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 第1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呼。
  长长的一口呼气,曹操的眼眸中闪烁出几许疑惑。
  若是洛阳不能做帝都,那……哪里能做呢?
  而且,这个新的帝都还不能离洛阳太远,那样会失去天子的好感,引发朝廷的猜忌!又要兼具攻守……
  这……
  曹操回忆起了司隶内洛阳附近的城郡。
  颍川?这个中华“名”族的发源地,似乎可以,可一条颍河从中穿过,论及地理位置,防护能力差了一截……
  那?颍川东侧的许县?
  别说……想到许县,曹操的眼眸豁然睁开了一分。
  他有个一个想法,不过,曹操倒是想听听陆羽的意思。
  “陆功曹既如此讲,多半已经选出了这新的帝都之地了吧?”曹操抬眼望向陆羽。
  看他这信誓旦旦的语气,陆羽微微一笑,反问道:“曹公心中不也有主意了么?”
  “哈哈……”曹操笑着从桌案上取出两支笔,递给陆羽一支,自己则留下一支。“你、我都写到手上如何?”
  “再好不过!”
  陆羽转过身,背对着曹操,在手上写了两字,曹操也写了两字……
  再度转身,陆羽伸出手握拳。
  曹操则是说道:“一起。”
  一言蔽,两人同时伸手……第一个字均是许,而第二个字则有所不同,曹操写的是县,而陆羽写的是都!
  许“县”,许“都”……
  曹操顿了一下,旋即爽然的大笑了起来。
  “哈哈哈……许都,好一个许都!”曹操一边笑着,一边拍了拍陆羽的肩膀。“你比我考虑的要更远一些……”
  果然,这就是格局呀……
  曹操只看到了许县,陆羽却已经看到了许都,格局上差着呢。
  “曹公……”陆羽的声音接踵而出。“许县地理位置特殊,位于颍川与陈留的交界,陈留本就是主公的大本营,颍川曹营谋士团的老家,在此设立都城,无论是颍川的人才输送,还是陈留郡的战略支援,均大有裨益!”
  讲到这儿,陆羽的脑海中浮现出后世许昌市的地形图……
  莫名其妙,陆羽竟想到了许昌市的一个名叫“胖东来”的大超市,在大河南享誉盛名,相传每周二闭店,几十年如一日,被许昌人民传为佳话!
  咳咳……
  想歪了,陆羽收回心神,继续道:
  “除此之外,许县的地理位置可堪称完美,西北有嵩山山脉,西部有石人山、白云山、浮游山等等山脉相连,南部还有大别山,只有东部是开拓的平原!恰恰许县的东部便是兖州!”
  “而我军北面有袁绍,东南有袁术,南面是刘表,东面则是吕布与刘备,可以说,许县周围的山脉完全隔绝了他们的幻想,攻守之势均在我手!”
  “唯一要注意的是豫州的汝南郡,这里离许都城很近,可以说是朝发夕至,最好能在迎天子,定都许都的同时,派一支奇兵去攻下汝南郡,绝了这个后患。”
  陆羽是一口气吟出了这么许多……
  曹操也是不假思索的反问。“谁能去攻下汝南郡,绝此后患?”
  他的意思其实是,现在西进洛阳在即,实在是腾不出手去攻汝南郡了……
  “龙骁营!”
  陆羽的话却是让曹操有些意外……
  淡淡的三个字,可似乎其中承载的能量无比庞大。
  陆羽的语气也格外自信。“我龙骁营就可以做到,曹公只管去西进洛阳,汝南城必定大捷!”
  霍……好大的口气呀。
  在曹操印象中,汝南的局势也十分复杂,这里有不知敌我的“义军”,也有数量庞大的山贼,听说此间,还有一个谯沛许氏的族人,名叫许褚,这名字在江淮一线颇为响彻,可谓威震江淮!
  听说,有一次在与贼兵谈判后的交换中,贼兵要用粮食换取义兵的牛,可贼兵把牛迁走后,牛又跑了回来,许褚便去阵前,拉着牛的尾巴愣是行走了百余步。
  贼兵大惊,不敢再来取牛,从此,整个淮、汝、陈、梁之地,听到许褚之名都感到畏惧!
  可以说,要取汝南最难的,便是俘获这义士许褚之心,许褚之心牵连着整个汝南百姓之心,他若是归附,那汝南郡也就顺理成章的归附了。
  呼……
  曹操轻呼口气,试着问道:“陆功曹,这汝南是块儿难啃的骨头!你与龙骁营能啃下来么?”
  “能!”陆羽露出自信满满的笑容。“我愿立下军令状,两月之内必破汝南,只是……”
  “只是什么?”曹操接着问。
  “只是我想请求曹公,若是攻克汝南,可否将汝南的所有耕地赏给龙骁营!”
  “可以!”曹操不假思索,当即回道。
  “曹公就不问,我为何要这么做?”陆羽有点儿疑惑,这还是曹操么?一点儿猜忌都不带有的么?
  他不问,陆羽不是白准备答案了么?
  “哈哈,你要做的事儿,对曹营,对我只有好处!我信得过你!”
  曹操再度拍了拍陆羽的肩膀,一番话意味深长。“汝南郡就交给你们龙骁营了,哈哈,西进洛阳我会亲率大军,咱们可以比比,是你的龙骁营先攻下汝南郡?还是我曹操先迎奉到天子?”
  呃……
  比一比?
  陆羽的眼珠子一转,这有的比么?他方才说攻破汝南两个月,其实……那是保守的说法。
  估摸着……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最多一个月汝南城就主动来请降了,到时候,老曹估计都还没赶到洛阳呢!
  这不是稳操胜券嘛?
  当然了,汝南城主动请降还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张仲景!
  这位神医……他得早点儿来呀!
  他不来,谋下个汝南郡都费劲,他要来,便是豫州……也都顺理成章的收复了。
  想到这儿,陆羽的眼眸连连的眨动着,算下来,曹休这也走了将近二十天了吧?现在……也该回来了吧?
  ……
  ……
  陈留郡,城外十五里处的一家餐馆。
  这里是十日前新开设的一家酒肆。
  它的名字与普通酒肆截然不同——卫家羊庄饺子馆!
  这正是陆羽与卫弘一道开设的饺子馆儿,其余的股东还是那三位——夏侯惇、荀彧、曹纯!
  在这个时代,羊汤饺子馆儿,这算是很别致的名字了。
  不过,十日以来,整个兖州每个城县均开始了十数家之多……
  当然了,最开始,生意并不好。
  除陈留郡外,其余郡县只有寥寥几个百姓来捧场,可是……随着一个个有关“饺子”的传说传遍大街小巷,随着一则这饺子馆儿是陆羽开的消息传来……
  捧场的百姓们越来越多……
  甚至出现了万人空巷抢吃饺子的盛况。
  饺子馆儿的生意也几乎每日爆满,甚至,饺子的供应量已经跟不上了。
  陆羽与卫弘一商量决定限量供应,每个人的祛寒娇耳汤里只能放两个饺子!
  哪怕是这样……这饺子,这汤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百姓们吃了饺子,喝了汤,浑身发暖,两耳发热,直呼神奇!
  似乎,整个兖州境内,便是患上伤寒的患者都变少了。
  对此,老百姓们不知道有多高兴,身体暖和,心里也暖和,浑身都暖和……
  甚至……因为伤寒症的医治,以及饺子防止伤寒的功效,兖州的百姓又赠给陆羽一个新的称号——医仙!
  似乎,如今……只要一提到当世第一神医。
  在兖州百姓们心目中,第一个想到的不是神医华佗,也不是医圣张仲景,反倒是——医仙陆羽。
  对此,陆羽多少有那么点儿受之有愧!
  可一想到,历史上凡是称号中带“仙”的人物,逼格往往都很高!
  比如诗仙李白,比如兵仙韩信,比如酒仙刘伶……对了,李白好像还有个剑仙的称号——青莲剑仙。
  一想到能与这几位并驾齐驱,陆羽还是隐隐有些小激动的。
  现在……
  这陈留郡外十五里处的卫家羊汤饺子馆里,人声鼎沸,不少人纷纷在议论着什么。
  而其中,有三个特殊的客人。
  “不过一个月……兖州是大变样了呀?”
  其中一人乃是曹休,看着小二端来的那热腾腾的祛寒娇耳汤,曹休不住的感慨。“一月不在兖州,我曹休竟不知这饺子、这祛寒娇耳汤是何物?”
  摇了摇头……
  曹休咬上了一口,唔……好奇妙的味道。
  与他同桌而坐的乃是张仲景与黄叙……
  他们俩也刚刚去品尝了下这饺子,这汤。
  黄叙倒还好,只觉得这饺子、这汤味道极其鲜美,是荆南那边吃不到的美味,不仅感慨……中原地大物博,就连美食也更丰富、更美味呀。
  可张仲景就不一样了……
  同样是吃了这饺子,喝了这汤,张仲景的眼眸一下子就凝起了……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张仲景口中不断的喃喃吟道着:“麻黄、桂枝、羌活、生姜、白芷!均是祛寒药物……药性温和!”
  “羊骨,大量的羊骨,如此反复熬制……性味肝温,亦有祛寒奇效!”
  “将这药物先行熬汤,再砸成粉末状包入面皮内,可起到抵御霜寒的奇效!能想出如此配方之人,大才,大才呀!”
  别人喝一口羊汤,吃一口饺子,往往会说,这顿饭多么的美味!
  当然了,这都是不懂行的人。
  诚如张仲景,一口饺子,一碗汤下肚,已经品出了这“药疗药膳”中的药谱。
  饺子中,为何用羊肉?
  汤中为何用羊骨与草药熬制?
  又为何要把草药再切碎填入羊肉内,被面皮包裹……
  不懂行的人绝不会想到这些。
  可……张仲景不同,他太熟悉这些药物的功效,越是看,越是品,越觉得心中骇然。
  甚至,他还从饺子与祛寒娇耳汤中寻觅到了某些极其熟悉的东西。
  可具体是什么,却无论如何也说不上来,就好像……这饺子,这汤中有他几十年学医沉淀总结出医理的影子,却又比他的总结更加的精湛百倍。
  这……这不就是他梦寐以求的抵御伤寒症的“食疗药膳”之方么?
  张仲景被誉为“医圣”,他对每一味草药都有深刻的认知与敏感的嗅觉。
  正因为此,他才几十年如一日的去钻研,去总结治愈伤寒症,或者说是防止伤寒症的方法。
  可这条路是开拓,是走前人从未走过的路,故而……一路上披荆斩棘,从这个层面上说,他始终是孤独的!
  可……兖州送来的那半卷《伤寒杂病论》,让张仲景看到了希望。
  他意识到,在这条抵御伤寒绝症的道路上,他不是孤独的,有人也在尝试,也在探索,甚至总结出了行之有效的篇章!
  再加上……这饺子的食疗药膳之法,让张仲景的心底深处露出了悲戚!
  这《伤寒杂病论》,这饺子,就像是专门为他写的一样……
  也像是专门为这极寒天气下,数以百万计的黎民、苍生所写。
  莫名的,张仲景的眼眶竟红了起来。
  “找到了,我……我几十年寻找到的东西,这一刻……终于,终于找到了!”
  “有此《伤寒杂病论》的医理,有此饺子与祛寒娇耳汤的食疗、药膳之法,大汉数以千万计的黎民、百姓有救了,而今……而今他们终于有救了……有救了,我……我张仲景,咳咳……咳咳……”
  因为太过亢奋,张仲景连续的咳出声来。
  曹休与黄叙看着张仲景……
  心里嘀咕着,不就是一碗饺子,不至于哭吧?这……有啥好哭的呀?实在想吃,再多给你买几碗就是了!
  黄叙连忙去扶起自己的这位叔父,可实际上,他几乎是将张仲景给搀起来的……
  张仲景是真的动情了。
  毕竟……毕生所追求的事物就在眼前,触手可得……这种心头的悸动,他如何能不感动?不垂泪哭泣呢?
  “仲景叔父,莫哭呀,不过是一碗饺子而已,仲景叔父怎么哭了呢?”
  “我……我……”张仲景还想开口说点儿什么。
  可店小二却是抢先一步。
  “诶呀,公子,让他哭吧……咱们这羊汤饺子馆儿,每天不哭上十个、八个的都过不了这一天。”
  唔……
  这话,让曹休一下子好奇了。
  “小二?这是何故啊?为何……总是有人在此间哭泣呢?”
  提到这个话题,小二的话就密了起来。
  “说起来,这是好事儿呀,一些百姓哭,是因为他们感谢陆公子的救命之恩,只要一想到,这饺子与祛寒娇耳汤是陆公子创造出来的,就忍不住一边哭一边吃饺子,因为眼泪,饺子是咸的,可心里却是热的。”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人,他们察觉到这饺子与祛寒娇耳汤能够帮他们抵御寒冷、遏制伤寒病的侵袭,于是……又联想到了咱陆公子,觉得他是菩萨心肠,处处为百姓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