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 第4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灯,反观袁公这些年穷兵黩武,虽也打下了北境四州的地盘,但士卒疲累,士气低落,这样的一支兵马,顺风还能打打……可一旦战局陷入被动,可就……可就要一溃千里了!”
  讲到这儿……
  “唉”的一声,沮宗叹出口气,不由得感慨道:“兄长素来清醒,他对局势的分析……还从未有过纰漏!这一仗……他说有败无胜,自然便是有败无胜!我沮家宗氏已经做好出了万全的准备,你们田氏一族也要做好准备呀!”
  霍……
  这么一番话脱口,司马懿听着倒是觉得心情一阵舒爽。
  甚至……
  他隐隐觉得,不单单是许家……
  这沮氏一族,乃至于……田氏一族,这些冀州的名门望族……都是可以争取的对象。
  这才对嘛……
  他司马懿怎么能只局限于完成陆总长交代的任务呢?
  他要学学人家杨修杨德祖,学学人家程昱程司马……去超额完成任务!让陆总长对他司马懿刮目相看!
  ……
  ……
  许都城,司徒府。
  寒冬已去……春意开始渐渐的降临。
  庭院中,池水中,已经有鱼儿开始游来游去。
  陆羽与蔡昭姬站在池边,远远看上去,陆羽是清秀,蔡昭姬则是恬静……好一对璧人在喂食鱼儿的画面!
  手中的鱼食喂过……
  陆羽转过头,笑容逐渐的收起,语气变得严肃与一丝不苟了许多。
  “昭姬姐,这次……出远门,怕是少说也得有半年,这司徒府,还有太学就交给昭姬姐了。”
  说话的时候,陆羽抬起眼眸凝视着蔡昭姬的眼帘……
  可以清楚的看到……蔡昭姬的眼神闪躲了一下,很明显,她不愿意羽弟离她太远,哪怕只是百里之外的黄河岸边……
  “是曹、袁决战么?”
  迟疑了半天,蔡昭姬才吟出这么一句。
  陆羽却是摇了摇头。“不是曹、袁决战,而是决定这天下归属的决战……”
  他的眼眸凝起……
  蔡昭姬却是补上一句。“羽弟也要去么?不能……像以往一般……身处许都,运筹帷幄么?”
  闻言……
  陆羽摇了摇头。
  “这一战太关键了,若胜,那曹司空将坐拥八州之地,整个大汉十三州,他一人就占了大半。”
  “之后……无论是南下,还是西征都将无往而不利!”
  “可……若是输了,自然,这大汉八州将悉数落入袁绍的手里,不光曹司空……便是我与昭姬姐亦将再无宁日!”
  讲到这儿,陆羽顿了一下。
  “这一战,我不得不去!既为自己,也为昭姬姐,更为我数千龙骁营的将士,为天下无数士子,为太学的将来,为文化的传承,为这九州的太平!几十年来……百姓们太苦了,他们理应该拥抱一个盛世!”
  呼……盛世?
  蔡昭姬眉头微挑……她第一次意识到,昔日里的那个小弟弟是真的长大了。
  如今羽弟已经不止是自己的弟弟,更是大汉的司徒,是龙骁营的统领,是天下士人的领袖,他……身上担负的东西太多了。
  “咕咚……”
  蔡昭姬咽了口口水,牙齿微微咬住嘴唇,她那芊芊玉手轻轻顺着陆羽的发梢落下,终于……她还是背过手去。
  “弟弟真的长大了……都知道,要为这祸乱世道中的百姓谋些福祉了,总算……这些年姐姐没白教你!”
  蔡昭姬笑着说道。“只是,你出征在外,姐姐能帮到你的太少了,唯独……替你照顾好大乔、小乔,替你管好太学,替你操持好司徒府,也好让你无后顾之忧,除此之外……除此之外……”
  说到最后……
  蔡昭姬抿了下嘴唇,像是做出了什么艰难的决定,她从袖中取出一封竹简。
  方才开口。
  “这是姐姐能为你最后做的……陈琳一封《讨贼檄文》让兄长声名狼藉,我听闻昨日议事,弟弟主动拦下这回击的任务,姐姐闲来无事,昨夜便也写了一封檄文……”
  蔡昭姬没有把话说的太白……
  其实,他写的是一封《袁绍·十罪疏》,陈琳是才子不假,可蔡昭姬乃是天下最有名的才女,她的才情可以比肩汉和帝时期的帝师——“班昭”,又如何会畏惧陈琳的那封《讨贼檄文》呢?
  当然了……
  陆羽接过竹简,尤自有些懵。
  他没想到,昭姬姐竟然……竟然连夜赶出了这一封“檄文”?
  顾不上迟疑,陆羽展开一看……
  这不看还好,一看之下,陆羽是眼眸凝起,倒吸一口凉气。
  ——袁绍·十罪疏!
  如果,昭姬姐这一封《袁绍·十罪疏》只是平平淡淡的阐述袁绍的不堪与丑陋也就罢了,偏偏,昭姬姐这一封檄文写的大气磅礴,言真意切,让人读之仿佛身临其境,要当着袁绍的面,将他骂的狗血淋头!
  ——逆贼袁绍!罪名有十!
  ——其一,谄媚何进,引来董卓入京
  ——其二:为臣不忠,弃君而逃
  ——其三:为子不孝,害死亲族
  ——其四:培植党羽,搜刮百姓
  ——其五:胁迫韩馥,夺取冀州之地
  ——其六:抄掠郡县,兼并土地
  ——其七:杀害功臣,天怒人怨!
  ——其八:残害同僚,巧取豪夺
  ——其九:出身卑贱,不配窃居高位
  ——其十:关东联军讨董时期,算计孙坚,以致孙坚大败,董卓逃窜!
  每一条罪名,昭姬姐均用详尽的文字去无比细腻的阐述,比如第九条,出身卑贱,不配窃居高位……
  蔡昭姬笔锋之下——“春秋之义,子以母贵。绍母亲为婢使,绍实微贱,不可以为人后,以义不宜,乃据丰隆之重任,忝污王爵,损辱袁宗!(此后省略100字。实在编不出来了。)”
  呼……
  看到这儿,陆羽脑门都冒汗了,乖乖的……如果说陈琳一封讨贼檄文,将曹操骂成是“赘阉遗丑”……
  那么……昭姬姐更夸张,直接把袁绍母亲的出身,是如何从一个庶子,过继给叔父,再过继回来,转而成为嫡子的“骚”操作娓娓道出。
  简直是让人大跌眼眶,骚的一匹!
  还有第四条,培植党羽,搜刮百姓。
  ——“绍既兴兵,涉历二年,不恤国难,广自封殖,乃多以资粮专为不急,割剥富室,收考责钱,百姓吁嗟,莫不痛怨。”
  以及……第一条,谄媚何进,引来董卓入京。
  ——“袁绍,昔为司隶校尉,会值国家丧祸之际,太后承摄,何氏辅政,绍专为邪媚,不能举直,至令丁原焚烧孟津,招来董卓,造为乱根。”
  这些情报……
  有的是蔡昭姬自己收集的,也有从与羽弟的对话中记下来的,去四处问访,觅得证据……详加佐证。
  如果说,陈琳那《讨贼檄文》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因为笔锋的凌厉,让人信以为真。
  那么……蔡昭姬的这封《十罪疏》就是证据确凿,每一条……有理有据,让袁绍根本就是无法辩驳……
  什么叫“事实胜于雄辩”,这特喵的就叫做“事实胜于雄辩”!
  看着,看着……陆羽都看的呆了……
  原本,应对这《讨贼檄文》,陆羽琢磨着让郑玄在月旦评时替曹操洗白……
  可……现在,看到了昭姬姐这《十罪疏》……
  陆羽顿时间,就有一种感觉。
  还洗白干嘛!
  来呀……互相伤害呀!反正骂的就不是我,《十罪疏》大战《讨贼檄文》,看看是昭姬姐“生花妙笔,败敌千里”!还是你陈琳小儿“笔为刀,墨诛心”!
  乖乖的……
  有那么一个瞬间……陆羽突然觉得,昭姬姐只是对他这个弟弟温柔而已!
  真要把她惹急了。
  那就是十四个字——才女昭姬亦可勇,笔墨齐上用作兵!


第四百一十一章 羽儿这作法,像一个雄主!
  建安四年,三月!
  黄昏之时,龙骁营已经点起了火把,寒风凛冽,将军寨大门处的旌旗吹拂的猎猎作响,那旗上诺大的“龙骁”二字、诺大的“陆”字迎风飘荡。
  演武场上早已搭建起了一座高台……
  台下摆放着不少座位,可无数将军却无一人落座,都肃立着等候。
  曹休、黄忠、乐进、张辽、高顺、赵云……一个个严阵以待,蓄势待发。
  谋士则少一些,程昱、杨修、陈宫均在外面执行任务……
  此刻出现在这边的唯独徐庶一人,倒是显得有些形单影只。
  可以说……
  龙骁营中的每一个将军,每一个将士,乃至于每一个谋士,除了身处外地无法归来的,此刻……所有人齐聚于此!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太学生,如“诸葛亮”、何晏这种有一技之长的,也有不少曹二代、武二代,比如……曹昂、曹安民、黄叙、典满、许仪等人!
  他们的身后是五百龙骁骑,是七百陷阵甲士,是三百并州狼骑,是三千新训练成的真正意义上的长枪兵。
  大家都昂着头望向那高台处,在翘首期盼着什么。
  直到这个出征的时刻,众人均意识到,陆羽,陆统领是整个龙骁营唯一的一个发号施令者!是维系着这数千人的“军魂”所在。
  终于,陆羽罕见的披着披风出现在了高台……
  穿披风不是因为耍帅,而是因为这夜风有点冷。
  当然了,冷归冷,陆羽尽量的让自己的表情严肃一些。
  肃立的诸将与列阵的将士们看到昂然站立的陆羽,均是拱手一拜,千人齐声高呼,“参见统领!”
  陆羽摆摆手……示意大家无需多礼。
  “曹、袁决战,天下归属就要仰赖诸位将士们了,临行前,本统领重颁军令如下……赏罚如下!”
  陆羽没有像历史上的那些统帅们一般,先给将士们打鸡血,画大饼……
  而是当先严明军纪,明定赏罚!
  尽管龙骁营不同于一般的兵团,可陆羽深谙,当兵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无外乎是钱、权!
  没有赏罚的明定,那将士们谁会为了你……抛头颅,洒热血!
  鸡血再多?饼画的再大?
  没有实际的好处,那都是扯蛋!
  陆羽的话音刚落,台下的曹休站出一步,转过身面向众人,有甲士们将一个巨大的“喇叭”给抬了过来。
  这是几日前,陆羽请工房的刘晔打造了这只喇叭……
  说是喇叭,其实就是一个最简单的扩音器,底下装着木质的架子,在后世……纯粹就是小孩儿的玩意。
  不过,这个时代……怕是离开了陆羽的图谱,没有人能制作出这个玩意!
  “咳咳”……
  曹休轻咳一声,这咳声通过“喇叭”传出声音,让无数龙骁营的甲士为之一愣……
  曹休没有太过意外,而是继续高喊道:
  “此次出征,陆统领共定下十三条军令!”
  “一,抗命者斩,二,临阵脱逃者斩,三,救援不力者斩,四,奸宿民女者斩……”
  ……
  距离龙骁营不远处,一支骑队缓缓行来,为首一人个子不高,长得不帅,眼眸细长,却不是曹操还能有谁?
  原来……
  听说今日龙骁营要抢先出征,曹操与随行的谋臣、武将觉得有些意外,打算来一窥究竟……
  可……还没进入龙骁营,倒是先听到了这震耳欲聋的声音。
  下意识的……所有人均是勒停战马。
  “好大的嗓门儿啊!竟能把声音传到这么远……”
  曹操感慨一声。
  荀彧一捋胡须,会心笑着解惑道:“怪不得,这几日工房彻夜忙碌,想来……便是在赶制这扩音的器物!”
  曹操点了点头。“这扩声的木器看似稀奇古怪,可似乎……作用还不错嘛!也得亏是陆司徒……能捣鼓出这种稀罕物!”
  曹操瞥了一眼在旁跟随的一众文武,若有所思……
  可不等他思索出个所以然来,曹休那“十三斩”、“十三赏”……已经脱口而出,传入了他曹操的耳畔。
  呼……
  曹操轻呼口气。
  十三斩,他还能理解……可十三赏,就有点……
  要知道,按照曹休的话,这所谓的十三赏,简直细腻到了极点!
  包括杀一个敌人,赏多少金!
  夺旗赏多少金!
  杀掉敌人百夫长赏多少金!晋多少级!
  杀掉敌人主帅赏多少金!晋多少级!
  诸如此类,事无巨细……几乎完全罗列。
  说白了,这就是按人头给予功勋,给予奖励……是当年秦扫六合时的军制,现在听来,虽是有些古朴,却颇为应景!
  诚如曹操所料……
  这“十三斩”,“十三赏”的军令脱口,一干龙骁营甲士眼眸中犯着绿光的同时,心头又带着敬畏……
  赏罚分明,至少……这次的决战,他们都觉得有盼头,是钱与权的盼头!
  “……这军制去繁就简,返璞归真,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