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 第6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传荀攸、戏志才两位军师议论到天明……”典韦如实回道。
  “之后呢?”陆羽问的急切。
  “之后发了一封急件给许都的荀令君,似乎是有关西凉马腾!”
  噢……
  陆羽点了点头。
  如果是西凉马腾,那还好……
  陆羽本打算吩咐点儿什么。
  典韦的话接踵而出。“公子,徐州东海郡那边发来急件……”
  “急件?”
  “没错!”典韦从怀中取出信笺。“本打算明日再报送给公子……”
  陆羽徐徐展开……
  这不看不要紧,一看之下,整个人怔了一下。
  ——邪马台国?
  ——卑弥呼。
  下意识的陆羽想到了这么两个名字!
  她?咋这时候来了?
  等等……
  陆羽骤然想到了什么,眼珠子凝起。
  从邪马台国驾船驶入徐州的东海郡……这个时期?邪马台国的造船技艺,这么强大了么?
  都能远洋出海了?
  要知道……
  一艘能够远洋出海的战船,与大汉所谓的“艨艟”、“楼船”相比……那简直是秒杀与吊打啊!
  嘶……
  陆羽倒吸一口凉气,他似乎看到了海面、江面上,一支无敌的大魏海军!


第五百四十五章 邪马台国,重启海上丝绸之路
  海军,或者说是水军!
  简单点说,便是内河、沿海、大洋和深海区域作战的军团,说起来,华夏拥有漫长的海岸线,辽阔的海洋国土,航海的历史也相对较早。
  可因为华夏自古便是个农业大国,地域广阔,历代的王朝都将军队重点放在陆军与塞防上,对海军和海防完全不重视,故而……发展的速度是弱于周边帝国的。
  而追溯到华夏最早期的海军,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建立的。
  那是公元前485年的春天,吴王夫差派海师主力舰队从海路绕道齐国后方,实行远航奔袭进攻齐国。
  双方在黄海海域发生海战,最终齐国水军得胜。
  这是历史上有确切文献记载的第一场大规模海战,而之后,汉代出现了楼船、艨艟、斗舰等等。
  西汉更是设置水军,凭借国力,汉武帝时期还开启过“海上丝绸之路”,从“徐闻”、“合浦”出发,经南海进入马来半岛、暹罗湾、孟加拉湾,到达印度半岛南部的“黄支国”和“已程不国”!
  售出的包括丝绸、瓷器,采购的则是香料、染料……甚至是一部分南越国的珠玑、犀(牛)、玳瑁等等!
  而根据史料记载,海上丝绸之路中,大汉售卖到飞饼国的丝绸、瓷器,他们会再经过红海运往埃及的“开罗港”或经波斯湾进入两河流域到达“安条克”,再由希腊、罗马商人从埃及的“亚历山大”、“加沙”等港口经地中海运往希腊、罗马两大帝国的大小城邦。
  可以说,在汉武帝时期,整个亚、非、欧的海洋上是连成一个整体的。
  而这中间蕴含着的是巨大的财富与数不尽的口粮……
  陆羽敏锐的察觉到了这一点。
  可惜的是,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哪里还有诸侯能顾得上继续发展“海上丝绸之路”,联系大汉与亚、欧、非各国的贸易!
  或许,江东孙氏一族的造船水准依旧保持着相当高的技艺!
  可惜的是,江东造的那些均是军舰,不是商船!
  陆羽需要的是沿海航线,是商船,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输出一些过盛品,输入一些包括粮食在内的大汉急需的物质。
  “公子似乎对这邪马台国很感兴趣。”
  见陆羽沉思,典韦适时问出一句……
  陆羽则是深吸口气,反问他。“典都尉?你可知为何中原王朝总是会在三百年间进行更替?”
  呃……
  典韦挠挠头,他一个粗人哪知道这些。
  “公子这不是为难我吗?”
  “哈哈!”陆羽笑着说道。“你不是问我为何对这邪马台国感兴趣,这里面可大有文章,更是与中原王朝的更替息息相关。”
  啊……
  典韦觉得陆羽这么一讲,格局似乎一下子就大的。
  而陆羽的声音接踵而出。
  “似乎,中原王朝的终结都与农民起义军、与游牧民族的入侵息息相关,而这些又与皇帝的昏庸与治下无方有关,可事实上……每到王朝末年都会有一个现象,那便是大量的流民吃不饱饭,或许是因为蝗灾,也或许是因为重税、打仗!”
  “按理说,既然找到了方法,那对症下药,其实王朝是可以续命的,可实际上,这一切都是命术!因为,真正决定王朝命术的根本不是那些内忧外患,而是气候的更替!”
  陆羽没有讲述太多具体的论断。
  跟典韦讲……他说啥就是啥,简单点就行。
  可事实上,的确如此,纵观中华五千年的历史,王朝的兴盛往往伴随着气温升高,王朝的灭亡往往是寒冷期的到来,譬如小冰河期,不知道毁掉了多少个王朝!
  而科学数据表明,年平均气温下降一摄氏度,年降水量平均要下降100毫米……而且越往北降雨量跌的越明显!
  而古代降水量每少一百毫米,粮食的产量就会下降百分之十,所以才导致游牧民族频繁的南下,才会导致要打仗,才会有重税,最后王朝覆灭!
  尽管不愿意相信,可事实上,这就是命术……
  哪怕是后世的2022年,联合国都会发出粮食警告,十七亿人将会挨饿!
  更别说生产力低下的古代……
  说白了,王朝的灭亡,一切都是命术!
  转变这个命术的方法,后世中,使用的往往是国际间的合作,简单点说,有的帝国粮食产量惊人,两千万亿吨的粮食一旦无法运出,全球的粮食供应都会紧张。
  放到古代的大汉,那就是找一些粮食富庶的帝国,将粮食或者能够大范围种植的耐寒农作物引过来,比如红薯和土豆,这些……足可以扭转王朝灭亡的命术。
  而做到这些,首当其冲的,便是重启丝绸之路,建立一支能远航的舰队。
  这点太重要了!
  而陆羽记忆中相关的图纸,几座楼那么高的楼船俨然是不能胜任的。
  这么去看,邪马帝国的船舶制造技术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罢了……先不说这么多了!”陆羽摆摆手,“我直接去趟徐州东海郡……”
  呃……
  典韦一愣,他没想到,几艘邪马帝国的大船,竟能引得陆公子亲自前去。
  “北境捷报频传,想来屠戮乌桓不过是时间问题,也无需我继续在这边主导全局……”
  “这样,典都尉,现在你就去准备下,咱们明早就出发!”
  “喏!”典韦答应一声……
  尽管有些意外,可陆羽的吩咐,他素来奉若神明!
  倒是,陆羽……他抬起头眺望着苍穹!
  ——邪马台国!
  ——远洋的战舰!
  这些,都让他遐想连篇……
  谁也无法估量,重启“丝绸之路”能带来多少财富?多少资源?
  ……
  ……
  会稽城外的陆家军军寨颇为热闹,黄昏将至,到了围锅造饭的时间。
  有的甲士挑着担子,担子里堆满了鱼,也有的将一大袋米倒入沸腾的热水中,这一方会稽山下,倒是有些江东缩影的味道!
  一番富庶鱼米之乡的既视感。
  司马懿与张春华坐在自己的帐子里,专门有伙夫手执一条大生鱼,用刀如飞,片下薄如蝉翼的鱼脍,最后片了两盘,放在了司马懿与张春华的面前。
  “族长吩咐过了,两位请!”
  司马懿与张春华犹豫的拿起筷子,面对这生的鱼脍不知该如何下手,伙夫笑着提醒道。“两位放心,我们南方人都这么吃,尝一尝,鲜掉舌头的!”
  这么一讲……
  司马懿才尝了一口,顿时觉得鲜美得双眉一扬。
  哪曾想,就在这时。
  “踏踏”的脚步声从大帐外传来。
  紧接着,还有“啪啪啪”的鼓掌声。
  伙夫识趣的退了出去……之后,陆逊迈着轻步缓缓走了进来。“司马公子南下还带着夫人,果然是挥洒自如,是名士真风流啊!”
  看到是陆逊,司马懿并不意外,引他坐下。
  “实不相瞒,内子武功胜我十倍,由她保护我,才能确保陆师傅的话安然传到。”
  陆逊一怔,两人在此“哈哈”大笑起来。
  张春华知道两人要商议要事,也识趣的借口退出,此间大帐内只剩下司马懿与陆逊两人。
  “司马公子一到弊地,便提出了四种强兵、练兵、治兵之法,只是……如今我奉命讨伐山越,这于陆家,于兄长都是至关重要,司马公子觉得?我该用这四种方法中的哪一种呢?”
  ——于禁的治军严整!
  ——孙策的秋毫无犯!
  ——吕蒙的体恤军士!
  ——刘备的树立信仰!
  整合起来是需要时间的……
  而最快捷的方法就是模仿……陆逊默默的把司马懿提及的这些在脑海中过了一遍,可如何抉择,却又是新的难题?
  此番,军情紧急,陆逊索性开门见山。
  司马懿笑道:“其实论谋略,陈先生远胜我百倍,伯言公子之所以无法克敌制胜,必是有所难处?我又不知道,如何为伯言公子排忧解难呢?”
  这……
  陆逊当然有难处。
  这些山越人仗着对地形的熟悉,龟缩在山中不出,这仗怎么打?
  陈宫纵是千百谋划,也是一拳砸在了棉花上,有力使不上呀。
  陆逊张口,就打算把这些娓娓讲述给司马懿。
  哪曾想,司马懿一摆手。“陆公子先莫要开口,难道陆公子就不疑惑?为何……师傅特地派我来?”
  这……
  陆逊心中自然有这个疑惑。
  “哈哈……”司马懿笑着说道。“我有一言,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司马公子但说无妨……”
  “师傅手下擅长治兵、统兵的武将多如牛毛,若是要替伯言公子治军?何必让我来,直接让于禁将军乔装而来,岂不更妙?直接让典都统带龙骁骑来,用绝对的武力,不是更容易荡平贼寇?再不济,调集臧霸带泰山军来,山越擅长山林战,泰山军也擅长山林战,针尖对麦芒,哪一个不比我司马懿要更富有成效?”
  呃……
  司马懿的话把陆逊说的愣住了。
  他抬起头,眼眸中闪过许多问号。
  “那?兄长派司马公子来的目的是?”陆逊焦急的问道。
  司马懿摇头。“师傅之所以派我来,派我将这些古往今来的‘治军’、‘强军’之法告诉伯言,是因为师傅笃定,伯言能从中汲取有用的,去污存清,去伪存真,建立起一套自己的治军理论!”
  “师傅对伯言公子可器重的很,再加上伯言公子与师傅的这层关系,师傅是希望你能成为天下闻名的一方统帅!让人闻之胆寒!”
  霍……
  这……
  “司马公子……”
  陆逊还想张口说些什么,可话到了嗓子里却仿佛哽咽住了,他不知该如何讲?
  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兄长对他这么看重么?
  “伯言公子……”司马懿打断了陆逊的话。“这个世道,只有家族的联系,师徒的情义才能够构建起命运的一体!讨山越……伯言公子不应该只是想到如何讨?更要想到的是,能为你们陆家,能为师傅带来些什么!”
  言及此处……
  司马懿摆摆手。“伯言公子是聪明人,很多事情细细的去想,或许就能领悟出一番别样的深意!在下言尽于此!”
  陆逊沉吟片刻,含笑回道:“明白了!”
  月刚刚生起,会稽山的夜晚有些清冷,可此间大帐中却是热情似火,鱼香四溢!
  ……
  一个时辰过后。
  一轮新月从陆逊大帐的帐门间泄露光华。
  陆逊慢慢坐下,显然,此刻的他还是没有完全想通,神情依旧有些沉郁。
  “去污存清,去伪存真是么?”
  喃喃吟出一句……
  一旁的陈宫眼眸微眯。“若说是陆子宇的话,他最擅长的是攻心!”
  陈宫这话说的漫不经心……
  可陆逊却猛地抬起头,目光凌厉,一瞬之后他沉下气来,语气决然。“攻心,是啊,怎么……怎么忘记攻心这一条了!”
  “昔日……昔日兄长破兖州黄巾时不是用了所谓的十六字真言,破敌制胜,攻敌攻心么?”
  骤然,陆逊口中的这一句,让陈宫遐想连篇。
  他轻声道:“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疲我打,敌驻我扰?可……这山越人可不同于蛾贼呀!”
  “不!”罕见的,陆逊反驳陈宫。“本质上都是一样的!蛾贼是人,山越人也是人,蛾贼不能饿着肚子打仗,同样的……山越人的粮食补给,便是他们的唯一弱点!”
  念及此处……
  陆逊豁然起身,他的眼眸凝起,一抹锥处囊中的锋芒,乍然呈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