是这个阴平!


第七百二十四章 凿山道,造作桥!
  魏若要南下入蜀,那有且只有四条道。
  其一金牛道。
  这是从汉中出发,经“勉县”过古阳平关,然后转向西南,沿嘉陵江南下至剑阁,向南行至大小剑山,即剑门关,过剑山后折向西南,经四座城郡,绕七曲山到梓潼,再绕过龙泉山,经绵竹最后抵达成都。
  其二是米仓道。
  米仓道始建于秦末,因穿越大巴山支脉米仓山而得名,从汉中出发通向米仓道北段,然后向南翻越巴岭进入巴江古底,再经过玉泉行至上两,然后南下沿谷道至南江县,继续南行,便是巴中,西南方向就是成都。
  其三,荔枝道……
  说起来,荔枝古道始建于唐朝,是连接涪陵与关中的驿道,相传是唐玄宗为了博杨贵妃一笑,让涪陵一代的荔枝运送至长安,专门命人修建的传驿要道。
  而在汉末,荔枝道还有一个赫赫有名的名字,它的北段便是大名鼎鼎的“子午道”,也就是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谋的那一道。
  南面……也是一条极其狭窄的小道,也正是因为狭窄……这里完全可以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来形容。
  从这三条道来看,后世李白作的那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话,绝不是妄语。
  蜀道不是嘻嘻哈哈……是真的难!
  此时的陆羽正在众文武面前绘制巴蜀的地形图,最上面一部分是陇西、天水、武功、长安等郡,下面一格就有了祁山、散关、武街、汉中……再往下,则是阴平、汉水、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三条线路。
  陆羽的绘制让满座文武尽皆哗然一片。
  因为这个时代,舆图的绘制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而绘制一份舆图往往需要大量的向导、当地的村民、百姓。
  可这么多条道,需要多少百姓?
  这百姓中有没有细作?
  有没有是诸葛亮、刘备故意派来散播假消息,诱敌深入的?
  这些都是问题。
  可……
  陆羽如今的绘制,从许多分散的舆图中都能佐证出他的真实性,太真实了。
  关键是……
  陆羽一气呵成,只是偶尔闭眼,像是回忆着什么……
  然后继续绘制,整个过程神乎其技。
  当然……
  对于陆羽如此这般的神迹,众人都已经习惯了,算是常规操作吧!
  “这就是整个陇西通往汉中,南下巴蜀的舆图……”
  陆羽细致的指着这一条条道路,他先后补充解释了一番金牛道、米仓道与荔枝道,最后才把话题引到了阴平道上,他的表情也变得严肃。
  “有谁知道这阴平道么?”
  陆羽的询问,整个大殿内寂然一片……
  许多人压根就不知道还有这么一条阴平道,就连总负责汉中防护的夏侯渊,他也是反复思考……才想起,是有这么一条。
  可人迹罕至……几百里都没有任何人烟,最关键的是阴平道有一条天然的屏障——摩天岭!
  它东接米仓山,米仓山东接大巴山,把蜀地裹得严严实实的,别说是人了,就是鸟都飞不过去。
  “陛下……这阴平道走不得呀!”夏侯渊眉头紧锁,“曾有当地人提及过这阴平道,可在他们口中,古往今来,这条道从来没有人走通过,末将也曾派人去试着走过这阴平道,可整整一个月,粮食都耗尽了,却依旧不见尽头……只能看到那遥不可及的前方……那高不可攀的摩天岭!退一万步说,就算走到尽头,也翻不过这摩天岭啊!”
  诚如夏侯渊所言。
  《三国志》中有对阴平道的描述,说邓艾过阴平时……
  ——“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
  ——“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
  从这里也能看出阴平道之凶险。
  陆羽对这里的地理还是比较熟悉的,他也知道,要偷渡阴平,直取蜀汉……难度在于,先得越过七百多里的无人区。
  还得翻越摩天岭,经唐家河、阴平山、马转关、靖军山,到达平武县的江油关!
  突破了江油关,才是一望无际的成都平原。
  而摩天岭海拔两千两百多米,中间的这些关口……更是险峻异常,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从这里偷渡过去,那简直不可能!
  不过……
  历史上做到这点的却不止邓艾一个。
  朱元璋手下大将傅友德亦仿效邓艾,从阴平道偷出奇兵,越过摩天岭,一举平定蜀地。
  近代……青川解放时,红色的军队也是从阴平古道进军的。
  这说明……尽管阴平这条道看似不靠谱,却绝不是一座难以逾越的天险。
  “当年汉高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才一举突破了包围着巴蜀的重重山峦,打了一个出其不意,同样的……夏侯将军认为这阴平是不可逾越的,那么刘备、诸葛亮也会这么以为,从而疏于防范……若我军真的能从这里杀入成都平原,那对于蜀军的士气,对于巴蜀民众的士气打击,将是毁灭性的。”
  “可……”夏侯渊连忙开口:“可关键问题是过不去啊!”
  “能!”陆羽用笔在阴平道上画出了一条道,大抵是按照阴平道原本的位置走,细节上却有一些不同……比如,最前面最艰难的部分用热气球通过!
  再比如摩天岭,陆羽刻意把行军的位置画在岭北西坡的地方。
  这是因为……摩天岭岭北西坡坡度较缓,南面则是峭壁悬崖,无路可走。
  当年邓艾过摩天岭,“以毡自裹,推转而下”的地点就是摩天岭南麓的南侧,明朝时的军队则是走的西坡……明显轻松许多!
  而只要精准计算,筹备出两个月的粮食,将士们是有足够粮食能够翻过摩天岭的,只要过了摩天岭,前面是阴平山……翻过阴平山,跨过岷江……便是一望无际的成都平原。
  陆羽将这些娓娓讲述给众人。
  他讲的很细致,确保每一个参与会议的人……都能够对“阴平”有最直观的感受。
  “换句话说……这些高耸的山峦不正是掩藏我大魏兵马南下的天然隐匿么?只要到了成都平原,那我大魏雄兵一马平川,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