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 第5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晒蛲诚剑 
  “喏!”郭图答应一声,嘴角一咧,露出了一抹欣然的笑意。
  此前,沮授的兵马就暂时交给他调遣……
  现如今,许攸的兵马也交给他调遣,如此可见……许攸之后,他郭图成功上位,如今的袁营,他郭图才是真谋主!
  想到此处,郭图的眼眸凝起,心头亢奋不已。
  谋主啊……
  呵呵……他可得好好的表现、表现!
  郭图这边正在心思急转……
  袁绍那冷冽的声音再度传出,他指着许攸的鼻子大骂道:
  ——“滚!”
  ——“你给我滚!”


第四百四十四章 赢了父子一起狂,输了爹来扛!
  ——“庸主”
  ——“庸主啊!”
  许攸被大戟士拖下去,重重的军杖打在他的身上,他的眸子中满是失望。“如此天赐时机,主公看不到,却唯独能看到我许家的贪墨,庸主……庸主!”
  “现在若不出兵许都,那……那这数十万兵马势必埋骨于官渡,北境四州势必落入那曹孟德之手!”
  这一道道“诅咒”传入大帐,传入袁绍的耳畔!
  “混账!”
  袁绍龇牙道,“口无遮拦,扰乱军心,再加二十军棍!”
  原本就因为霹雳车,因为未战先退,三军士气萎靡不堪,许攸竟还敢如此说话,这分明就是动摇军心!
  一声冷哼,袁绍的脸已经凝起。
  在他看来,方儿的部署已经是万无一失,这几乎已经是明牌了,除非……除非曹军能在他袁绍的眼皮子底下悄无声息的溜进乌巢,可……如此数量的塔楼,这怎么可能?
  “主公……”
  沮授替许攸辩解道:“子远虽有些缺陷,也贪得无厌,可……他提及的这奇袭许都……不失为一招妙棋,主公还望三思……”
  “哼……”
  一声冷哼,不等沮授把话讲完,袁绍冷冷的瞪了他一眼,语气中饱含不屑,“是谁当初告诉我‘由缓至急,循循而进,事需缓图,欲速不达也’?今朝我依计行事与那曹贼打持久战,你反倒又说奇袭许都?难不成,你忘了你自己话,所谓‘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这话是出自于《论语》……是孔圣人的话。
  袁绍以此来驳斥沮授,心里还颇为洋洋得意……
  可……
  在沮授看来,袁绍简直幼稚至极!
  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几个月前的部署与如今的部署又怎么能一模一样呢?
  “主公……”
  沮授还想开口!
  “下去吧!”袁绍长袖一甩,脸色顿时一冷,许攸刚刚被罢免兵权,而沮授早就被罢免兵权,在袁绍看来,他有什么资格为许攸附议?求情?
  “喏……”
  沮授无奈的叹了口气,只能摇着头退出此间大帐。
  而此刻……大帐门外,许攸的叫喊声愈发的撕心裂肺。
  ——“庸主……”
  ——“这就是庸主!”
  许攸的眼眸中满是怅然若失。
  昔日,袁绍入渤海,他是最早追随辅佐。
  那时候,除却袁氏四世三公的名望外,许攸最看重的便是他与袁绍从小相识,从小就在太学一道成长,本以为能助其成大事,怎奈……怎奈事与愿违,功亏一篑!
  “啪……啪……”
  连绵不断的军棍声响彻……
  两个将士操拿军棍执罚。
  五十军棍纵是打在武人身上,怕是都难以承受,更别说是打在许攸身上。
  而这一幕,让所有人心慌不已。
  连曾经高高在上,被袁绍奉为第一谋主的许攸、许子远都因为劝谏落得这般下场,那么……日后……谁还敢劝谏?
  乃至于,他们联想到,若是自己的家族犯错,也是这般军棍么?也是抄家灭族,亡尽门庭子嗣么?
  “唉……”
  不少人叹出口气,特别是那些早先就追随袁绍的汝颍门阀,此时此刻,每一个人的内心中都悸动不已。
  呼……
  倒是沮授呼出口气。
  “战机一闪而逝,可惜,可惜……”
  “呵呵,持久战,主公所迷恋的持久战,谁说就……就一定能大获全胜的?战局瞬息万变,更何况……何况对面的隐麟,那是一个何其可怕的对手?”
  沮授的眼眸中满是苦涩与彷徨。
  军棍之后。
  许攸被托着伤躯一顿一顿的回到了自己的大帐。
  这一日,袁军将士议论纷纷,这一日袁军阵营人心惶惶。
  而大帐内的许攸他咬着牙,似乎做出了一个决定!
  ——“哼……”
  ——“忠言逆耳,庸主不足以为谋,如此下去,我早晚要步那田丰之后尘!”
  念及此处,许攸努力的提起腿就想要下床,可……如今的伤势根本不允许他动弹。
  呼……
  他急喘着大气,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滑落而下。
  “忍,再忍几日!”
  “待得……待得我能下床走动,我势必……势必让他袁本初追悔莫及!”
  言及此处,许攸努力的探着头往门外望去。
  他想看看天,想看看这漆黑的苍穹下的袁军大寨……
  好一个外强中干,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袁军大寨!
  ……
  ……
  从七月初到八月底。
  曹、袁依旧在官渡相持。
  此间相持的局面已经足足半年,曹军不敢妄动,而袁军亦不敢妄动!
  就在这一天。
  中军大帐,曹操本与荀攸、戏志才议论军情……
  一个虎贲甲士匆匆闯入。
  ——“报……主公,粮道被劫……十余万石粮草,连同五百余木牛流马均被袁军劫掠……”
  此言一出……
  “什么!”
  曹操的眼眸一下子瞪大,十余万粮草?这是要了他的命啊!
  要知道……
  根据古籍文献的记载,曹袁官渡之战相持期间共计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高科技之战,袁绍的木高楼、地道战与曹操的霹雳车都属于此列!
  而第二个阶段是互相劫粮。
  曹操这边派遣的是徐晃,袁绍这边派遣的则是韩猛,双方是针尖对麦芒!
  至于第三个阶段,就演化为了互相偷家,曹操瞄准了河内之地……试图从那边绕过袁军主力,奇袭邺城。
  而袁绍瞄准的则是兖州的泰山郡,妄图翻过泰山,釜底抽薪,给予曹操致命一击。
  可以说……
  此番曹操的粮食被劫,标志着官渡之战对峙过程中的第二个阶段的到来。
  可恰恰……
  历史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曹军的兵马不是原本的七万,而是二十万!
  此间对粮草的消耗速度更是一个恐怖的地步!
  或许……
  历史上,双方的互相劫粮,对曹操这边的影响还不致命,可现如今……这十余万石军粮被劫,这可是二十万张嘴啊……如此,让曹操第一次感觉到彷徨、绝望!
  “我军还有多少粮食?”
  曹操询问戏志才……
  戏志才眼珠子一转,旋即回道:“官渡这边省着点儿吃还能坚持十日。”
  十日?
  曹操的眉头凝的更紧了,羽儿一直提及官渡之战会有转机,可转机尚未出现,粮食已经见底了……
  如此这般。
  莫说是按照原定计划坚持到岁末,现如今,能坚持过九月都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呼……
  曹操长吁口气,他闭上了眼眸,陷入沉思!
  过得片刻,他又补上一句。“陆司徒不是提及,会有贵客登门么?可一个月过去了,‘贵客’还是没有出现。”
  这……
  戏志才与荀攸彼此互视,陆羽提及的贵客颇为神秘,他们俩也不知道是谁?
  可……珠玉在前……
  按照以往陆羽的风格,势必……这位贵客将是一个关键人物,甚至是一个可以扭转战局的人物,可人呢?
  一个月了?还没见到人呢!
  当然了,戏志才与荀攸疑惑,曹操更是疑惑。
  只是……他们哪里知道,许攸倒是想来,可他下不了地啊!
  五十军棍这可不是闹着玩的,真要打实了,伤筋动骨一百天自是少不了,哪怕是时至今日,他也才能刚刚下地。
  “唉……”
  曹操摇了摇头,再度陷入沉思。
  羽儿这所谓的贵客暂时是指望不上了,可……粮食问题,总要解决呀!
  “立刻致信于荀令君,让他务必再筹集二十万石粮食,迅速送来!”
  曹操当即下令。
  荀攸却是面色一紧。“曹司空,荀令君信笺中可是写明了,这十余万石粮食已经是许都城最后的库存,纵是现在开始募集……时间上怕也已经来不及了。”
  募集、运送,甚至……是重建粮道,这些都需要时间。
  官渡的粮草只有十余日了,等不到新粮到来的这一天。
  “只能退兵了么?”
  曹操的眼眸紧凝。
  之所以提及退兵……
  是曹操基于全盘的考量。
  只剩下十余日的粮食了,真要到了最后粮尽援绝之际,那……别说是退兵了,三军将士饿着肚子,怕是要哗变了。
  “退兵,退兵么?”曹操这话脱口……
  荀攸陷入了沉默,他心如明镜,持久战……本就不利于曹军!
  不夸张的说,在他看来,若然袁绍铁了心要打持久战,那曹操没有半点机会!
  可……退兵的话?
  又能退到哪里呢?
  诚如昔日里叔父荀彧提及的,这一战袁绍南下是要与曹操争夺天下,曹操若退,他势必再追……追到兖州,追到司隶,追到许都城,不一样还是没粮食么?
  “曹司空……”
  荀攸张口,却是不知道该怎么劝了。
  哪曾想,戏志才眼眸一凝,面色凛然。
  他当即反问曹操……“曹司空可知,为何三军将士相持数月,却士气从未减弱,斗志从来激昂?为何面对数倍于我军的敌人,整个司、徐、兖、豫四州民心稳固,坚如磐石、稳如泰山?”
  唔……
  曹操微微一愣,他抬起眼来。
  “为何?”
  却见戏志才从怀中取出了一张纸……
  没错,就是一张纸——报纸!
  戏志才迅速的将这报纸递给曹操,而曹操迅速展开,他忙于军务……还真没有在意这些稀奇古怪的玩意。
  眼眸凝起,细细的去看。
  而这不看不要紧,一看之下,曹操的眼眸徒然瞪大。
  因为,这小小的一张“报纸”上竟罗列了大量的内容。
  而第一篇的题目就是无比醒目的两个大字——坚持!
  “绍悉众聚官渡,欲与公决胜败。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且绍,布衣之雄耳,能聚人而不能用。夫以公之神武明哲而辅以大顺,何向而不济!公今画地而守,扼其喉而使不能进,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断不可失。惟明公裁察焉。”
  这是荀彧亲笔撰写于纸上,经过太学的活字印刷术,印刷了何止上万份。
  与其说,这是荀彧写的一篇文章,不如说,这是给曹操的一封信件。
  呼……
  曹操提起报纸,看过一遍这文章,似乎意犹未尽,再度提起又看了一遍。
  慷慨激昂,字字到位……
  曹操的眼眸渐渐的凝起,不由得感慨一声。
  “荀令君这笔锋直戳人心哪!”
  戏志才连忙补上。“是啊,荀令君这文章中点明,这是曹司空与袁绍决定天下大势的关键时刻,万不能轻言放弃!”
  “况且,袁绍充其量算是个比布衣百姓强一点的家伙而已,他借着祖辈的名望把很多人才团结在身边,但他根本没有能力去用他们,主公英明神武、明哲慧眼,各项指标都远远超过他,何必要怕他呢?既然不需要怕他,那又为什么要退呢?”
  言及此处……
  荀攸补充道:“叔父这文章委实精辟,他提及楚汉争霸时期,在荥阳和成阜对峙了那么久,可高祖和项羽没有一个想先退!”
  “因为先退的必然会失去大势,而如今主公的兵马不足袁绍的三成,却连翻大胜,死死的扼住袁绍前进的道路,使他动弹不得,相持半年之久,如今已经到了最后的时刻,这种时候,往往战局会发生重大的变化……与其退,不如在变化中寻找机会,一击必杀!”
  坚持……
  全篇文章呼应着它的题目——坚持!
  而这一封报纸,也委实让曹操精神一振,虽非立刻就像打了鸡血一般,至少打退堂鼓的情绪收敛了许多。
  而顺着往下看……
  报纸上印着的是《袁绍·十罪疏》——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
  依旧陈琳那熟悉的《讨贼檄文》的开头,依旧是一千四百五十三个字,与《讨贼檄文》相比,一字不多,一字不少!
  同样的洋洋洒洒,文采飞扬……
  可此间主角,却从袁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