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 第1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唔……
  陆羽微微一顿,这个奖赏有些出乎意料的丰厚了呀。
  且不说黄忠“马弓手”一跃成为安东将军;
  程昱“鬼见愁”进入了尚书台;
  单单将曹休封为骑都尉,龙骁营不再定员,这意思是要让他龙骁营放飞自我,扩大规模呀!
  嘶……
  陆羽眼珠子转了转,他突然有一种,让龙骁营收了许褚这五百许家庄壮汉的冲动。
  可也仅仅只是一瞬间……
  陆羽还是琢磨着,龙骁营固然重要,可老曹的安危也很重要……
  许褚还是“还”给老曹吧,老老实实的组建他的虎贲军。
  毕竟老曹的命,在未来会有许多人惦记,他可不能凉凉了呀,陆羽和姐姐能吃香的喝辣的全体,是老曹这个大腿必须要屹立不倒。
  “恭喜恭喜啊……”
  陆羽浅笑一声,恭喜道:“我先去见曹公,等回去了,咱们龙骁营摆宴为你们贺喜,也为咱们龙骁营庆功!”
  一言蔽,陆羽也不停留,直接带着许褚、典韦、徐晃往大将军府内走去。
  许褚、典韦、徐晃不忘与曹休三人行礼……
  曹休、程昱、黄忠也回了个礼,算是龙骁营内部肱骨们之间打了个招呼!
  过了几息的时间,陆羽带着许褚三人踏过了这大将军府高高的门槛。
  恰恰……在门槛之上,大将军府的牌匾整下方,陆羽脚步一顿。
  他抬起头瞧了眼牌匾上那醒目的“大将军府”三个字,不由得眉头一紧。
  当即摇了摇头……
  陆羽心里嘀咕着,乖乖的,老曹有点飘了呀……
  这尼玛是天晴了,雨停了,老曹觉得自己要行了呀!
  大将军……
  这官衔,老曹若是真的当了,等待着他的,怕就是一首凉凉咯。
  呼……
  轻呼口气,陆羽快步步入其中。
  程昱、曹休、黄忠则是彼此互视一眼……
  还是曹休当先提出一句。“此番西进洛阳,迎天子,陆公子谋定而后动,可谓首功之人,叔父会如何嘉奖他呢?又会封给他什么官职呢?”
  此言一出……
  程昱与黄忠神同步的一缕胡须。
  别说,陆公子会受封什么?他们也很好奇……
  “程司马眼光最是独到,你觉得叔父会封给陆公子什么呢?”见两人沉默,曹休忍不住再问一句……
  程昱摇摇头,又点点头。“咱们公子年轻啊,再高,也高不过‘三公’类的高官吧……不过,九卿的话……”
  言及此处,程昱的眼眸中泛着光,泛出一缕夺萃的光芒。
  ……
  ……
  大将军府,正堂外。
  “稍等我片刻,我前去见曹公。”陆羽转过身嘱咐了徐晃、许褚一声。
  毕竟,他们是降将。
  降将见主公之前,陆羽还是要当先去禀报的……
  “陆公子请便……”徐晃说出一句,他便恭恭敬敬的站在门外,负手而立,威风凛凛。
  倒是许褚整个人显得大大咧咧。“俺们等着陆公子便是……”说着话,还四处张望了起来。
  这大将军府好气派呀,他从小长在农村长大,哪里见到过这个。
  踏踏……
  陆羽转过身,迈着清脆的步伐步入了正堂之中。
  门外侍卫,陆羽都很熟悉,非但没有阻拦他,反倒是提醒道。
  “曹公已经等候陆公子多时了……”
  唔……等我多时?
  陆羽微微一愣,旋即推开门,迈步而入。
  而此时的曹操依旧是坐在案牍前,笔走龙蛇的在桌案上写着什么,他抬起头看到是陆羽,当即欣欣然的露出了一抹笑意。
  “来了?”
  “来了!”陆羽回道……
  曹操豁然起身,笑着说道:“正有事要找你商量呢!”
  陆羽则是拱手。“陆羽也有事要禀报曹公……”
  此言一出,曹操没有回话,他直接行至陆羽的面前,拉着他坐到了一边。
  两人跪坐而立,完全没有上位者接见下位者时的样子……
  就像是一对许久未见的挚友。
  终于,曹操开口了。
  “你先说,还是我先说?”
  “我……”陆羽微微一顿。“还是曹公先说吧……”
  哈哈哈……曹操大笑,他直接摆放在陆羽面前两封奏书,一边摆放一边提醒道。
  “这是明日早朝,我要上书给陛下的第一封奏书,旁边的这个则是第二封,陆功曹聪慧机敏,不妨猜猜这第一封奏书中写的是什么?”
  霍……
  这是到了猜谜的环节了么?
  陆羽敲敲脑门,顿时间,他脑海中有一大堆答案,鬼知道……哪个是正确答案哪!


第二百零七章 有“父慈”,就有“子孝”
  “曹公明鉴,我哪能窥探出曹公的心思呢?”
  陆羽微微摇头,做出一副为难状……
  这就不是元宵节猜灯谜,搞得这么神神秘秘干嘛?气氛怪销魂的……
  “你且展开看看就知道了。”曹操指了下第一封奏书,陆羽徐徐展开……细细的品读了起来。
  这不品读不要紧,一品读之下,陆羽眼珠子一定……
  老曹这是……这是要重建太学?
  霍……
  一下子,陆羽的眼眸微微的凝起,他心里嘀咕着,老曹……你够意思啊。
  陆羽这段都忙糊涂了,自己都快把姐姐这桩事儿给忘记了……
  没曾想老曹还记得,果然,老曹很够意思啊。
  “曹公……”陆羽就想起身,给老曹拱手行个大大的礼,算是替昭姬姐感谢他。
  哪曾想,陆羽的行为曹操一早就预料到,他的手掌直接按在了陆羽的肩膀上,让他无法起身。
  “哈哈哈……”
  曹操嘴里笑个不停,“淡定点儿,陆功曹今儿个怎么这么不淡定呢?这可不像你啊……”
  “陆功曹可是将迎奉天子过程中,将每一个行动,每一处细节都精准部署,算无遗策……现在这是怎么了?不过是重建太学而已,还是我原先就答应给你的,缘何如此这般的不淡定呢?”
  嘿……
  陆羽被曹操的胳膊压的根本就起不了身。
  这让他意识到……他还是那个战斗力为五的渣渣,面对曹操的手掌,完全没有抵抗能力啊。
  “咳咳……”
  一声轻咳,陆羽笑着回道:“在下是太过高兴了……替姐姐高兴,也替曹公高兴!”
  唔……
  替他曹操高兴?
  曹操微微一怔,若是说替姐姐高兴,曹操还可以理解,可替他曹操高兴,又从何而来呢?
  总不至于是情怀吧。
  不等曹操发问,陆羽的声音接踵而出……
  “曹公多半知道,大汉历经几次党锢之祸,期间太学几度荒废,可因为许多大儒的坚持,太学才一次次的重启。”
  “二十五年前,‘桥大公子’就写出一篇长长的《国本论》,详细阐述了那时太学的现状,并且用他独到的观点阐述了教育事关朝廷强盛、民族未来。”
  “大汉帝国四面临敌,向来是多难之邦,若国人不能强盛,必被外民族侵入与戕害,而要兴国首当要做的便是‘人才强国’,而人才强国中,教育便是强国之本!”
  陆羽提到的“桥大公子”,乃是曾经的太学总长——桥玄。
  严格意义上讲,他还是曹操的恩师。
  曹操的“操”字,“孟德”二字都是曹嵩请桥玄赐给的字!
  就连昔日大儒蔡邕都是他手下的教员。
  此刻,陆羽提出桥玄的《国本论》,无疑让曹操的精神为之一振。
  陆羽顿了一下,继续道:“二十五年前,桥大公子的《国本论》阐述的是教育乃强国之法,时至今日,这个理论依旧可以作用于曹公。”
  “诚然,曹公麾下文有颍川才俊,武有谯沛武人……看似人才济济,可事实上,隐患在于青黄不接!”
  “如今的天下分崩离析,诸侯混战……根本不是短时间就能够打下来的!如今的颍川才俊、谯沛武人……甚至是曹公都会年长的一天?难不成,二十年、三十年后,曹公还要策马奔腾,与敌人死战么?换句话说……若然那时候,曹营中有能拿得出手的贤才,曹公还用凡事都亲力亲为么?”
  呼……
  闻言,曹操长长的呼出口气。
  陆羽若不这么讲,他曹操还真没意识到,他也四十多岁了呀!
  十年内,他就会到“知天命”的年纪……
  二十年内,他就会到“不惑”之年……
  那时候的曹营?那时候的天下又是何光景呢?
  羽儿的眼界好远哪……这一眼就望到了二十年后!
  诚然,现在他曹操,他曹营的将士、谋臣……勇武、无畏、智计频出……
  可……所有人的巅峰能维持多少年呢?
  别说是三十年,便是十余年后,曹操还能像如今这般么?曹氏、夏侯氏一族的族人,各功勋之后会做到如他们一般出色么……
  无疑……
  这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究其原因,便是四处征伐之下,曹操与族弟们、颍川才俊们……哪有时间去培养后辈!
  青黄不接,似乎……似乎已经变成了一道必须要郑重对待的问题。
  而太学……
  “嗖”……的一下,曹操的眼眸中释放出一抹绿色的光芒……
  太学,没错,就是太学!
  他曹操缘何出色?荀攸缘何出色?
  甚至……袁绍、袁术、刘表……为何能雄踞一方,或许与家世有关,可与太学的培养又能缺了干系么?
  从太学中毕业的曹操最是能体会到太学给他带来了什么……
  要知道,入太学前他曹操还是个魔兽少年,可出太学……他就已经能以天下苍生为己任,能哀民之疾苦,能品评时弊,更是敢与黑恶势力说“不”!
  如此说来,正式的、理论的培养后继才俊至关重要,且也是当务之急。
  呼……
  曹操再度呼出口气,继而朗声道:“陆功曹,你的意思我懂……让曹氏、夏侯氏家族中的小辈入太学中学习是么?”
  “不只是曹氏、夏侯氏!”
  陆羽不假思索的回道:“所有大汉公卿、氏族,甚至是少许杰出的寒门子弟,都可以入太学读书!”
  “太学学业不过四年,毕业之际既为学成之际,他们就可加入曹公的麾下,文可治理州郡,武可带兵打仗,如此一来……曹公麾下的人才便会源源不断,这等人才的补给是其它诸侯望尘莫及的!”
  陆羽之所以这么说……
  是因为他知道,曹操是个求贤若渴的人,从他一辈子发出过无数道“求贤令”就能窥探出一些端倪。
  可……与其求贤,不如自己培养人才。
  陆羽就不信,昭姬姐教诗书礼仪、荀彧教治国、荀攸教谋略、典韦教武技……
  甚至……“诸葛孔明”去教他们榨油,曹沐去教他们锻造……
  百工齐学,百花齐放,总能挖掘出每个人的优点。
  这样的人才培养,对于未来的曹营何止是大有裨益?
  很显然,曹操能意识到这点!
  他的眼眸微微的凝起……
  被羽儿这么一提,他登时觉得有点儿内味儿了。
  其实,他想到了另外一重!
  满朝公卿、世家大族的子弟进入太学,而太学的负责人便是羽儿与蔡琰!
  如此一来……
  羽儿就能顺理成章的获得这些世家大族的更多支持,这在未来……制定他为世子时,无异于一股强悍的助力!
  在大汉,人们……特别是士子格外重视尊师。
  就像是曹操,他为何一生都格外尊敬桥玄、蔡邕……
  这均是因为他们曾经教授过自己,师恩似海!
  由此联想到羽儿与太学,突然间,曹操觉得重建太学这一步棋走的妙,妙不可言!
  “哈哈哈……”
  曹操当即大笑,他取回这第一封奏书,在表奏重建太学的后面,浓墨重彩的加上了一行篆体小字——
  ——表奏蔡琰为经学院博士、太学教学总长;
  ——表奏陆羽为太学行政总长。
  当然了,按理来说,作为女子,似乎蔡琰不适合去当这经学院博士、教学总长。
  可……蔡琰的父亲是蔡邕啊,蔡邕又是士人的领袖,且在长安时对天子颇为照顾……蔡琰又被誉为天下才女,如今,倒是找不出一个比他更适合的总长了!
  曹操有把握,这一封奏书呈上,天子与百官都不会反对。
  看到这一幕,陆羽微微点头……
  心里琢磨着,老曹总算是开窍了。
  只是……陆羽又哪里知道,老曹不只是开窍了,老曹这是“父慈”啊,现在的曹操就是不知道,子是不是“孝”了!
  “好了!”
  落笔后,曹操再度读了一遍此封奏书,继而语重心长的说道:
  “陆功曹,这太学之事明日表奏天子过后,便全部交给了你与昭姬贤妹了。”
  曹操的语气颇为一丝不苟,“这中间诸事繁多,太学的教员,太学的生源,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