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 第7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荀彧沉声道:“慢点走,让她们先打一会儿!”
  呃……
  从荀彧的眼中,陈群看出了几许深意。
  哪曾想,就在这时……
  又一道全新的女生传出,“北境与雍凉的女子看起来很粗鲁嘛,不过……本姑娘很喜欢!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哼,看我的厉害!”
  略过尚书台的西侧道,刚冲进正院的月亮门,荀彧与陈群就看到三道人影翻动,三位巾帼女子,或使枪,或使剑……打的甚是热闹!
  “荀令君,这……”
  陈群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倒是荀彧,一捋胡须,“陈司空稍安勿躁,这太子大婚,既咱们定不下来孰先孰后,不如让这三位女子自行——一较高低!”
  呼……
  此言一出,陈群冷汗都流出来了,可惊愕过后,他眼神中充满的是佩服。
  对荀彧……五体投地般的佩服!


第六百八十八章 天行有常,天义昭昭!
  尚若纷飞,若舞梨花。
  不同于男人较量时的厉辣阴狠,锋芒所指。
  吕玲绮、孙尚香、马云禄的交手……走的均是轻灵路线,凌空横扫,剑舞缤纷,与其说是比试,倒不如说是舞蹈!
  当然,她们三人均保持着一定程度的克制,毕竟未来都是要嫁入太子东宫的,抬头不见低头见,不可能真的以命相搏。
  吕玲绮在这上,算是吃了一些亏……
  毕竟,她的枪法更多的是于战场淬炼,一系列以命相搏的招式,都无法施展。
  倒是孙尚香……
  一手剑法舞的是游刃有余,一寸短,一寸险,她始终与吕玲绮、马云禄两人中的一人保持着贴身的状态,这使得对手的枪法失去了距离上的优势,所有的路数悉数爆晒在了她的剑法之下,吕玲绮几番冲杀,也冲不出这剑法的范围。
  陈群还未回过神儿来,荀彧似乎觉得差不多了,连忙张口喝道:“三位姑娘停手!”
  只是,他的话……和缓至极,迅速的被兵器碰撞声压制。
  可荀彧却是捏了一把汗……
  因为,吕玲绮已经露出了败象。
  这边被孙尚香近身缠住,那边又要格挡马云禄的银枪,脚步踉跄……究是不懂武功的荀彧也能看出,怕是撑不了多久了。
  可别玩脱了呀!
  荀彧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低落,三个都是太子妃,打倒没什么,可不能见红!
  就在这时……
  “哼,看我的厉害!”
  孙尚香一剑劈落……眼看着吕玲绮就要落败,却在这时……一柄方天画戟横摆,磅礴的劲风几乎笼罩整个战场……
  一如秋风扫落叶。
  “嗖……”
  只一招,孙尚香与马云禄就被逼得倒退三步……
  分别用长剑与银枪撑住地面方才站稳脚步。
  而吕玲绮的身前,一个“器宇轩昻七尺汉,剑眉虎目胜潘安”的红袍、长缨战将出现在了她们的面前。
  “吕……”
  孙尚香与马云禄几乎同时吟出他的姓氏。
  哪曾想……
  就在这时,马云禄身后的马超剑眉微挺,大步站出,连带着从尚书台的兵器架上取过一柄钢枪。“本是女孩子家打打架,温侯出手,就有些倚强凌弱了吧?”
  没错……
  方才出手的正是吕布吕奉先。
  外行看门道,内行看热闹,他已经看出闺女是挡不住方才孙尚香的那一击,可若是如此出局,那岂不是被西凉马氏与江东孙氏看扁了么?
  同为太子妃,他九原吕奉先的女儿怎么能让人看扁。
  “不服,你就自己上!”
  吕布冷眼开口……
  马超长枪挺起,“昔日三英战吕布,胜之不武,呵呵……今日我马超一人便挑落你那无双战神的称号!”
  说着话,马超脚步向前疾奔,钢枪突刺而去!
  他早就想领教下吕布的功夫了!
  今儿个……巧了不是!
  “哈哈哈哈……”
  就在这时……
  一阵怅然的大笑声于这院落中传来。
  “你们是看我江东无人么?”喊话的是孙权,他的身旁还站着陆逊、周瑜……身后还有一个英姿飒爽的将军,这次他们是应邀来这尚书台与荀彧商讨太子大婚的事宜。
  随着陆羽身份的揭开,孙权也是认命了……
  不是不争,而是时不我待,天下该归魏了!
  可不争天下,可东宫内太子妃地位之争,却不能退却半步。
  马云禄有哥哥马超撑腰;
  吕玲绮有父亲吕布撑腰;
  难不成,他江东孙小妹就无人撑腰了?
  “子义,你就替江东父老去领教下温侯与马将军的风采……”
  孙权的话音落下。
  太史慈也从兵器架上取过一柄战戟,“天行有常,天义昭昭,温侯、马将军,且试我一戟!”
  “锵啷啷啷……”
  随着太史慈加入战局……
  战戟与画戟碰撞……
  钢枪与战戟碰撞……
  画戟与钢枪之间,激荡出最绚烂的火光。
  一时间,轻啸连连,破空之音不绝于耳……
  吕布、马超、太史慈三人厮杀于一处。
  与方才的吕玲绮、马云禄、孙尚香那轻灵的武艺截然不同,这三位……一出手招式间大开大合,力道之强如酷阳烈日……
  仿佛,与他们相比,方才三位女子的较量就像是小儿科一般!
  陈群都吓的懵逼了,他下意识的伸手拽住荀彧的胳膊。
  “荀令君,这……”
  “嘘!”反观荀彧,只是比出食指,小声道:“方才都是太子妃,若是受伤,谁能担得起这罪责?如今就不同了……这吕布、马超、太史慈均是当世一等一的高手,他们但凡分出个高下,这太子的婚事也就尘埃落定了!”
  言及此处……
  荀彧指了指那院落中的兵器架。
  陈群挠挠头,“荀令君,这尚书台的院落中,何时摆有这兵器架了?”
  这话刚刚脱口……
  陈群眼珠子瞪大,他睁大了眼睛凝望着荀彧,如果方才是佩服,那么现在……
  “荀令君……”陈群感慨道:“人都说贾诩贾文和是只老狐狸,今日一看,留香荀令的狡猾可不亚于那贾文和呀!”
  “呵呵……”荀彧摆摆手,“非常之时当有非常之事,非常之事当立非常之功嘛!当务之急,能确保太子平安无事的娶回这三位……那便是非常之功!”
  这一句话……这“非常之功”意味深长!
  ……
  ……
  谯沛,曹家故居。
  祠堂内光线幽暗,一排排灵位的最当中写着曹操的祖父“曹腾”的名字,每一个牌位下都点着一盏灯,可唯独“曹腾”的牌位下,不知为何灯火尤为晶亮。
  曹操与陆羽均身着便服,跪在曹腾灵位的面前。
  陆羽则提着“油壶”在为油灯添油……
  门外一阵风吹来,灯光摇曳,曹操用手护住“曹腾”灵位前的烛火。
  而添油完毕后,曹操与陆羽均在曹腾的牌位前磕了三个头。
  做完这些,曹操才回过头来,面朝陆羽。
  “祖父生前,总是提及,天、地、万物与君、臣、民是一体的,皇帝就应该驾驭万民,统治天下,管理百官。作为臣下,应该忠敬仁义,效忠皇帝和国家,此为臣子之道。身为百姓,就应该尊重父母,和睦子孙,亲近亲戚。”
  “皇帝明白该干什么,大臣守住本分,百姓如草木般生长,帝国就能繁荣昌盛。所以君、臣、民不能失序,失序就会无度,无度就会生乱,生乱就会天地失轨,星辰倒转、乾坤毁坏。导致天地之德灭亡,天下百姓受害。”
  曹操这一番话让陆羽颇为触动……
  他很难想象,这般大道理竟是出自一个大宦官,啊呸,是出自他陆羽的祖爷爷曹腾之口。
  当然……
  在后世学历史,讲究的是“上门看三代”,研究曹操,其祖父曹腾自然应该摆在第一显要的位置。
  对于这位祖爷爷曹腾,陆羽是颇为了解的。
  他是罕见的……一个大宦官,却能让官宦集团与朝廷公卿均交口称赞的存在,说他是“千古一宦”也不为过。
  八岁进宫当太监,恰逢历史上有名的“文章太后”邓太后执政。
  这位邓太后不仅要满朝文武学习典籍,就连太监、宫女们也要求有文化和知识,还要宫中定期考试。
  那时,坊间称颂——宫中“人人学经典”,朝中“各个辨兴亡”!
  那个时代,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宦官,乃至对未来宦官的影响也极其深远,比如……曹腾的恩师太监蔡伦发明了造纸,受宠的太监唐衡,就是荀彧岳父的那位,擅调治香料,十常侍中的赵忠还是个木工,或者说是建筑名流!
  曹腾自然是那个时代的佼佼者,因为出色成为了太子刘保的伴读,后来政局不稳,外戚干政……他便跟随刘保隐居在洛阳城的金乌巷,更是联合宫内宦官帮刘保夺回皇帝位……独自一人攀上城头,一人退去外戚阎显数千叛兵,周旋于外戚梁衡与桓帝的争斗!
  “羽儿,为父最佩服的便是祖父!”曹操感慨道:“我从小跟随在祖父的身边,祖父总是讲述起他与顺帝的故事,那说那时候他还小,顺帝便称呼他为‘小藤子’,只是因为祖父与顺帝患难与共,一朝天子一朝臣,到桓帝时落得个晚景凄凉!”
  纵观三国,似乎曹腾与曹操的关系不大……
  可事实上,曹腾对于曹家的贡献,乃至于影响……超乎常人的想象。
  曹腾在任时,宦官与士大夫相安无事,双方难得的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那也是汉朝最后的繁荣。
  而曹腾死后,宦官与士大夫就开始了“不死不休”的争斗,两次“党锢之祸”便是明证。
  而曹腾下葬时,桓帝刘志还特地赶到谯沛,曹嵩将父亲的遗言转告给刘志,只有五个字——重用士大夫!
  并且举荐了后来的司徒“钟暠”等人……而曹嵩守孝期满,想要重回洛阳,也是“钟暠”的帮忙,这才成为了“司隶校尉”……
  后又与曹腾的弟子宫中的中常侍曹节合作,这才平步青云,从司隶校尉做到大鸿胪、大司农……乃至于到最后花了一个“小目标”买下了三公之一太尉的体验卡!
  这是对于曹嵩,而对于曹操……
  众所周知,曹操小时候就是个魔兽少年,除了不喜欢读书外,啥都喜欢,啥都热衷……闯的祸自然也是一箩筐。
  可挨着“曹腾”的面子,无论是士大夫还是宦官都会对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否则,在这个时代,这种性格的孩子一般活不了多久!
  这些,从古籍文献上,或者从曹操口中听得,陆羽心如明镜。
  “羽儿,你看到这牌位上的八个字了么?”
  曹操目光转向曹腾牌位。
  “爱贤之人,贤自爱之”,陆羽念出口。
  曹操颔首,“这是桥玄‘桥大公子’昔日提的……由此可见,你祖爷爷在世时,如何得到世人的敬重!”
  从曹操的话中,陆羽似乎体会到了什么。“父王提及祖爷爷这么多,是因为……今日谯沛功勋的劝进么?”
  话锋一转……
  曹操余光瞟了眼曹腾的灵位,拱手一拜,领着陆羽往偏房而去。
  一方桌案,父子两人对坐。
  曹操当先开口。“今日,你那些叔伯们提及的‘魏当代汉’,羽儿你怎么看?”
  “时机未到!”陆羽直呼胸意。
  “讲讲看……”曹操伸手示意。
  陆羽的表情则变得严肃了起来,“父王方才不是还教导我,祖爷爷牌位上那‘爱贤之人,贤自爱之’的提字么?”
  “诚然,如今大魏的一统只剩下巴蜀一隅,无论是北境、中原、西凉、江东……可谓是万众归心……但有一点,现如今……就算是让魏取代汉,那又有什么意义呢?选官制度依旧是察举制,父王无外乎是替代光武皇帝,谯沛功勋与颍川士人替代了‘云台二十八将’,新的贵族会诞生,不出几十年……这些贵族又会变成实力强大的豪强地主!”
  “弘农杨氏、汝南袁氏、河内司马氏,不过是变成了谯沛夏侯氏、颍川荀氏罢了……父王又能做到祖爷爷那样的‘爱贤之人,贤自爱之’吗?还是说父王爱的只是这些功勋……寒门子弟,那些把脑袋埋进土里的黎民百姓,他们又看得到希望么?他们会由衷的拥护和爱戴大魏么?”
  陆羽这一番话足够的大胆……
  也一针见血点明了大汉的弊病与症结。
  陆羽太清楚了,大汉的覆灭往大了说是氏族垄断一切资源,是宦官与外戚的争斗,是皇权的丧失……
  可再细致一些,那就是几个部分。
  ——底层百姓!
  ——中层官员!
  ——顶层神圣价值……的彻底崩塌!
  魏不是不能取代汉,但魏若要取代汉,必须要从政策上解决这三个痛点,否则……无外乎是又一次大汉的轮回!
  未来,会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