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 第8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一时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八个字久久的回荡在魏王宫廷。
  曹操仿佛已经看透,这未来的天下,终究是年轻人的!
  他们老一辈能做到的,唯有——守护!
  ……
  ……
  东川,汉中。
  无数火把在黑暗中点亮,一处坛口内。
  烛火之下,一个个黑衣道袍男子,纷纷施着道礼拜向高坛。
  “拜见天师!”
  “拜见天师!”
  “拜见天师!”
  寻声望去,在祭坛的中间,一个略显富态的中年油腻男人笑吟吟的走了出来。
  ——疙瘩脸横生怪肉,玲珑眼突出双睛……
  ——腮边黄点淡黄须,身上交加乌黑点!
  虽然长的不好看,可整个人显得格外的精神,乃至于……自内而外,还带着一种呼之欲出的王霸之气!
  此人,除了天师道、五斗米教、正一盟的教主——张鲁外?还能有谁?
  只见他轻轻抬手……
  周围祭酒呈上一柄弯刀。
  张鲁手提弯刀,弯刀的锋芒之处指向的乃是一个蓬头垢面的男子。
  踏……
  踏……
  他一步步的走向男子,而这男子被绳索捆住了双手。
  他不住的后退,浑身都在颤抖……
  “哥……哥……你不能杀我,你不能杀我呀!”这男人是张卫,本是五斗米教的治头大祭酒,张鲁的亲弟弟……
  可……如今,张鲁却对他刀锋相对。
  “琪瑛的信中提及,是你从西域购得‘鼠疫’投放江东?数百鬼卒均可做证,此事没有冤枉你吧?”
  张鲁继续向前,而张卫已经无法后退,他的身后是蛇窟……无数各种颜色的毒蛇正吐着信,似乎颇为期待猎物的掉落。
  “哥……哥……我也是……也是为了让江东大乱,这样……这样大魏才无暇顾及入川,我五斗米教也才能……才能保全啊!”
  张卫垂死挣扎……他哭的撕心裂肺。
  踏……
  张鲁脚步一顿,他凝眉问道:“我五斗米教的教义为何?”
  呃……
  这骤然的一句话,让张卫的面颊凝住了……
  张鲁却扯开声音,他大声问道:“我五斗米教的教义为何?我五斗米教的教义为何?”
  张卫没有说话……
  周围的鬼卒们却大声喊道:“道生德育、自然无为、柔弱不争、长生久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话音落下……
  张鲁继续质问,“我道家从鼻祖老子起推崇的就是无为、不争,不图称雄于宇宙,但自问无愧于生灵,可你呢?本天师让你去江东,不是让你去生灵涂炭……纵是……纵你是我弟弟!也……也不行!”
  提到这一句时,究是面向油腻的张鲁,这一刻也绷紧了面颊,一行热泪自眉宇间流出。
  “琪瑛信中的字,每一个都在诛我的心,你违反天师道教义,本该受万蚁啃食而死,可你是我弟弟,我……我不忍心哪!”
  张鲁的刀渐渐的逼近了张卫……
  终于……
  “嗖”的一刀……
  这一刀抹去了张卫的脖颈……而伴随着“咚”的一声,张卫双眼瞪大……整个身子翻身倒地。
  他死了,却死的不算痛苦!
  而张鲁咬着牙,他高呼:“天为大,违反我五斗米教教义者,本天师不诛,天亦诛之!”
  言及此处……
  张鲁转过身,一抖道袍……踏步而去。
  祭坛下的鬼卒们议论纷纷。
  “治头大祭酒……就这么……这么死了?”
  “他是张天师的弟弟啊……”
  “可张天师不是说了么?教义为大……教义为大!”
  “话说回来,若是不用这种方法……那……江东能乱么?若是江东不乱,那……魏军入东川,还有……还有咱们五斗米教么?”
  这话脱口……
  一干鬼卒均沉默了。
  倒是另一边……
  身为五斗米教,大祭酒之一的阎圃行至张鲁的身旁。
  “天师……如今江东鼠疫肆虐,我们……”
  他没有把话讲完,却又好像,他讲了许多……
  张鲁沉吟了一下,转过头,“我已经致信给琪瑛,尽管是我教的过错,可这种时候……我教也是无能为力,不过……”
  “不过什么?”
  张鲁的眼眸中闪过一丝精芒,“那魏太子不是号称当世医仙么?若是他能救了江东百姓,这边算是替我们天师道赎下一方罪责……到时候,或许本天师可以与他坐下来细细的聊聊!”
  嘶……
  张鲁的话,让阎圃体会到了更多的深意!
  聊聊……倘若张天师能与魏太子聊聊,这……五斗米教保不齐还能因祸得福!
  ……
  ……
  荆州,过了新野便是水道。
  陆羽与周瑜、孙权、陆逊均坐在一艘龙骁营的楼船之上,除了他们之外……孙尚香、马云禄、吕玲绮也跟来了,还有……吕布!
  孙尚香、周瑜一行,是因为家在江东,身系江东安危。
  吕玲绮与吕布则是因为……去邪马台国的船只这次从吴郡出发,故而……吕玲绮赶到这边去送别父亲。
  至于……马云禄!
  太子迎娶三位夫人,总不能其它两位跟着夫君下江东,她待在洛阳……或者回西凉吧?
  那算什么?
  故而……马云禄也跟了过来。
  距离吴郡还有一段时间,孙尚香趴在船头,她抿着唇,一副望眼欲穿的模样,她担心着江东父老,更担心的是她的母亲哪!
  陆羽坐在船仓……
  他眯着眼,抿着唇……正在与周瑜、陆逊聊着什么。
  “公瑾、伯言,你们在江东待得时间最久,依你们看,制出这鼠疫,散播着谣言的会是谁?”
  周瑜眼珠子一转……
  他沉吟了片刻,方才吟出一个名字,一个两个字的名字。
  ——“刘备!”
  若是按照报社中的言论,假仁假义的刘备,或许……真的能干出这种事情来!


第六百九十五章 此圣女,轻灵魅惑、摄人心魄
  刘备?
  周瑜提出刘备,是觉得这个家伙绝不简单,当年赤壁之战前,周瑜与刘备是见过一面的。
  而那一次的对话,让周瑜察觉到,三顾茅庐,诸葛亮选择这个人是有道理的!
  至少他的城府极深。
  表面仁厚之下,实则暗藏着无限的腹黑……
  如今,他逃遁入巴蜀一代,霸占了宗族兄弟刘璋的地盘,总算拥有了一方疆土!
  而解决了江东与西凉的问题后,大魏下一步的目标势必就是巴蜀……
  所以……
  周瑜将他的想法娓娓提出。
  陆羽却摇了摇头,他觉得不像……不是刘备不会怎么做,而是他没有能力这么做!
  如今,他占据巴蜀的时间尚短,手下元老派、荆州派、东州派林立……内部尚且一团乱麻,更别说是顾及外部了。
  “不对……”陆羽当即提出质疑,“哪怕刘备想如此,可他手下的将领,无论是关、张,还是子龙均是尚义之人,何况还有诸葛孔明……他们都不会允许刘备这么做……”
  言及此处……
  陆羽眸光闪烁,他低头看向桌案上摆放着的一张地图,手指从江东吴郡向上划,划到荆州,划到洛阳,划到西凉……最终,划到那西凉往巴蜀之地的入口——东川,阳平关!
  陆羽的手指停在了这里,他的眼眸眯起。
  “会不会是他们呢!”
  一声感慨,所有人均把脑袋凑到地图上……
  见是阳平关,周瑜与孙权异口同声,“汉中?”
  陆羽微微点头,正想提出他的看法……
  就在这时……
  “报……”典韦禀报道:“前方我军的船舶已经靠岸,岸上传回消息,建邺城港口处,有五斗米教圣女求见太子!”
  唔……
  听到这儿,陆羽一怔。
  五斗米教?江东?
  一个疑问便是,五斗米教的圣女怎么会在江东?
  退一步说,她在江东难道不是为了“种下这鼠疫”么?
  既是如此,她何必要亲自拜见自己呢?
  一连串的问题浮现于陆羽的心头,这事儿……有些诡异了吧!
  周瑜则介绍起来,“五斗米教不是起源于巴蜀之地的鹤鸣山么?相传有三代天师,第一代为张道陵,第二代为张衡,第三代则为张鲁……此前江东可从未听说过五斗米教潜伏于此。”
  倒是陆羽笑了,“既是如此,那更得见见了!”
  周瑜有些担心,“这五斗米教尽管远在巴蜀,可不乏一些消息传到江东,此教邪乎得很,太子千万小心!”
  “放心。”陆羽倒是信心满满,“圣女嘛,说到底,还是一个女子……难不成还能把我吃了么?”
  言及此处……
  陆羽直接下令,“让船队全速前进,靠岸登陆!”
  “喏!”典韦答应一声,就去安排。
  那边厢……
  在船舱外围,许褚带领着一干虎贲军护卫着此间。
  一些虎贲甲士抱不平。
  “老大,咱们昔日里都是贴身防护魏王的,可到了太子这儿,却要……却要在外围防护,弟兄们的心里头都不是滋味,总觉得比那龙骁营矮了一头!”
  虽是一名虎贲甲士提出。
  可这事儿,许褚心知肚明。
  从前的虎贲军,那是魏王的同乡兵勇,也是魏王的嫡系与最信任的存在,在魏王身边都受到如此重用与信任,可在太子身边……莫名的矮了一头,如此这般,心里怎能好受?
  许褚起初没有理睬,可随着虎贲甲士中抱怨的情绪越来越高。
  许褚叹出口气,感慨道:“我一个粗人都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我等是魏王的嫡系,可太子的嫡系只有龙骁营!”
  讲到这儿,许褚的语调压低,明显……他的话语间也带着一些感伤。
  可……这些感伤必须收敛起来。
  魏王不再年轻,可大魏还很年轻……
  大魏的王图霸业更是无比漫长。
  “都给老子打起精神来……”许褚冷喝一声,“魏王口谕,护卫魏太子干系重大,若然有半点闪失,我等罪过大了,别忘了当年是谁将咱们从汝南领出去,又是谁让咱们弟兄们过上了好日子!”
  这……
  俨然,许褚的话,勾起了许多将士们的回忆。
  大家都想到了太子……
  而感激之下,似乎……他们心头的疙瘩也松开了许多。
  的确,许褚说的没错,一朝天子一朝臣!
  除此之外,还有……感恩!
  虎贲军不会永恒的荣耀,龙骁营也守不住这份永恒,能永恒闪耀的唯有——大魏!
  ……
  ……
  科举制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
  陆羽离开洛阳的一个多月,第一场乡试已经完成……
  因为是第一场,故而只在洛阳进行……天下士子均可以在洛阳参加乡试!
  而乡试之后紧接着的便是会试!
  在报社大力的宣传下,各地士人报名的积极性极高,一些类似于“乡贡”、“解试”的辞藻成为了街头巷尾,纷纷议论的焦点话题。
  洛阳城更是士子云集。
  尚书台为此专门修了学舍,且腾出所有太学的房间,就是让考生在其中作答……题目则是荀彧、陈群为首的尚书台,司马懿、杨修为首的校事府联合制定!
  因为是在八月进行,故而称之为“秋闱”。
  只是……
  与士人中几多欢喜,几多愁不同。
  夏侯惇的府邸中,传来的确是勃然的吵闹声。
  曹家小一辈的翘楚曹真狠狠的摔落眼前的殿试名单,“夏侯伯父倒是评评理,这察举制废除,科举推行,别的地方也就罢了,我谯沛子弟的乡试中,宗族中人竟无一人进入殿试!哪有这样的道理!”
  夏侯惇冷眼看着这名单……
  曹洪则嚷嚷道:“今日从尚书台得到各地会试的名单,我也吃了一惊,纵然知道这科举制对咱们不利,可万万没想到,这皇帝小儿竟完全不把咱们放在眼里!我门生四百人参加乡试?只有三十人入会试,最气人的是这殿试,一个都没进入?难不成,这么多人,都是饭桶不成?倒是……那些名单中,多是诗书传家的大族之地,或是出身寒门者?他们有什么能耐?”
  曹真又捡起了那份名单,再度扫了一遍。“陆绩?这不是太子娘家的那个小子么?这尚书台怎么定的考试,太子娘家人就是乡试第一,我们谯沛人一个也没有,有这样厚此薄彼的么?”
  啪……的一声。
  曹洪猛地一拍桌案,“不行,我这就去告诉大哥,不能让那皇帝小儿与尚书台这么整!”
  说着话,曹洪就打算往门外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