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 第3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讲到这儿,徐庶顿了一下,继续把手指向北境。
  “如此一来,曹军又不得不调动北境的防护去弥补南线与西线的缺口,恰恰袁绍三十万大军等的就是这个机会!”
  “纵然袁绍此人再优柔寡断!可如此清晰、明朗的局势,他如何会看不懂?再加上所谓的‘隐麟’威胁论,沮授、田丰、郭图、逢纪势必在这一件事儿上勠力同心,如此……一来,几乎每一处防线曹军都是险象环生,必败无疑!而这个布局,最关键的正是陆司徒提及的孙策这‘急先锋’的一路,这一路就是五路伐曹的胜负之眼!”
  得亏是布下此局之人。
  否则……
  究是陆羽也未必能完全看懂这一路。
  不过……其实还好,徐庶算的这一切,都基于一个大前提,那就是孙策能顺利攻下广陵城,与刘备会师徐州!
  而陆羽特地在广陵城布下的陈登这枚棋子就是最大的变数!
  现在更直接,打蛇打七寸,如今……布下此局之人已经把详细的计略娓娓道明,这几乎算是开卷了,陆羽可操作的空间就很大。
  “徐先生,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陆羽的话颇为笃定,像是一下子,就变得自信满满。
  徐庶一眼就看出了陆羽心中所想,“我布下此局时,就考虑到,江东孙策是唯一的突破口,也是唯一的弱点,可他武艺高强,想要让他‘出师未捷’并不容易。”
  哈哈……
  徐庶这话说的颇为严肃,布局的关键在此,破局的额关键亦在此。
  哪曾想,听到这儿,陆羽竟是爽然的笑出声来,他拍了拍徐庶的肩膀。
  “徐先生只管定策,至于执行嘛,就交给我陆羽好了,不就是一个孙策么?十日之内,他必被人重创,卧床不起,险丧命于刺客之手!”
  刺客?
  卧床不起?
  陆羽这话让徐庶微微一怔,好大的口气呀,小霸王孙伯符武艺高强?岂会这么容易的折在一个刺客的手里。
  再说了,江东之地?还有人能刺得了他?还有势力敢刺他?这根本匪夷所思啊。
  能看出徐庶的疑窦,陆羽再度笑道:“徐先生且看好吧……咱们拭目以待!”
  短短一句话,算是把江东这个最重要的“急先锋”给揭了过去……
  陆羽的眼珠子再度闪烁,他分别指向了地图上的北境与荆州的方向。
  整个人一副笑吟吟的模样。
  “至于,刘表与袁绍……他们还是一如既往的‘老阴逼’形象啊!呵呵,既踟蹰不前,等着‘急先锋’冲锋陷阵,那索性,龙骁营也分别送给他们一份惊喜好了!”
  陆羽的手指轻轻的划过荆州,划过并州,最后分别在雁门与幽州望京的方向停下。
  “袁绍这个人,其实最容易忽悠了,就是时时刻刻让他做选择题就好了……越选择,他的脑袋越迷糊,越选择,他手下的文武越是分崩离析,各自站队,各为己利!”
  言及此处……
  陆羽想到的是。
  古籍文献中记载的,袁绍袁本初麾下的那支看似牛逼轰轰挂闪电,实则宛若纸老虎一般的谋士团队。
  还是汝颍门阀与冀州才俊这么两大派系!
  前者家世更显赫,后者能力更出众,一路上……双方难免发生点龃龉,可袁营高歌猛进,胜利之下,双方还算是相敬如宾,犯不上拼个你死我活。
  恰恰就是在一个关键的选择题上,让双方互生仇怨,分崩离析!
  而那个关键的选择便是——迎天子!
  或许,如果没有外部的压力,他们还能在表面上和和气气,可偏偏曹操抢先一步迎走了天子,抢得了先机。
  而这也加剧了袁绍麾下汝颍门阀与冀州才俊关系的破裂。
  现在的相安无事,那都是假象……
  是因为如定北境四州一般,他们过的太顺利、太安逸了,而陆羽要做的就是让袁营不那么安逸……
  让袁营遍布选择题?
  让这些选择题,使得这两派谋士抛弃昔日里的默契,只剩下争逐权利路上的非此即彼!
  念及此处,陆羽嘴角咧开,自信满满的笑意再度浮现。
  如果说,此前,破此局面他只有六成把握,那么……今日,有徐庶这么一番话,他就有了九成九的把握!
  “典都统何在?”
  一声吩咐……
  “末将在!”门外守着的典韦快步步入此间。
  陆羽当即吩咐:“即刻召程司马、刘皇叔、曹文烈将军、张文远将军、黄汉升将军来见我!”
  “喏!”
  一声吩咐,典韦提醒道。“陆公子,斥候营的曹安民将军,他还被关在牢狱里呢!”
  “放出来吧……”陆羽轻敲了下脑门,敢情忘了这桩事儿了。
  说起来,月旦评之后,他倒是记起来一次,可……听说,这曹安民在监狱里不哭不闹,每顿饭能吃几大碗,还在闭门苦读《三十六计》,索性,陆羽就多关他几天,也算是让他用用功!
  现在用人之计,该出来了!
  “喏!”典韦再度应喝一声就去安排。
  ……
  ……
  天蒙蒙亮,今日的许都城有些阴雨的味道。
  司徒府的寝居内,夏侯惇步入其中,他是少数几个能不经通传进入曹操卧房内的族弟,也是为数不多的知道“曹操好梦中杀人”真相的人!
  而方才进入其中,曹操一下子就醒了过来。
  夏侯惇也不寒暄,当即在曹操的面前缓缓展开几卷图画。
  第一幅,是徐庶与刘备在梅林见面时的画面!
  第二幅,是长秋宫的宦官冷寿光扮做菜农与刘备在梅林见面时的画面!
  第三幅,是徐庶与冷寿光在菜园见面时,窃窃私语的画面。
  夏侯惇小声道:“大哥让我查的,都查清楚了,唯独这个人……与汉庭,与刘玄德,都有接触。”
  “他是谁?”
  夏侯惇如实道:“颍川人,本叫徐福,后改名徐庶,字元直,据调查与荀令君关系匪浅!”
  噢……
  曹操轻点了下头,婆娑着这几张画卷,眼眸中一抹冷意传出。“继续查,这个徐庶这几日都与谁见面过?他如今人在何处?我都要知道!”
  “明白。”夏侯惇郑重其事的答应一声。
  却就在这时。
  夏侯廉匆匆而来,他是夏侯惇的亲弟,也算是曹操信得过的人,可他不敢进入曹操的寝居就等在门外。
  “曹司空,大哥,方才……找到这徐庶了!”
  一听到“找到徐庶”这四个字!
  “进来!”
  曹操当即吩咐一声……
  夏侯廉这才进入了曹操的寝居。
  曹操却是急不可耐的问道:“徐庶人在哪?没有擒过来么?”
  “没……没有,因为他……他在司徒府!”回答这一句话时,夏侯廉有些紧张,毕竟徐庶身处司徒府,这事儿太敏感了。“今日,这徐庶匆匆从城外回来,先是回了趟颍河之畔的徐家村,继而……继而就去尚书台拜访荀令君,然后……然后两人一道去了司徒府!”
  司徒府?
  曹操一下子回过神儿来,他想起来了,方才与羽儿交谈,荀令君传讯说是……他带来一人,可破如今之局!
  这人……这人竟是布下此局的徐庶?徐元直?
  这……
  曹操的眼眸一下子凝起。
  他有些不解了?既徐庶布下此局?那他缘何……要回来去拜访荀令君,拜访陆羽?总不至于是要亲自解他布下的这个局吧?
  看他的这架势,夏侯惇生怕大哥怀疑到陆羽的身上,赶忙说道。“大哥,我二弟他……他绝不会……”
  他本想说,他绝不会与这徐庶合谋。
  可话还没脱口,曹操直接一摆手。“我知道,比起你,我更相信陆羽!”
  心念于此,曹操当即吩咐。
  “仲康何在?”
  “末将在!”许褚也步入其中。
  曹操吩咐道。“你与元让一道去查明,我要知道,这徐庶经历了什么?他从哪回来的?他回徐家村都见了何人?为何从徐家村出来后,就去了尚书台,就去了司徒府?”
  “喏!”许褚答应一声,就准备去查。
  “回来……”曹操却再度招呼一声。“要秘密的查,不要让陆司徒知道!”
  “明白。”许褚深知关系重大,他与夏侯惇彼此互视一眼,快步离去。
  唯独留下曹操,此刻的他眼眸凝起,他越来越想不通,这中间发生的事儿了。
  越想,脑袋越是疼了起来。
  起初是微疼,可想的越多,越是疼痛的厉害。
  这是他从小就有的头疾!
  而曹操应对的方法,也极是干脆……
  ——“凉水,取凉水来!”
  ……
  ……
  徐州,广陵城下!
  乍一听,孙策北上进攻广陵城是个急报,可对于陈登而言,江东军北上袭击广陵城,就像是吃饭、睡觉一般,习惯了。
  自打孙策庐江大败以后,孙策便让他的弟弟孙权全力以赴的北上进攻广陵城。
  似乎,庐江的耻辱,早就想要从这边血洗。
  为此,孙策特地出动了十倍于守军的兵力,就是为了给二弟保驾护航。
  在广陵城头,总是遥望可见,孙家那铺满江面的旌旗与铠甲!
  声势浩大……
  如今的局势更是一触即发!
  呼……
  此刻的陈登正站在广陵城的城头之上。
  他知道,如今眼前的……这不过是江东军的小试牛刀,是孙权的队伍,孙策的大军还没来呢!
  若是等到他们兄弟合兵一处,这广陵城就是城池再坚固怕也扛不下来。
  最可怕的是,陈登手下一干文武已经心生怯意。
  毕竟隔壁的下邳城已经被刘备攻陷,这边江东兵再度北上,广陵城已经成为了一座孤城,援军尽失,如何能抵挡得住敌人的进攻呢?
  “陈太守,要不……撤退吧,往北退往东海郡,那边紧邻兖州、豫州……我军的驰援才能到!否则,水陆迎敌,压力太大了!”
  “不行!”陈登的语气格外的坚决,他无比笃定的说道:“我陈登绝不会当逃兵!”
  说到不当逃兵时……
  陈登想到的是昔日里,他与父亲献城投降,帮曹司空赚得下邳、广陵二城。
  自然……他们陈氏父子是大功一件!
  不少人提议曹司空给予其高官,让其在朝廷中效力;
  却也有些人,认为他们陈氏父子首鼠两端,朝秦暮楚,不值得信任,万不能给予高官厚禄,更不能给予兵权。
  偏偏这个时候……
  是龙骁营统领陆羽站了出来,提议非但要给予陈氏父子高官厚禄,更要委以重任,将整个徐州的政权、兵权悉数托付给陈氏父子。
  也正是因为陆羽的这般坚决,曹操才会力排众议,让陈硅、陈登这对父子成为了徐州牧、下邳太守、广陵太守,掌握一州兵权。
  陆羽对陈氏父子,无异于举荐、提携之恩。
  要知道……
  大汉是有一个特殊的政治生态的,那就是著名的“二元君主制!”
  所谓“二元君主制”,就是对于汉朝的士人、官吏而言,他们其实普遍有两个如君主一般的效忠对象。
  一个自然是大汉朝的皇帝,这个无需多做解释。
  可另外一个,便是举荐自己的人!
  汉代用人是察举制度,那么……谁来举荐你做官,那他自然就是你天大的恩人。
  甚至举荐者对于被举荐者来说,是一种类似于君主、父母、师长这类权威的象征!
  故而……
  陈登对陆羽是几近感激的,他能成为家乡的郡守、州牧,能在曹营被委以重任,诚然有他自己的努力,更多的却是陆羽的举荐。
  便是为此,昔日里……陆羽离开徐州时,留给他陈登的话,他始终铭记于心。
  ——“广陵城乃是江东必争之城,一旦有事,徐州,乃至于中原局势必将一泻千里,干系重大!陈先生,务必守好广陵城。”
  此时此刻……
  这一句话,每一个字尤自在陈登的耳畔回荡!
  广陵城必须在……
  人在塔……啊不,是人在城在!
  心念于此!
  “嗖”的一声,陈登拔出佩刀。“当此时节,尔等该思索的是如何退敌?是如何守住广陵城!而不是心生怯意!”
  “今日我陈登放话于此,广陵城不能有一个逃兵,若有人心生逃遁之意,若有人妄图夺门而逃,守将可直接斩杀,我更会禀报给陆司徒,牵连全族!”
  “若诸位与我一心,携手抗敌,守住这广陵城,那么待得大胜之日,我必报送曹司空,为尔等加官进爵,光宗耀祖!今日,我陈登放话于此,说到做到!”
  陈登属于那种人狠话不多的人,再加上,在徐州,他于百姓,于将士们心目中素有威望。
  故而,他这么说,那些心生逃遁之意者也就低下头,默默退了下去。
  “守,守,守!”
  无数甲士齐呼……
  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