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 第6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哪曾想,蔡瑁急冲冲的闯入这里。
  看到蔡夫人正欲开口,却碍于几个梳妆的丫鬟,闭上了嘴巴。
  “你们都退下……”
  蔡夫人轻轻挥手,一干婢女纷纷退出,关好门窗……把这一方空间留给这一对姐弟。
  “姐……”蔡瑁张口道:“气煞我也,这刘备身边蓦然多出个常山赵子龙,武艺高强,我派出了许多刺客,竟没有一个能行刺成功,就连他几次赴襄阳城,也有惊无险的逃离!气煞我也!”
  蔡瑁从长姐蔡夫人处得知,刘备向刘表进言,要立长子刘琦为世子,避免步袁氏的后尘。
  而刘表欣然接受了这个提议!
  这是要动摇他们襄阳蔡氏的根基!
  蔡瑁怎么可能无动于衷?
  可……一连几次行动,都让刘备逃出生天,他要气炸了。
  “我向主公请命去进攻新野,也被主公拒绝,还被破口大骂了一顿……唉,这都什么事儿嘛!”
  听到这儿。
  呼……
  蔡夫人轻呼口气。
  她一边将玉钗插在发髻上,一边回道:“骂你一顿也不亏,几次刺杀刘备,便是襄阳城内三岁的小儿都知晓,是咱们蔡氏所为,刘景升那老不死的能不知道?可偏偏你不中用!愣是杀不掉一个区区刘备!”
  没错……
  蔡夫人在族弟面前称呼刘表,会加上“老不死的”四个字当做后缀。
  她很厌恶这个老头,当然……这很好理解,刘表都快六十岁的人了,她蔡夫人不过三十余岁,正是女子最成熟,最有风韵的年龄,也是最如狼似虎、如饥似渴的年龄……
  可每日面对一个六十岁的老头?
  除了逢场作戏外,只剩下厌恶!
  “姐?若是主公怀疑我私自用兵……那……”
  “那老不死的已经怀疑你了。”蔡夫人眉头轻佻。“上一次刺杀刘备失利后,他深夜回府,进门就大骂荆州城内暗藏奸贼,气的他差点吐血!”
  “那我们怎么办?就这么放任世子之位落入刘琦之手么?”蔡瑁连忙问道。
  “呵……”蔡夫人又插在发髻上一根银钗,高高盘起的头发上金光闪闪,配上她那包养完好,吹弹可破的肌肤,整个人显得格外的妖艳、美丽!
  “别慌,那老不死的酗酒多年,本就有旧疾,我又在他的饮食中加入了些许‘佐料’,不出意外,从今日起,他便不能理政!”
  “那……”蔡瑁接着问:“姐姐的意思是……”
  “诚如你想的那样。”蔡夫人缓缓起身。“既然那老不死的已经铁了心要立刘琦,那索性,咱们就不让他痊愈,我已经吩咐府医,用药当心!至少近一年,他下不了床!”
  言及此处,蔡夫人顿了一下。
  “一方面要让这老不死的活着,另一方面,让他病势不减,所以……你有的是时间,削弱刘琦的势力,收拢荆襄的士族,待得时机成熟……”
  讲到这儿……
  蔡夫人用手抹了下脖子,很难想象,他一个这样美艳的妇人,竟能做出如此动作!
  蔡瑁一惊……旋即又是一喜。
  这般步步为营,运筹帷幄……
  这是要一步一步的蚕食荆州,让整个荆州为我所用!
  蔡瑁心中大感佩服。
  “姐……你若是男子,该当军师啊,那蒯良、蒯越比起你来,可差远了!”
  “呵呵……”
  蔡夫人浅笑,她的眼眸渐渐的眯起。“女的就不能当荆州之主了么?”
  言及此处……
  她缓缓走向门口,似乎梳妆已经完毕,今日的冬至还有“大活动”呢!
  作为亲弟弟,蔡瑁自然知道姐姐要去干嘛……
  他连忙提醒道:“姐,纵使主公年迈……可姐,你也得悠着点儿呀!万一传扬出去,那……”
  面对这“善意”的提醒,蔡夫人只是轻挥衣袖。
  “办好你的事儿就行!”
  “难不成,我身为蔡家嫡长女,金钗之年……嫁予这老不死的,后半辈子就要守活寡不成?”
  霍……
  这一句话脱口。
  在蔡瑁瞪大的目光中,蔡夫人已经渐行渐远!
  诚然,蔡夫人姓“蔡”,蔡昭姬也姓“蔡”,可两人开启的却是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
  ……
  ……
  许都太学,书斋之中。
  无数经学院博士正在忙碌的查阅、记录……一干刀笔吏也认真的镌刻着一系列的内容。
  尽管纸张已经普及,可凡是重要文献,蔡昭姬依旧坚持,纸张印刷一版,竹简镌刻一版……如此方可以确保,这些重要的文献能够安全的流传于世。
  这一日……
  也不知道是心血来潮,还是其它的什么原因。
  曹操特地带着荀彧来太学书斋,查阅蔡昭姬编纂《后汉书》的进度。
  此刻……
  一干文吏正分别将编好的部分分别呈送给曹操、荀彧。
  蔡昭姬则是介绍道:“编纂《后汉书》,一直是父亲的愿望,如今编纂的进度已经过半,料到再有两年,整个宏篇的‘汉书’便可全部完成!”
  “好,好,好……”
  曹操与荀彧对视一眼,一脸吟出三个“好”字!
  可显然,曹操与荀彧的眼眸中还有些别的意思,似乎,他们来此不止是为了《后汉书》。
  “贤妹,太学可有清净的地方?”曹操询问道。
  “有……”蔡昭姬颔首。“我领兄长与荀令君去……”
  说着话,蔡昭姬莲步轻移……
  不多时,她将两人引入一处清幽之所,这里是琴斋,其中却不止有琴,琵琶、编钟……一系列的乐器跃然摆放在四周。
  这是是太学生,学习君子六艺中的“乐”的地方。
  今日恰逢太学休假,故而……这里没有一人。
  曹操饶有兴致驻足于一方古琴前,他用手轻拂古琴末端焦黑之处。“这琴便是师傅赠给贤妹的焦尾琴吧?”
  “正是……”蔡昭姬回道。
  荀彧适时张口:“此为焦尾,便是传言中,蔡伯奢闻火烈之声,察觉有吴人烧桐以爨者,知是良木,请人裁为琴,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
  “想不到……荀令君竟是知晓这琴的来历。”
  似乎,荀彧的话让蔡昭姬想到了父亲蔡邕,一下子变得默然了几分。
  不过,她很快回过神儿来。
  “兄长与令君特地寻此安静之所,应该不是为了这焦尾琴吧?兄长与令君有话不妨直言!”
  此言一出……
  曹操与荀彧彼此互视,的确……他们有要事要与蔡昭姬商议!
  而这要事……又是与陆子宇有着莫大的牵连!


第五百五十四章 我对女人的直觉一向很准!
  琴斋的院子内摆放着一张宽阔的大案。
  曹操与荀彧跪坐在桌案的一旁,蔡昭姬坐在另一旁,习惯性的伸手去整理桌案上的琴具。
  此间院中兰花绽放,百鸟争鸣,一派绚烂的景色。
  呼……
  曹操深吸口气,终于把想说的话,娓娓讲出。
  “贤妹,西凉马腾致信于大理寺卿钟繇,说是请他替扶风茂陵的马氏一族撮合一桩婚事!”
  这话脱口……
  蔡昭姬吓了一跳,她下意识以为,马腾想要替儿子讨她蔡昭姬为夫人?
  这怎么能行呢?
  “兄长,《后汉书》尚未编纂完毕,蔡琰还不曾完成父亲宏愿,太学诸多事宜也离不开我,怕是……”
  蔡昭姬款款开口。
  恰恰这么一开口,曹操就听出来,这位贤妹会错意了。
  他转过头望向荀彧。
  荀彧知道曹操的意思,适时开口。“不是蔡总长,是白马侯陆子宇!”
  啊……
  啊……
  起初蔡昭姬听到不是自己时,还喘出一口气,心里琢磨着,若是自己的哪位弟子,她去劝说下倒也无妨。
  可……
  羽弟?
  蔡昭姬秀眉微微的蹙起。
  “荀令君说笑了吧?羽弟一门侯府两夫人,这是大汉十三州人尽皆知的事儿,扶风茂陵的马氏如何会请师兄撮合他呢?”
  蔡昭姬口中的师兄,自然便是“钟繇”,钟繇师从于蔡邕,与蔡昭姬是师兄妹的关系,他之前又担任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事,故而与马腾关系也极其密切。
  马腾想要撮合婚事,首当其冲自然会想到钟繇。
  聊到这儿,荀彧与钟繇彼此互视一眼,还是荀彧张口道:“在关中,马腾有三子一女,长子马超、次子马休、三子马铁,女儿则是扶风的郡主马云禄,此番马腾请钟寺卿撮合的便是他这宝贝女儿、西凉郡主马云禄与蔡姑娘的弟弟陆子宇的婚事!”
  啊……啊……
  听到这儿,蔡昭姬睁大了眼睛,完全是惊讶道不可思议的表情。
  怎么……又是羽弟?
  似乎……但凡有些势力的,联姻总是能想到羽弟!
  可,羽弟如今已经有两房夫人了,按照马腾女儿马云禄的身份与倚仗,她若是嫁给羽弟,那肯定不会是妾室啊?
  这一门侯府两夫人就够离谱了,现在倒好,直接一门侯府三夫人了!
  羽弟这辈子究竟要娶多少个夫人哪?
  “荀令君没开玩笑?”
  蔡昭姬的心头有一种莫名的情绪,她还是不愿意相信。
  似乎……也不知道从何时起,她变得对羽弟有些患得患失了。
  或许……或许是因为羽弟成婚之夜,她们俩之间发生的那一次宛若梦境中的秘密!
  “咕咚!”
  蔡昭姬咽了口口水,她牙齿咬着嘴唇……可面靥却莫名的红了几许。
  荀彧不明所以。
  曹操却是再清楚不过,他虽口口声声喊蔡琰为“贤妹”,可实际上,这是他的儿媳妇啊!
  偏偏……
  曹操浅浅的摇了摇头,他也是服了自己的这个羽儿,一己之力,愣是把所有人的辈分给错乱到这种地步!
  “蔡总长是知道荀某的,荀某可不是经常开玩笑的人!”
  荀彧一本正经。
  曹操补充道:“贤妹不是外人,我且实言相告,如今北境平复,接下来要做的势必是南下荆州,而欲南下,就必须安抚住关中局势,安抚关中,扶风茂陵的马氏便是重中之重!”
  “我本欲请马腾入京,更是许以‘九卿’之一卫尉的高衔,可……马腾却提出,欲将其女马云禄嫁于羽儿为妻!”
  曹操只是诉说事实……
  对蔡琰,他不需要做过多的解释,蔡琰足够能听懂,也足够能知晓他的苦心!
  这位贤妹,从来是识大体、顾大局的!
  哪怕是让她心爱的男人,再添得一方正室。
  只是……此间的痛,曹操多少能够体会!
  这……
  蔡昭姬缓缓起身,她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理了理自己凌乱的头发,凝望向院中的兰花!
  曙光正浓,鸟声啾啾……
  可“兰花”似乎总是在为别人做嫁衣,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桃花都送给了别人,她自己什么也没有。
  一阵清风吹进院子,蔡昭姬闻到了兰花的芬芳,她的心境也仿似她的小名“兰儿”一般……
  花儿似人,兰花不媚时俗,不与群芳争宠……
  或许,这便是她一生最真实的写照。
  终于,过得良久,心头“唉”一声,蔡昭姬调整好心情,她再度面向曹操与荀彧。
  “兄长与荀令君讲的,我知晓了。”
  “羽弟那边,我去与他讲!”
  皓齿轻启,一句话中饱含着无尽的妥协与无奈!
  ……
  ……
  江东,冬至日。
  此刻,一处高台拔地而起,就坐落在长江沿岸。
  距离吴郡不远处这里,此刻灯火通明!
  寒风凛冽,将高台处“陆”字大旗吹拂的猎猎作响。
  高台下早已设好了酒宴,然而百官无一人就座,都肃立等候。
  他们的身后是超过七万的陆家军!
  声势滔天!
  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高台之处,直到这个时候,众人才意识到,陆家,一个没落的氏族,短短几年已经迅速的崛起,乃至于如今……陆字大旗,成为了维系着整个江东半数将士的魂灵!
  终于……
  陆逊披着披风,迈着龙骧虎步出现在高台上,孙翊早就站在高台上等他!
  肃立的百官和列阵的将士们见到昂然站立的陆逊,纷纷拱手。
  众人齐呼。
  “拜见大都督!”
  没错……此刻,在这高台之上,孙翊在所有文武的目光下,将象征着江东最高军事长官的“兵马左都督”的印绶赐给了陆逊。
  陆逊双手捧起印绶!
  台下的七万陆家军登时高呼。
  “大都督!”
  “大都督!”
  一声比一声高,一声比一声齐!
  这一股声浪几尽滔天!
  陆逊的声音适时而起。
  “末将陆逊收山越,安江东,如此功勋全赖主公提携,今日,主公赐我江东左都督之官衔,荣耀备至!陆家军必誓死捍卫江东!”
  言及此处,陆逊顿了一下,再度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