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原来是文礼。”荀彧起身回了一礼。“谁人不知文礼‘博学善辩’之名?我叔侄是久仰、久仰了……”
  讲到这儿,荀攸补充了一句。“文礼著出的那本《章华赋》,每每品读,我只觉得惊为天人哪,今日一睹文礼真容,荣幸至极。荣幸至极。”
  东汉末年就流行这套,商业互吹……
  两个名士你夸夸我,我夸夸你,传扬出去,两个人的名声均会水涨船高。
  荀彧与荀攸自是不吝惜这般言辞。
  “哈哈哈……”边让缕着胡须,爽然大笑。
  不过很快,他的眉头一蹙,语气陡然变得冷冽了许多。“文若、公达,你们可听说了那曹操竟打算纳降三十万黄巾贼?”
  曹操?直呼曹操名讳么?
  没错,边让没有用“曹公”、“曹州牧”、“曹兖州”这样的敬词,也没有用“孟德”这类的字,而是直呼曹操!
  平辈之间、年龄相仿者直呼名讳,这在讲究礼仪的古代几乎等同于骂人!
  荀彧与荀攸怎会察觉不出他话语间的锋芒?
  当然,名士边让的家小死于黄巾作乱,对曹操纳降蛾贼有些微词,倒是情理之中……只是……
  ……骂人就有点不对了!
  再说,曹操若要成大事,怎么能碍于个人情义?
  荀彧与荀攸打心底里是希望曹操力排众议,纳降了这三十万黄巾军,以此为基开创事业!
  若然因为前兖州牧刘岱、济北相鲍信的个人情感,耽误了大局,那他们颍川才俊才真的是所投非人。
  “文若、公达,你们不说话,我权且当你们知道这回事儿了。”
  边让眼眸眯起,他继续开口道。“黄巾贼屠戮我兖州官兵万人,劫掠过的兖州百姓更是数以十万计,前任兖州牧刘岱、济北相鲍信更是惨死于他们刀下!如此新仇旧恨?他曹操竟还想要纳降?妄自我们推举他为州牧?”
  “哼,退一步说,这黄巾贼不过是一群首鼠两端的逆贼罢了,此时降了,我们还要用粮食供养他们,等兖州粮食耗尽,他们又叛乱了?又去攻打州郡了,那该如何?”
  “依我之见,就该学‘武安君’,直接把这三十万蛾贼给埋了,以此壮我兖州官兵之威,以此解我兖州百姓之恨!”
  边让指提到的“武安君”乃是历史上有名的杀神白起……
  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卒,边让此番是要联合各世家大族要曹操效仿白起,将此三十万蛾贼坑杀!
  言辞锋锐,他的话语间尽数围绕着一个“恨”字……
  此间的气氛斗然都变得冷冽了许多。
  “霍……坑杀三十万黄巾?”陆羽忍不住小声嘀咕道:“好大的煞气呀,老曹真要听你的,怕就要凉透了!唉……怪不得这‘边让’得‘下线’,不识时务,属实活该!”
  陆羽的声音极低极细,可没曾想,这边让的耳朵从小就灵,竟听了个真真切切。
  一下子,边让的脸色变得极为难看。
  “什么时候,一个十余岁的竖子,也能参与谈论州郡大事了”
  呃……竖子?
  这话脱口,陆羽一愣,这一刻,他真的生气了。
  怪不得老曹谁都不砍偏砍他,这货的嘴是真的毫无遮拦!
  陆羽本来还寻思着怎么救你,敢情……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闯进来,你是“饿狗下茅房”——找死!


第四十四章 寒不敢衣,饥不敢食
  衙署门前。
  “大哥,你可算回来了。”曹洪一早就在门前等候。“衙署里面,那群儒生嚷嚷的我实在头疼。”
  曹洪性子本就暴躁,在大堂内又听各个士绅、名士言辞犀利,恨不得把这三十万黄巾军剥骨抽筋才罢休,曹洪的心情也变得愈发烦躁。
  特么的,这群酸儒书生,他们哪里懂得,当今时节募个兵有多难?
  三十万黄巾,从中精选,少说也能筹出个几万人的军队,就是募兵募个十年,怕也没有这等成效,那群书生懂个屁!
  “子廉,大堂内议论的可还是纳降黄巾之事?”曹操一边下马,一边反问。
  一路上他也看到了不少兖州士绅的请命文书,无有例外,要他曹操彻底剿灭黄巾,为兖州数以万计的生灵报仇雪恨,可……
  “唉,除了这个还能有啥?”曹洪眉头紧蹙……“一群酸儒,屁都不懂,只知道高谈阔论,纸上谈兵!”
  闻言,曹操的脸色也沉了下来,究是他也没想到,纳降黄巾最大的阻力竟是兖州内部,这下子,事情变得复杂了。
  要知道,曹操内心中格外坚定,陆羽提出的那几块成就霸业的拼图,已然成为曹操的战略大方向——谯沛武人、颍川才俊、底层黄巾……便是少了其中的一条,路就走窄了。
  为了霸业,这次,他曹操只能与士绅、名士站在对立面了。
  而态度的话,强硬,一定要强硬!
  曹操内心中思虑翻涌。
  就在这时。
  “主公……不好了,衙署大堂内,名士边让与……与……卫府的陆羽公子……他们争执起来了!”几个侍卫匆匆赶来,当即禀报。
  争执?边让与羽儿?
  他们俩怎么争执起来了?难道,也是因为黄巾纳降?
  曹操心头“咯噔”一响,名士“边让”,此人极擅诡辩,他的话语犀利异常,究是曹操也颇为忌惮,羽儿……能是他的对手么?
  “前面领路……”曹操当即吩咐一声。
  “喏!”侍卫转身,就打算一边领路,一边呼喊——曹公到了!
  可刚刚迈出一步,“等等……”曹操立时喊停了他们。“从后门进正堂,不要通传!”
  啊……
  这话脱口,不光侍卫愣了一下,就连身旁的曹洪也愣了一下。“大哥?你是一州之牧,此间衙署正主,为何不走大道,反要从后门偷溜着进去呢?”
  “哈哈……”
  曹操一缕胡须。“陆羽,边让,这可是场精彩的舌战哪,若然我进去的太早了,我怕陆羽有所顾忌施展不开!”
  原本对陆羽,他曹操是担心的。
  可联想到昔日攀谈,曹操笃定“羽儿”必定也是个善辩之人,棋逢对手,将遇良才,这次的“舌战”,一下子倒是让曹操期待起来了。
  也正好借着名士边让的诡辩……验证下“羽儿”的口才!
  曹操这边是满满的期待……
  不过,在曹洪看来!
  霍……
  大哥曹操竟是为了陆羽特地走后门,曹洪眼珠子一转,这段时间,他倒是多番听说谯沛军营中出现了个不世奇才——陆羽!
  他献出“游击战”的方略重创蛾贼……
  可,今日在衙署一见,除了长的清秀些,也就是平平无奇,远远到不了谋士该有的深不可测的地步。
  大哥似乎对他有些太过礼遇,又或者说,是太过重视了吧?
  心头这么想,曹操已经往后院方向行去,曹洪赶忙跟上……因为曹操的一番话,如今……曹洪对陆羽这个年轻人倒也好奇了起来。
  ……
  衙署后堂,曹操与曹洪没有推门进入正厅,只是吩咐侍卫取来两个小木凳,就坐在前后堂的连接处,他能听到衙署声音,其中的人却看不到他!
  此刻的曹操穿着一身寻常的儒衫,英武的面颊上竟平添了几分文采,只是面上,依旧没有多少表情,像是在等待着什么。
  曹洪则是坐在他的一旁,很默契的一言不发,却是竖起耳朵听衙署内的这场舌战。
  而如今的衙署内,边让与陆羽已然有些针锋相对的味道。
  “既是卫老的贵客,那想必有点儿本事。”
  碍于卫弘的面子,边让也不敢让人轰出陆羽,只得与他争辩一番。
  当然了,边让一贯自负,在舌战上,他还从未输过!
  “小子,我且问你,三十万黄巾贼值得信任嘛?他们曾造过反,有过案底,若然假意投诚,然后背叛,反攻州郡?那又如何?你担得起这个责任么?”
  言辞锋锐,眼眸中更是释放出缕缕寒芒……整个衙署的气氛也陡然变得愈发冷冽。
  卫弘回头示意陆羽,若然陆羽不想回答,他直接推了便是,边让再怎么狂妄,他卫弘倒也不怕。
  只是……
  陆羽的眼眸一如既往的清澈、宁静,就好像这锋锐的言辞,在他耳中完全没有激起一丝丝波澜与涟漪,这副模样,一如四个字——成竹在胸!
  “这位先生既提到‘造反’与‘案底’,那咱们权且先细细论道下这两个词?”
  陆羽款款起身。“试问,这些底层民众为何会‘造反’,又为何会有‘案底’呢?”
  这……
  边让略微顿了一下,正想开口……陆羽的话却接踵而出。“诸位应该比我更清楚,咱们大汉最底层民众有着最淳朴的性格,只要日子过得下去就不会生事。”
  “但是,他们一边看着旱灾、涝灾、冰灾、蝗灾、瘟灾接连不断,异族连连寇边,自己漂泊无依走投无路,直至夫妇相食!”
  “另一边,饱读诗书的大臣良田千顷,收揽大权的宦官搜刮百姓,还有包括诸位在内的各州郡的世家大族、享誉天下的名士,你们敢不敢对着‘孔圣人’的石碑发誓,你们从来没有压榨、剥削过他们?”
  讲到这儿,陆羽的语气变得更加严肃了一分。
  “寒不敢衣,饥不敢食,民有斯厄,而莫之恤!值此绝望之际,如果你是他们的一员,你听到有人说,‘只要加入我们,就有饭吃,就能治病’?你会不会信?如果那些人告诉你只有造反才有出路,你会不会跟着?”
  言及至此,陆羽再度顿了一下,他想看看是不是有人反驳。
  不出所料,这群士绅、名士在意识到,自己也是逼迫这些底层农民走向造反之路的罪魁祸首后尽皆沉默了。
  读书人嘛,谁不怀揣着济世救民的理想?谁得知自己是帮凶后,还能在“孔圣人”的注视下侃侃而谈?
  说到底,儒生最大的弱点就是——要脸!
  见周遭沉默,陆羽接着讲。
  “这些人本是最淳朴的农民,这些人是走投无路才造反,这样的三十万人,你们觉得他们有什么改天换地的伟大梦想么?”
  “他们真的想要推翻汉王朝?建立自己的秩序么?”
  “不,他们从青州到徐州,再从徐州到兖州,风餐露宿、拖家带口,所图的不过是一口饱饭,不过是有个避寒之所!”
  “原本流浪奔波,朝不保夕,现在只要投降,就能吃饱饭,就能过好日子……有人打过来,曹公还能带兖州兵保护他们,在乱世中,这样的日子?是再好也没有了。”
  “莫说什么再度叛乱,呵呵……当真有人叛乱时,这些人为了自己的好日子也会坚定的站在曹公这一边,与真正的‘敌人’殊死一搏!”
  讲到“敌人”这两个字时,陆羽的眼眸猛然射向边让,此间寒意犹如浸了万年的玄冰!


第四十五章 修耕植以蓄军资
  衙署之内,鸦雀无声。
  曹操、曹洪、卫弘、荀彧、荀攸……还有其他的兖州氏族、名士,每一个人都在用心的听着。
  陆羽提到的是许多人都忽视的一个问题,黄巾军尽管烧杀掳掠,无恶不作,可追本索源,他们是被逼的,是被这个时代,或者说是这个王朝逼迫的。
  从这点出发,他们原本,的的确确是淳朴的农民哪!
  曹操微微颔首,他起初在听,不由有些惊讶,有些震撼,可很快,他就没有震撼了。
  随着陆羽的讲述,他越发明白了,为何“羽儿”提出的第三块拼图是底层黄巾。
  这分明就是一股强大且忠诚的力量,能助他曹操成就霸业!
  荀彧与荀攸也是连连点头,现在,这一对叔侄才明白,为何他们苦思冥想不得解的蛾贼安置难题,在“隐麟”这儿,从来就没当成一个事儿!
  格局,这就是格局呀。
  “隐麟”早已将这三十万黄巾军当成了自己的同伴,他们的忠诚从来值得相信,隐麟的眼光也一样毒辣。
  反观边让,他的脸色格外的难看……陆羽从本质上去剖析这三十万蛾贼,这让他一下子处于舌战的上风。
  但……边让是谁?
  与蔡邕、孔融齐名的当世名士,论及辩才,那更是名士中战斗机……
  陆羽的话,究是再言之凿凿……在他看来,依旧不过是诡辩,而破解诡辩的方略很简单,摆出客观事实!
  “想不到,你这小子口才倒是不错,却终究是鼠目寸光!”
  边让眼眸微眯,迎上陆羽那犀利的目光,语气中更添了几分不善。“纵然这三十万蛾贼天性淳朴,也会忠心于曹操,但这毕竟是三十万张嘴,我兖州有那么多粮食养活他们么?”
  “怕是要不了半年,我兖州粮仓将颗粒无存,到时候,若然有其他贼人进犯?如何御敌?难不成要我兖州官兵饿着肚子去打仗么?亦或者是,这三十万蛾贼会知恩图报,饥肠辘辘之下抵御外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