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 第1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其它州郡他们知其然,却不知所以然……只是照搬陆师傅的做法,却不知晓这中间的内涵,照虎画猫,邯郸学步,故而……食用的均是‘群居性’的蝗虫,也就出现了百姓中毒的恶性事件,说到底,他们还是一知半解,并不像陆师傅这般了解的精湛!”
  诸葛均一席话,算是让蔡昭姬、曹沐彻底的懂了!
  当然了,这小嘴很甜哪,陆羽觉得“孔明”这孩子,委实是孺子可教啊!
  呼……
  蔡昭姬与曹沐均是轻呼口气,谁能想到,这根本就不是什么阴阳家的符咒?分明就是陆羽对蝗虫更了解嘛!
  蔡昭姬缓缓起身,女师傅嘛,总是要做个最后的总结陈词:
  “《论语》中就提到,‘四十而不惑’是知其然,‘五十而知天命’是知其所以然,就如同这飞蝗一般,其先得知飞蝗可食,其后才能知晓飞蝗不尽能食,正如‘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你们陆师傅是讲述给你们知其然也要自其所以然的大道理,你们听明白了么?”
  啊……啊……
  蔡昭姬这么一说,陆羽觉得自己好高大上啊。
  果然,不管啥行为,一经文字包装,那可就厉害了。
  “曹沐受教了……”
  “亮也受教了!”
  曹沐与诸葛均缓缓起身朝陆羽,朝蔡昭姬分别行了一个师礼……
  “好了……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了。”陆羽摆摆手,“这段时间虽然缺少一些原材料,不过,你们也不能懈怠呀!昭姬姐说的好,知其然,自其所以然,正所谓默而识之,很多事情要默默的记在心里,反复推敲、体会,去搞清楚它的根本原因!”
  “你们是昭姬姐的弟子,要努力呀,千万不能辱没了师门!”
  陆羽握起拳头,当年他的老师给他打鸡血的时候就是这副模样。
  “切……”曹沐颇为不忿儿,明明年龄差不多大,陆羽倒教训起她来了……
  “弟子明白了。”诸葛均很谦逊的拱手再拜。
  早课结束了,曹沐与诸葛均便缓缓退出去了……
  此间书房只剩下陆羽与蔡昭姬两人。
  “羽弟?你什么时候对蝗虫这么了解了?这可不是先人古籍中记载过的呀?”蔡昭姬眨巴了下眼睛,连连问道……
  这才是她最关心的问题。
  随着羽弟的慢慢长大,她发现她越来越看不懂这个小弟弟了!
  甚至,羽弟变得神秘了好多,不只是对“蝗虫”的了解,还有……
  “还有阴阳家学派?我记得,我可没替你默写过有关阴阳家学派的书籍?这些旁门左道,你又是从哪学来的呢?”
  前面一句还颇为和缓,后面一句,则有些严肃了。
  在儒门弟子眼里,特别是被“董仲舒”调教过的儒门弟子眼里,其它一切学派都是旁门左道!
  “咳咳……”陆羽挠挠头,要怎么解释呢?
  “昭姬姐,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陆羽想起了前世亲友群里,那些七大姑八大姨发的心灵鸡汤了,如今,倒是张口就来。“人嘛,一辈子经历过的事情都会影响人生结局,视野决定格局,大格局成就人生嘛!也不是说一切的道理都只能从书上去获得!”
  “再说了,古籍中的知识那是前人开拓、探索,而我们要做的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的书写新的篇章……所以呀,昭姬姐,千万不要拘泥于前人的著作,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纸上,啊不……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都是这么个道理!昭姬姐,读书也要灵活一点哪!”
  啊……啊……
  本是蔡昭姬质问陆羽,愣是反过来,让陆羽去说教她了……
  偏偏,纵是天下才女的蔡昭姬此刻竟是无法辩驳,羽弟说的,竟莫名奇妙的有些道理。
  此时的蔡昭姬像极了穿越前……读到鸡汤文时你的模样——没错,干了这碗毒鸡汤!
  “昭姬姐,我还有些事儿,就先走了,晚上见……”
  “今晚吃鸡!”
  说着话,陆羽直接溜出去了……
  只留下蔡昭姬还愣在书房里,口中不断的喃喃着陆羽方才的话。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实践出真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还有……还有……纸上,不对,羽弟说的是‘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越品,蔡昭姬越觉得……羽弟这几句话博大精深。
  怪不得……羽弟从小就知晓那么多事儿,能从细微的观察中判断出局势的变化……更是能成“隐麟”之名!
  这哪里是死读书,读死书能做到的呀!
  这么想想,她蔡昭姬反倒是有些古板,有些拘泥了。
  不行……她也要进步,要追上陆羽弟弟的步伐,只有这样,才能与陆羽弟弟肩并肩,在未来的道路中一道前行!
  当然了,此刻的蔡昭姬不会知道,他与陆羽弟弟哪里只是肩并肩哪,身体都要连着身体了。
  ……
  踏……踏!
  走出书房。
  “公子……”五大三粗的典韦拱手一拜。
  这段时间,由典韦随身保护自己……陆羽已经习惯了。
  濮阳一战后,曹休与龙骁营将士们一致推选典韦去担任宿卫,贴身保护陆羽,这样他们也能更放心一些。
  陆羽对此倒是没啥意见……
  典韦总是能带给他满满的安全感。
  “公子接下来要去哪?”典韦问道……
  “去荀司马府上吧!”陆羽不假思索的回道。
  这段时间,曹操往关中派去了更多的使者、细作,同时,早已让曹洪点兵,随时进发洛阳,扫清沿途关隘、防护。
  如今,只等旱稻与水稻的丰收,这一路兵马就能西进。
  按理说,曹操也算是为迎天子做出了万全准备……只是,迎天子中间的过程极为繁琐,陆羽还打算与荀彧再细细的商讨下,很多细节……也需要反复敲定。
  这就是所谓的上兵伐谋……
  别看迎天子,曹操与一众将军们领兵前去,不过是一个月的事儿,可实际上,谋士们需要考虑的地方更多!
  外部的局势,内部的变化,一着不慎,都有可能满盘皆输!
  “去备马车……”典韦吩咐身后的侍卫,侍卫即刻小跑着离开。
  陆羽却是脚步一顿,感受着周围炙热的温度,他抬起头看看这烈日的焦阳,就快到八月了……迎天子的第一步总算能迈出去了!
  “旱稻与水稻,就要丰收了!”仰头望天,陆羽自言自语。“大旱了四个月,八月份……雨也该下了吧!”
  不过是四个月的干旱,已经让兖州掉了一层皮,很难想象……两年干旱的三辅之地,他们那边会变成何等凄惨的模样。
  呵呵,想必……天子刘协过的十分凄苦吧?
  呼……
  轻呼口气。
  陆的眼眸微微的眯起,总归……八月的兖州即将迎来大雨,旱稻与水稻也将丰收,这是好事儿呀!
  等等……
  就这么闭眼感慨的功夫,陆羽猛地想到了一桩事儿。
  准确的说是前世农人中流传广泛的一句话——大涝之后必有大旱,大旱之后必有大涝!
  没错……
  大旱涝三年,大涝旱三年,尽管没有科学依据,可这是几千年农人们无比信奉的一句话。
  陆羽试着解析,或许能这样理解。
  地球上的水会以不同形势存在,其总量保持一定,并不断的循环。
  久旱之后一旦开始下雨,由于雨水的长时间未供给,水分在云层中大量的聚集,形成长期下雨,甚至是短期内的暴雨……
  若然不加防范,很有可能导致洪涝灾害!
  这……
  陆羽想到了龙国纪元一九九七年那次洪水,此前,也是伴随着长久的干旱!
  谁能想到当暴雨倾盆,顷刻间都能摧毁堤坝,冲垮房屋!
  呼。
  长长的呼出口气,陆羽的眼眸凝起。
  尽管科学并不能解释旱灾与涝灾之间的联系,可……农人们那“大旱之后必有大涝”的经验之谈,也让陆羽不敢怠慢。
  这种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而……恰恰八月暴雨时,旱稻与水稻种植的地方又是紧邻太寿河的池塘,若然出现洪涝,那或许……这四个月种稻的心血顷刻间毁于一旦,不能不防啊!
  心念于此……
  “典都统……”
  “末将在!”
  “你即刻亲自去趟太寿河,面见夏侯将军,让他在八月份务必做好防汛准备!”陆羽一句话脱口,整个人都变得严肃了不少。
  似乎觉得话语的力度还不够,陆羽又补充道:“你就告诉他,我推算出来的,八月即将有暴雨,太寿河会出现洪涝,让他务必第一时间做好防汛,抢收稻谷!”
  “还有,典都统,你带龙骁营将士们也去太寿河那边驰援夏侯将军……”
  啊……啊……
  典韦微微一愣,却是一动不动,他寻思着,现在正大旱呢?怎么……说防汛就防汛了?
  到底是旱还是汛,咋有点儿傻傻分不清楚了呢?
  “没听明白么?”陆羽见典韦无动于衷,再度开口……
  “俺……俺听明白了。只是……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俺娘说,让俺寸步不离保护着公子,俺若是走了,万一陆公子有什么……”
  不等典韦把话讲完,陆羽直接打断。“你娘就没说点儿别的?”
  “还说,让俺听陆公子的话,赴汤蹈火,肝脑涂地,就是刀山火海,陆公子让俺跳,俺也得跳!”
  “这不就得了。”陆羽面色严肃。“如今这太寿河就是刀山火海,能从洪涝中完成抢收稻谷,这就是上刀山、下油锅,你就说,你跳不跳吧!”
  啊……
  典韦一愣,看着陆羽如此严肃的模样,他整个人也严肃了起来。
  紧接着,他双拳一握,两个字脱口而出。
  ——“俺跳!”


第一百六十八章 天不仁,万物都是狗,圣人……
  八月中旬,旱稻、水稻成熟,正是收获的季节。
  太寿湖旁,数万亩的良田承载着兖州八郡、徐州四郡的希望,也寄托着曹操对于迎天子的总总构想!
  天空一如既往的炙热,好似这……干旱永无止境一般。
  干燥的天气,干旱的季节。
  突然一阵北风吹来,一片乌云从北部天穹急涌而至,期间,还伴随一道道闪电,一阵阵雷声。
  刹那间,狂风大作,乌云布满了天空,紧接着豆大的雨点从天空打落了下来,滴入屋檐上,滴入琼楼里,无数窗户被风刮,被雨打的啪啪直响。
  所有百姓、所有农户、所有甲士都仰面朝天……
  所有人都直愣愣的站在了雨地中,任凭雨水啪打在自己的身上。
  他们兴奋的直呼、高昂的高喊……“雨来了,雨来了……雨总算来了!”
  这该死的大旱总算过去了。
  “轰隆隆!”
  又是一个霹雳,震耳欲聋,刹那间……雨连成了线,“哗”的一声,大雨就像塌了天似的铺天盖地的从天空中倾泻而下。
  狂风卷着雨丝,像是无数条鞭子,狠命的砸了下来,像巨蟒在云层间飞跃,一个猛雷猛地炸开。
  “雨太大了……快回家!”
  “是啊,这要下个一夜,那还了得?”
  “斗笠,谁有斗笠啊?”
  田野间,原本还在捕蝗虫的农户们迅速的呈鸟兽散……雨下的太紧了。
  ……
  大雨倾盆!
  天空尤自在不断的咆哮,而雨滴落的速度犹如数十万箭矢从天而降一般。
  渐渐的,百姓们发觉不对劲了……这哪是下雨啊!
  这分明就是把几百条河顷刻间灌注而下呀!
  风在吼,雷在咆哮,天空似乎都在剧烈的晃动,乌云越来越多,犹如在燃烧一般,喷着可怕的蓝色火焰……
  雨也越下越大,接着“轰隆隆”一声,一阵闪电劈断了一棵老树。
  天空在颤抖,大地也在胆怯的颤抖!
  这时……
  很多陈留郡附近的农人意识到一个问题,如此大雨下,太寿河水必然漫过河堤,倒灌入附近的池塘,甚至冲毁堤坝,引发洪涝……
  而这池塘内周围种植的数万亩水稻,会不会被冲走呢?
  这……这是如今兖州、徐州所有百姓的希望啊!
  “该死……”
  “这要下个没完,稻子就全被冲走了。”
  “诶呀……诶呀!”
  一声声咆哮来自于一间间屋舍,只是……他们的声音根本无法撼动窗外的雨声,窗外的雷电轰鸣!
  这是今年……进入炎炎夏日以来,中原的一场大雨!
  似乎比以往的都要晚了一些,更比以往的任何时候都要猛太多了。
  ……
  太寿河旁……
  夏侯惇紧紧的凝着眉,而他的身旁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