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 第1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韩暹、杨奉忤逆天子、颠覆大汉,臣不过是出动了一成兵马,就让他们身首异处,替大汉剿除逆贼!将逆贼的头颅悬挂于城门之上!”
  “而这些,都是陛下的兵马,五十万甲士,唯陛下马首是瞻!”
  霍……
  望着台阶下的一个个甲士,他们的衣袍上有的沾染上鲜血,他们的兵甲磨刀霍霍,他们的战马虎虎生威……
  “了不起,了不起……”刘协感慨道:“曹爱卿比董卓、李傕、郭汜他们英雄十倍!”
  嗖……
  却见曹操拔出了腰间的倚天剑,剑锋直指天穹……
  顿时,鼓声如雷……
  “风!”
  “风!”
  “风!”
  古朴的嘶吼,数以万计的甲士齐声呼喝,喊声震天。
  其实,“风”这个喊号,是龙骁营最先喊出的,至于龙骁营中,则是陆羽偶然提到过一句,他觉得总是喊“杀、杀、杀”的不够霸气……
  于是就教给龙骁营将士们“风”,或者“大风”的战吼,这样更霸气一些。
  当然了,因为许多影视剧的影响,很多人都以为“风”是秦兵的战吼,可实际上“风”、“大风”是唐军的独特战吼。
  根据记载,唐代在西北地区的军队,最先流行在战阵中高喊“大风”以壮士气,后来效果很好,就在唐军中普及开来。
  当然了,陆羽绝对不会想到,他随便教出来的一句“风风风”的战吼,此刻……竟是数以万计的甲士齐声呼喝,震天动地。
  果然……
  “风、风、风”的战吼震慑住了天子刘协,也震慑住了百官,震慑住了所有的宵小之徒!
  “这……这……”
  就连天子刘协也踟蹰了,他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现在的心情。
  “朕……朕有曹将军这样的忠良,真乃……朝廷之幸,大汉之福!乱贼可灭,大事可期,匡扶汉室就……就靠曹将军了!”
  刘协一句话说的磕磕绊绊……
  到最后,才猛地想起了什么。
  “忘记了,朕……朕怎么忘记了,朕……朕要……要奖赏曹将军的。”
  “朕愿拜曹爱卿为……为大将军,授武平侯,从今天起……曹爱卿就是,就是咱们大汉的栋梁,朕……朕就靠着曹爱卿匡扶这汉室江山!”
  闻言,曹操表情未有丝毫变化,他是一个务实主义者!
  比起这大将军,这武平侯,他更在乎的是天子,除了天子之外,一切的一切都是虚名!
  “臣谢吾皇厚恩!”
  曹操拱手一拜,旋即朗声道:“陛下,臣有本进奏!”
  “东都洛阳如今已经是残破不堪,宫廷庙宇皆为乱军所废,而且……洛阳城周围遍布宵小之徒,臣为天子安危所计,为中兴大汉所想,恳请陛下迁都许县,重建朝廷!重振朝纲!”
  “那里距离洛阳不过是百里之遥,且臣已经派人建好了宫殿,粮草充足,臣更是布下了二十万甲士护卫陛下周全!”
  这……
  此言一出,不出所料,满朝群臣纷纷议论开来。
  “此事万万不可啊!”
  “如果迁都许县,那陛下不是掉入曹操的囊中了么?曹操如此行事与迁都长安的董贼何异?”
  “洛阳虽然残破,却是二百年帝都,天灵地秀,虎踞龙蟠……许县什么破地方?”
  群臣议论……
  这些话语传入了天子刘协的耳中,传入了曹操的耳中……
  “咳咳……”曹操轻咳一声,朗声喊道:“陛下,臣不想勉强陛下,更不想让天下人误解我曹操!曹某随军携带的粮草有限,洛阳城也没有木石去修建宫殿!”
  “陛下如今住在这断壁残垣的长乐宫内,还能吃到饺子!可不出三日,我曹操也拿不出丝毫的粮食!到时候,陛下与诸位官员又要饥肠辘辘!不出月余,这洛阳城内便只剩下一堆枯骨!”
  “臣更是不知道……会有多少歹人来洛阳城觊觎天子宝座!依着众位臣工所见?这就是你们不迁都的理由么?这就是你们所谓的忠心么?”
  “哈哈,洛阳城,天灵地秀,虎踞龙蟠!这里是好,可你们睁开眼看看现在的洛阳城,一片废墟之上,还能做帝都么?朝廷有这个钱将洛阳重建么?”
  讲到这儿,曹操豁然转身,负手而立。
  他的话锋一转。
  “可若是到许都城,陛下不用住在这断壁残垣的长乐宫,众位臣工也有个体面的朝堂,你们都可以随时吃到饺子?这才像是天子的样子!像是朝廷的样子!”
  “也只有在许都,才能得到这么多精兵猛将的保护,朝廷才能安然无忧!大汉才能中兴!”
  曹操这一席话脱口,天子刘协与百官默然了……
  他们彼此互相看看,却说不出一句能反驳的话。
  毕竟……韩暹、杨奉的头颅还挂在城门之上,曹操又如此谦恭有礼,这是恩威并施……
  很多人意识到,他们似乎根本没的选择!
  “朕……朕……”
  迟疑了片刻,天子刘协终于开口:“朕准奏,迁都于!于许都!”
  几乎一字一句,天子刘协泣泪而出……声泪俱下。
  留恋、不舍……可……事实上,洛阳城真的无法做一个帝都,这里连最基本的朝堂都没有啊!
  闻言……
  曹操满意的点了点头,他的倚天剑再度拔出。
  众将士看到后,齐齐高呼。
  “万岁,万岁,万岁……”
  ……
  近了,更近了!
  天子的仪仗距离许都越来越近……
  而此刻……黄河的北岸,冀州之地。
  “砰”的一声,袁绍猛地一拍案牍,他咆哮道:“什么?天子竟封曹阿瞒为大将军?他曹阿瞒是个什么东西?也配当大将军!”
  目眦欲裂……
  此刻的袁绍恨不得把曹操给按在地上摩擦!
  与此同时,一儒袍男子快步走出。
  “袁公,亡羊补牢为时不晚,现在正是时候发兵去劫回天子,臣有一计,如此……可彻底覆灭曹操!永绝后患!”


第二百零四章 老曹凶猛,尔等小心
  曹操是个心思缜密的人……
  有关北境这个最大的威胁袁绍的态度,他无时无刻都在思虑着。
  就在天子封曹操为大将军、武平侯的时候,曹操特地为袁绍请了一个当朝“太尉”的官衔。
  在他看来,这位老大哥原本就是家世显赫、四世三公,如今已经是五世三公,那应该满意了吧?
  甚至,曹操替袁绍请官时,天子刘协本不欲封。
  天子觉得袁绍此人败絮其中。
  世受皇恩,手里军队那么多,地盘那么大,可天子蒙难之际,只顾着自己的事儿,一点不把天子和朝廷放在心上?
  这样的人,不贬就不错了,怎么能封为三公之一的“太尉”呢?
  还是曹操苦口婆心,天子才放下芥蒂,下诏派使者封给袁绍“太尉”之职,除此之外,还加封为邺侯!
  按理说,曹操也算是够意思了,毕竟之前袁绍就是个骠骑将军,论级别可低了太尉好几个档次!更别说邺城太守与邺侯的头衔了。
  可……
  恰恰是这一个“太尉”的官衔,直接捅了袁绍这个马蜂窝!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砰”的一声,袁绍拍案而起,整个人尤自愤怒不已,甚至……愤怒之下,他都顾不上周围谋臣的提议。
  太尉,三公之一,乍听起来倒是不错!
  可是,呵呵,凭什么他袁绍是太尉,你曹操是大将军?
  在袁绍看来,曹操什么玩意?
  自打进入仕途的这一天起,职衔就比他袁绍低,甚至后来曹操西园八校尉的职务还是袁绍上表替他讨来的……
  敢情现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地盘、兵马远不如他的曹操……如今竟是骑在他脖子上了!
  袁绍这人就是小心眼儿,这事儿越想越是恼火!
  “曹阿瞒从小就是我的跟班儿,长大后几次三番走上绝路,都是我把他给救活的,今日他迎奉天子却不思报答,还借着天子的名义向我发号施令!我@#&%!我@#%!”
  这次袁绍是真的怒了……
  他突然后悔了,后知后觉的他真的后悔了……
  后悔白白让曹操迎奉到天子,今儿个曹操能站在他袁绍的头上作威作福,那明儿个曹操就能在他的头上撒尿放屁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
  “袁公息怒。”沮授拱手献策道:“曹操势力远远弱于袁公,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为今之策,只需袁公致信一封给那曹操,命令他迁都到鄄城,若是曹操许了,那鄄城离冀州不过是几百里,我大军南下三日就可抵达!”
  “可若是让曹操如愿迁都到许县,许县四面环山,袁公再想迎奉天子就万难了!”
  霍……
  沮授一针见血的点明了问题的关键……
  亡羊补牢,大汉的帝都的位置才是关键中的关键。
  鄄城是兖州的治所,算是曹操领地里政治的中心,迁都到鄄城表面上看也不算他袁绍强人所难!
  可这样一来,袁绍距离天子、距离朝廷缩短了何止一半的距离,只要他想,随时可以夺回天子。
  可若是许县,那要夺回天子就难了。
  闻言,袁绍颔首,他左右踱步,细细的思虑。
  沮授的话让他冷静下来许多,是该亡羊补牢……
  可……袁绍的眼眸微眯,他反问沮授。
  “若是曹操不同意呢?”
  “那更好办!”沮授的语气变得严肃了许多……“那袁公大可以举兵南下逼着他曹操同意!曹操兵力本就弱于明公,如今曹军又刚刚经历了西进千里迎奉天子,可谓是三军疲惫,曹操打不起,也打不过!”
  “退一万步讲,曹操吃了秤砣铁了心的坚持定都许县,那袁公大可以一不做二不休,一举剿灭曹操,迎奉天子,将司、徐、兖、豫四州收入囊中!袁公有这个实力!”
  讲到这儿,沮授眼眸凝起,锥处囊中的锋芒骤然呈现。
  此前……提出伐北的是他,可如今局势之下,坚持率先清理曹操的也是他!
  “袁公放心,迁都鄄城,他曹操必会同意,他没得选择!”
  霍……
  短暂的停滞了一下,想明白这中间的弯弯道道。
  “哈哈哈哈”
  ……袁绍爽然的笑出声来。
  “军师大才,哈哈……好一个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
  ……
  近了,天子的仪仗离许都城越来越近了。
  坐在绝影战马上的曹操,已经隐隐能看到许县新加固的城墙,看起来,第二营的任务完成的也不错。
  说起来,许县靠近颍川郡,这里有着极其浓郁的文化色彩,人杰地灵,可谓是中华“名”族的发源地。
  这里自然少不了许多名士,曹操最仰赖的颍川才俊,他们的故乡便在此间。
  借助天子这面旗帜,借助与颍川紧邻,曹操可以放开手脚大肆的招揽一大批贤才,这才是他眼里成就王霸之业的关键!
  说起来,对人才的渴望与重视,是曹操与袁绍最大的不同。
  昔日,曹操与袁绍起兵时,有过一番围绕着如何争夺天下的豪言壮语。
  那时的袁绍踌躇满志的对曹操讲:“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沙漠之众,南向争天下,庶可以济乎?”
  意思很明白,依着袁绍的想法,争夺天下就是靠兵、靠地盘、靠势力的碾压!
  他认为,只要占据了各富饶、险要之地,便可以纵横南北以争天下!
  而曹操的话截然不同——“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说白了,就是我争天下靠的是人才!
  在人才的运用上,曹操更像是“刘邦”,袁绍则像是“项羽”……
  当然,也不能这么说,纵观古今,凡是能成大事者,哪个不是靠着一干人才的相助呢?
  所谓得到多助,失道寡助,在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就是这个道理。
  如今的曹操心情格外晴朗……
  天子是一面大旗啊,这面大旗能带给他曹操好处,能为曹营引来的人才不可估量,也难怪昔日羽儿提到的最后一块拼图便是天子!
  哈哈……
  回望身后的大军,曹操满怀慰藉……
  如今,以黄巾底层民众为基;
  以谯沛武人与颍川才俊构成值得信赖的中层组织;
  再加上天子这块金字招牌,未来可期。
  “曹公心情似乎不错……”
  曹操喜悦的心情自然逃不过戏志才的眼睛。
  “志才呀。”曹操感慨道:“几个月前西进咯杨的时候,我还颇为揪心,可如今,我反倒是心里踏实多了!”
  “是因为天子?”戏志才反问……
  “不!”曹操摆手……“是因为羽……哈,是因为!你们!”
  差点,他就要说出“是因为羽儿”这么一句了。
  在曹操看来,整个迎天子的过程就好像是羽儿下的一盘棋,每一步精准无误,每一步精妙绝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