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 第7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魏的水军。
  不,准确的说,是龙骁营的水军又一次威慑到了江东。
  相传,龙骁营的战船比江东的楼船还要大,龙骁营的水军……乘风破浪,在甲板上稳如泰山。
  这……
  这……
  一下子,无数江东氏族纷纷派族人拜访陆家族长陆逊。
  陆逊就一句话……
  “胜负乃兵家常事,诸君莫慌,静观其变……”
  就这么一个静观其变,把所有的家族给打发了。
  待得宾客散去,身旁的陆绩方才咧开嘴,露出一抹欣慰的笑意,“伯言,首战大捷……整个江东都慌了。”
  别人都是说首战大败。
  而在他们这边,就是首战大捷!
  作为陆羽安插在江东的钉子,陆家……时刻关注着长江的局势。
  可……
  陆逊却完全没有陆绩的乐观,他凝着眉。
  “公纪,现在可不是高兴的时候。”
  “为何?”
  陆绩好奇的望向陆逊,陆逊却是摇着头,本想开口,最终却是“唉”的一声叹出口气。
  “伯言?你这是……”
  陆绩的声音刚刚传出。
  “伯言说的对……”一道苍劲有力的声音接踵而起,却不是陈宫还能有谁?
  陈宫的声音还在继续:“首战不能代表任何问题,自打曹军屯驻乌林的一刻起,他们就中了周公瑾的奸计。”
  “奸计?”陆绩惊问。
  陈宫颔首:“你可想过,为何周瑜会把决战的地点选在赤壁?”
  “这是因为,赤壁对面的乌林乃是瘟疫频发之所,曹军远途行军,又是北方人居多,势必会水土不服,而水土不服之下,瘟疫一旦蔓延,无论曹军胜几场?最终依旧是会败给这瘟疫,这才是最大的隐患!”
  陈宫的话脱口……
  陆逊的眼眸更加的暗沉,陆绩却是豁然明朗。
  “所以说,从一开始……这赤壁之战就是周公瑾做的一个局!”
  “没错!”陈宫与陆逊异口同声。
  “原来如此……”陆绩咬着牙,可他骤然又想到了什么。“那……那也不对呀!”
  “既陈先生与伯言都知道此事……那为何,为何没有提前报送给兄长呢?若然他提前知道……那……就不会在乌林驻扎,也就不会……”
  “哪里都一样!”不等陆绩把话讲完,陈宫插嘴道:“长江以北是云梦泽,这里素来是瘟疫频发之地,只要曹军想南下,那即便避开了乌林港,也会受制于云梦泽,哪里都一样,这瘟疫是躲不过去的,能做的唯有……”
  陈宫把话讲到这儿。
  “战胜它!”陆逊与陆绩异口同声。
  没错……
  事已至此,躲……是躲不过去的。
  若要南下,那第一步就是克服、战胜了这瘟疫。
  这很难!
  但……或许大魏可以!
  因为,大魏的南狩侯,他还有一个称号——医仙!
  就像是克服伤寒症那样,一鼓作气……
  去克服、战胜了这场瘟疫,收服江东,一统天下!
  ……
  ……
  赤壁,江东大营。
  周瑜与诸葛亮站在大帐之中,听着手下的禀报。
  “什么?”
  周瑜惊问道:“蔡瑁,张允无事?”
  “细作是这么禀报的,说是……是那陆子宇识破了大都督的连环计,救下了蔡瑁、张允二人。”
  “更是……更是受封大魏水军大都督,玄武池水军、荆州水军均归其调遣。”
  “整个荆州水军并无抵触,士气高昂!”
  这……
  此言一出,诸葛亮的羽扇骤然停滞。
  周瑜更夸张,他双腿一个踉跄,若非扶住身旁的案牍,险些就要栽倒过去。
  识破了……
  这就……识破了?
  煞白哪……周瑜的脸色煞白如纸。
  要知道……
  这一番话对周瑜的打击可不是表面那么简单,那是深层次的,共计三层。
  第一层,周瑜借刀杀人,除掉蔡瑁、张允的计划搁浅……
  蒋干盗书的计划失败。
  离间荆州水军的计划更是胎死腹中。
  第二层,陆羽成为了大魏水军大都督,这……这……
  这就好像,原本蔡瑁与张允只是两只土狗,可突然……土狗撤去,变成了两只狮子,这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倒是送了陆羽一份大礼。
  第三层,因为陆羽识破周瑜的连环计……
  救下了蔡瑁、张允……
  如今荆州的局势可就稳固了,原本玄武池水军与荆州水军各自为战的局面,很有可能因为陆羽一人的缘故,变得精诚团结,变成铁板一块儿!
  士气……甚至会格外的高涨,这……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可不就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呼……
  周瑜双腿一个踉跄。
  呵呵……
  呵呵……
  他冷笑起来,这一刻,他心态要崩了呀。
  他第一次意识到,想要胜过陆羽……想要胜天半子太……太难了!
  这一次……陆羽是血赚,他是血亏!
  “可……可恶……”
  砰的一声,周瑜一拳砸在桌案上,愤怒的他紧紧的凝着眉,他无助的感慨,“好,好可怕的对手!”
  倒是身旁的诸葛亮,连忙劝道:
  “都督……”
  “若是‘胜负乃兵家常事’,孔明就莫要说了!”
  “不……”诸葛亮语气严肃,“周都督之前不是就提及过,你的杀招不在战场,而在云梦泽,在乌林港么?”
  此言一出……
  原本懊恼的周瑜一下子睁开了眼眸。
  “孔明的意思是……是……云梦泽,是……是瘟疫?”
  突然间,他的眸子闪烁出了一抹光,一抹璀璨的光芒!


第六百一十九章 欲问瘟神事,悲欢逐逝波
  油灯已经烧残了,灰白的晨光稍稍透进来。
  陆羽与张仲景、华佗经过一夜的奋战,精神都有些萎顿,张仲景还能正襟危坐,聚精会神,华佗年纪大了,已经看不下去了,用竹简遮着半边脸假寐。
  陆羽也很困,可他不能睡……
  他必须把记忆中,药王孙思邈著作的那本《千金药方》给默写出来。
  治疗“血吸虫病”特效药是靠不住了。
  那么……
  就只有从《本草纲目》与《千金药方》中挑选出来一些中药。
  好在张仲景与华佗都是此间大师……
  兼之,《本草纲目》与《千金药方》中记录的极其详细,根据这血吸虫病,配药的选择很多……只是还是需要一定时间去尝试。
  张仲景正细细的看着《千金药方》,他时不时的在桌案上记录着什么,似乎是将两种中药归于一处,去凭空想象他的反应。
  终于,再翻看到一个全新的篇章……
  赫然出现在竹简上的便是“解虫毒”三个字,一下子,他的精神就振作了起来,他提起十二分精神去看。
  这不看还好,一看之下……神情骤然从不可思议到震惊,再到亢奋。
  连握着这《千金药方》的手都在颤抖。
  天光已经微亮了,他还专门将烛火挪近,灯油烫了手,他也顾不得擦,只是抖了抖手,眼睛未离竹简。
  张仲景的反常和亢奋引起了华佗的注意,华佗凝望着张仲景。
  张仲景也顾不上解释,不顾他疑惑的目光,抱起竹简便冲出门去,陆羽在隔壁的房间,也被这动静惊醒,手中的笔“啪”地落地。
  张仲景则颤声道:“南狩侯,你看这个……《千金药方》中虽未明写,但许多地方互相佐证是提及到了这长江沿岸的瘟疫,而药方……”
  张仲景的表情让陆羽感到惊讶,他接过《千金药方》……
  从标记的位置看,赫然……便是四个方子。
  方剂一:除风清脾饮。是以柴胡,黄芩,青皮,厚朴,草果,法半夏,茯苓,栀子,黄连,金银花,甘草小火慢煎而成。
  方剂二,复方槟榔丸。中药组成:黑牵牛,青木香,青皮,防风,槟榔!
  需知,槟榔最早产于东南亚地区,后来因为贸易海运至中国,这个时间大约在西汉年间。
  也就是说,槟榔……在大汉是有存货的。
  看到这方剂二,陆羽不由得联想到汉武帝兵征南越时的故事。
  据《史记》记载,北方的士兵受不了南方的瘴气,许多都生了疾病,有人看到挂满树梢的槟榔果,摘下来吃,食用之后的患者竟然奇迹般地痊愈了,于是全军服食槟榔,以解瘴疠。
  如果是这样……
  那这复方槟榔丸?或许……
  不及细想,陆羽的眼眸继续下移,又看到了第三个方剂——逍遥散。
  中药组成为,柴胡,白芍,白术,茯苓,广木香,党参,扁豆,枳壳,延胡索,甘草。
  甚至还有第四个方剂,那是女子医治吸血虫病的方子。
  温补逐水丸。中药组成:淡附片,肉桂,党参,炒白术,黑丑,白丑,阿胶,茯苓,甘遂,大戟,大枣。
  这中间……或许有几味药材,大汉时期并没有。
  但,有张仲景在,药材都是可以替代的。
  而让陆羽无比惊讶的是,《千金药方》中竟真的有这吸血虫病的治愈方法。
  不愧是你啊,孙思邈本“邈”!
  而中药方剂相较与西药中的特效药,副作用更小,更安全。
  一边是科学,一边是五行阴阳,中西医的理论是截然不同的。
  但无疑,中医治标治本,以调节机体内环境为主,效果……未必比那“吡喹酮片”差。
  就在这时。
  “公子,公子……”
  沉重的脚步声打破了夜的寂静,一道急促的声音接踵响起。
  典韦快步跑了过来。
  “不,不好了……”
  这位铁骨铮铮的汉子罕见的竟语气哽咽。
  “何事?”
  陆羽连忙问道。
  典韦如实道:“仲康将军与……与虎贲营的将士们均……均染上了这瘟疫!”
  唔……
  此言一出,陆羽眉头紧凝,血吸虫病……大多数是因为疫水中的尾蚴而受到感染,很多时候就是去江水边洗把脸都会中招,防不胜防……
  倒是没曾想,虎贲军也中招了。
  这算是屋漏偏风连夜雨了吧?
  等不了那么久了。
  当即,陆羽吩咐道……
  “这样,典都统,我与仲景神医、华佗神医会即刻开出药方,你安排专门的人手去煎药……每人一碗,即刻送至虎贲营!”
  药?
  典韦一怔。
  陆羽颇为郑重的点了点头。
  “能治愈这瘟疫的药!”
  索性,就大胆一次,拿虎贲军当这“新药”的小白鼠吧!
  ……再不济,也是死马当做活马医!
  “除此之外,传我军令!”
  陆羽一本正经的吩咐:“凡是患病者一律隔离,由医署统一分发给药材!每日必须按时、按量服用!”
  “点出一万人,于整个乌林一代全部水域中灭‘螺’,用土埋与火烧的方法杀死整个乌林一代所有的螺体。”
  “严禁直接食用江水,凡是饮用水,务必高温煮沸!包括畜生饮水也是如此,还有……严禁牲畜与人接触。”
  之所以提出这三点。
  是因为,根据陆羽对血吸虫病的了解,血吸虫病的传播是必须通过中间宿主的,而这个中间宿主便是钉螺。
  联想到的是某个特殊的时间段,血吸虫病引发的大疫曾遍及江南12个省、市的350个县,患者1000万人!
  那时的严重程度,丝毫不亚于赤壁!
  可勤劳勇敢的华夏民族,万众一心……采取的便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这么三条办法。
  后来一位伟人在得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后,兴奋地写下了《七律二首·送瘟神》。
  其中,赫赫有名的两句——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就是出自此《送瘟神》中的一首。
  典韦尽管不知这药是什么药……
  这些方法又是因为什么?
  那陆羽的话,他向来奉若神明!
  踏踏……
  听着典韦快步跑出此间的脚步声。
  陆羽的心情也是渐渐的凝起,希望……希望真的能送走瘟神!
  ——赤壁欲胜,这血吸虫病是必须要迈过的一关。
  ……
  ……
  曹营,一处位于中军的营盘。
  原本这是保护曹操的近卫,营盘的选择也是最核心的位置,可……现在,这营盘周围一百玉米被围上了高高的木栏,更是空无一人。
  营盘的中间更是风声鹤唳。
  至于缘由,便是这虎贲军全营染上了瘟疫,此刻,夏侯惇与夏侯渊带重兵围在营盘外围一百米处,只有大夫可以进入,但却不允许任何人走出。
  这次瘟疫蔓延的速度已经超过了所有人的想象,虎贲军只是冰山一角,已经有至少十万人染上了这瘟疫。
  就在这时……
  骤然的一道咆哮声传来。
  “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