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知道,比起他自己,徐州的曹操更迫切的想要知道此间的局势。
说起来……此前,已经有两封书信发往徐州,第一封陈明兖州局势间不容发,让曹操随时准备撤回;
第二封是讲明陈留郡危机已解,局势大致稳定,可稍缓驰援,静观其变;
现在……是第三封,荀彧要告诉曹操,整个兖州不过只丢了濮阳一城,大局稳定……
且吕布大军亦被重创,短时间内威胁不到兖州,让曹公相机而定!
荀彧知道,“相机而定”……这四个字对前线的曹操来说格外重要。
当然,除了这些,荀彧还将陆羽如何救夏侯惇?如何保全青州兵?如何助他退郭贡?陆羽手下的程昱如何立下的汗马功劳,尽数娓娓写出……
这些是陆羽与龙骁营应得的,这也有利于曹操对局势的判断。
“荀司马可还无恙?”
落笔时,荀彧听到书房外的一个声音,这是曹安民的嗓音。
“无恙……”荀彧的嗓音有些沙哑,他招呼曹安民进来,旋即将写好的竹简递给了他。“安民,这个交给你,你亲自往徐州跑一趟,七百里加急第一时间交给你叔父!”
讲到这儿,荀彧不忘再三提醒。“此事事关重大且十万火急,你务必亲手交到他的手上,万不能有失!”
“喏!”曹安民接过竹简,小心翼翼的收好,快步撤出书房……
望着曹安民的离去,荀彧突然间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回想一下整个兖州乱局,这中间的凶险程度远远胜过此前危机的十倍、百倍……
若非陆羽,若非龙骁骑,若非曹纯、若非典韦……若然他们中……有一个环节出现了一丁点儿纰漏,局势极有可能瞬间倾覆,兖州易主并不是危言耸听……
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造成的连锁反应……
荀彧不敢想……
若真有那时,曹操不得不放弃徐州大好的局势,即刻回援……而那时与吕布的博弈亦会凶险十倍、百倍!说是危急存亡也不为过呀!
呵呵……荀彧勉强笑出声来。
得亏陆羽在,得亏隐麟帮助的是曹操,荀彧感觉心里一下子就有底了不少。
话说回来,隐麟都表现到如此地步了,曹操也该能看出些许端倪了吧?
当然了,依着曹操的聪慧,哪怕是看破也不能说破吧?
心念于此,荀彧一缕胡须,整个心情爽然了不少,在兖州,这日子过的属实刺激极了。
……
“哒哒哒。”
疾驰的快马从官道上一闪而过,所有人关注的兖州情报正送往徐州。
当然,递送情报的不止是曹安民一个……
陶谦安插在兖州的信使,他们马似乎更快一分。
而此刻的陶谦与刘备尚未料到……彭城、下邳城,乃至于徐州,即将——大祸临头!
第一百一十二章 陶徐州乐极生悲,曹孟德黑云压城
徐州,下邳城。
陶谦的长公子陶商前来拜见父亲时,惊讶的发现,一连病了几日的父亲,今日竟在庭院中赏花、喂鱼……
脸上哪里还有半分病容,整个人心情也似乎大好。
“父亲病好了?”陶商上前站在陶谦的身侧。
“哈哈……”陶谦浅笑一声,也不回答,待喂完手中鱼食后,才转过身,拍拍陶商的肩膀,笑着说道:“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病虽没好,可有喜事传来……这双腿、双手就闲不住,想出来走走。”
喜事?
陶商眼珠子一转,这段时间,曹操大举压境,连破三城,眼瞅着彭城就要被攻陷了,下一个……就轮到这下邳城了?哪还有什么喜事?
真要论起来,最大的喜事当属……平原刘备带着关羽、张飞、赵云前来助战,可事实上,他们只有一千兵,杯水车薪,哪里能拦得住曹操呢?
“不知,父亲提到的喜事是?”陶商好奇的问道……
“哈哈……”陶谦摆摆手,示意下人都退下,此间水榭前便只剩下他们父子两人。
直到这时,陶谦刻意的压低声音,笑着说道。“曹操就要退兵了……”
啊……退兵?
陶商一愣,如今的曹军势如破竹,莫说是破彭城,就是攻破下邳,一鼓作气夺下徐州都不在话下?退兵……除非曹操的脑袋被驴踢了,否则……他们怎么可能退兵呢?
“父亲,这……”
不等陶商开口询问,陶谦的话抢先而出。
“商儿,五日前父亲就收到兖州的急件,这是咱们在兖州布下的细作传来的……”陶谦的嘴角始终勾起,言语间带着轻微的笑意。
提到关键之处,他加重了语气。“吕布率并州狼骑奇袭兖州了,整个兖州大乱,听闻,吕布手下的陈宫联合兖州当地的氏族,更是请豫州刺史郭贡率十万大军出征兖州,哈哈哈……如今的兖州正直混乱,曹操怎么能不退兵呢?”
什么……陶商一怔,竟有此事?
“父亲……既是五日前的信笺?为何现在才告诉孩儿呀……”
“哈哈……”陶谦抖了抖衣袖。“我就是看看,咱们徐州有多少人首鼠两端……”说着话,陶谦从怀中取出一封竹简递给了陶商。
陶商打开一看,上面记录了许多名字,以及……他们与曹操书信往来的时间,这些名字,他并不陌生,大多是徐州的官员。
呼……陶商长呼口气,想不到父亲还算计到了这些,那么……他是在装病?
“父亲,原来……你没病!”
“……是有些人有病,咱们得等曹操退兵后,给他们好好治上一治。”陶谦的眼眸微微的眯起。
诚然,他不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家,可在治理州郡,在揣摩人心上,他有独到的见解。
自打五日前,上一封急件传回,陶谦就料定曹操必定回援。
而他这一回援,彭城之围解了不说,那些已经攻下的城池也可以轻而易举的再攻回来。
何况,他陶谦还有刘、关、张三兄弟,这徐州的局势一下子就明朗了不少。
“哈哈哈哈……”陶谦再度消除身来。“我料定曹操退兵也就是这两日,商儿准备摆宴,为咱们的丹阳兵,为刘、关、张庆功!”
正直大笑……
“……明公,有兖州的信笺传来!”水榭外一个声音传来,这个声音陶谦与陶商并不陌生,乃是陈登陈元龙,是陶谦提拔的典农校尉,主管一州的农业生产。
除了这一层身份外,他还是徐州名士派的领袖。
要知道,徐州可没有表面上的那么简单,这里面派系错综复杂,核心分为三个派系,以陈登为首的名士派,以糜竺、糜芳为首的庶人派,还有以陶谦老家将领曹豹为首的丹阳派。
陶谦最器重的是名士派与丹阳派,反倒是对庶人派有些冷落……
再说陈登,因为颇有见识,如今多事之秋,陶谦将他安排在自己的身边,有什么事可以有个人商量。
“兖州信笺?”陶谦微微一顿,继而招呼陈登步入水榭。
陈登赶忙递上书信,陶谦则招呼他不用,让他直接念出来……此间没有外人,陶谦没必要藏着掖着。
再说了,他大概能猜到,此信笺无外乎撰写的是如今的兖州有多么的混乱?
还有哪几座城池姓曹?有哪几座城池已经改姓吕?哪几座城池姓郭?
当然,这些都是陶谦喜闻乐见的……
陈登也不迟疑,当即展开竹简,徐徐念道:“明公在上,特斩获兖州情报,吕布联合兖州氏族偷袭陈留郡,于陈留郡南城门大战,吕布身中埋伏,并州兵损伤过半,仓皇逃窜!”
什么……
这话脱口,陶谦怀疑自己的耳朵听错了。
偷袭……还里应外合,一个小小的陈留郡都没打下来么?
陶谦的表情僵住,他感觉自己脑袋有点发懵……他有一种搞不清状况的感觉。
陶商的心头则生出一抹不祥的预感,继而,他觉得有一记重锤狠狠的砸在了他的心口上。
疼……现在还不疼,就是有点莫名的担心与恐惧。
陈登的话还在继续。“并州兵兵发五路进攻兖州腹地诸郡县,于范县、东阿遭遇阻截,曹军早有准备,并州兵铩羽大败!兖州腹地诸郡县无虞……”
兖州腹地也……也无虞?
此言一出,陶谦腿已经软了,他年龄大身子骨并不好,“啪嗒”一声,单腿直接跪地。
但他强行搀扶着墙壁站起,嘴巴嗫嚅了一下,却发现喉咙已经堵住,发不出声音,一股难以名状的心情浮现于脑海。
陶商则是重重的凝着眉,他觉得这事儿太诡异了……
陈留郡没有攻下来也就罢了,兖州腹地的诸郡县全都守住了?不是奇袭嘛?不是偷袭嘛?这偷的是哪门子袭?
再说了,曹操倾全力攻徐州,留守兖州的似乎没有多少兵马呀?
陶商尤自不可置信,他摇着头仿佛在说,这是假的,这统统都是假的。
陈登的话还在继续,这次,不单单陶谦与陶商的脸色不好看了,就连陈登的话语也变得磕绊了起来。
“郭贡举十万大军兵临鄄城,驻守鄄城的荀彧亲自下城与郭贡一番细聊,十万豫州兵当即……当即撤离,退……退回豫州,竟与兖州秋毫无犯!”
啊……
陶商感觉自己快尿了。
这什么情况?十万大军兵临城下……就这么秋毫不犯的就退回去了?他感觉郭贡很坑,他感觉十万豫州兵更坑……简直是深渊巨坑!
而此刻的陶谦已经怔住了,他想的更远,若是……陈留郡无恙、鄄城无恙,那些郡县无恙……曹操哪里还需要撤退?
曹操若不需撤退……那……那……彭城的陷落不就是板上钉钉了么?
而下邳城的陷落似乎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陶谦瞪大了眼睛,他的双目这一刻失去了神色,水榭中很暖和,可似乎这一股股暖流完全无法消散他心中的寒冷。
因为局势的大反转……因为预料到徐州的沦陷,陶谦的泪水已经遏制不住,犹如断线的珠子一般“啪嗒”落下。
他感觉心也在滴血,他感觉自己的心正在被曹操一刀一刀的给刮下来……
终于,受不了如此打击的陶谦“噗”的一声,狂喷出一口鲜血,他整个人也像是一摊软泥似的跌倒在地。
“爹,爹……”
陶商急忙去扶……
陈登也打算去扶,却看到了竹简上的最后一条,准确的说是唯一一条“好”消息。
可似乎……
哪怕是这条好消息,也不能弥补之前三条坏消息所带来的悲怆!更不能扭转局势!
诚然,吕布攻取了濮阳城……
但曹军原本驻守的将军与将士并没有受到丝毫重创,也就是说,曹军在兖州的实力现如今保存完好。
反倒是吕布……连翻的大败,损兵折将,再加上郭贡的撤离使其成为了孤军奋战,所获得的无外乎一座城池而已……
谁胜谁败?一目了然……
这兖州的局势竟神奇般的稳住了!
“来人……来人……”
“快,快传医官,快传医官哪!”陶商还在喊叫,声嘶力竭的大喊。
陶谦则努力的睁开眼,用尽最后一分力气吩咐道:“快……快派使者……再……再去请袁绍、袁术、刘表、公孙瓒救援徐州。”
“他们……他们都……都觊觎徐州,必定……必定不会看着曹操夺下徐州,而无动于衷!”
细若游丝的声音,唯独他的儿子陶商能听到。
“唉……”
“唉……好……好!”连连的哀叹,陶商表面答应,其实,他心里头清楚的很。
该派使者的早就都派过使者了,该来的早就来了。
更何况曹操为报父仇,又与民秋毫无犯,道义……道义是站在他那边的呀……
现如今……不会有援军了……徐州完了!
这边,陶谦父子泣泪连连……
与之相反,陈登却是紧紧的眯起了眼睛。
他是个聪明人,他父亲沛国相陈珪也是个聪明人,现如今陶谦可谓是大势已去,徐州异主已经是板上钉钉。
这种时候,对他们陈氏而言至关重要,该重新挑选主子了呀……
“曹操……”
陈登心头喃喃……
兖州,能在极端不利的境况下转危为安,曹营中卧虎藏龙,不简单哪……或许,也是时候该与曹营联系一下了吧?
心念于此,陈登的眼眸缓缓的抬起,隔着窗子眺望向西边彭城的方向。
想必,彭城就要改姓“曹”了吧?
……
……
彭城外五里处,如今的曹军已经将营寨退后了五里,所有的甲士都整装待发,只要一声令下,即刻就放弃徐州退回兖州。
这是曹操做出的万全准备,在这之前,他已经收到了荀彧两封书信,其中第一封荀彧的亲笔书信中,许多句子不时的在曹操的脑海中浮现。
——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